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之后,你发现外国人受不了中国人的哪些习惯?

韩旭赶路人

有人说,东方面孔去西方,西方人很容易判断出来中国人、日本人和韩国人。

日本人一般都是成团或者成对,穿着旅游鞋,戴着小圆帽,挎着他们本国产的照相机,一个个像章鱼小丸子似的,走到哪里都是客客气气,点头哈腰,聚集在历史遗迹面前,认真听导游讲解,而日本女人一定会化妆。

韩国人一般都是女的,成双成对,打扮比较洋气,出现在购物街,商店,影视剧中常常出现的景点面前,然后口音很夸张。韩国人一般也要化妆,服饰搭配也比较得体。

最后中国人,中国大多数游客比较讲究实际和舒适,出门不会化妆,其次穿着也以方便为主,其次除了移民,大多数中国游客都成团,和大巴形影不离,要么就是奢侈品柜台前的扫货团。

要说日本,中国,韩国三个国家到欧美的人中间,中国游客的消费能力是最强的,是真的金主爸爸,所以其实并不存在外国人受不受得了出国的中国游客的习惯,只要有钱给他们赚,外国人表面上还是要客客气气,只不过背地免不了吐槽,讥讽,嘲笑。

以下的一些特点,容易引起吐槽

在公共场合高声喧哗

外国人也会在公共场合高声喧哗,比如在球场,酒吧,广场,但是在餐厅,地铁,商店,公交车这些较为封闭的内部空间,还有在剧场、影院、博物馆这些特别需要保持安静的地方,个别中国游客喜欢咋咋呼呼,大吼大叫,这无疑侵扰了别人的私人空间,是很令人反感的。

随地吐痰

南欧一些国家随地吐痰和丢烟头的习惯也并不是没有,但是都比较收敛,而有个别中国人吐痰成习惯,一大口黏痰可以射很远,那颜色,声音,动作,十分销魂。形象非常不好。

插队或不排队

外国人都有排队的习惯,非常不喜欢插队。而有个别中国人插队成习惯,或者根本就没有排队的意识。

在会场和剧场里不关手机,大声接电话

剧院,影院里是一定要关手机的,不是说关静音就可以,连亮的屏幕都需要关掉。因为舞台上表演者在表演,你来观看表演,就应该表现出对表演者的尊重。一边刷手机,一边看表演虽然舒适,但是非常不礼貌。而舞台上有布光,照明,音效等专门的效果,表演过程中,你的手机铃声突然响起,自然会破坏这种效果,也就破坏了大家的欣赏。

对服务员不礼貌

中国人普遍觉得服务员从事的是很低贱的行业,而在国外职业不分贵贱。商店柜员,导游,餐厅侍者都是出卖劳动力但是不出卖尊严的。很多游客觉得自己给钱自己就是大爷,对服务员吆来喝去,从不说请,谢谢,更是不给小费,这些都是很招恨的。

不守诺言

很多中国拍卖团出国参加古董拍卖会,斗气拍下了上亿的东西,最后不守诺言,不给钱。在国外商业信誉是极为重要的,拍卖过后不给钱这种事情是是几乎听都没听说过的,但是就是被中国土豪做出来过,让中国人的信用评级在业内极差。

很多人动不动就说,对西方蛮夷不需要尊重,八国联军抢我们的时候都没有尊重我们。这个理看似没错,但是这都是过去了百年的历史,如今国家越来越富强,中国人越来越有钱,出国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或许我们在出去看世界,大把大把消费的时候,对自己更多一份自信,对别人更多尊重一分,才能换来多一分别人对我们的理解,信任和尊重。


