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與印度教,誰歷史更長久?

於無聲處34

總體上,印度教歷史更長。

佛教產生於公元前五、六世紀的南亞次大陸。創始人為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的王子喬達摩·悉達多,佛教徒對其尊稱為“釋迦牟尼”。喬達摩出身於剎帝利種姓,釋迦族人,因不滿於當時的婆羅門教,20歲時離家悟道,創立佛教並廣泛傳播。公元前三世紀阿育王大力宣揚佛法,實行宗教寬容政策,卻將佛教定為國教,並派遣僧侶向國外宣揚,公元五、六世紀其發展達到極盛。到了六、七世紀曾顯赫一時的佛教開始衰落,佛學漸漸依附於密教,進入密教時期,但此時的印度佛教已經處於內外交困的局面之中,競爭異常激烈,異族入侵帶來嚴重的危機,內部也少有大師出現,佛教在印度本土開始衰微,公元十世紀後逐步走向滅亡,十三世紀在本土絕跡。儘管佛教在印度本土歸於沉寂,但其在境外的世界各地得到廣泛的傳播,如傳到緬甸、泰國等地形成的南傳佛教,傳至中國漢地的大乘佛教,經中國傳至日本等地區的北傳佛教等。除此之外佛教在印度的長達一千五百多年的傳播與發展,對印度的歷史和文化也產生了強烈而深遠的影響。印度恢復獨立後,佛教信徒有增加趨勢。

“印度教”一詞並非印度人民對自有宗教的稱謂,是來自於西方的說法,代指印度文化圈內產生的宗教。公元前四世紀初的笈多王朝統治時期,婆羅門教大量吸收其他宗教諸如佛教的教義教規和民間信仰,逐步向印度教轉化。至公元八世紀,宗教改革家商羯羅在吸收佛教內容的基礎上改革婆羅門教,完成了從婆羅門教向印度教的過渡。印度教結合了印度境內的文化背景、社會結構、宗教理念等,各自形成了數百個宗派,宗派間沒有統一的信條,只有兩個教義相同,即多神教的泛神論和輪迴說。16世紀面對西方殖民入侵,印度教中也出現一些近代社會改良團體和民族主義運動。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印度教成為印度資產階級民族主義運動的有力武器。可以說相較於佛教,在印度本土印度教有著更強大的生命力,長期在印度佔據統治地位。


國家人文歷史

先說印度教!

印度教起源於婆羅門教,婆羅門起源於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500年間,當時雅利安人(和德國起源的雅利安人是一家子)剛剛進入印度,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為了讓當地人老老實實聽指揮,雅利安人搞出了婆羅門教這一傳銷神器,把個印度土著忽悠的五迷三道,乖乖上了道,從此雅利安人在當地安居樂業,過起了上等人的生活。

婆羅門教威力如此巨大,核心在於她提出的靈魂轉世思想,即人死後是靈魂會進入輪迴轉世,至於轉世成為什麼由你上輩子的功德決定,這個說法聽起來很佛教,不過當時佛教還沒有誕生。

轉世不是目的,婆羅門教讓教眾明白,上等人之所以為上等人,是因為上輩子積了德,所以不要嫉妒人家上等種姓,那是人家修來的。下等人要想逆襲,就的好好聽話,為下輩子做準備。

怎麼樣,是不是很神奇?

當然,婆羅門也不是這麼簡單,除了紛繁複雜的宗教儀式還有多的讓人眼花繚亂的主神,地位最高的是毗溼奴、溼婆和梵天三位,其中梵天造物神,類似於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溼婆毗是宇宙的維持者,類似運營總監兼CEO,溼婆是毀滅者。

公元2世紀,印度教聖典“奧義書”大成,六派哲學體系各歸其位,婆羅門教進入印度教時代,毗溼奴、溼婆和梵天三大主神地位進一步提高,各地開始建起寺廟。印度教正式取代婆羅門教登上歷史舞臺。

經濟學告訴我們,競爭是破除壟斷最好的方法,公元六世紀,印度八小國中一個叫做悉達多的太子爺,不知道受了什麼刺激,忽然拋家舍業出家為僧,終其一生創建了一個新的宗教,教導信徒“色即可空,空即是色”,凡事講因果,萬法都是空,看破一切就成佛!

這位王爺就是佛祖釋迦牟尼!

佛教教義部分繼承了婆羅門教思想,但是破除了複雜的宗教儀式,講究眾生平等,人人皆由佛性。這一先進觀念填平上等人下等人之間的鴻溝,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同,風靡一時!

強大的競爭對手迫使印度教信徒走上了改革開放的道路,公元八世紀,婆羅門教出了一位大師級商業奇才--商羯羅,他在原有基礎上發展出了一元論思想,一元就是梵天,商羯羅創造性的借鑑了佛教的思想,認為人的精神最終可以實現超脫,與梵天結為一體,這種說法淡化了種姓意識,收到了低種姓人的歡迎,印度教煥發了第二春,成為新一代爆款宗教!

由於涉嫌廣告剽竊,印度教公然對外宣稱:釋迦牟尼佛是毗溼奴的第九個化身。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

而佛教卻在創始人釋迦牟尼涅槃逐漸衰落,由於自身教義寬鬆,加上與印度教搶地盤互相吸收,時間長了佛教逐漸失去了核心競爭力,而劣勢也慢慢體現出來,先是大乘佛教導致佛教徒不思進取,後來又走入密宗這個死衚衕,脫離了群眾,到了11世紀穆斯林這個外來戶殺入印度,佛教徹底被邊緣化!

