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为什么不直接降低市场售价,反而让经销商大力优惠造成车不好卖而降价的印象?

车二哥

简单来说,定价是为了营造品牌逼格,优惠是才是反映品牌实力。

就拿豪华品牌来说。BBA是排在一线第一梯队,而凯迪拉克、沃尔沃等是二线第二梯队。但是这个一梯队二梯队只是普通民众给它们划分的。作为品牌自身来说,它们肯定不会承认自己不如别人。

就好比你要是问沃尔沃主管,你们是不是比奔驰、宝马要差。想必他肯定会回答说,沃尔沃与奔驰宝马都是世界公认历史悠久的豪华汽车品牌,各有各的优势。

你觉得他是眼瞎,看不出来自己与奔驰、宝马的差距吗?一切都是为了品牌的逼格!

他要是自己都承认自己的品牌不如别人,你叫那些支持这个品牌的人,以后还怎么能够死心塌地的继续追随。

这种心态反应到车型定价上就是:指导价一定要跟BBA看齐,表示自己跟它们四平起平坐的豪华品牌。至于市场不接受那也好办,加大优惠呗。

放到普通汽车品牌里也是如此呢。我们都知道通用汽车的优惠普遍比较大,特别是雪佛兰,更是价格屠夫。但是在指导价上可不比其他合资品牌低,一切也是为品牌调性。

而且市场的大优惠,有时候也能带来好处。在品牌力没有影响的情况下。例如别克,虽然优惠也大,但是没有人觉得别克比丰田、本田以及大众档次要低。这时候更大的优惠反而能吸引普通消费者的追捧。

所以综合分析下,经销商优惠明显要比厂家降价效果要好。既不伤害品牌影响力,又能博得一个性价比高的好名头。一举两得!


车无定论

这个问题其实很复杂,我也不太清楚到底有啥情况!但是就我个人觉得,这个是一个市场的整体行情决定的。

首先是一个品牌定位,比如我们常说的自主品牌,合资品牌,高端品牌,豪华品牌。每个品牌的市场位置在那里,如果你让他直接把指导价降到下一个层次,那样会有更大的竞争,而且市场会混乱,到时候的情况就不是哪一个品牌能控制的住的了。

其次就是自己公司车型的定位,新出的车型,要么是换代车型,要么是一个新的车型,而一个指导价的决定是要在不影响自己车型的情况下去获得最大的一个市场冲击力,所以指导价一般都会拉开差距。

最后就是一个平常买东西的一个想法,放一个高点的指导价出来就是让大家去还价的,不然的话就算把指导价降低,买车的人们还是会还价,这样反而造成销售的一个困难。


YANG小禹

这个问题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因素,简单分析一下:

一、不同车型指导价可以确定车型市场定位。简单说,就是车企以不同的指导价来区别其他车企或自己车企但不同车型之间的定位,如从合资车方面来说,10W以下一般定位入门紧凑型车,10W--15W一般定位为普通家用紧凑型车或A+级车,15W--25W一般定位B级商务、家用级行政用车,25W以上一般定位为大中型豪华商务用车。举例如大众桑塔纳、朗逸速腾、帕萨特、辉昂。

二、车型降价的原因。厂家所公布的指导价一般都是基于前期车辆的销售情况、自己生产的成本以及竞争车型的售价综合考虑的,但不排除定价过高导致销量不佳或定价过低导致无利可图的现象,所以一般都会有不同的优惠力度和加价幅度。如大众朗逸现款优惠可达3W左右,已经逼近桑塔纳的中配指导价,当然桑塔纳优惠后也逼近Polo指导价。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促进销量,另一方面是为了去库存,毕竟积压库存越多,资金流动越慢,厂家生产就会受到影响。

三、指导价有助于随时调整优惠幅度,掌握市场主动权。市场上所有的车型都是不断更新换代的,任何车型都会被另一款新出的车型所打败。为了掌握市场主动权,厂家会给4S店一定的优惠幅度,最终在市场的销售价格可以低于指导价,通过打价格战,赢得销量。


狼人虎侃

这个问题其实挺值得讨论的。

首先要说明一点,价格是影响消费者是否购买的第一因素。这点要是有异议的话就不用看下去了。

车企定价叫指导价,指导价也就意味着并不一定是最终售价。

这个指导价是用来定位一款车的,定位在它是什么级别,他所面对的消费人群,以及车企的利润计算。

还有降价可不一定是因为卖的不好,其实你仔细看看周围,不光是汽车,几乎所有的商品越是好卖的就越是会降价,即使不降价也会把产品升级,从来没有涨价的畅销品,因为它要时刻保持他的竞争力。还是前面说的原因,价格是影响购买的第一要素。
再说回汽车,大家在网上都可以看到,不同地区的降价幅度是不一样的,同样一款车有的地方贵一点,有的地方便宜一点,如果车企直接拉低指导价,那让经销商怎么活?官方不降价,也是因为要留给经销商一定的余地,好灵活掌控。

还有,指导价是车企和经销商结算的一个基数,是一个标准,这样就可以保证车企的利益,毕竟那么大一个厂家必须要保证工厂的利润,而对于经销商的激励政策,那就是销售部门根据自己的盈利情况灵活掌握,但基数一定是不能变的,这个要是变了那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