HannibalLecter

外国人最受不了中国人的习惯,排在第一位的大约是不排队还爱插队。西方人的秩序感很强,无论干什么,排队是秩序最基本的体现。哪怕是遇到紧急情况,他们也不会一拥而上。我在伦敦遇到过恐怖袭击事件,恐袭之后,人们在离恐袭地点不远处,一点也不慌乱,依然淡定地排队上下车。欧洲人两个以上,都会自觉地依先来后到,站在别人的后面。许多中国人认为,虽然我后到,但我的熟人或朋友先到,所以我也理所当然地可以插队和他们站在一起,这种作派,也是西方人不喜欢的。我就多次在等公交车或超市付款时,看到中国人不排队或插队,被西方人斜了几眼,或不屑地小声议论。笔者和朋友在澳洲自驾游,在一个加油站快餐店打尖休息。七八个人一窝蜂地挤满了柜台,七嘴八舌指指点点要餐,工作人员几次要大家排好队一个个来,全被当作耳旁风,被投以鄙视的眼光。我真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只好将大家领到两三张桌子旁坐下,为他们从自动饮料机先拿了几罐口乐,然后写下每个人的需求,由我去排队为大家购买。所以,大家一定要排队,这也是起码的对别人和自己的尊重。如果你真的因为时间太紧必须超越队伍,可以礼貌地向你前面的人或在场的人说明,这种情况下,大家都会体谅你,给你让出空间让你快速通过。

排在第二位的,大约是呆过的地方不收拾乱七八糟,如在一些自助餐厅自助咖啡馆,或者不把用过的杯子盘子拿走,或者虽然拿走了杯子盘子,但地上桌子上到处是纸巾、面包屑、咖啡渍、一次性杯子或其他垃圾。用过的马桶也不冲水,厕纸满地都是,洗手盘的水溅满地,擦手纸到处扔。现在国人出国旅游,租住公寓或自助式酒店的越来越多,离去之前一定要把餐桌、灶台、厨柜、卫生间、浴室收拾干净,餐具和家具放回原处,地板擦干净,把垃圾袋放到该放的地方。大多数西方人对干净和整洁有较高的要求,很多时候,他们用完公共洗手池后,会用纸巾将池中和台面的水印擦得八九不离十,因此,看见有人用过的卫生间、洗手池或厨房又脏又乱,其反感便可想而知。

随地吐痰的越来越少了,公共场合高声说话似乎依然故我。笔者和国内朋友出国旅游,因多次提醒他们不要高声说话,还得罪了人。他们觉得,我说话碍着谁了,花钱出来旅游凭什么说话还要小心翼翼的。说噪声污染严重了点,但你的声音打扰到别人,却也不应该。人与人之间哪怕是短暂相处,甚至擦肩而过,一个起码原则是不要打扰别人。你大声说话,甚至如吵架般嚷嚷,就是打扰别人了。


世界真的很大

最受不了排名第一:把卷筒纸当餐巾纸用!大声打喷嚏,吃东西时声音大。

刚出国的时候,和欧洲人合租一套房。在国内习惯了,把一个卷筒纸放在写字台上,吃饭的时候,就把卷筒纸放餐桌上。方便,又便宜。一位法国大哥,啥也没说,就默默地在我旁边,放了一盒他的抽纸。后来,自己住,西班牙牙朋友也是受不了客厅、卧室都是卷筒纸。

对欧洲人来讲,卷筒纸,就是厕所纸。和餐巾纸没有半毛钱关系。把卷筒纸放客厅,就相当于一个“开方式厕所”,厕所既视感,马桶直接暴露在客厅的视线里。

另外一个欧洲人特别受不了的是咱们中国人做饭时的油烟。在找租房子的时候,打电话过去,一听是中国口音,就会找理由不租给你。不是因为歧视,就是怕中国人住一两年后,厨房必须全部重新装修。欧洲做饭,油烟非常小。炸个土豆条,炸个小鱼,都有专门的炸锅。许多家庭都是开方式或半开放式厨房。

中国的烹炒煎炸,一顿饭,不关厨房门,满屋子都会有油烟。咱们国内的抽油烟机,功力强劲。欧洲这边的抽油烟机,完全就是一个排风扇。根本不适应中餐的煎炸大菜。

吃饭的时候,我们很多小伙伴,张着嘴咀嚼。这一点,但凡关系好点的欧洲朋友,都会告诫你,千万不要张着嘴咀嚼,咀嚼时要闭着嘴。嘴里有东西,还要说话时,拿餐巾挡一下,或者先说一声对不起。至于那种吧唧吧唧自带背景音效的,这里就不提了。

