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和大海有關的藝術品?

Babybunny191749992

作為一個北方人一直對大海都有著謎之情節,大海在我心裡最重要的一點魅力特質就是神秘,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因為小時候最喜歡的童話故事就是《小美人魚》,今天就來分享幾張我最喜歡的關於大海和美人魚的藝術品。

沃特豪斯我最喜歡的有關大海的題材,沃特豪斯聽名字可能有些陌生,但他的這張作品大家或多或少可能都看到過。

(當然這張不是在海里而是在湖裡)

沃特豪斯作品中最大的特點就是他獨愛帶有級大神秘感的的女子,如果再畫美人魚的話就更強烈的放大了這種特質。

之前和大家聊過拉斐爾前派,一個頹廢主義和浪漫主義甚至帶有點死亡崇拜交集的流派,所以美人魚在極大程度上符合了這三個特質,就比如拉斐爾前派畫家赫伯特·詹姆斯·德拉波(Herbert James Draper)專門以畫海上女妖和人魚聞名。

說完美人魚我們再來聊聊大海,之前看到過一個提問說為什麼中國畫中關於海的表現這麼少,其實這個有點地理決定論,我們發現日本作為島國,描寫海洋的藝術作品比我們多得多。

日本的國寶,葛飾北齋的神奈川衝浪圖,飄搖的漁船正在和滔天巨浪做著對抗,在這幅畫裡可能浪漫、神秘和童話感要比西方油畫少了很多,多出來的是陽剛氣和一種與大自然的的大無畏精神。

當然,西方的海也不是一直溫柔又平靜的,莫奈和透納也都畫過大海,尤其是透納筆下波濤洶湧的大海,非常出名。

莫奈筆下的海顯得溫柔很多,帶著莫奈一貫的光影特色和法式情調,每每看到莫奈筆下的海和天總讓我很想穿著法式連衣裙在陽光下散步。

當然,關於大海的題材我還有一張最最喜歡的作品,獨傢俬藏,很早之前在網上看到過的,也不知道是誰的,但是畫面上貝殼的顏色和大海的顏色實在是太美了,歎為觀止。


南妹妹

很多人愛看大海,

但大海卻是不理會人的。

大海這種風景雖然看起來稀鬆平常,

但是畫出氣象和獨特性卻不容易。

來,

小玉給大家盤點一個。

俄羅斯畫家:Ivan Aivazovsky

1840,《sailing_ship_on_the_high_seas_under_moonlight》

1892,《the_ship_maria_in_the_storm》

作為一個生猛民族的俄羅斯人,

畫家表現的大海很少是風平浪靜的。

而且因為畫家是19世紀的學院派畫家,

所以大海的細節被他表現得非常生動。

他極為鍾愛描寫洶湧狂暴的海浪,

有時也會在漆黑的暴風雨之夜中撒落海面的那一束“希望之光”上著重表現。

所以,

有時候畫家筆下的海面是冷色調的、冷峻的——

1881,《the_black_sea》

而有時又不吝嗇去表現那種夕陽或朝陽下溫暖色調的海面——

1896,《stormy_sea_in_the_sunset》

1850《the_ninth_wave》

即使狂風暴雨之下海上的船搖搖晃晃

彷彿很快要被那無情的海水吞沒,

但是感覺最後他們還是堅挺了下來

1892,《the_ship_maria_in_the_storm》

似乎Ivan Aivazovsky畫中那海浪以及海上的人,

也能讓人聯想起海明威老人與海中的經典名句:

“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人儘可以被毀滅,但卻不能被打敗。”

1848,《the_brig_mercury_encounter》

或者,

畫家也很像那種普希金式的鬥士,

跟無情的大自然只有抗爭過,

才會見識到大自然狂暴過後最美好的溫柔。

無情,

也是有情,

這正是大海的魅力。

這種自由鬥士型的內心情感,

跟畫家當時的社會環境有關。

而我們當代人,

只需要在他精湛的作品中,

體會那份屬於大海的魅力就好。



art張小玉

因為人類的能力有限,大海一直是神秘莫測的,就彷彿是另一個世界。然而人類的好奇心是無止境的,幾百年來對大海的探索從未停止,這個話題既然是問和大海有關的藝術品,那我們就來扒拉一下那些海底的文明和藝術吧。

被水淹沒的埃及豔后宮殿

埃及潛水員在亞歷山大港附近在水域,在被水沉沒的埃及女王克利奧帕特拉七世的宮殿和神廟遺址,發現了一大批令人讚歎的文物。




很多被包在沉積物中的珍寶十分完整

水下巨石陣


在密歇根湖發現了許多類似於英國巨石陣的石塊,兩名尋寶者在尋找沉船時,發現了聲納的異常,找到了這個巨石陣。

水下埃及城市

失落的埃及城市Heracleion神秘的消失與地中海之下,被認為是進入尼羅河的主要港口城市。在這裡令人難以置信的發現了金幣,16英尺的巨型雕像,當大船沉落海底時,裡面的東西散落四周,這張照片顯示的是在船上發現的兩個防毒面具。



墨西哥水下藝術博物館



這裡還有個不合時宜的傢伙,正慵懶地貼在沙發上看電視,其實這個傢伙已經完全石化了。這裡實際上是墨西哥海岸附近的水下藝術博物館——坎昆水下博物館,有超過500個真人大小的雕塑,這個博物館正在成為無所畏懼的潛水員的熱點。

泰坦尼克號


這艘具有傳奇色彩,註定在北大西洋沿著其右舷撞上寒冷的一座冰山的船。科考隊使用機器人設備,花費了兩個月時間的考察,獲得了從未見過的失事船舶的圖像。

千島湖底的中國獅城


千島湖作為旅遊勝地,早已聞名中外,而湖底那座2000年曆史的古城,卻鮮為外界提及。1958年因為興建新安江水電站,始於漢唐年間,延續千年的古鎮獅城、賀城,一夜之間被淹沒在這片碧波之下。

獅城姚王氏節孝坊


再來說說海底撈出來的藝術品和寶藏:

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發現了大量的海撈瓷。明朝末年,瓷器大量出口,馬六甲海峽,作為往來各國的海上出口成為商船的必經之地。許多船隻在此沉沒,所載瓷器打撈出水後,就成為海撈瓷。




大海的神秘,遠遠不是我們人類現有的能力能夠探知的,保持敬畏之心,才是人類與大海和平相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