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吃盐 知易行难的家常事 7大疾病都跟“盐”有关

点击右上角立即关注,更多健康内容不再错过,不定期惊喜送给你

盐是美味佳肴的调味品,没有它,再香喷喷的食物也会索然无味。可东西再好,也会过犹不及。吃盐过多可能会给身体带来多种疾病。

高血压:

食盐摄入量高的人群,高血压的发病率也高。每多吃1克食盐,就需喝入110毫升水与之配成0.9%的“生理盐水”成为体液,多余的体液进入血管,血管壁受到的压力也随之增大。

肝肾疾病:

多吃盐需多喝水,多排尿,会加重肝肾的负担,血压越高肝肾功能损害越大,从而导致慢性疾病。

少吃盐 知易行难的家常事 7大疾病都跟“盐”有关

胃癌:

高盐会损害胃黏膜,腌菜、盐渍食品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在胃酸和细菌作用下会转变为致癌物亚硝胺,易致胃癌。

骨质疏松:

吃盐多的人其钠的排泄量增加,人体每排泄1克钠,大约会耗损26毫克钙。吃盐越多,钙流失越多。

呼吸道炎症:

高浓度食盐不仅抑制呼吸道免疫细胞活性,降低其抗病能力,而且还会使唾液与溶菌酶分泌减少,导致免疫力下降。

肥胖:

英国通过对1600多名青少年调查研究发现,吃盐越多,喝的甜饮料就会增多,更容易引起肥胖。

诱发免疫病:

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的神经科学家和免疫生物学家发现,吃盐过多会导致一系列自体免疫性疾病的发病率上升,如多发性硬化症、1型糖尿病、牛皮癣、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等。


少吃盐 知易行难的家常事 7大疾病都跟“盐”有关

科学家发现经常吃快餐(属高盐食物)的人,体内炎性细胞的含量要高于正常人。研究显示,当炎性细胞把矛头指向健康的人体组织,就会出现自身免疫疾病。美国研究人员在给实验鼠喂食高盐饮食后,导致实验鼠体内生成一种能抵抗感染的炎性细胞,它与自体性免疫疾病的发病高度相关。随后这些实验鼠患上了严重的多发性硬化症(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美国哈佛大学发表的研究报告估计,全球每年有230万人因为吃盐过量而死亡,这个数据要高于嗜好含糖饮料导致死亡的人数。

国际营养学界提出“饮食清淡、热量平衡是长寿的关键”,这与我国“粗茶淡饭,吃出铁汉”的谚语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了规避吃盐过多的危害,人们需要从小就控制食盐的摄入量,养成“口轻”的良好习惯。同时少吃含盐量高的加工食品。

◎从小减少对盐的依赖

人们对盐的喜好是后天逐渐养成的,需要从小就控制饭菜中盐的用量,以减少口味上对盐的依赖。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饮食如果含盐量高,更容易表现出对盐的偏好,会导致终生“口重”而影响健康。


◎规避面包、挂面等加工食品中的隐形食盐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会注意减少餐桌上盐的使用量,却忽视了加工食品中的隐形盐。厂家为了增强口感或利于保存,经常会添加食盐和其他钠盐。

口感香甜的早餐麦片、夹心饼干,甚至原味白面包中也含不少盐。为了增加面条的筋力,人们在制作挂面时也要添加食盐,每百克挂面中的含盐量一般在2~4克。方便面中的盐也不容忽视。腌渍类和加工食品也含大量钠盐,如做饼干用的膨松剂和苏打粉中的碳酸氢钠,饮料、切面、肉肠等食品中的三聚磷酸钠和焦磷酸钠,为果蔬产品护色的亚硫酸钠以及防腐剂苯甲酸钠等。

少吃盐 知易行难的家常事 7大疾病都跟“盐”有关

◎日常饮食料理中减少食盐用量的方法

要降低食盐摄入,应避免吃含盐多的加工食品,如火腿、午餐肉、酱菜等;少用含盐高的酱、酱油;多用醋、葱、蒜等调味;醋是咸味的天然增强剂,在烹饪时稍微加一点,便可以做到少盐的同时又不减咸味,而胡椒、大蒜、葱、姜等则可以帮助改变口味。炒菜时应使用盛装2克盐的盐勺酌量加盐。

制作凉拌菜时采用直接凉拌的方式,吃前再撒少许盐调味。使用简单的烹调手法缩短制作时间,在菜出锅前放少许盐,可以使咸味浮在食材表面,避免在烹制过程中吸入过多的盐分。可多用一些天然食材助味,如在菜肴中放些海米、海苔等海鲜类天然食材,既增鲜又健康。

◎鼓励餐馆降低食盐用量

在外就餐时可嘱咐做菜少放点盐,一般餐厅的餐桌上会有调味罐,若觉得不够咸,再加盐调味。还可以叫服务员倒碗水,若菜太咸吃之前先将菜肴用白开水涮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