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斯克号”不能修复为航母,而“瓦良格号”可以?

汪宗凯

明斯克号和瓦良格号其实是两艘性质完全不同的航空母舰,前者属于基辅级航母,而后者则是库兹涅佐夫级航空母舰的二号舰。基辅级航母已经服役了几十年,明斯克号当时则是以退役航空母舰的名义出售的,该舰于上世纪90年代与新罗西斯克号一起出售给了韩国,当时韩国还计划在美国的帮助下改装明斯克号,但是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韩国不得不折价将明斯克号卖给中国企业,而新罗西斯克号则直接拆解。

由于明斯克号出售给韩国时已经拆除了大量装备,所以这艘航母实际上已经没有改装价值,就算用它的舰体修复为航空母舰,意义也不大,因为基辅级航母满载排水量仅为4万吨左右,属于轻中型航空母舰,和“瓦良格号”相比还是有差距的,而且该舰是以重型载机巡洋舰的理念发展的,其舰载机数量有限,只有雅克-38可以上舰,但是雅克-38的性能有限,而且已经过时,更先进的雅克-141又未能研发出来,就算雅克-141发展成功,改装之后的明斯克号也未必有机会装备这种舰载机。

瓦良格号就不一样了,瓦良格号其实是一艘尚未服役的新航母,该舰在被中国接收时,完工率已经达到68%。而且乌克兰在出售瓦良格号的时候保留了完整的动力系统,还提前将苏-33舰载机的原型机出口给了中国,并附带降落尾勾等设备,这也促成了歼-15舰载机的发展。既然瓦良格号是新型航空母舰,而且乌克兰也已经帮助解决了舰载机的问题,那么使用瓦良格号进行改装就理所当然了。

而事实也证明,使用瓦良格号改装是正确的选项,因为改装之后的瓦良格号能以滑跃起飞的方式支持常规舰载机作业,歼-15舰载机的性能也明显优于雅克-38。而且瓦良格号航母的排水量达到6万吨以上,这种航空母舰的成功发展,不仅为001A航母奠定了技术基础,也为未来中国发展更大排水量的航空母舰铺平了道路。


白虎堂

我们都知道,在上个世纪苏联解体后,中国不仅获得了一艘瓦良格号航母,也购买到了前苏联基辅级的3号舰明斯克号,还有从澳大利亚也购买到了墨尔本号,一共三艘航母。那这时问题就来了,同是从俄罗斯购买来的基辅级航母,印度就可以在俄罗斯的“好心帮助”下改出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并且还使用服役了多年,而中国却为什么不像瓦良格一样把明斯克号也改装成航空母舰?却把其作为博物馆使用呢?

第一:船体限制的原因,明斯克号航母和传统的航空母舰有所不同。明斯克号在苏联海军中是作为大型载机巡洋舰使用的,但这种巡洋舰和目前日本以驱逐舰命名的直升机航母又有很大的不同。明斯克号并没有使用全通甲板,虽然在同时期的美国海军已经开工建造更大,更强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但是明斯克号仍然没有脱离前型莫斯科级航母的设计思路,用途仍然以反舰防空为主,从舰首大量的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和略微中置的舰岛就可以看出以及那格格不入的飞行甲板就可以看出,明斯克航母仍然是苏联海军1+1大于2的设计体现,明斯克号在未来的作战中,只要帮助舰队执行反潜作战就行,反舰和防空任务将更多的由现代级和基洛夫级承担。从印度的改进就能看出来,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还要耗费巨大的资金,且由于舰体限制,机库大小也遭到了严重的阉割,中国没有改装修复也是情有可原。假如其真的能跟瓦良格号航母一样适于改装,在出售时这艘舰艇的所有武器和内部设施就会美俄等国被拆光,之所以没拆,也是各国看到了这艘航母的改装潜力并不大,用来坑坑“好大喜功”的印度还可以,想骗中国耗资耗力还是有点难。

