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国民党将领中的顾祝同?

1195125793

顾祝同,字墨三,1893年生,浙江人。曾就读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辛亥革命后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军,从此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军人生涯。曾任国军第三战区的司令、参谋总长,陆军总司令、国防部长等职,是国军一级上将。
顾祝同于1922年与蒋介石相识。黄埔军校成立后,蒋介石任校长,顾祝同任军校的战术教官。军校成立教导团时,顾祝同任营长,因作战有功,后升任团长,部队扩编后担任第三师师长。1927年,以黄埔军校学生和教导团为基础的部队改编为第一军和第九军时,刘峙与顾祝同分任两军军长。在北伐、东征、军阀混战中,顾祝同屡立战功,职务一再升迁。
抗战爆发时,身为第三战区司令长官的顾祝同,根据蒋介石的命令,曾亲自密谋、指挥了惊闻世界的皖南事变,致使叶挺将军被俘,项英等高级将领被害及数千官兵战死的惨痛悲剧。
解放战争初,顾祝同任陆军总司令,在晋冀鲁豫战场被我陈粟大军横扫,被消灭国民党军44万人。1948年,顾祝同调任参谋总长一职,参与、制定及指挥淮海战役,最终国民党军队被歼灭5个兵团22个军55个师共55.5万人。全国解放后,顾祝同败逃到台湾,又先后担任一阵参谋总长兼国防部长、战略顾问委员任副主任等职。
顾祝同在解放战争中,屡战屡败,为何始终获得蒋介石的重用呢?主要有如下原因:
1. 顾祝同自从结识蒋介石后,对其始终效忠,对蒋的命令或意见,从来都是坚定不移地执行,没有异议。
2. 曾与蒋介石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校友,受蒋信任。
3. 了解蒋介石的为人与秉性,从不设立自己的小团体,也从不形成自己的派系。
4. 在西安事变发生后,作为“讨逆”军西路中总司令的顾祝同,对讨伐并不起劲,而是满口赞许宋氏兄妹的意见,蒋介石对此颇有好感。
总之,蒋介石的用人原则必须是忠诚、可靠,不能有反心异志,因此,对屡战屡败的顾祝同始终委以重任就可以理解了。

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
雲绯文学号:芳绯文学
欢迎点赞和评论

蝶恋花绯

顾墨三,保定军校六期步科,蒋介石八大金刚排名第三,陆军一级上将。

世人都知顾祝同是1941年“皖南事变”元凶,任职第三战区司令的他避战日本人,悍然率领七个师8万余人袭击拟渡江北上的新四军军部及直属队,我军9000人只突围出2000余。多不知顾祝同里面含有私怨,在之前苏北的黄桥决战中,被粟裕将军以7000放倒三万的江苏省主席韩德勤,正是顾的涟水同乡和保定同窗,是哥们。

皖南事变是顾祝同欠下的一笔血债。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说明顾祝同对蒋介石的绝对忠诚,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候,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同室操戈,是因为他脑袋里只有服从蒋的命令,不考虑会被千夫所指。也正因为如此,此公一路高升,解放战争期间任绥靖公署主任、陆军总司令和参谋总长。

顾祝同另外一个投名状,是西安事变爆发后,以何应钦为首的南京方面决定武力镇压,任命顾为讨逆军西路总司令。宋美龄和宋子文深知,动用武力非常有可能逼着张学良杨虎城杀掉蒋介石 ,因此紧急约见顾祝同暂缓出兵,顾决计按宋氏兄妹意图办事,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再不信任何应钦,而顾祝同则青云直上。

抗日战争期间,参加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之后率领三战区二十几万各色武装在江浙闽皖等地与日军周旋 ,本着保存实力和持久防御的方针 ,绝少主动出击,并无大的建树。浙赣会战中一路小跑埋地雷,居然炸死了日军15师团长酒井隆中将,是日军在中国战场战死的第一位在职师团长,可把顾祝同吹坏了。

不管怎么说,顾祝同牵制了日军第13军主力于华东,包括在上海附近始终保留一个师团不敢离开,对其它抗日战场是有帮助的,不抹杀。

解放战争期间就是蒋介石的传声筒,去哪哪败,中原围攻李先念败,山东进攻粟裕败,督战淮海败,从早年黄埔党军征战历史来看,顾祝同只合适指挥师以下部队,战术尚可。蒋一定要将其提拔到操盘全局的战略指挥,勉为其难了,战略级标准菜鸟。

