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辞掉工作照顾瘫痪养父十三载,诠释反哺之恩!

在南岸区

孝女吴媛媛的事迹温暖人心

自两年前外婆去世后

为更好地照顾舅舅

孝顺的吴媛媛辞去工作

当起了专职“护工”

“舅舅和外婆把最好的都给了我”

吴媛媛口中的“舅舅”名叫吴志清

他名为舅舅,实为父亲

但周围的邻居都知道

这父女俩之间

其实并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

36年前

当时只有40多天的媛媛便来到了这个普通的家庭

跟随“舅舅”和“外婆”一起生活

虽然生活过得贫苦

但是媛媛却得到了亲人全部的爱和关怀

“从小在这里没受什么苦,舅舅和外婆把心目中最好的全部都给了我,就跟亲人一样看待我。”媛媛说这话时,眼里噙满泪水。

躺在床上的吴志清

拉着吴媛媛的手

回忆起他与媛媛初见面时的情景

养女胜似亲闺女 | 她辞掉工作照顾瘫痪养父十三载,诠释反哺之恩!

1968年2月底,吴志清在一次车祸中致残,下半身毫无知觉。从那以后,高位截瘫、卧床不起的吴志清与母亲赖素华相依为命。因为一场车祸,他不奢望谈情说爱,更别说生儿育女,面对病痛和不幸,吴志清总是生活在绝望里,开始变得抑郁阴沉。

直到1982年6月,母亲抱回家一个弃婴。吴志清清楚地记得,自己随意歪头看向婴儿时,她突然睁开圆圆的眼睛,对着自己咧开小嘴一笑。女婴那天使般的一笑,让吴志清本已冷漠的心被轰然炸开,一股暖流涌遍全身,当即便决定要收养这个孩子。

养女胜似亲闺女 | 她辞掉工作照顾瘫痪养父十三载,诠释反哺之恩!

小时候的吴媛媛

但因吴志清不具备收养条件,女婴便由其妹妹出面收养,实际上他才是真正抚养女婴的人。吴志清给女婴取名叫吴媛媛,从此,媛媛就与吴家母子一起生活,叫赖素华外婆、唤吴志清舅舅。

“媛媛的到来,激发了我的责任感,让我不再沉沦,逐渐振作起来与病魔作斗争。”吴志清有些哽咽。

辞掉工作专心在家照料舅舅

吴媛媛成年后曾离家几年,前往广东打工。2004年,外婆赖素华已80岁高龄,年老体衰,独自照顾吴志清愈加力不从心。媛媛便回到重庆,在离家近的地方找了一份工作,方便照顾年迈的外婆和瘫痪在床的舅舅。媛媛承包了屋里屋外的一切事务,照顾外婆和舅舅的衣食住行,把一个家打理得井井有条。

养女胜似亲闺女 | 她辞掉工作照顾瘫痪养父十三载,诠释反哺之恩!

左为吴媛媛外婆

2015年,外婆去世,弥留之际,老人把儿子托付给媛媛。由于吴志清仅上肢能动弹,吃喝拉撒都离不开人,媛媛与丈夫商量后,决定自己辞掉工作,专心在家照料他,成为他的专职“护工”。

对于这样的决定,她没有过多的解释,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他养育了我十多年,从小到大最佩服的人就是舅舅,人家说养育之恩大于生育之恩,这个恩我必须要报。”就这样,照顾舅舅的日常起居就成了媛媛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做饭、洗衣服、给舅舅护理,她从来不嫌苦不嫌累。

三个“传统”必须坚持下去

为了照顾好舅舅,媛媛没少花心思。每天早上7点过,吴媛媛送女儿上学后,回家给吴志清做早饭,并服侍他洗脸、刷牙;午饭后,再洗脸、刷牙一次;下午,吴志清看书,吴媛媛做家务;晚饭后,进行第三次洗漱,同时吴媛媛坐在舅舅床前为他讲述外面发生的一些事情,这便是他们俩每天的日程安排。

养女胜似亲闺女 | 她辞掉工作照顾瘫痪养父十三载,诠释反哺之恩!

养女胜似亲闺女 | 她辞掉工作照顾瘫痪养父十三载,诠释反哺之恩!

由于家人的悉心照料,就算每日躺在床上、与世隔绝了近半个世纪的吴志清,仍思维清晰、反应敏捷。在吴志清床上靠墙一面,堆放着几十本书,里面既有杂志、小说,也有历史、军事、政治等方面的读物。吴志清伸手就能拿到书,白天晚上都如饥似渴地读。

养女胜似亲闺女 | 她辞掉工作照顾瘫痪养父十三载,诠释反哺之恩!

吴志清的乐观坚强也感染着吴媛媛

父爱如山

在吴媛媛的眼里

虽然舅舅跟自己并没有血缘关系

却依然如同“山”一般的存在

如今

她更是与丈夫约定好

尽管经济拮据

但一家人要长留欢笑

给舅舅一个幸福的晚年

— end —

本文由服务南岸整理出品

资料来源南岸报、区文明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