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把中國人叫漢人,民族叫漢族,文字叫漢字?

小道道20

為什麼把中國人叫漢人?民族叫漢族,文字叫漢字?這些問題都是相關聯的。

1、漢人的由來

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是上古時期黃帝和炎帝部落的後裔,也就是我們說的炎黃子孫。

漢族舊時自稱漢人,是因漢王朝而得名。劉邦自以漢水為名,後與項羽楚漢相爭得勝稱帝,建立西漢。

漢朝包括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和東漢(公元25年—公元220年)400多年時間,史稱兩漢時期。

中國人在世界上被稱為漢人,與漢朝時派出的使者有關。漢武帝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又稱張騫通西域。

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第一次出使是為了溝通西域各國與之一道抗擊匈奴。主要是在狹義西域的範圍,即清朝乾隆時的"新疆",也是後來左宗棠收復伊犁的新疆。

第二次出使是與西域各國展開友好交往、通商、傳播文化。張騫開通的古代"絲綢之路"(從新疆連接中亞西亞)是廣義的西域地區。

是指通過狹義西域所能到達的地區,包括亞洲中、西部地區等地。後來張騫通西域成為《西遊記》唐三藏西天取經的故事原形。

東漢時班超於公元97年率領7萬餘士兵到達裡海,並派遣部下甘英出使大秦。"絲綢之路"把西漢同中亞許多國家聯繫了起來,促進了各國之間的經濟和文化的交流。

漢通西域,雖然起初是出於軍事目的,但西域開通以後,它的影響,遠遠超出了軍事範圍。

張騫出使西域成為漢夷之間的第一次文化交融。我國曆代封建中央政府都稱邊疆少數民族為"夷"。漢朝時,原來稱"華夏"或"諸夏"的人,稱自己為"漢人","夷"也就稱華夏族為漢人。

張騫出使開通的"絲綢之路",使得羅馬帝國的凱撒大帝穿上了"燦若朝霞"的真絲朝服,人人羨慕,他們知道這衣服來自漢朝,是從"漢人"那裡傳過來的。

因為"絲綢之路"是通往世界的最早通道,波斯帝國、大食(阿拉伯帝國)、大秦(羅馬帝國及近東地區)都與漢朝有了經濟來往,之後來自漢朝的人被世界各國叫做漢人。

2、漢族和漢字

國外有根據朝代叫中國人為唐人(唐人街)、宋人、華人、支那人(如東亞病夫,歧視性)的,但漢人是最早被認同的稱呼,漢族也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漢人的叫法延續了下來。

中華民族有56個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漢人(漢族)。漢人(漢族)使用的語言被稱之為漢語,漢字是漢語的書面文字 。

漢族使用的表音、形、意的方塊字,被叫做漢字,它反映了漢民族的文化特質。

廣義的漢字有甲骨文、大篆、金文、籀文、小篆、隸書、草書、楷書(以及行書)等文字,流行使用的主要是楷書(行書)。

狹義漢字是以正楷作為標準寫法的漢字,也就是現在普遍使用的現代漢字。

3、“漢語熱”

近代,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人被叫做"華人",漢字也被叫做"華文"。

經過改革開放強盛起來的中國,為了方便世界各國與中國經濟交流的需要,也是全球化形勢下跨文化交流需求與日俱增的效應所致,2000年開始,學習漢語的人數增長很快,出現了"漢語熱"。

母語非漢語者(包括外國人、華僑和中國少數民族考生),可以通過漢語水平測試(簡稱HSK),獲得等級標準證書。學會漢語的外國人最直接的功效是找工作比較方便。

除了傳授漢語,為了展示出大國風貌、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我國正在開展"一帶一路"的活動,這是復興"絲綢之路"的戰略目標。"


有書共讀

我來說點不一樣的,一是為什麼偏偏是“漢人”被延續下來成為族稱,而不是 “周人”、“秦人”、“唐人”等;二是“漢”這個字是怎麼來的,其本義是什麼 ,如何一步步延伸為族稱的。

一、為什麼偏偏是“漢”,而不是周、秦、唐?