反正信任有加,败了也不影响前程,这是老蒋用人一贯作风,可菜,必忠。

逃台后又升官了,国防部长。1987年死,倒也高寿,年94。


度度狼gg

顾祝同;国民党八大金刚之一,后又挤身五虎上将之列,被蒋介石誉为最可贴心的忠臣良将。

他一生坚定军人以服众命令为天职,对蒋介石忠心耿耿。北阀期间冲锋陷阵屡立战功,从一个小兵短短几年便荣升名将之列,还曾经在刘伯承将军手下当过一个马前卒,后来离开。最后成了共产党的死对头,第五次对红军围剿为最高指挥官。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百万重兵开始向红军腹地全面推进。顾祝同“痛下杀手”使红军和中央苏区蒙受巨大损失,被迫向西突围。1935年1月顾为了彻底摧毁中共中央苏区的党、政系统,实施血腥的“绥靖”政策,使整个江西区和闽西区约有80多万无辜群众惨遭杀害(去看看资料,顾有多狠,人头满地,处处吊尸)。白色恐怖被描绘成“焚之居,伐之树,杀之鸡犬,无遗留之壮男,家家不见炊烟,只闻田野鬼哭”的凄惨现象。

此人勇猛善战,足智多谋,在处理相关问题上心思极为缜密。淞沪会战后任第三战区副司令、兼第五集团军总司令。西安事变后,何应钦力主武力解决,不顾及蒋介石生死。顾祝同看出其中蹊跷,就是按兵不动,深得宋美龄等人赏识。国共和作抗日期间与我八路军始终保持距离,以至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在国民党队伍从上到下口碑极好,特别是对他手下军官从来都是宅心仁厚,从不加重责罚,也从不乱杀无辜,小错误基本不揪。在他身上体现不出“善不为将,义不掌财”这二句话,对很多下属关心倍至,用钱的地方从不吝惜,被国民党军界亲切地称为“顾长官”。

从四五年开始国共对决三年里对蒋介石忠心不二,解放军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阶段很多国民党高级将领率部队起义投诚。他左冲右突,力挽“党国于危难之中”,着实体现了他对蒋介石的绝对忠诚。不过有一点,年纪大了没有后劲了。在山东发动的沂蒙战役损失惨重,把七十四师丢在了孟良崮,被粟裕将军盯着屁股打,整个战役以失败而告终。

其实顾祝同后期内战中是靠名望在支持指挥,基本没打过什么胜仗,连杜聿明都怀疑他的能力,杜被俘据说皆因顾指挥过于自信。

他与蒋回台湾后还忠心不渝,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返回过大陆组建指挥“反共游击区”,当时己过半百,也不知道居心何在。在台湾一直被蒋委以重任,晚年还以本名墨三写过自传,自誉其一生戎马生涯。八十年代未,病死于台湾。


骁勇34

顾祝同,字墨三,江苏涟水人,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他先后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江苏省政府主席,陆军总司令,国防部参谋总长。在国民党军中威望极高,开始是“八大金刚”之一,后来列入“五虎上将”之列,别人喜欢称他“军中圣人”。


顾祝同的一生是和蒋介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没有蒋介石就没有他顾祝同。他是蒋介石“黄埔系”的领头人物,从东征到内战再到抗日时期,顾祝同都是一直追随在蒋介石身边。那么顾祝同这个人的能力到底怎么样呢?毕竟他身居高位,干系军国大事呀。

是个奴才

晚年的张学良曾有一句评价蒋介石用人的名言“只用奴才,不用人才”,在我看来这句话其实就是用来形容顾祝同的。顾祝同此人军事才能平平,然而因为对蒋介石绝对忠诚所以一直身居高位。


西安事变时期,国防部长何应钦主张直接派兵进攻西安,武力解救蒋介石,并且任命了顾祝同为讨逆军西路总司令。而宋氏兄妹担心这样会威胁到蒋介石的生命安全,于是密令顾祝同不准出兵,果然顾祝同按兵不动,蒋介石回来以后对他更是信任有加了。

