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文曲星拜老寿星

民间故事,文曲星拜老寿星

文曲星

知识改变命运,不是现代人的专利,自古以来就有。

古时候只有读书、参加科举考试才是唯一的出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从这句话中就可见一般。

考中状元对一般人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所以民间认为,他们都不是凡人,认为是“文曲星”下凡,在民间有很高的地位。

清朝嘉靖年间,朝廷重臣戴衢亨是科举状元出身,为当今皇上的老师,可谓是位高权重。

这一年,他到四川微服私访,来到长寿县,看到一户姓祝的人家正在办喜事,十分热闹。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到对面的酒店买酒,突然一个小孩匆匆赶来,要太爷爷赶快回家,大家都在等他回去拜寿。

戴衢亨心想,难道这里的人有寿星亲自买酒的风俗?他想一探究竟,就随了一份礼,跟着一老一少去祝家凑热闹去了。

祝家大厅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一人多高的“寿”字悬挂在中堂,买酒老者只顾着忙里忙外招呼宾客。

忽听主事人高声叫道:“吉时已到,两箱奏乐,请老寿星入席!”戴衢亨赶忙过去拉买酒老者,老人家哈哈大笑说:“你弄错了,我小小年纪过什么生日?是我的太爷爷过一百五十岁大寿!”

民间故事,文曲星拜老寿星

寿星

戴衢亨正在吃惊,早有人挽着银须垂胸的老寿星走了进来,众人叩拜已毕,随即按长幼尊卑入席就坐。

买酒老者正要招呼戴衢亨,哪知他竟然直奔老寿星走过去。

老寿星一看是生面孔,当即抱拳施礼道:“请问贵客是哪里人?”戴衢亨灵机一动,想考考寿星,就吟出了一句上联:“天子门生,门生天子,文星拜寿星。”

听了戴衢亨的上联,老寿星突然站起来施礼:“想不到是状元公戴中堂大人驾到,失敬、失敬!”

说着把买酒老人叫过来,一面说他待慢了贵客,一面指着他说:“曾孙太爷,太爷曾孙,塾师谢帝师!”

戴衢亨大吃一惊,老寿星不但能根据上联猜出他的身份、名号,而且还能巧妙地对出下联,并道出了买酒老者是他的曾孙,真是好生了得!

原来老寿星生于顺治五年,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五朝,今天刚好是一百五十岁生日。

戴衢亨和老寿星开怀畅饮,得知他百岁仍在做私塾先生,感叹不已,一定要与老寿星吟诗作对。

“文曲星”与“老寿星”对饮了六大杯酒,两人约定以酒杯次数的“一二三四五六”几个数字为题,凑成一联。

戴衢亨摇头晃脑吟出上联:“一入龙门,二度为相,累三世缙绅,皇恩浩荡。”

老寿星双目微闭,不停地用手捋着银须,突然睁开双目,朗声对道:“四时和风,五朝烟云,观六代子孙,康乐融融!”

听了老寿星对出的下联,戴衢亨佩服得五体投地 ,连连点头称赞。

待宾客散尽后,戴衢亨向老寿星讨教长寿秘诀,老寿星的一番话令他肃然起敬。

原来老寿星是朱元璋第十一代孙,因为“祝”与“朱”谐音,才故意用的这个姓。

顺治五年兵败后,朱夫人怀抱着婴儿逃到长寿县,隐姓埋名,忍辱偷生。

等婴儿长大后,知道父亲生前暴戾贪婪,兵败身死势所必然。便随遇而安,陶醉于山水之间,静享耕读之乐。百岁后,眼不花、耳不聋,仍能教书、下田。

说到这里,老寿星向惊呆了的戴衢亨问道:“请问大人,人世间的功名利禄,有超过当太子、当皇上的吗?如果连这些都视若浮云的话,世上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人最难做到的就是放下二字!”

戴衢亨感慨之余,拿老寿星一百五十岁为题,亲自撰写了贺寿条幅赠与老寿星:“古稀两度又十载,难得放下;花甲三轮少卅年,终归不凡!”

正应了这句话:有种幸福叫放手,有种痛苦叫占有!

民间故事,文曲星拜老寿星

文曲星与寿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