毋庸置疑,首先是因為漢朝是個強盛且長壽的王朝,但這遠遠不夠。夏、商、周、秦、隋 、唐、明都很強盛,秦隋是短了點,但其他的幾個並不短,周朝更是號稱有八百年;如果說唐明是在後面,已經被漢朝搶先“註冊”了永久“商標”,但在漢之前還有夏商周啊,特別是周朝,它的資格絕對不比漢朝差。

周朝的資格又好、時間又早,為什麼不搶先“註冊”呢?原因是當時還沒有“ 註冊”的必要和意識。在周朝,特別是春秋戰國時期,人們都是以所在諸侯國的國名來自稱,基本都沒必要說統稱,比如“齊人”、“楚人”、“秦人”等, 基本沒人再在上面加個“周人”的自稱。就如今天,我們說自己是“中國人”就夠了,沒必要再說是“地球人”,當年我們的祖先也認為“周”就是“天下”。雖然周邊還有戎狄蠻夷等,但它們是未開化的甚至不能稱為“人”的野蠻人,相比它們,我們可自稱為華、夏、諸夏,但要用這些自稱的場合實在是太少了 。所以,在周朝的時候,沒人去搶注“周”或者“華”、“夏”什麼的。

那為什麼到了漢朝,就有了“註冊”的必要和意識了呢?其實在漢朝的時候, 他們也還沒有真正去“註冊”,但由於當時的大一統,沒有了諸侯國,還因為北方強大的匈奴的存在,讓“漢人”這個自稱的用處更多、也更自然了。因為兩漢長達四百多年,“漢人”這個自稱也因此叫了四百多年,都叫得很順口了。漢朝滅亡之後的魏晉都遠遠比不上漢朝,而西晉滅亡後,五胡入華,佔據了整個北方地區,由此一個區別於五胡的自稱與他稱就很有用處了,“漢人” 這個“商標”就被真正“註冊”下來了,而且用了三百多年都沒有挑戰和質疑者,到隋唐時早已是大家公認的永久“商標”。

綜上所述,“漢人”成為族稱之前,人們的自稱是國名、朝代名,從魏晉南北朝開始,各國各朝境內往往是多民族的,於是“漢人”作為區別於其他民族的族稱就順理成章的延續下來了。

二、“漢”這個字是怎麼來的,如何一步步引伸為族稱的?

我們知道“漢人”成為族稱,是因為漢朝,那“漢”這個字是因為怎樣的機緣而被劉邦選中的呢?

眾所周知,劉邦是因為先被封為“漢王”,才在奪取天下之後將自己建立的朝代稱為“漢朝”。封漢王,是因為封地為蜀地和漢中,而漢中屬於漢水流域, 是典型的因地得名。

至此最後一個問題出來了,漢水為什麼稱為“漢”水,而不是別的什麼水,“ 漢”字是怎麼來的,與漢水有關係嗎?還是其他回答說的來自於與“強壯”相關的本義?

據象形字典(是個網站)陳水旺老師的考據,“漢”正是源自於漢水,最初出現在金文,造字的本義是“流放政治犯的西北水域”。也就是說“漢”是一條河,這條河所在的區域——漢水流域是遠離中原政治文化中心的流放政治犯的偏僻之地,“漢”就是為描述這河而造出來的。

“漢”是如此大、如此有名的一條河,以致還能被引申為“大河”的意思,與“江”“河”同義(最初“江”就指長江,“河”就是黃河)。比如曹操《觀滄海》的“星漢燦爛”,漢就是河的意思。

漢中也與河南、河北、江東、江南等類似,都只是一個區域地名,但由於劉邦被封漢王繼而建立漢朝,“漢”這個字才引伸出更多的含義(如“漢族”、“男子漢”所包含的),讓後人忘記了它與“江”、“河”類似的本義。


wouc

在“漢”以前,漢人稱“華夏”。

出處:《左傳》——“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眾所周知,周王室自稱“諸夏”。而別族亦認可這稱謂,如:《左傳》襄公十四年記載出自四嶽之後的姜戎子駒支說:“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贄幣不通,語言不達。”

由於西周王朝對“華夏”的解釋皆為黃帝之後,而近年出土的戰國楚簡《楚居》又證實楚人亦自稱黃帝之後,所以:華夏=漢。

就已經有了準確的成立條件。

漢人稱“漢”因漢朝,而漢朝稱“漢”則因項羽封劉邦於漢中為“漢王”。

那麼,漢人什麼時候開始自稱“漢”?