而印度教卻在改革後越來越火,最終成為印度最大的宗教,據統計,現在全球印度教徒已經超過十億,位列全球第一大宗教。

佛教在印度混不下去,卻在中國煥發了強大的生命力,牆裡開花牆外香,經過中國人的改良,又傳入了日本韓國東南亞,成為非常有影響力的宗教。

德國著名學者馬克思韋伯就認為,印度的宗教在亞洲扮演了希臘文明在歐洲的作用,而中國扮演了法國在歐洲的作用,源於印度,繁榮於中國,自中國走向世界!



日慕鄉關

答案很明顯,佛教相比於印度教,印度教明顯比佛教歷史更長,佛教最初就是從反對印度教的種姓制度出發,得出了眾生平等的概念。佛教曾經在印度異軍突起,對印度教造成巨大沖擊,但隨著佛教的沒落,印度教又重新佔據了主導地位,佛教在印度歷史上,像是曾經開的非常嬌豔的話多一樣,如今徹底枯萎了。

首先要明確的是印度自古已開就是一個多種信仰的國家,各種各樣的修行方法非常多,其中占主導地位的就是印度教。最明顯的特徵就是把人分成四個等級,婆羅門,剎帝利,是高等級,吠舍和首陀羅是低賤的等級。

種姓制度規定:各等級職業世襲,父子世代相傳;各等級實行內部同一等級通婚,嚴格禁止低等級之男與高等級之女通婚;首陀羅沒有參加宗教生活的權利。印度教就是印度剝削階級世襲地統治印度被剝削階段的工具。婆羅門和剎帝利是印度的剝削階級,吠舍和首陀羅是印度的被剝削階級。


這種幾度不平等的制度統著印度的社會,佛陀作為王子的時候,也是看到眾生皆苦,於是就發願要救眾生於


婆羅門講梵我合一,佛教就講諸法無我,婆羅門講種姓不平等,佛教就講眾生平等,各種學說最初都是針對婆羅門教而來,佛陀就是要創制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的平等社會。

只可惜隨著時間的流逝,佛陀的努力最終失敗了,佛教在印度最終絕滅了,但在中國卻發揚光大,而且跟中國本土相結合,還產生了更偉大的中國式佛教。牆內開花牆外香,現在全世界信仰佛最大的群體就中國。


昭烈名臣

1丶印度教歷史更長。印度教前身是婆羅門教。創始於雅利安人入侵印度的公元前10世紀。公元2世紀改名印度教。

2丶佛教誕生於公元前6世紀,由古代尼泊爾一小王國的王子悉達多創立。悉達多即為佛祖釋迦牟尼。

3丶印度教與佛教教義的主要區別:

(1)、印度教信奉三大主神:毗溼奴、溼婆、梵天。佛教信奉佛祖:釋迦牟尼。(2)、印度教主張眾生有等級,施行種姓制度。佛教主張眾生平等。

兩個宗教相同點,都主張苦修來世。

4丶佛教於公元13世紀在印度教與伊斯蘭教夾擊下在印度境內滅絕。19世紀始得恢復,目前為印度地域一小宗教。

5丶佛教後來分裂為三個教派,大乘教派、小乘教派、密宗教派。佛教在印度地區外獲得發展,從傳承方向看,分為三個支系。南傳佛教,傳至東南亞泰國、柬埔寨、緬甸等國。藏傳佛教傳至西藏、蒙古等地。漢傳佛教傳至中國、朝鮮、日本等國。


趙凡丁201

應該是佛教長 很多人可能不以為然 但聽我細說有沒道理。 古印度最早的宗教是婆羅門教。注意是婆羅門教而不是印度教。兩者雖有傳承但絕非一體 佛教從婆羅門教分離出來後 婆羅門教受到極大衝擊。後來經有識之士改革後發展出印度教 是印度教後來居上戰勝了佛教。有了話語權後為了彰顯自己的正統地位 才宣講自己是婆羅門教的傳承。但他們和婆羅門教教義有了很大區別 有些甚至張冠李戴 有意混淆。這就是話語權的歷害。三者的關係有點象天主教 東正教 新教的關係。新教最後形成 但由新教國家發展最好 有一定話語權。所以宣稱自己是基督教 將前二者矮化為天主教和東正教。但這種說法前二者是不承認的 都自認為自己是正宗的基督教


可可西里209916697

佛教分好多種,你說的是印度佛教還是中原佛教還是藏傳佛教,這麼說吧,中原佛教相對其他兩個是最晚的,中原佛教屬於外來教派,是印度佛教的文化入侵,印度佛教的歷史相當悠久,其次就是藏傳佛教的三類派別。必須要強調的是漢族正統信仰是道教。至於你說的印度教……我猜可能就是我說的印度佛教吧!


鐵的造物記

佛教與印度教都是起源於婆羅門教,佛教在歷史上受到阿育王的扶持曾導致婆羅門教一度勢微,後來婆羅門教通過自身改良,與佛教2次辯論中獲勝,印度教代表人物商羯羅在第二次辯論中給予佛教巨大的打擊,遭到印度和尼泊爾人的拋棄,導致佛教無法立足,所以才有了後來的“胡僧東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