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皇帝刘阿斗,因回答司马昭七个字,便安度余生

刘禅,小名阿斗,昭烈帝刘备之子,蜀汉后主,最后国亡投降,从此被世人称其是扶不起的阿斗。但刘禅是当真如此无能,被后人诟病千年。其实,刘禅虽担不上明君一称,但也不至于到昏庸无能的地步,不然也不会被刘备定为帝位继承人。他还是有自己的过人之处,才会被诸葛亮忠心辅佐这么多年。

亡国皇帝刘阿斗,因回答司马昭七个字,便安度余生

但在这动荡不安的局面里,蜀汉并不算最强大的一个,刘禅登基为帝后,十分信任诸葛亮,并支持诸葛亮的北伐战略,逐渐恢复了蜀汉的国力民生。然而诸葛亮先后五次北伐也难兴汉室,这是时局所致,诸葛亮改变不了,刘禅亦不能。诸葛亮死后,刘禅不再设置丞相一职,让蒋琬为大将军辅政,这时蜀汉的政局还算稳定。蒋琬死后,刘禅就迁费祎为大将军辅政,主张休养生息,依然保持着国力。然费祎死后,姜维总督内外军事,开始独掌军权,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蜀汉内政无人治理,姜维又连年征战,蜀汉国力大不如前,又惹怒了曹魏,且加上黄皓小人的误国之言,最后曹魏大军一举攻破汉中,姜维、诸葛瞻等人战败身亡,刘禅也被迫投降。

亡国皇帝刘阿斗,因回答司马昭七个字,便安度余生

刘禅的投降之举,虽有辱汉室先祖,但是为了百姓与朝臣的安危,投降是最安全的决定,刘禅后被迁至洛阳。刘禅虽已投降,但司马昭还是对其不放心,想杀掉他以绝后患,便多次试探刘禅。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命人专奏蜀汉之曲,跳蜀汉之舞,蜀汉旧臣听后无不流泪思乡,唯独刘禅神情自若,司马昭便问道:"安乐公是否思念蜀?"刘禅答道:"此间乐,不思蜀也。"司马昭听后,放下了对刘禅的防备,让刘禅得以在洛阳安享晚年。这就是著名的乐不思蜀的故事。

亡国皇帝刘阿斗,因回答司马昭七个字,便安度余生

据乐不思蜀这一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刘禅的智慧,他深知大势已去,唯一能做的就是保全自身与旧臣,并让百姓免于征战之苦。最后刘禅受封为安乐公,后在洛阳去世。享年64岁,谥号思公。西晋末年,刘渊起事之后,追谥刘禅为孝怀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