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絲子的藥理研究進展,十分難得

菟絲子(Chinese Dodder Seed)為 1 年生寄生性草本、旋花科,屬植物的成熟種子,我國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又稱為龍鬚子、吐絲子等。主要含黃酮類、多糖類、生物鹼類、揮發油類、氨基酸類、微量元素等化學成分。菟絲子性味辛、甘、平,歸肝、腎、脾經,具有補腎益肝、固精縮尿、安胎、明目、止瀉等功效。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菟絲子的藥理作用做了大量的研究,現綜述如下。

菟絲子的藥理研究進展,十分難得

菟絲子的藥理研究進展,十分難得


2 對骨與軟骨的作用動物研究發現, 經菟絲子黃酮灌胃的去卵巢骨質疏鬆大鼠,血 Ca、P、BALP(骨鹼性磷酸酶)值均明顯升高,尿 Ca/Cr(肌酐)、P/Cr、DPD(脫氧吡啶酚)/Cr 均升高,骨密度(BMD)值升高。用菟絲子總多糖膠手術填充家兔膝關節股骨內髁滑車面直徑 3 mm、深3 mm 的缺損,術後第 2、4、8 周取材均發現修復的組織Ⅱ型膠原表達增高,說明菟絲子總多糖以促進透明軟骨修復為主,其中 4周表達最高。用菟絲子提取液體外培養成骨細胞,能提高成骨細胞的基質鈣,促進增殖和提高鹼性磷酸酶的活性,同時抑制破骨細胞的生存率並可誘導其凋亡。
3 對癌細胞的影響Nisa 等[16]以菟絲子 水 提 液 1 g/kg 每 天 3 次對二甲苯並蒽誘導造模皮膚乳頭狀瘤的瑞士白種小鼠灌胃 1 周, 第 10 天觀察發現乳頭狀瘤的生長明顯延緩,而且癌變的發生率也降低。國內研究顯示,菟絲子醇提液 10、50、100 mg/L 3 種濃度的培養液均可抑制體外培養的人胃癌細胞的分裂與增殖,其中以 100 mg/L 濃度效果最佳。
4 對血糖、血脂及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的作用菟絲子多糖灌胃糖尿病模型小鼠後血糖值明顯下降、體質量增加、肝糖原的含量也增 加,顯示其有抗糖尿病的作用。另外,菟絲子多糖在體內還可通過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水平而降低血糖,而在體外通過抑制澱粉酶活性來降糖。菟絲子黃酮促使雙側去勢雌性大鼠的血三酰甘油水平明顯降低,胸主動脈平滑肌細胞雌激素受體數量明顯升高。菟絲子水提物體外培養離體大鼠的脂肪組織可促進釋放遊離脂肪酸,還加快離體脂肪組織的分解代謝並呈量效關係。動物研究顯示,菟絲子中的多糖還具有抗衰老、保護腦組織的作用。如菟絲子多糖使衰老模型小鼠血清、肝、腎 中 的 丙 二 醛(NDA)含量均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上升,腦組織中的脂褐質(LF)下降,達到清除氧自由基及抗脂質過氧化作用來抗衰老[21]。菟絲子多糖有降低應激狀態下小鼠大腦皮質中的脂質過氧化 MDA 的含量和增加抗過氧化物酶 SOD 的活性作用,通過抗脂質過氧化來保護腦組織。


5 對免疫系統的作用用菟絲子提取物 1 g/(kg·d)、2 g/(kg·d)及 4 g/(kg·d)為 低、中、高組灌胃昆明種小鼠 8 d 後,中、高兩組小鼠胸腺及脾臟免疫器官的溼重量增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增強,促進脾淋巴細胞的增殖反應,誘導白介素產生等,從而使免疫力增強[22]。動物實驗還發現,以菟絲子黃酮類的成分之一金絲桃苷 50 mg/kg 腹腔注射 1 周時,正常雌性小鼠脾臟 T、B 淋巴細胞增殖和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具有明顯的增殖功能而提高免疫力;相反,當金絲桃苷劑量增加至 150 mg/kg 和 300 mg/kg 時, 正常雌性小鼠脾臟 T、B 淋巴細胞增殖和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卻明顯受到抑制,從而導致免疫力下降;用金絲桃苷加入體外培養正常小鼠脾T、B 淋巴細胞,腹腔巨噬細胞,結果金絲桃苷 100~6.25 μg/ml 劑量時顯著增強脾 T、B 淋巴細胞的增殖、 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釋放 NO 的能力和促進脾 T 淋巴細胞產生 IL-2 的能力,從而增強免疫功能。
6 對肝臟的作用在給慢性肝損傷造模小鼠使用菟絲子水煎液時發現,其血清中的穀氨酸氨基轉移酶、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明顯降低,而 SOD則升高,同時小鼠的肝組織損傷情況明顯好轉,體現了保肝功效。表明一定劑量的菟絲子多糖體外培養大鼠肝臟的幹細胞, 具有提高活性、細胞增殖的功效,從而保護肝臟的幹細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