其次:即使明斯克刚航母真的改装出来,战力较以往也难有有很大的提升。从数据来看,明斯克号航空母舰的甲板面积非常小。若想要歼-15这样的战机在明斯克号航母上部署和起降,歼-15明显会因为跑道长度和机库大小的问题而十分别扭。中国肯定不会为明斯克号航母专门研制像海鹞和雅客-38这样的小型垂直起降战斗机,即使真的部署歼-15战斗机,数量也很难超过10架,服役后也顶多作为训练航母使用。既然明斯克改装起来比瓦良格号麻烦,而且价格更高,且改装出来战力也没有明显的提升,那么为什么还要去改装呢?最后作为“展览品”也许是最好的归宿。


云鹤先生

还是和中国解放军对水面舰艇的需求有关。

当年的1143.5型重型载机巡洋舰,设计之初就是能搭载苏-33舰载机这种非短垂起降的舰载机,对空作战时战斗力十分不错。舰载机是一方面,整个航母的设计也是以航空兵为主,虽然也加装了反舰导弹,不过由于是加装在甲板下只是挤占了部分机库的面积。经过改装后,完全可以作为一艘合格的中型航空母舰来使用。

而明斯克号是1143.2型载机巡洋舰,在设计之初就是以短垂起降战机雅克38/38M系列为舰载机,所以甲板上给予航空兵的空间很少,大部分空间用来安装武器系统与探测系统等。而且从俄罗斯给印度改装的超日王号航母也能看出这种构型的载机巡洋舰改造出的航母对舰载机尺寸有很大的限制,对舰载机起降也有很大影响。所以将明斯克号改装为传统意义上的航母有些得不偿失。

不改装为航母的话,明斯克号仍旧作为防空、反舰火力强大的直升机航母,在舰队中负责防空、反舰、反潜任务如何呢?个人认为是可以的。在1998年买到明斯克号时,解放军连现代级驱逐舰都没有,全军还没有区域防空能力......明斯克号安装的2座双臂Shtorm-M型防空导弹的射程达到40公里,就算把P-500重型反舰导弹拆掉换上国产的鹰击6系列反舰导弹也能保证较强的反舰能力。

而且更重要的是,明斯克号搭载20架以上的10吨级反潜直升机,反潜能力极强,正好能解决解放军海军编队反潜问题。

不过最终将明斯克号改装为航母公园,可能还是改造或维修价值不高,或者不符合解放军海军发展思路。


列昂尼德图波列夫

几个原因

1.墨尔本号和明斯克号确实条件不好。

墨尔本号是二战时候英国的航母,后来二战打完了,英国养不起,就半卖半送给了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用了几十年,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墨尔本号实际上已经基本老化,不具备改装的条件了,于是按照差不多废铁的价格卖给了中国。

明斯克号是重载巡洋舰直升机航母,是的,名字就是这么长。因为这家伙东西太多了,又有防空的导弹,对舰的导弹,还有直升机航母的功能,所以导致这个平台有点不伦不类。中国九十年代取得这艘舰艇之后,也只是作为参考研究,没有做升级改动。

2.配合战略忽悠

中国的身份,别说拥有航母,放话要发展都会是举世瞩目的焦点。当中国买下墨尔本号的时候,大家普遍猜测中国会改装后自己用,结果中国竟然用来参观。换成明斯克号,西方又开始猜是不是中国要自己用了,因为在当时条件下,明斯克号航母虽然小,只有一两万吨,但是只要服役就会是当是中国最大的水面舰艇。而且苏联装备,肯定可以兼容很好。可惜西方又上当了,因为这次中国用来开饭店了。

那么真正的主角瓦良格号出场了。瓦良格号建造到三分之一,苏联就gg了,而瓦良格设计方案完全就是航空母舰的样式了。所以中国早就瞄准了。所以上世纪末,一家澳门赌场公司去按照废铁收购了。据说这家赌场公司是用来改装成大型游轮去公海赌博的。后来发现这是家皮包公司,买完航母,这家企业就消失了,所以,你懂的。

同时,配合乌克兰和俄罗斯分家,大批的舰艇造船厂被留在了乌克兰,而以乌克兰的实力是没有订单的,所以大批量的技术人员,科研人员被中国以不高的条件大批大批的引入了中国,据说都是一个团队一个团队引进的,而这批专业人才参与了当年航母的设计,建造,等到中国偷偷把航母开到大连之后,这批人员迅速到位,参照残缺的图纸,立马开始了改建工作。

