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妻的男人(現代故事)

怕妻的男人 (現代故事)

王朋常說:怕媳婦是潮流,不怕媳婦是二球。你想,這王朋都二十八了,才說了一個如花似玉的大姑娘,能不怕著嗎。媳婦叫曉麗,今年二十三,年輕貌美,人見人誇,

曉麗讓王朋走東,他不敢走西,讓他喊爸他不敢叫媽。這不,咋天晚上曉麗又給王朋出了個難題,讓他把媽送到鄉下。

王朋是個孝子,能這麼幹嗎,這事就讓他很是為難。小區的人都嘆了一聲,又是個不孝之子。王大媽今年七十了,早年喪夫,一手把兒子王明拉扯大,娶妻成婚。不料新婚的媳婦幾天前讓自己回鄉下去。

前街的劉大伯來了,王大媽給泡上一壺香茶,劉大伯坐在沙發上吸著煙,半天才開口,“大妹子,你如果不想去,我去和王朋說,看這不孝之子咋說。”王大媽嘆了一口氣,咳嗽了幾下:“現在的孩子怕媳婦,我還有點私房錢,不行的話我就和他們分家。”劉大伯想了一下:“這樣也行,和他們分開過,看人們笑話誰。”倆位老人又憤憤不平的淡了半天,想了許多辦法,還是怕不行,劉大伯說:人老了,不中用了,年輕人就嫌棄咱。

怕妻的男人(現代故事)

下午,王大媽的女兒回來了,女兒嫁在城西,愛人是個小職員,她最近下了崗,人常說財大氣粗,沒錢氣短。女兒哭了一陣,喂一直咳嗽的王大媽吃完藥,又把弟弟王朋,弟媳曉麗罵了一通,什麼白眼狼,不孝子,忘恩負義、狼心狗肺的傢伙。完了,才給王大媽說,不行的話搬到她家裡去住,雖然屋小房破,但粗茶淡飯一樣能讓老媽安度晚年。

因為兒媳曉麗在政府機關上班,到外地開會去了,得幾天才能回來,王朋在工廠上夜班,第二天上午才回來。晚上,家裡來了好多熱心的鄰劇。對王大媽問寒問暖,問王大媽兒媳曉麗為什麼要你回鄉下去?王大媽說不知道。有人說這還不明白,小倆口要過二人世界,嫌王大媽在眼前擋事。有的說現在年輕人都是嬌生慣養,結婚後不養老人的多了。大家坐了一會,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只是又罵了一通不孝之子一類的話,才各自散去。

第二天,王朋剛下班回到家裡,小區的主任,副主任來了,兩個都是四十多歲的婦女,能說會道。主任說:“小王呀,聽說你媳婦要把你母親趕到鄉下去,有沒有這回事?”王朋笑了一下,小聲說:“我媳婦她是好心,想………。”不等王朋說完,號稱快嘴的副主任打斷了他的話:“這就是不孝的表現,你們年輕人,要以孝為先,懂得敬養老人,你母親養育你一場也不容易,再說你們的這種行為,影響很壞,現在大家都議論紛紛,這直接影響咱們小區文明先進的評比。”王朋一聽牛勁上來了,生氣的說:“我們家的事關你們啥事,現在我們家就曉麗說了算,我聽她的。”主任問你就這麼怕老婆?王朋雙眼一瞪:“就怕老婆,你要怎麼!”。

這幾天的事,曉麗都不知道。她回來後見小區人們都用異樣的眼光看著她,不知咋回事。一問愛人王朋,才知是為了打發婆婆回鄉下一事鬧的。小區裡的人是議論紛紛,說啥的都有,曉麗氣的真想找他們理論理論,但她一想,這有何必呢,自己家的事情,只要自己家裡人同意就行。她想先把婆婆王大媽的思想工作做通就行。

怕妻的男人(現代故事)

第二天,王大媽象換了一個人似的,說話的口氣全變了,別人問起,她就說全聽兒媳婦的,想一想,兒媳婦說的也有道理。人們同情的看著王大媽,真可憐,站在屋簷下那能不低頭。說不定這兒媳婦在家裡怎樣威脅她,再碰上這麼個怕媳婦的兒子,王大媽只有受罪了。

就在王大媽要去鄉下的這天上午,劉大伯帶著幾個老年人圍在王大媽樓下的院子裡,一來是為了送一送王大媽這多年的老夥伴,二來主要是大家心裡氣不過,要和王朋的媳婦曉麗辯一辯。許多人也圍上來看熱鬧。心想,劉大伯幾個老人要和曉麗吵一架,大夥今天一定要給這不孝順的媳婦難看。

曉麗把王大媽的早飯做好,吃過以後讓王大媽穿著一新,然後高高興興的和王朋扶著王大媽下摟。到樓下一看圍著這麼多人,嚇了一跳,王朋忙問大夥有什麼事?劉大伯生氣的說:“怎麼事?我們大夥還想問你哪!今天你們夫妻倆給大夥說一說,憑什麼要把你老媽送到鄉下去!如果說的大夥覺得在理,就放你們走,如果說不出個道道來,今天休想過我這一關。”大家都知道劉大伯在小區裡德高忘重,秉性正直,見不得不孝順的兒女,再加上他兒子是副市長,人們就更加敬重劉大伯了。

怕妻的男人(現代故事)

一聽王大媽先笑哈哈的說:大夥誤會了,是我甘願去鄉下的,兒媳也是一片好心。大夥認為王大媽怕兒媳婦,不得不說些好聽的話。劉大伯說:老嫂子,今個沒你說話的份,我們大夥要聽王朋和曉麗怎樣說。

曉麗放下扶著王大媽的手,上前一步,微笑著說:“我首先感謝大夥對我婆婆的關心,和對我這個做晚輩的關護。”說著曉麗先深深的給大夥鞠了一弓。然後給大夥說出了實情。原來是這樣一回事。

王大媽是慢性肺炎,一到冬季就咳嗽氣短。而小區旁邊有個化工廠,到冬季裡就黑煙滾滾,刺激性的氣味難聞,王大媽根本受不了,一到冬天生活根本不能自理。正好曉麗要到王大媽的山村蹲點,幫助新農村建設。山村裡空氣新鮮,山泉水養人養肺。曉麗就想把王大媽接到鄉下,自己一方面工作,一方面做飯照顧老人,在山村裡也有個伴,老人在村裡人又熟,自己工作有了難處,王大媽也可以出面幫忙,真是一舉多得。王大媽聽後也很高興,只是和兒子王朋不善於表達,無法向人們說清。

聽完後,大夥異口同聲的“嗨了”一聲:“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劉大伯笑著走上前:“閨女,委屈你了!你做的對,大伯支持你!”人們也喊道:“我們支持你!”劉大伯走到王朋面前,小聲說:“小子,這樣的媳婦還是怕點好。”。

人們聽後,都笑了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