中国旅行团的游客,很多时候也会被列为最不受欢迎游客之一。不过,这里咱们不用敏感,因为还有比中国游客更不受酒店欢迎的,那就是英国游客。因为英国游客住过之后的房间,一团糟。中国游客不受欢迎的原因是偷带自助早餐。

我和我妈坐地中海邮轮时,我妈就这样。自助餐的水果是随便吃的,她觉得,反正在餐厅随便吃,我拿几个到船舱里慢慢吃,也是一样的。许多大团游客,为了省午饭,就把免费的酒店早餐,偷偷藏在包里。以为别人没看见,其实,酒店的人都看到了。只是不吱声而已。

在欧洲最难受就是公共场合打喷嚏。欧洲人打喷嚏,尽量憋着打,声音特别小。感觉会憋出内伤。打喷嚏的正确方法,不是用手捂着鼻子嘴巴,而是打在有衣服的臂弯里。

在公共场合吃水果也很件很痛苦的事情。他们吃水果,轻轻咬,慢慢嚼,不会发出嘎嘣脆的声音。这种吃法,完全没快感。这也是为啥,中国小伙伴们聚会,通常都会选择中餐馆。因为在中餐馆,才能释放吃货本性。

每个地方的习惯不一样,各种习惯,也无所谓高低贵贱,只是当地大多数人的习惯而已。不管是合理还是不合理,入乡随俗,会让自己生活少些尴尬。老外去中国,瞎讲究,会被中国人鄙视。中国人去外国生活,完全无视当地习俗,也会被当地人侧目。

基本习惯,基本礼仪,还是得懂,得遵守的。虽然会有点别扭,但至少不会影响到公共空间里的其他人。也是对当地人的一种尊重。同样,老外去中国,也得按照中国的当地习俗来。


环游西班牙

因笔者长期旅居日本,因此也就只有资格说说日本人比较难以接受的国人的习惯。 近些年来,随着国人大批的涌入日本,或定居、或旅游、或购物,这让日本人有了近距离全方位打量中国人的机会。不可避免的,由于习惯、习俗、教育等的不同,我们所暴露出来的一些行为方式在日本人的眼里,就变成了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日本人指责我们最多的还是对公共秩序、道德的不遵守。比如随地吐痰、随处吸烟、严重者甚至在游乐园等地允许孩子随地大小便等,这在对个人、公共卫生极度重视的日本,实在是很难让人接受的。尤其是在游乐园带孩子随地大小便,不要说在日本,即使是在国内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吧。固然,人有三急,可事先做好准备,比如准备好塑料袋等应急备品,以防患于未然,这是日本人的生活常识。可我们却因找不到厕所或者厕所满员等不及等等理由来为自己解脱,要知道,这只能让日本人更加厌恶你,因为你所说的一切都是个人理由、个人原因,在日本人的思维习惯里,那都是你个人的事儿,是不能成为影响他人的理由的。