3.中国的大国心。

这个比较扯,因为我是这想的,无凭无据。但是有一点就是,我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不要二手的,何况三手的。瓦良格号只造了三分之一,勉强算是一手的,而且当是限制中国的是航母的钢材太严苛了,因为大,又不能像核潜艇一样用钛合金,太贵了,所以瓦良格的船壳还是很有用的。

最后在不懈努力下,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航母。


戈嘉瑜

首先说,瓦良格的级别和世界地位

瓦良格和库兹涅佐夫排水量都是六万,除了美国的航母,其他国家再也没有这么大的船了。作为中国,能得到的最高的技术也只有瓦良格了。要不是苏联解体俄罗斯乌克兰混乱,别说瓦良格了,就连基辅明斯克的技术也流失不出来。

基辅和明斯克是姊妹舰,其中一条是机缘巧合从南伪军手中得到。这两舰都是服役过的,吨位四万。与瓦良格明显不在同一级别。

咱国家当时的工业基础,科研能力,财力状况虽然不高,但还是能支撑的住瓦良格的续建。政治决心,战略眼光方面确实极高的。

在引进基辅明斯克的时候,高层早已经注意到了瓦良格,也意识到了瓦良格的作用,基辅明斯克的引进绝对是障眼法,特别是从南韩买进的船,更是障眼法。引进学习改造,转为娱乐。

但是没有不透风的墙,瓦良格一离开黑海船厂,种种迹象就引发了美帝的注意。中国买船,顺手弄走了图纸。马卡洛夫住进黑海船厂疗养院(传说的马卡洛夫小屋)的能看到船台的房间,说出来了他要在这里等着大船回来的语句,马卡洛夫是知情者,他的水平分析的出来中国买船的真实目的,他一定认为会回到黑海船厂舾装。但是他两年后病死在疗养院,他没有料到中国国力,工业能力的超高速发展,就算他活着也等不到瓦良格回到黑海了。如果马卡洛夫活到现在,估计他也得是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美帝指使突厥拦截了瓦良格回国,在坚定的政治决心和敏锐的战略眼光作用下,我国还是通过巨额花销和让利使大船回国了。

瓦良格变为辽宁舰下水后,世界都看到了中国发展航母的决心。

辽宁舰最为训练舰入役的消息经官方发布后,估计我国周边一众宵小之辈也是一阵哀嚎。

全球除去美国航母外,世界最好的航母(库兹涅佐夫的状态和辽宁舰差的太多了,库舰电子设备落后,动力保养不足,全舰未经升级),六万吨排水量,搭载重型歼击机。就这么一条船却被用作训练舰,如果南韩,印度等国拥有此舰,必将作为海军绝对主力。

中国虽然花费巨资购买续建了瓦良格,不但没将其作为海军主力,却在近年不断新建国产航母。这已经充分说明了海军现有的实力。在外军看来,世界第二海军就是我国海军。南海仲裁闹剧,中美两国合伙上演了一场海上对峙秀给全世界看,使得南海尘埃落定。美国也是实质认可了中国海军军力目前的势力范围。


维克多崔

你好,我当年有幸去明斯克上参观了两回,说些自己的感受吧。

第一是旧,明斯克号特别的老旧,甲班上很多地方一跺脚都是铁渣,感觉都快烂穿了,给人很不踏实的印象。内部空间也到处都是铁渣和陈旧的破烂。相比之下额,瓦良格其实是停在船坞里未完工的新船,样子虽然糙,但实际比明斯克好多了。



第二是功能,明斯克虽然名叫航母,其实是个带直升机平台的重型巡洋舰,飞行甲板很小,起降直升机和垂直起降的攻击机没问题,但用作固定翼飞机就难了。

就我观察的印象,这艘船特点不是那些飞机,而是各种威力巨大的导弹。最大的发射箱比城市的水泥管道还粗,成年人在里面可以弓背行走。

根据航母的介绍,苏联当年建造这艘船的目的,是为了掩护台风级核潜艇出港,通过大量的导弹和自有舰载机,进行一波饱和式的打击。属于海上肉盾。它本质也不是为航母作战诞生的,更类似武库舰。