还有一件事的发生更证实了顾祝同对蒋介石的忠心,那就是发生在1941年的“皖南事变”。时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的顾祝同不顾抗战大局,骇然发动“皖南事变”致使我新四军仅突围出2000多人,军长叶挺被扣,国内外一致谴责顾祝同无视国家民族行为。然而在顾祝同的心中只有蒋介石的命令,即使千夫所指也是毫不在意,正因为如此,顾祝同一路高升至陆军总司令。

军事才能平庸

作为蒋介石忠实奴才的顾祝同,他的军事才能却很平庸。抗战时期顾祝同率军参加了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沿海城市失守以后,顾祝同带领江浙地区几十万部队打游击,为了保存实力,绝不主动出击。当然也不能说他毫无作用,他也牵制了不少日军无法投入到正面战场,日军在上海就不得不一直保留一个师团,也正是因为他的部队存在。


内战爆发以后,顾祝同作为蒋介石的奴才他甘做蒋的传声筒,然而只能说他的运气实在不咋地,中原围攻李先念部队败,山东进攻粟裕败,督战淮海战场败。从黄埔到内战可以说他只适合指挥师以下的部队,然而蒋介石却把他送上了部队高层,不知道到底是顾祝同的幸运还是不幸。


一树梅花一放翁

顾祝同,陆军一级上将,蒋介石八大金刚、五虎将之一,一直对蒋介石忠心耿耿,鞍前马后,胜败相随,国民党军政高层对其有“军中圣人”的评价。

顾祝同做事只信奉一条,一切听从蒋介石的命令,因此“皖南事变”破坏抗日大局、杀害抗日武装的骂名他担负;“西安事变”时为保蒋介石性命,违抗何应钦军令差点被撤职查办的事他也做。一生深受蒋氏父子信赖,在台湾甚至被指定为替蒋经国保驾护航的“辅政大臣”。

很多人都说顾祝同军事能力不行,这个评价有失偏颇,毕竟顾祝同也是从底层一步步干起来的,没有战功怎么受到蒋介石赏识。

1925年2月第一次东征陈炯明,顾祝同在淡水、棉湖等攻城战役中表现出色,创黄埔学生军以少胜多的先例。

1925年9月第二次东征陈炯明,惠州战役顾祝同负责攻坚战,亲自率领敢死队冒着枪林弹雨冲上惠州城,获得战役胜利。

1926年6月北伐战争中顾祝同率军警戒北伐后方,在松口、永定城防战役中顾祝同主动出击,迂回包抄、直捣周荫人五省联军福建总司令部,创国民革命军实施敌后迁回作战获胜的先例。

1930年5月中原大战爆发顾祝同为陇海线右翼总指挥,采用奇袭战术一举击溃冯玉祥军队防线,助蒋介石奠定胜局。

1933年11月李济深、蒋光鼐、蔡廷锴等发动反蒋抗日的“福建事变”,顾祝同调兵遣将不到两个月就为蒋介石解决心腹大患。

抗日战争爆发后顾祝同率军打满全场,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当时抗日正面战场的大战顾祝同几乎都参加过。

应该说顾祝同也是一员战将,只不过国军内部派系林立、勾心斗角。国民政府贪污腐败成风、丧尽民心,纵有天大能力也难以挽救蒋家王朝的覆灭。


当狗容易做人难

顾墨三,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投身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成为了黄埔军校的教官,在这期间他遇见影响了他一辈子的人物,那就是蒋介石。此时的蒋介石做为黄埔军校的校长,东征北伐的总司令,所以在这之后,身为黄埔系骨干的顾祝同为他的蒋校长效命达半个世纪。



在蒋桂战争和中原大战中,顾祝同表现出色,深得老蒋宠爱,逐渐走入心腹行列,后在“剿共”期间,顾祝同可以说是老蒋的先锋官,对老蒋的战略方针忠贞不二的执行。后来爱国将领张学良发动了西安事变,顾祝同临危受命,力排众议,反对了国民党二号人物何应钦武力讨伐的军事行动,使得老蒋在西安事变中安全返回南京。



