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欧洲人不做手机了?

吃素群众

遥想十几年前,欧洲在手机制造方面也曾是领头羊之一,比如大家都熟知的总部位于芬兰埃斯波的诺基亚手机,德国制造的西门子手机等等。不过,如今的手机市场,很难再找到欧洲手机的身影了。纵观整个全球市场,目前智能手机销量超过2000万台的14个品牌中,其中中国国产品牌包揽了11个,华为、OPPO、vivo、中兴等品牌的排名都比较靠前,国际品牌中苹果来自美国,而三星、LG来自韩国,但是竟然没有任何一个品牌来自欧洲大陆,不禁让人疑惑:欧洲人做的手机都去哪里了?

其实并非欧洲人不做手机,而是很大程度上是目前欧洲的工业重心并不在手机上,更多的是侧重于其他工业设备的制造。如西门子目前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通信设备,诺基亚则仅仅是安于维持目前的现状,并没有想从根本上去撬动苹果、三星的位置。所以,目前欧洲品牌的手机并没有再世界市场上非常流行。

此外,鉴于目前手机市场群雄逐鹿的激烈场面,许多欧洲手机制造商猜想如果目前大举投入,其实并非是明智之举,并不一定能够获得很高的利润,毕竟苹果、三星早已经再智能手机市场占得一席之地,加之诺基亚手机的前车之鉴,因此现在许多欧洲手机制造商并没有打算推广手机品牌,而是将注意力转移到了零部件及其他通信设备的制造上了。


镁客网

谢邀!

在整个智能手机市场,尤其是放到全世界来看,中国的智能手机厂商是最活跃的,品牌也是最多的,其次才是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但它们能拿得出手,知名度比较高的品牌,也就是苹果iPhone、三星手机、索尼手机、LG手机等等。

但我们会发现,全世界还有一个科技发达的地方却没有一个像样、有品牌知名度的智能手机,那就是欧洲。在欧洲有着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等传统的发达国家,而在国内的我们却很少听到他们有知名度的智能手机。就连初创于2015的英国的智能手机厂商Wileyfox,也是要在破产边缘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它的事儿。

有同学会拿出诺基亚、爱立信等手机品牌,但它们最辉煌的时期是在功能机时代,在智能手机时代它们已经销声匿迹了,更何况诺基亚已经被富士康收购,成为国产品牌。

为什么欧洲那么多发达国家,连个有知名度手机品牌都没有了?

第一点、中国有完整的工业门类,当然更多是中低端行业,以及人口优势。但也就造就了中国企业在民用消费类产品上的强大,也就造就了国内的智能手机市场的繁荣。就连美国的苹果公司都要来到中国找富士康合作,才能造出属于他们的智能手机。

第二点、也正是因为中国智能手机繁荣,当国内的蛋糕被分完了,这些「饥饿」的智能手机厂商把目光放到了全世界,有去印度了,有去美国的,当然也有去欧洲,在机海以及价值性价比的攻略下,欧洲有多少智能手机厂商能抵挡住这些攻势?要不然也不会出现英国的智能手机厂商Wileyfox濒临破产的情况。


科技吉普

谁说欧洲人不做手机了?只是你看不到了而已...

20年前,当人们对移动通信开始产生刚需的时候,欧洲人是这么想的:

“我们一定要研发出移动通信领域的核心技术,这样我们就碉堡了!”

然后...... 核心技术研发出来了,但没有合适的工厂可以生产设备,索性自己生产得了!

然后...... 西门子、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纷纷开始制造自己的通信设备。

PS:那个年代,没有开放的智能系统、没有3G、4G 网络,我们也没有系统方案集成的能力,所以我们不造手机,也造不出手机!再加上那个时候手机算是奢侈品,我们那会儿也都不富裕!

10年前,当人们对移动互联网开始产生兴趣的时候,欧洲人是这么想的:

“我们一定要研发出移动互联设备的核心技术,这样我们依然很碉!”

“生产嘛!不然就交给别人去做好啦,我们只卖技术!”

然后...... 各厂纷纷开始转型,关掉自己的工厂降低成本,专注新技术的研发和出售!

然后...... 西门子、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等纷纷开始出售自己的手机业务。

PS:那个年代,系统开放了、网络标准也统一了、我们的制造业发展起来了,只缺核心技术了,所以国内大厂纷纷开始买买买,顺便把它们的一部分技术也买过来。然后开始造手机。

现在,人们已经完全离不开移动互联网的时候,欧洲人是这么想的:

“我们还是要继续研发下一代的核心技术,这是门不错的生意...”

“生产制造不重要,我们只对技术感兴趣!”

然后...... 各厂纷纷转移到幕后,每一台手机里都有他们的技术,品牌什么的无所谓了!

然后...... 西门子、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等纷纷开始在通信技术领域独树一帜...

PS:这个年代,我们是世界制造大国、我们的用户全球最多,我们开始赚制造业的钱,欧洲人其实一直赚的都是核心技术的钱,只是从以前的设备变成了现在的纯技术。

你现在用的每一台手机,里面大部分的技术和零部件还都是人家设计研发的。欧洲人一直都在做手机,你把手机拆了就看到了!


