陕西省一个县,人口近30万,名字改得非常成功!

佳县,隶属于陕西省地级榆林市。在地理位置上,佳县地处北纬37°41′47"~38°23′34″、东经110°0′45"~110°45′10″之间,南北长85公里,东西宽23.9公里,总面积2028平方公里。县城距府谷县城123公里,距省会西安市437公里,距山西太原市186公里,距北京1275公里。对于佳县来说,总人口接近30万,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该地区本名葭县,因为名字生僻难认,所以在1964年改成现在的名字。

陕西省一个县,人口近30万,名字改得非常成功!

首先,佳县境内不少地方有新石器时代遗址。春秋时期为白翟部族之地。战国前期属晋,韩、赵、魏三家分晋后,属赵国地。秦惠文王八年(前330)秦打败赵国,成为秦国上郡地。在春秋战国这一历史阶段,今陕西省佳县一带作为兵家必争之地,被秦国、赵国等大国所重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今榆林市佳县一带依然隶属于上郡。根据史料记载,上郡郡治在肤施县(今陕西省绥德县)。

陕西省一个县,人口近30万,名字改得非常成功!

西汉惠帝五年(公元前190年),境内设圁阴县,属西河郡。西魏废帝元年(公元552年),割县境西北部、米脂东北部,设开疆县,以县境南部及吴堡县地,设延陵县,两县均属绥德州(治今绥德县城)抚宁郡。隋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今陕西省佳县一带分属真乡县、延福县,这两个县属上州。隋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二县改属雕阴郡(治今绥德县城)。唐朝建立后,该地区隶属于关内道。在唐朝时期,道这一区划就相当于现在的省。

陕西省一个县,人口近30万,名字改得非常成功!

北宋建立后,今榆林市佳县一带属河东路石州管辖。公元1184年,也即金国占据该地区后,正式设立葭州这一建制。对于“葭”这个字来说,读音是jiā,意思是指初生的芦苇,喻关系疏远的亲戚,《汉书·中山靖王传》和《文选·张衡·西京赋》中均有记载。元朝建立后,沿袭金时葭州建制,由延安府改属延安路。洪武四年(1371)十一月降州为县,改属绥德州。八年(1375)十一月又升县为州,领属同前。清朝雍正皇帝在位时,葭州成为直隶州。

陕西省一个县,人口近30万,名字改得非常成功!

最后,1913年,葭州改为葭县,属榆林道。1964年9月,因“葭”字生僻,改为佳县。在笔者看来,这一次改名是非常成功的,相对于“葭”字,佳县这一地名无疑是比较容易识记的,而且“佳”这个字也具有美好的寓意,比如佳节、佳人等。2000年,设立地级榆林市,佳县属之。如今,佳县深处内陆,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温差较大,总人口约为29万人。

文/情怀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