其實,漢朝一開始並不自稱“漢”,而是稱“秦人”!

《史記·大宛列傳》載:貳師與趙始成、李哆等計:“聞宛域中新得秦人知穿井,而其內食尚多。”又《漢書·西域傳》武帝徵和四年下輪臺《罪已詔》,引軍候弘上書:“匈奴縛馬前後足,置城下,馳言‘秦人,我勾若馬’”。

如果說太史公作《史記》時,尚屬“非法作書”,那麼,《漢書》作為官方認定的,而且還是帝皇篇章裡的,那麼其“秦人”之稱謂無疑是具有最高權威性的。

也就是說,西漢時漢人還可能仍然自稱“秦人”,至少,對外肯定是這樣。

出土文物也予以了佐證,如漢永壽八年石刻《劉平國治函谷關頌》:“龜茲左將軍劉平國以七月二十六日發家,從秦人孟伯山、狄虎賁、趙當卑、萬羌、、石當卑、程阿羌等六人共來作……函谷關。”

可見,流佈於西方對china、sinae等中國的拉丁字母稱呼,將其與“qin”,即大秦聯繫起來,絕非望文生義。皆因大秦威名遠播,即便二世而亡,但是其繼任者西漢王朝二百餘年裡,仍然對外自稱“秦人”,直到東漢初仍然如此。

然而,沒有什麼東西是時間抹不去的,擁有四百多年國祚的漢王朝終將代替石破驚天的大秦帝國。

《後漢書·西域傳》載:莎車國大人休莫霸“與漢人韓融等殺都末兄弟,自立為王”。

《後漢書·南匈奴傳》載:“比密遣漢人郭衡奉匈奴地圖,求內附”。“

《後漢書·西羌傳》載:“霍去病破匈奴,取西河地,開湟中,於是月氏來降,與漢人錯居。”

《後漢書·烏桓鮮卑傳》載,議郎蔡邕在議及破鮮卑問題時曰:“漢人逋逃,為之謀主,兵利馬疾,過於匈奴。”

《後漢書·耿恭傳》載:“車師王國后王夫人‘先世漢人’”。

由此可見,在漢王朝滅亡後,“漢稱”已經代替了“秦稱”。事實上,自漢武帝擊滅匈奴後,西域各國已經有人開始稱漢朝的皇帝為“漢王”,稱使節為“漢使”,漢朝的軍隊稱“漢軍”。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由於北方有大量遊牧民族內遷,為使區分,“漢人”的稱呼已經在民間出現。


所以,可以肯定,漢人之所以為“漢”,完全是因為漢帝國四百餘年的國祚與其深遠無比的文明影響力。

也所以,歷史上以“漢”為國號的政權最多,分別有:

三國蜀漢;

南北朝劉漢(匈奴人劉淵);

南北朝“成漢”(氐人李雄);

五代十國劉知遠之“後漢”;

後漢亡後,劉知遠的弟弟劉崇佔據山西稱帝,史稱北漢;

五代十國劉龑廣州“南漢”;

元末陳友諒稱“漢”王。

除此以外,還有數次流民起義政權,如南北朝北魏末年,刑杲率流民在北海(今山東濰坊)起義,自稱漢王;無姓家奴、畜生侯景反梁武帝,建國號“漢”;唐“涇原之亂”,朱泚被推舉為帝,國號“漢”。

總計史上出現15次,無人可比!因此,在漢朝奠定的現代漢字之原形“隸書”(雖為秦人發明,但為漢朝光大)為“漢字”當然也是理所當然的。


無風即風

其實中國人就是中國人,並沒有中國人就是漢人這個說法。漢族是五十六個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朝代,同時也是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載體,漢族人民雖多,但仍要團結各族人民。


作為中國的主體民族,漢族人被認為是炎帝和黃帝的子孫,“漢”在古代指宇宙、天河。“星漢燦爛,若出其裡。”中國人並不只有“漢人”這個說法,還被稱為“華人”、“秦人”、“唐人”,後來“漢族”取代“漢人”的說法,成為這個族群的代號。