  • (点击关注可以查看更多我的问答动态,欢迎与我交流。图片来源:Google)
  • (本答案由猫哥@杨明慧原创于悟空问答,基于CC创作共用协议BY-SA发布)

猫眼智客-杨明慧

人家不是不想做~是做不好

现在全球的手机行业~竞争十分剧烈

动不动就是机海战术~如小米,魅族,华为 ,vi ,ov,锤子等等

他们都是中国手机行业的领头者|。・㉨・)っ♡ 喜欢你♪

所以欧洲想做起来也未必能做得起来

要做手机,要考虑很多因素

先说三个方面吧


1,外观

在外观方面必须名列前茅才有生存的可能,客户是上帝,必须要外在要美,内在实用,价格低廉

2,配置

即使有再美的外观,在华丽的宣传和代言人,也不能吸引真正喜欢使用手机的人,这个涉及的范围很广,难以说清楚,请谅解

2,系统

必须本土化,不然正如三星不在意中国市场,不了解中国本土化在对系统做出调整,或者做出中国本土系统,导致在中国的手机份额越来越小~其实三星挺美的

要想魅族一样,虽然是安卓阵营但是人家有独立的os管理


os独立管理的好处有~

1本土化

2系统流畅性

3系统特色

4安全系数

所以说欧洲人想做手机~必须精益求精~勇于创新→_→才可以吸引消费者们热捧


风如回忆

手机技术含量确实很高,但不至于成为门槛。欧洲人不做了,仅仅是因为他们在市场竞争中失败了。

没做过市场工作的人,可能以为只要产品技术好质量优,就会在市场上取得成功。然而根本不是这样,市场的偏好很混沌,多数市场人只能明白过去人们的喜好,只有极少数天才能敏锐发现人们将来可能的喜好,如乔布斯这样的人。

真要论技术,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等,哪个会差?论产品设计能力和市场把握,也不差。但他们并没有把握住新的趋势,并且在苹果引领了新趋势后,也没有及时投入极大的力度去跟进,所以在市场上成了小众。

中国的企业如小米,就是从智能机开始的,肯定是全力投入智能机。并且其实有几年,整个市场的利润全是苹果和三星的,其他公司在贴钱。后来随着智能机进一步普及下沉到县村,国内公司才算有起色。

不光欧洲的公司挂了,国内之前做功能机的也多数都挂了,曾经深圳火热的山寨机市场,几乎都挂了。曾经的中华联酷,也就华为还在奋战。倒是市场能力非常强的步步高混的风生水起。


寻常味

1丶欧洲和日本错过了智能手机发展机遇。如今差距拉大,再追赶已赶不上行市了。

2丶全球智能手机行业竞争激烈,再投入必亏本。不如集中力量做欧洲自己的优势产业。


赵凡丁201

这个问题早就讨论过,过去手机作为“高科技”产品,和相机、电视、汽车等一样,第三世界无力生产,西方可凭借技术上的垄断优势将产品卖出几倍甚至几十倍于成本的价格获取暴利,并以此支持国家的高福利。

当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并在科技方面不断突破后,一切都变了。2000年时年收入20K,而买一部只能通话、短信和三分钟录音功能(当时很先进了)的摩托罗拉L2000手机花了2450元,现在使的手机是前年双十一在网上花999抢的荣耀畅玩6X,性能天差地别。如果中国无力生产,相信欧洲人还在做手机,只是爱立信(已不存在)、诺基亚(已边缘化,刚花169元买了台功能机,竟然送两付耳机)、菲利普、西门子、阿尔斯通(这些大概很多年轻人都没听说了)会把今天看来最普通的手机仍当作“奢侈品”卖到一万以上。如果你在使2000元以上的手机,可以代入那样的情境,想象一下如何像郭德纲描述于大爷拿大哥大装逼。

如果现在欧洲人做手机,智能机做到3000以下会赔钱,定价高了性能也会低于中国制造,没傻就不会做。


用心爱你40

竞争啊~当苹果掌握ios生态话语权,当三星掌握全硬件产业链话语权后,欧洲的手机厂商们只能跟中国厂商硬怼了。然而这个行业令人发指的低毛利以及对产品迭代的速度,是欧洲厂商根本玩不下去的。但是欧洲人在很多需要长期积累,慢工出细活的领域,依然很强大,目前依然承担了全球科技领域的不少分工。但是整合成产品的工作,欧洲人还是算了吧


月半小石头

手机到现在已经是高度发展的科技产品了,底层的软硬件供应商早已成型,就剩下采购和组装。简单说来手机行业就是技术没有壁垒,成本非常透明,拼的就是劳动力。欧洲劳动力成本非常的高昂,手机的利润又非常的轻薄,欧洲人怎么会去做手机咧?


FLRAYFONG

欧洲的手机行业垮掉并不是他们看不起这个行业,也不是这个行业不挣钱,而是支撑这个行业的基础已经垮掉了。

手机需要大量的开发,比如华为,在开发上欧洲的阿尔卡特、西门子、诺基亚已经输掉了。再说组装,欧洲的人力成本根本不能支撑这个行业,输掉。手机需要大量的外协件,需要配套厂,欧洲有吗?输掉!美国的苹果如果不是把生产放到中国,一样活不下去,韩国是个例外,大财团下面的工厂齐全,类似计划经济下的中国苏联,三星LG是赢不了,更重要的是输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