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China,歪果仁儿还怎么称呼我们中国?

提到中国,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华夏、中华、神州等词汇;那么,如果是一个外国人,他又会如何称呼中国呢?

可能有不少人觉得,这根本就不是问题:不就是China?

没错,英语世界里确实是这个称呼,还包括很多西欧、美洲等国家,都是类似说法,据说来源是我国历史上的“秦朝”或“瓷器”,与汉唐宋明等朝代也有些关系。

除了China,歪果仁儿还怎么称呼我们中国?

但事实上,我们的邻邦俄罗斯就不是这个叫法,而是китай,翻译过来就是“契丹”。

悦史君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把我们叫“契丹”的还不止俄罗斯一国,中亚、东欧的很多国家,也是类似称呼。

那么,为什么是“契丹”呢?

悦史君认为,从三个维度可以来进行把握。


第一,数百年北中国称雄

后梁贞明二年(916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正式建国称帝,国号“契丹”,定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

直到北宋宣和七年,辽朝保大五年,金朝天会三年(1125年),辽朝天祚帝耶律延禧被金兵俘虏,辽朝灭亡,这时已经过了209年。

除了China,歪果仁儿还怎么称呼我们中国?

辽朝灭亡后,契丹贵族先后建立北辽、西辽、东辽、后辽、后西辽等政权,南宋咸淳五年,元朝至元六年(1269年)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撤藩东辽,契丹残余政权才正式灭亡。

而如果要从“契丹”之名说起,则早在公元四世纪就可以出现,到了唐朝安史之乱后,契丹部落的势力在北方已经很强大了。

这样算来,在近八百年的时间里,“契丹”之名一直是北中国的主要代名词,必然深深地影响着附近的俄罗斯以及中亚、东欧的很多国家。


第二,疆域辽阔文化开放

契丹势力最强大的时候,是这样的存在:“总京五,府六,州、军、城百五十有六,县二百有九,部族五十有二,属国六十。东至于海,西至金山,暨于流沙,北至胪朐河,南至白沟,幅员万里。”

也就是说,契丹境内有上京临潢府、中京大定府、东京辽阳府、南京析津府、西京大同府等5京,率宾府、定理府、铁利府、安定府、长岭府、镇海府等6府,节度州、观察州、防御州、刺史州等156州、军、城,还有209个县,东北至库页岛,北至蒙古国中部的色楞格河、石勒喀河一带,西到阿尔泰山,南部至今天津市的海河、河北省霸县、山西省雁门关一线与北宋交界,绝对是北中国的霸主。

同时,契丹贵族非常注意吸收汉文化与渤海国文化,很多人不仅会使用汉字,还能够写出诗词、歌赋等。

到了辽道宗耶律洪基时,契丹已经以“诸夏”自称,他本人就有这样的说法:

“上世獯鬻、猃狁,荡无礼法,故谓之夷。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中华,何嫌之有!”


第三,保持对西北的强大影响力

唐朝时,契丹人臣服中原王朝,到了唐末纷乱时期,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通过支持后唐大将石敬瑭建立后晋,获得燕云十六州,从此对中原占据优势地位。

除了China,歪果仁儿还怎么称呼我们中国?

直到辽朝晚期女真人建立的金朝崛起,北宋又与金朝建立海上之盟共同伐辽,导致辽朝亡于金朝。

辽朝和西部邻国西夏一直保有朝贡和联姻关系,西夏甚至一度成为辽朝的藩属,被称为甥舅之邦。

辽朝很早就征服西域诸国,采取“因迁种落,内置三部,以益吾国,不营城邑,不置戎兵”的羁縻政策,使他们“自后一部或叛,邻部讨之,使同力相制,正得驭远人之道”,势力范围涵盖漠南、漠北与西域之地。

西亚的波斯与大食也相继遣使通好辽朝,并有过联姻。

这就使得在唐朝灭亡后,契丹成为我国的代名词之一,甚至影响至今。


悦史君点评:惊讶吗?其实面对北方,契丹人乔帮主反而有优势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