那麼漢族是怎麼來的呢?楚漢之爭後,劉邦建立漢朝,在秦朝的基礎進行了經濟、文化、思想的大融合,使漢朝成為一個真正大一統的盛世,在與外族的交流上,漢朝也做出了卓越貢獻。



後來,人們就稱漢朝中原人為漢人,民族的概念出現後,人們便直接用漢朝把其統治下的人民定義為“漢族”,從此聲名遠揚,流傳至今。而作為華夏主體民族,漢族人民用的文字、語言自然被稱為“漢字、漢語”


歷史密探

我來給大家上上課,補一補為什麼我們叫漢人,民族叫漢族,文字叫漢字,語言叫漢語!

至從秦朝一統後,就統一文字,度量和車軸;但是由於統一時間不長秦朝就滅亡了,李斯把整個文字從以前春秋戰國時期的大篆籀文和其它文字並用到統一規範使用小篆,而小篆書寫很慢,又演變出了隸書,但是隸書使用時間短,大多數人還沒有完全過度和學習清楚,秦朝就滅亡了。西漢從廢墟中慢慢發展起來又遇到匈奴不斷侵擾,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文化興起不就,便有了王莽奪權,劉秀開啟東漢中興,文化和科技也發展到歷史高點,但是文字從小篆的演變到隸書,在民間還有著許多版本或者不一致,導致大家的理解和認知不同。這時有一位偉大的人物出場了,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影響中華文化深遠的大咖許慎寫了一本書《說文解字》。

許慎把古代常用的文字演變過程從甲骨文象形字到鐘鼎文再到大篆的籀文到小篆最後到隸書一一註解,讓漢朝的人們能夠感受到文字的優美和意義的一致,經過許慎的註解文字在應用方面和溝通交流都更加暢通,再加上東漢班固出征西域,竇憲滅兇奴,漢朝已經足夠強大,影響深遠。這是西方人稱大漢還是大秦,這時還有一位了不起的人物聽說在西邊也有個叫大秦(羅馬帝國)的國家,被派出使歐洲已經到了地中海,可惜病死在路上,他叫甘英。