顾祝同一生中最为让人不齿的一件事情就是发动了“皖南事变”,在国共合作期间,他听从蒋介石的命令向新四军发起军事行动,使得新四军损失惨重,军长叶挺也在谈判的时候被扣押。后来使得一代北伐名将叶挺将军身陷囹圄,但他面对国民党战区司令官的任命也不为所动,其在狱中从未屈服,后来写下了大名鼎鼎的囚歌。



在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第三战区总司令,指挥了多次对日军的战役,在日本投降后,他同何应钦接受了日军侵华最高司令官冈村宁次的投降。后于解放战争后期,其被老蒋任命为西南军政长官,最后被解放军赶出大陆,败逃台湾。


风流倜傥张四少

顾祝同,蒋系八大金刚之一,保定军校毕业。

个人还是有能力的。作为黄埔教官,一直效忠于蒋,在蒋桂战争和中原大战中大放光彩,因此历年不衰。而且为人圆滑,普遍被称为军中圣人,与各方大员关系都不错。

与黄埔第二人何应钦关系好,与代替何应钦的陈诚关系也不错。

特别是西安事变,何应钦命令武力解决,他作为两大指挥之一,推进适可而止,与蒋夫人保持密切联系,显然是主张和平解决。事后更因此得到蒋的青睐,此后担任第三战区司令,参谋总长,总统府参军长等。

皖南事变中,坚决执行蒋的命令,算是有过。

抗战还是有功。对于一些令人反感的事情也愿意帮忙解决。比如范绍增88军装备好,战斗力提升,康泽就起了坏心。顾祝同将康泽几个跳得高的手下叫去斥责,借委员长、孔祥熙及何应钦的名义成功保护了范绍增。

顾祝同认人的能力还是有。最突出的就是黄百韬。作为北洋军阀李纯的手下,黄百韬能够得到顾祝同的赏识和提拔,得到蒋的认可,以非黄埔身份晋升主力兵团司令,也能说明顾祝同的爱惜人才之心了。


张勇達州

从网友介绍的情况看,顾祝同,确实是一人才。看问题不能从政治对立和自己利益的自度看。顾祝同在四几年就是一方集团军总司令,没有一定的军事才能和组织管理及政治素养是做不到的!在皖南,能把新四军,重重围剿,致使,叶挺兵败,可说是老谋深算。当然也有项英这流氓无产阶级的临阵脱逃,前后不一的态度,动摇了新四军军心有关。在上海江浙地区,避免同装备精良的日军,正面冲突,采取,迂迴,游击的战略,达到了钉子作用,牵制了日军一个师团,也达到了相持作用。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既保存了实力,也达到了战略目的,确实有儒将的实力。在西安事变中,能认清形势,明白当前蒋介石在中国的旗手作用,当时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也是这样判定的!没有同亲日派合谋,致蒋于死地。这一切正好说明其政治思路清哳。有一定的大局意识。至于解放战争期间的军事才能问题,及其作用!?只能说老蒋一开始意识彭胀,盲目信赖美式装备及其新兴将领!并没有认识到,这是一场人民的解放战争,并不是单纯国共两党的权力之争的党派之争!忽略了整个社会基础,即工农兵学商知。也是这场战争的重要参与者,与旁观者!这是一场人民的战争!共产党人,充分发掘和调动了各方力量,犹其是农民,学生和部份知识分子来积极参与!国民党被独立被挖墙角。焉能不败?!与顾祝同何干?!在这场大的历史革命浪潮下!整个国民党都溃败了。


非才

大草苞。准海战役关键时刻顾祝同下令前去营救黄维兵团的邱清泉,孙元良撤退。原来相隔只有四十公里,如果顾祝同不瞎指挥,两兵团会合,淮海战役历史肯定重写。更可笑的是,他叫邱清泉,孙元良撤退回,炸毁桥梁,原地待命,二天过后又要邱清泉,孙元良重新架桥解救黄维,这来回二次,耽误了时间,贻误了战机。让人不能思异的是,孙元良问顾祝同为什么要这样做,顾祝同竟座飞机回国防部,来个无言以对。难怪国军会败,有如此的参谋总长,怎能胜仗


等161299161

顾祝同将军,曾任黄埔军校军事教官,教导团第一团团长,国民廿命军第一营长第九军军长,抗日战争任第三战区司今长官,国民政府迁回南京后升任陆军总司令。撒台后,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授一级上将,一九八七年病逝台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