第三是改造价值,这艘船舰岛巨大,到什么程度呢,站在船上,感觉那巍峨巨大的舰岛比甲板还要引人注目,连绵起伏犹如一座山丘,显然这样的构造是不符合现代航母标准的,要改造除非全拆掉,拆掉后空间功能不够又怎么办?比起新建造一艘航母也差不远了。且不说内部还有导弹库,弹药库,作战室等很多很多需要整体淘汰的东西,唯一值得称道的,怕也只有那个巨大的机库。



综合种种,明斯克航母问题太大了,不符合现代海军的潮流,舰体老旧,技术落后,可供改造的余地不大,像巡洋舰胜过像航母。这种直升机航母的作用在现代还不如海军的大型登陆舰,而导弹巡洋舰功能又不如海军的大驱,它的荣光早已随着冷战的消逝而暗淡了。



最后上传一张本人在明斯克的照片,望大家支持。


王司徒老百科

大致上有二个原因:1、中国海军看不上

明斯克号是基辅级航空母舰的2号舰,由于苏联海军或者说高层思维的偏差,导致苏联航母的定位一直是大型载机巡洋舰主要执行反潜、制空、侦查警戒和为水面舰艇提供反舰导弹超视攻击、目标指引等任务。

因此,明斯克号航空母舰前半部分仍然大量搭载反舰导弹发射套装,仅余舰岛后部分作为舰载机起降甲板。如果不是明斯克号采用了斜角甲板与蒸汽弹射器,其能否被称为一艘航母都要打问号。

而且因为设计的问题,舰岛十分庞大,占用了过多的甲板面积。明斯克航母本身只有4万吨出头的满排量,甲板面积有限,去除舰岛和各类导弹发射装置,很难满足中国重型空优舰载机上舰的需求。

再加上,明斯克航母服役于1978年,经过苏联数十年的“粗暴”使用,舰体已经略显老化,即使经过改造也只能多服役几年,这种种缺陷,自然使得中国海军看不上了。

2、改造困难过大,消耗甚重

瓦良格航母被拖回来时,已经是接近完工状态;且还从乌克兰运回了成吨的资料设计图,这都为瓦良格后来的改装打下了基础。而明斯克则不仅有着复杂的导弹发射套装,过大的舰岛也成为一大难以克服的障碍;最主要的是对于这一款退役下来的航母,中国公司购买回来后,并没有获得其设计图纸,改装起来将会是千难万难,耗费甚巨。

而有这个时间和资金,那还不如琢磨如何设计建造我国自己的“国产航母”,让海军多下几艘饺子。


千字军事

明斯克号航空母舰是基埔级航空母舰2号舰,以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命名,苏联解体后,由俄罗斯继承。航空母舰是一个非常烧钱的东西,俄罗斯当时经济困难,养活不起这个庞然大物,于是于1993年将其退役。1995年被韩国大宇公司买下,1998年6月中信集团深圳明斯克公司收购,作为"军事题材”旅游项目。瓦良格号航空母舰是苏联海军的库兹涅左夫元帅级航空母舰次舰。1991年苏联解体后,瓦良格号航空母舰正在乌克兰造船厂建造中,刚完成百分之六十八。1999年中国购买了瓦良格号,于2002号4日抵达中国大连港。2005年4月6日开始由中国海军继续建造改进,将用于科研,实验及训练用途。那么中国为什么沒有改造明期克号而是改建瓦良格号呢?因为航空母舰是有始用周期的,一般以始用寿命三十年为一周斯么算。明斯克号航空母舰已经于1978年开始服役,到1993年正式退役己经运营了十八年,部分设施已老化,如果改造成本高,性价比也高,服役后也用不了多少年,改造他得不偿失。而瓦良格号航空母舰在苏联解体时,处于在建中,才完成68%属半成品,改造价值和使用年限会无限廷长。另一方面从吨位上看,明斯克号航空母舰排水量3.6万吨,长273米。瓦良格号航空母舰排水量.6.7万吨,长306米仅比美国尼米兹号航空母舰短22米。所以改造瓦良格号航空母舰有更大的运载量,更长的使用周期。2012年9月25日正式改名辽宁号舰号16开始正式在中国人民海军中服役。