從那以後都叫大漢民族,所以我們都是漢人,使用的文字叫漢字,用的語言也叫漢語。也給後來五胡亂華和魏晉南北朝朝的鮮卑的區分。


懋名頂替

要追溯中國人為何叫漢人,民族叫漢族,文字叫漢字,還得從秦始皇說起。


01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了便於管理。


統一了度量衡,統一了文字,統一了車轍,統一畝制,其中統一文字意義最為重大。


統一的辦法是廢除異體字,推行簡化字。


秦本隸屬西周,通行的是籀文(音同宙),也叫大篆,比劃繁重,始皇就讓李斯簡化為小篆,也叫秦篆。


後來,程邈將其更簡化為秦隸。

秦隸的出現贏得天下民眾的支持,連低級官吏和底層人民也認識,於是順利擴散。


這不僅普及了文化,也延續了文明。


中國三千年來民族文明不曾中斷,這絕對離不開文字的功勞。


從甲骨文到金文,從周篆到秦篆,從篆書到隸書,一脈相承。


於是商文化延續為周文化,周文化延續為秦文化,秦文化延續為漢文化。


承上啟下的,就是秦始皇的“書同文”。


書同文的結果導致了一個更大民族的誕生,這就是漢。


漢族是華夏民族的升級版,而其形成始於秦。

如果不是因為秦帝國二世而亡,兩漢又長達四百年之久,說不定漢語、漢字、漢族、漢人,就叫秦語、秦字、秦族、秦人了。


02


漢語被廣為認知,除了時間原因,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空間原因。


漢唐時期幾乎綿延了一千年之久,其間“漢唐盛世”是中國歷史上非常值得自豪的輝煌時代。


漢武帝好大喜功,帝國的疆域竟擴張到2倍以上,廣達五百萬平方公里,奠定了中華大帝國的基礎。


唐太宗雄才大略,採納了魏徵“中國即安,四夷自服”的建議,不斷自我發展,果然九州臣服,八方來朝。


突厥,吐蕃、高麗、日本、波斯,乃至亞美尼亞、東羅馬帝國和阿拉伯半島的大食,紛紛派遣使者和留學生來中國學習中國文化。


於是大唐帝國便成為了世界文化的中心。

中心自是被人們廣泛宣傳,定會名垂史冊。


漢、唐兩個朝代國力最雄厚,文化最繁榮,影響最深遠,與世界交流最廣泛,因此世人多記得的是漢唐。


漢唐文化自是流傳最為廣泛。


比如日本旅華學者將大量漢字引回日本,日語中的漢字讀音有吳音、漢音、唐音三個系統,由於日本人渡海而來,從江南上岸,最先學去的自然是吳音。


而所謂漢音其實是模仿唐代中原語音的,那時唐的名氣還不如漢大,於是便被稱作漢音。

而後來宋元明清又不如唐,結果模仿宋元明清語音的稱為唐音。


綜上可見,即使是秦朝統一的文字,也只會因漢朝的強盛而被記為“漢字”。


唐朝的對外發展的時期,名氣還蓋不過漢族,因此中國人還是以漢人被廣泛傳播。


而由於先入為主,即使唐朝越來越強盛,卻因流傳已久而被默認為“漢族、漢字、漢人、漢語”了。


有書

漢人是一個古已有之的詞,漢族則是近代才有的概念。

按照通行的說法,漢族的前身為“華夏族”,在先秦時期由於政治分裂,存在各個支系,隨著秦、漢王朝相繼統一天下,才逐漸有了共同的政府、共同的文字(小篆、隸書)、共同的價值觀(“孝)、共同的邊界(長城),以及文人建構的共同祖先——黃帝,統一的華夏族開始出現。秦末漢初,周邊政權稱華夏族人為“秦人”,但由於秦朝二世而亡,漢朝則享有天下四百年,“秦人”的稱謂很快被“漢人”取代。

漢朝解體之後,西晉的統一僅僅維持了12年,即先因皇位之爭,爆發“八王之亂”,再由北方遊牧民族南下,掀開所謂“五胡亂華”的序幕。按照徐傑舜在《漢民族發展史》中的說法,這時“北方少數民族所建之割據政權,特別是北朝的北魏、東魏和北周的統治者都是鮮卑族,他們對所統治的中原居民,統稱為‘漢人’或‘漢兒’。”如高歡曾說,“今以吾為王,當與前異,不得欺漢兒……”“漢兒”在這裡顯然有了民族上的意義。

後來契丹、女真、蒙古長期佔據了中國現有版圖的北方地區,他們建立的政權,都沿用北朝慣例,稱佔領區的人們為“漢人”。《金史》上說,金太祖阿骨打命完顏希尹創造本國文字,其人“乃依仿漢人楷字,因契丹字制度,合本國語制女真字”。

蒙古滅宋,創立“四等人制”,列於蒙古人和色目人之後的是“漢人”和“南人”,前者指北方的華夏人、契丹人、女真人等;後者則指原南宋境內的人們。這個時候,也還只是北方人會用“漢兒”或“漢人”自稱,如張弘範被任命為滅宋元帥時,上書元廷請辭,說“

漢人無統蒙古軍者,乞以蒙古信臣為首帥”。

明清易代前後,為同滿人(女真人)相對,漢人的含義逐漸明確起來,如皇太極頒佈的命令直接說,“今滿洲、蒙古、漢人彼此和好,豈不為善乎”,以示大清國內三族“一體”;順治也有“不分滿漢,一體眷遇”的說法。只是這時的遺民,還是自稱“華夏人”。

一直到清末,梁啟超等將民族、種族概念從西方引入中國,才有中國南北一致自稱“漢人”情況的出現,此前基本全是出於其他族群之口。最喜歡使用“漢人”“漢族”等名詞的無疑是革命黨人,比如孫中山年輕時說“想推翻滿清政府,還我漢族河山”;鄒容在他的《革命軍》中說“彼滿洲以漠北異類,入據神州,凌虐漢族,種種不平”,飽含著“興漢排滿”的革命激情。

在有著濃厚種族意味的辛亥革命後,新生的共和國選擇使用五色旗作為國旗,代表“五族共和”。孫中山在就任臨時大總統的宣言中明確說,“國家之本,在於人民,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國,即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為一人,是曰民族之統一”。漢族是什麼,到了這時,終於不再有什麼疑問——作者我也可以正大光明地自稱漢族人了。