日本人为了不影响他人,一般在电车、巴士等公共场所都是比较安静的,或看书、或摆弄手机,不是急事从来看不到打电话的。可国人就不同了,在日本的任何场所都是大声喧哗、高声讲电话,即使引来日本人一阵阵侧目、皱眉,也依然故我肆无忌惮的继续谈笑风生。记得曾在网上就此看到过日本人对中国人的善意评论,他们说,中国人之所以大声讲话,是因为自古而来的习惯,因为中国地大物博街道宽广,所以在大街上讲话如果不大声,站在马路对面的人是听不见的,这样,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中国人说话大声的习惯。而习惯嘛,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儿......多贴心的解释呀,看的笔者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日本人对国人的指责内容还有上车抢座、排队加塞儿、不遵守交通规则等。这个确实有,也不用笔者赘述了。因为这些在国内也是经常发生的事情,还时不时的引发纠纷、打架,严重者甚至造成伤亡事件、交通事故等等,这就是素质、和教养的问题了,即使在国内也是要被指责的,何况在日本这样一个极端重视规矩的国度里,我们的行为被人家嗤之以鼻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不过,在遵守交通规则方面,有的地方我们虽然有问题,但也存在着日本人的误解成分,比如日本人乘自动扶梯都是自动靠左边站立,把右侧留给赶路赶车的人。可中国没这习惯呀,乘自动扶梯都是双排站立,因为国人出门一般都是留出充足时间的,根本不会像日本人赶车那样精确到几分几秒。好多年龄大一点的人甚至都习惯提前几小时来到车站候车,但日本人对此却是百思不得其解了,因此,在日本乘自动扶梯时,前面如果站了几位中国人,那还真得自认倒霉,因为在中国就目前来讲还没有形成这个规矩。


顺便说一个真实的笑话,笔者老家是一个东北边陲小城,前阵子回老家参加同学孩子的婚礼,回程乘坐的是经由首尔的航班。通关后,没有接驳车,是需要自己走到飞机的,结果,吓了笔者一大跳的是,就犹如站台的抢上抢下般,背着大包小裹的乘客一窝蜂的向飞机跑去,就纳闷儿呀,飞机不会是不对号入座吧,也不会卖站票吧,否则这些人抢什么呢?想破头才终于搞明白,估计这就是一种什么都抢的惯性使然而已。


日本人诟病国人最多的地方之一还有吃饭,不懂日本人的饮食习惯用餐规矩不要紧,但我们跟团来的国人在吃自助餐时那种看见鱼虾拼命抢,瞄着牛排、蛋糕争风上的形象确实让友邦人惊诧连连了。再加上用餐时的大声吵闹、呲着嘴剔牙、偶尔还会上演的抠脚戏,最后再来个杯盘狼藉大团圆,也就难怪日本人彻底懵圈了。





当然,除去这些表面现象,还有一小部分日本人厌恶中国人是由于他们自己的原因,比如,自甲午战争打败大清后,百余年来,日本人已经习惯了在中国人面前的优越感,突然中国富了,中国人富了,都可以爆买日本了。这让某些日本人在中国人面前的优越感荡然无存,不适应呀。于是,羡慕嫉妒恨,看不得别人好的心态就在这些人的心中滋生了,这伙人自然看中国人就更加不顺眼了。不过,这倒与日本一部分政客的心理有点相符了。


万景路聊日本

回答都是说外国人不喜欢中国人的习惯的,我来说一说我最讨厌的外国人的习惯。因为我留学生涯一直是和同时是中国一起去的留学生一起合租的,因此,对于不存在对于美国舍友的一些生活习惯上的交集,在校园接触和一起出去旅游以及工作之后接触到的美国同事中,我最感到惊讶的是他们的吃东西的能力,仿佛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他们都在吃。

根本停不下来,去公园或者游乐场玩,一定是拿着一杯橙汁的,或者是一杯咖啡,那种非常方便的随身杯,从来不离身。出去郊游或者长途大巴上,每一个美国人的背包里都能搜出口香糖,很多同学甚至在考试和干活的时候都在吃,我曾经有问过他们原因,有的告诉我这让他很放松,去看电影的时候,美国同学几乎是必买爆米花或者可乐的。

当然这只是小的习惯,真正接受不了美国人的是他们发自心底的傲慢,可能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之间你无法很明确的看出他们的价值观,但是一旦聊到关于国家或者文化的东西,你就会发现他们绝对是America first的原则,这一点和现在特朗普的政策导向是一摸一样的。

在他们看来,美国的文化和经济以及一切都是最厉害的(当然不会说的这么明显,但是大部分人心里就是这么认为的)。除此之外,一旦你有提到任何不利于任何对方的文化名誉的话题,他们一般会立刻反“不关你的事”或者“先管好你自己”这些会让你觉得像碰上一个刺猬一般的感受。