关东侠客

“明斯克”号和“瓦良格”号的不同命运取决于两舰的初始设计,也取决于两舰被转卖时的状态。

“明斯克”号是基辅级航空母舰的2号舰,该舰的最大特点是装备了大量相当于巡洋舰级别的武器与电子设备,包括4座双联装SS-N-12超音速反舰导弹发射装置、2座双联装SA-N-3防空导弹发射装置、2座双联装SA-N-4防空导弹发射装置、8座AK630型30毫米近防舰炮、2座双联装AK726型76.2毫米舰炮、2座12联装RBU-6000型反潜火箭发射装置、1座双联装FRAS-1反潜导弹发射装置、2座五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不夸张地说,即使没有舰载机,这些武器装备也足够一艘导弹巡洋舰标准了。但堆积如此多武器的结果就是占用了大量的舰体空间和排水量,甚至连舱室布局都受到很大影响,最终导致舰载机反而成了辅助武器。

正是由于各种武器的堆积,“明斯克”号标准排水量超过3万吨、满载排水量更是超过4万吨,但却只能搭载12架雅克-38垂直起降战斗机加上20架左右直升机。其舰载机作战能力不但远不如排水量相当的法国戴高乐级航空母舰,也不如排水量更小的克莱蒙梭级航空母舰,甚至还不如排水量只有“明斯克”号一半不到的英国无敌级航母。

此外,苏联解体以后,“明斯克”号的舰况也很不好。“明斯克”号部署在太平洋舰队,但太平洋舰队一没有航母专用码头、二没有航母维护保养设备。从1979年到达太平洋,到1991年苏联解体,12年的时间里,“明斯克”号基本没有进行过像样的维护和检修。到苏联解体时,该舰动力设备已经出现严重的问题,实际输出功率甚至到不了设计最大的功率的50%,其他的小毛病更是数不胜数。

因此,1995年,俄罗斯把“明斯克”号卖掉的时候,该舰已经基本上是艘废船了。再考虑到初始设计只能用雅克-38这种鸡肋的垂直起降飞机,要想把该舰重新修复为现实可用的航母,不但要大规模修理,还得大幅度改造全舰,其难度和投入甚至比重造一艘还大。君不见,舰况远好于“明斯克”号的“戈尔什科夫”号的改装工程就花了近10年时间,23亿美元。虽然其中有俄罗斯手艺不如以前的因素,但工程本身的难度和复杂性才是决定性因素。

相比之下,“瓦良格”就要好得多。虽然还没有全部完工,但该舰的基础设计就是为了搭载常规起降战斗机的,起码省去了对舰体进行大规模改造的工程。而且该舰很多设备还没有安装,反而为修复和改造省了拆卸和修理的过程。T


联合防务

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明斯克号航母太落后了,不仅改装成本大而且改装后战斗力也不高!毕竟这是为垂直起降设计的航母,更多的想当与直升机航母!我们买来主要是用来研究航母构造造!



其实我们可以从三哥的超日王号一窥究竟!


这应该是这一价格航母最好的改装方案了!可就算是这样我们也能看出其改装效果并不好。哪怕是不懂军事的人也能看出问题!这艘航母舰岛靠近中间部位,由于原始设计的问题这几乎是无法改变的缺陷,十分影响飞机的起降,而航母说白了就是一座机场,战斗力就是他的战斗力,起降少对于航母战斗力影响是致命的。


而瓦良格号与明斯克有本质区别了。瓦良格可以说是大毛真正意义上的航母,一开始就是为了固定翼战机设计的航母,可以搭载苏33这样的重型战斗力,战斗力远超雅客33


从主流航母图上我们也能看出瓦良格设计远有优秀与超日王,我国从自身技术水平出发选择瓦良格为起点是最好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