上面掛一漏萬,簡單說了一下“漢人”“漢族”在概念上的由來。從中可以知道,所謂“漢人”的成分並不單一,金國統治者定義中的“漢人”包括被征服的契丹人;蒙古統治者眼中的“漢人”又加上了亡國的女真人;到了元朝滅亡後,甚至留在中國內地的色目人也都接受了漢文化。漢人群體正是在不斷“同化”中壯大起來的,如桑兵所說,“一般而言,漢族與少數民族的分別,就是同一人群的同化程度不一而已,同化程度高的,在歷史上即被指稱或自認為漢人;反之,則有各種不同的他指或自稱。就此而論,融合而成的漢實為一“大雜種”,血緣上與其他少數民族並沒有截然的分別”。

簡言之,秦漢王朝滅亡後,鮮卑、契丹、女真、蒙古等遊牧民族不斷進入中國本部,並建立政權,他們為了區分轄下人口的族群,啟用了“漢人”這一原本含有貶義的稱謂。其後被稱為“漢人”的群體逐漸接受這一稱呼,但一直要到清末,中國引進“民族”觀念後,原來的華夏人,或者說中原人,才大範圍自稱“漢人”,直至今天。


啟風說史

一、“漢人”PK“周人”、“秦人”、“唐人”,“漢人”完勝。

1、周朝號稱有八百年的歷史,周朝又在漢朝的前面,按說應該叫″周人”比較合適。但是周朝雖說是個統一的國家,卻執行的是諸侯分封制度,人們都是以所在諸侯國的國名來區別稱呼,比如“齊人”、“楚人”、“秦人”等,就像我們現在說自己是福建人、湖南人一樣。可我們還自稱“中國人″啊,他們為什麼沒加個“周人”的總稱呢?

那是因為當年我們的祖先有點狂傲自大,認為“周”就是“天下”。雖然周邊還有戎狄蠻夷等,可週朝人認為他們是未開化的、甚至不能稱為“人”的野蠻人,這從名稱就可看出來。

而他們是不屑與這些野蠻人打交道的,要用這些自稱的場合實在太少了。偶有需要,周朝人自稱為“華夏子孫”,所以,在周朝的時候,沒人自稱“周人”。

2、秦始皇統一六國,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大一統的國家,可卻還是隻有原來秦國的人自稱"秦人″。其它齊楚趙韓幾國人心懷故國,仇恨秦國,不願自稱“秦人″。隨著仇恨逐漸淡去,秦又二世而亡,短短十四年的歷史,"秦人″稱法還沒開始就已宣告結束。

3、到了大一統的漢朝,沒有了諸侯國,可北方又有強大的匈奴,漢朝與匈奴之間一直持續不斷的戰爭與騷擾,“漢人”做為與"匈奴人″的區別,這個稱呼自然就產生了。而且兩漢長達四百多年,“漢人”這個自稱也因此叫了四百多年,都叫順口了。

漢朝滅亡之後的魏晉都遠遠比不上漢朝,“魏人”“晉人"的稱呼如果有,也註定只能曇花一現。而西晉滅亡後,五胡入華,佔據了整個北方地區,有胡人、鮮卑人等,“漢人”更是成了區別於五胡的稱呼,又用了三四百年。

到隋唐時“漢人”已叫了七八百年,早已是大家公認的稱呼了,也就沒有再改稱"唐人"的必要了。而國外的“唐人街”正是唐朝時期,經濟文化是世界強國的證明。

二、“漢”這個字是怎麼來的,如何成為族稱的?

劉邦是因為先被封為“漢王”,才在奪取天下之後將自己建立的朝代稱為“漢朝”。封漢王,是因為封地為蜀地和漢中,而漢中屬於漢水流域,是因地得名。

從魏晉南北朝開始,各國各朝境內都是多民族的統一體,戎狄蠻夷等少數民族有了各自的族名,而且各民族間交往增多,“漢人”作為區別於其他民族的自稱,自然而然也就有了對應的“漢族"這一稱呼。

三、在與其它國家與民族的交往中,"漢族″的“漢人”們用的字自然就稱“漢字”了。不然呢?你認為叫“唐字″“藏字”合適嗎?