旅日

外国人受不了的,中国人的习惯有下面这些,不分前后顺序。


吐痰,他们特别不喜欢中国人随地吐痰的习惯,觉得那是一种非常脏的,非常受不了的习惯,

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在国外很多地方,比如说酒店或者商店里面,只要有中国人出现,就会变得很吵,他们的声音很大,外国人不喜欢中国人这样的习惯,因为一般的外国人他们在酒店或者是在公共场合都会是比较安静的,都是比较有修养的,所以国人这方面还是要注意。

当众挖鼻屎,这种情况在国内国外都可以见到,现在中国人出去旅游的也不少,或者是在国外留学的,这些人里面有很多人,他们也是会当众挖鼻屎,在外国人眼里看来这是一个非常不文明的,而且很恶心的一个举动。

走路不守规矩,很多国人在走路的时候呢,就是比较横冲直撞。外国人在这方面也是很看不惯的,因为在走路的时候,你要看看自己走的方向,是不是属于一个主道路,你从边上去,你就应该让主道上的人,这个跟开车的道理是一样的。


很多国人都有插队的习惯,希望他她们这些能够改进这一点,改善我们国人在世界各国人面前的形象。体现我们文明古国的礼仪风貌。


还有一个就是开车的习惯不好,比较自私,不遵守交通规则,其实这方面也有很多例子,甚至有人为此出了车祸。

打喷嚏和打哈欠的时候不把自己的嘴巴捂住。这一点也是很让外国人难以接受的。这种形象是很难看的。

我能够想到的,在国外生活,工作的时候,以及和周围的外国朋友聊起来,他们曾经吐槽过的国人的一些习惯,大概就是这些。 希望以后这些情况会越来越少,让外国人都觉得国人都是文明的。


柘利英语

外国能不能接受中国人的不良习惯不清楚,但是中国人有许多不良习惯是需要改变了一下,特别是公共区域。

一.在大街上抽烟,这不仅有害自己的健康,还危害他人的健康。乱烟头,既影响公共卫生,还会引发火灾。

二.在公共场所高声喧哗,打电话声音老大,遇到矛盾争个你输我赢,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

三.乱丟果皮纸屑,既影响卫生,还容易滑倒路人。

四.在公共交通车上,吃零食、高声讲话、不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等不良习惯。

五.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乱穿马路、闯红灯、跨越防护栏等不良习惯。


舞动人生124

世界是一个大家园,但是在这个大家园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文化差异性。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各国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就拿中国来说,有好多习惯都是外国人无法接受的。

首先,外国人最接受不了的是为什么中国的厕所里没有纸巾,为什么中国人上厕所都是自己准备纸巾?在外国的所有厕所里面都是准备了纸巾的,里面还有杂志等,所以外国人上厕所根本不用带任何东西。当外国人来到中国时,大多都会出现上厕所忘记带纸巾的尴尬情况。

明知故问。明明看见别人提着菜从菜市场出来,偏要问一句“买菜啊?”明明看见别人正在端着碗吃饭,偏要问“吃饭了啊?”这些在外国人眼里,都会觉得是莫名其妙,无法接受的,为什么摆在面前的事实,却还要明知故问?

中国女人坐月子和不喝冷水的习惯也是外国人接受不了的。就拿美国来说,美国的女人几乎是不坐月子的,她们平时也不会忌口,和男人一样吃生冷的。但是在中国就不一样了,中国的女人生完孩子需要坐月子,在部分农村地区,女人坐月子期间甚至不能洗头洗澡,这在外国人看来是极其不讲卫生的。同时,在中国,女人的日常生活饮食都会特别注意少吃生冷的食品,以免以后落下疾病。

由于文化和地域的差异,中国人的很多习惯是外国人接受不了的。但是,世界是逐渐融合的,总有一天,世界会是一个真正的大家园。


澳华视界

在和外国人打交道的日子里,我其实发现外国人并不是我们大家普遍印象里那么爱干净,他们可能比较注意个人卫生,不过公共场合里他们反而会出现共用饮具的情况。

我们国家和外国有很大的文化传统差异,不过一般大家都可以接受,让外国人最受不了的,我觉得是饮食差异,我们国内各种吃法外国人根本不敢看:

兔儿脑壳、鸭脑壳、猪头之类的所有还有脑袋的东西,外国人大部分是看到都会反胃的,根本接受不了。不过说实话,兔脑壳我也下不去嘴。。



各种腌制食品,尤其是臭豆腐、腐乳、皮蛋这种食物。。。食物链顶端的贝爷都吃不下去皮蛋。。





看着贝爷的表情,我都不敢想象松花皮蛋的强大。

除了这些,外国人一般还不吃鸡爪鸭爪之类看起来奇怪的东西,而动物内脏他们除了鹅肝其他基本拒绝,像大肠这样的食物他们根本不敢碰而鸭血猪血这样的也是从来不吃。

腐乳和臭豆腐这样的强大食物,外国人吃了简直要哭,因为它们的特殊制作工艺会让外国人崩溃。

说实话,我觉得臭豆腐和腐乳挺好吃的,你们觉得怎么样呢~


你的电影图解

我的工作经历,让我认识了很多老外,有的关系还挺不错的。从我和他们的接触中,对于他们不能接受的几个习惯,还是略知一二的。

1.大声喧哗

我曾经经历过一次,带孩子去和另外一个妈妈出去玩,一个很安静的地方,那个妈妈说话声音特别大,好几次我都想提醒她。所以说不单是外国人,就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年轻人也不喜欢那么大声的人。

2. 吃东西声音大

这个和习惯有很大关系,还有平时要注意观察自己,吃饭的时候尽量合着嘴巴吃。尤其是小孩子,从小就教育他这些。礼仪虽小,却处处彰显出孩子的家教。

3. 身体接触

外国人虽然给人家的印象都是豪放的,见面都拥抱什么的,但是仅限于朋友间,和陌生人不这样。我以前一个同事老公是法国人,她说,她带老公回江苏老家的时候,村子里的人都很好奇,有人直接就上来摸她老公,还说为什么他手臂上那么多毛? 反正老外吓得不轻。我自己也不喜欢带孩子出去做地铁,老是会有人过来摸孩子,小孩子也怕的。

4. 询问人家的工资

在国外收入是隐私的东西,一般人不应该问,现在好像年轻人好点,三姑六婆还是喜欢问,有时候不得不打马虎眼。

5.男男或者女女在街上牵手

在国外,这样做就是在告诉人家,你们有基情。个人倒觉得无所谓,那表示亲密。

6. 男人帮女人背包

这也是我们国家的特色,在国外,如果男人背女人的包,会让人误以为你出柜。

7.出去吃饭,为了谁买单在那打架。

这个在国外一般没有,因为大家都是AA制,个人觉得也很好。这样大家都没有负担,而且好朋友,经常聚,省心,不用老记着还人家人情。

8. 小孩子穿露裆裤

外国人觉得孩子也是有隐私的,这样光着屁股,他们觉得很不可思议。

9. 当众辱骂孩子

这个不单外国人,个人也非常不喜。孩子也是有尊严的,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在外面就披头盖脸的骂孩子,有什么不能回家再说。

10. 啃老族

在国外,流传着一句话,18岁就要从温暖的家里搬出去,听上去冷冰冰的,可是确实很多老外说他们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自己打零工,自己赚钱出去旅游,青少年时期谈个恋爱,也要自己付钱,非常独立。当然国情不一样,我们长期就一个孩子的政策,导致父母都全力对一个孩子好,还有就是我们的文化是这样的。不管怎么说,青年人,如果能独立的时候,尽量少依赖父母,毕竟父辈他们辛苦一辈子,如果没有负担,他们也可以享受他们的晚年,出去旅游啥的。

老外的东西也不全是好的,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以上权威个人观点,不到之处,欢迎指正。

我是: 人在天涯Luni,欢迎互动,一定回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