有書肖瀟傻灑2018

漢人不是漢族,漢人又稱華夏族,古代中國認為東亞,就是世界,也稱天下,這是歷史的侷限性造成的。

古代中國,亦指儒家文明世界,非國家,非民族,而是天下,天不生孔丘,萬古如長夜。

古代中國認為,受儒家文明教化的,乃是人,未受教化的乃是禽獸。

華夏族,亦是指人,非華夏族者,蠻夷也,禽獸也。漢胡之分,乃是人獸之分。

古代,只有漢人國家,儒家國家,文明國家,才稱的上是中國,若是漢族不受儒家文明教化,亦是胡人,禽獸也,非中國也。

元清入華,乃是漢族亡國史,非漢人亡國史,漢人非國亦非民族,漢人乃是指受儒家文明教化的人,元清重用儒家文官,以儒家文明治天下,乃是蠻夷入漢,禽獸化人。

民族主義,乃是西方流傳過來的思想,皇漢,所編造的元清非中國論,漢族中國論。

乃是用西方民族主義對中國傳統儒家文明天下的瓦解,並把其中的歷史做為它的原料來構建漢民族主義宏大敘事。

你們要記住,漢族,是近代的產物,西方文明的產物,他是一個民族主義意識形態。

古代中國的華夏族人,是不以血統作為自己的身份認同的。

所以古代中國也不存在什麼漢族亡國史,民族和國家,只有人認同它的時候它才會存在。沒人認同它,它就是個笑話。

打個最簡單的例子,明末漢族官僚紛紛投奔滿清。

在皇漢的民族主義敘事中,這群漢族官僚都是群漢奸,為什麼國家的統治階級,民族精英都會是漢奸呢,皇漢百思不得其解。

很簡單,那群人根本就不把民族和國家當做自己的身份認同,人家有人家的一套宏大敘事,他們是儒家士大夫,是儒家文明的傳播者,是漢人,至於什麼漢族,漢奸,亡國之類的,怕是和空氣差不多。

那群皇漢口中的漢奸,才是真正的本土中國人,至於皇漢,他們的定位應該是一群被外來文明同化的東亞人。

對了,皇漢一直視明朝為最後的漢人王朝,這又是民族主義敘事對古代中國的扭曲,明朝的定義是一個傳統的儒家君主專制王朝,朱元璋是認元朝為中華文明正統的,並且認為明朝是元朝的繼承者。

中國的歷史上從來沒有過所謂的漢族中國,最接近皇漢口中的漢族中國是孫中山用漢族18省建國的構想,但孫中山最後也選擇了五族共和的中華民國。


真人計劃

按照通行的說法,漢族的前身是“華夏族”,在先秦時期由於正式分裂,導致出現了各個支系,隨著秦、漢王朝相機統一天下,菜逐漸有了共同的政府(漢王朝)、共同的文字(小篆、隸書)、共同的價值(孝)、共同的邊界(長城),以及文人建構的共同的祖先——皇帝,統一的華夏族菜開始出現。秦末漢初,周邊政權稱華夏族人為“秦人”,但由於秦朝二世而亡,漢朝則享有天下四百餘年,“漢人”的稱謂就取代了“秦人”。

漢朝解體後,北朝的北魏、東魏、北周的統治者都是鮮卑族,他們對中原居民稱謂“漢人”,再到契丹、女貞蒙古長期佔據北方、清末的孫中山說“想推翻滿清政府,還我漢族河山”,於是之後孫中山民族一統時,漢族和漢人已經明確了。

簡言之,秦漢王朝滅亡後,鮮卑、契丹、女真、蒙古等遊牧民族不斷進入中國本部,並建立政權,他們為了區分轄下人口的族群,啟用了“漢人”這一原本含有貶義的稱謂。其後被稱為“漢人”的群體逐漸接受這一稱呼,但一直要到清末,中國引進“民族”觀念後,原來的華夏人,或者說中原人,才大範圍自稱“漢人”,直至今天。

而至於漢字,很簡單,漢人、漢族使用發明的文字自然就叫漢字了。如果覺得有幫助的換點歌贊,支持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