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安徽省省會在安慶或者蕪湖,現在的安徽是不是跟江蘇一樣?

嘻哈就是我啦

首先,肯定會比現在的安徽更強。其次,無論如何安徽也無法媲美江蘇。拋開蕪湖不談,我們先拿安慶舉例:


1:昔日安慶的歷史地位。

眾所周知,安慶素有“萬里長江此封喉,吳楚分疆第一州”的美譽。從清乾隆二十五年,一直到民國二十六年,長達數百年的時間裡,安慶曾經一直都是安徽的行政中心。甚至在建國之前,安慶曾經與重慶、武漢、南京、上海合稱為“長江五虎”。


2:安慶與省會失之交臂。

令人遺憾的是,在1953年,出於各種方面的考慮,安徽省的省會定為合肥。要知道,那個時候的合肥,還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縣城。就這樣,擁有數百年省會歷史的安慶,和省會的稱號失之交臂。


3:假如安慶是安徽的省會。

值得肯定的是,如果安徽的省會史安慶,藉助長江黃金水道的優勢,安徽的經濟發展一定大變樣。但是無論如何,安徽不管誰做省會,經濟都不可能發展到江蘇、浙江那樣。這是整體發展水平制約的,不是說換個省會就馬上變發達。



揹著女兒去旅行

假如省會放在蕪湖,像現在一樣舉全省之力發展蕪湖的話,我們可以想像比現在的合肥肯定好的多,打個比喻,當初合肥是一張白紙,蕪湖的米市,鐵畫,及三刀和港口己經家喻戶曉了,現在合肥GDP己7000多億了,蕪湖3100億,多一半還轉彎,若蕪湖是省會,可以把全省好大學遷過來,再加以周邊的市一整合,假設把馬鞍山及銅陵一合併,要工業有馬鋼,銅化,要大學中科,安大,安師大,安工大,有企業工廠支撐,有大學人才儲備,不想上去都難,至少和南京有一拼。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楊人水上漂

如果安徽省會在安慶或者蕪湖,那麼安慶或者蕪湖必將是沿江重要的特大型城市,可以媲美南京武漢。




省會在沿江的好處..擁有長江港口,上萬噸巨輪進出,合肥巢湖港只能通行二千噸一下的貨船。長江岸線適合發現特大型重化工,國家;南京上海武漢都有大型鋼鐵石化等工廠佈局,而合肥只能靠自己發展。

安徽沿江地區總體經濟不錯,蕪湖是安徽第二大城市,銅陵馬鞍山都比較富裕。如果省會在沿江城市的,沿江城市會發展的更好,從而帶動其它城市發展。


淡淡的憂傷666888

會有一定的區別,但區別應該不會很大。

江蘇,簡稱“蘇”,省會南京。位於中國大陸東部沿海中心、長江下游,東瀕黃海,東南與上海和浙江毗鄰,西接安徽,北接山東,介於東經116°18′~121°57′,北緯30°45′~35°20′之間。

江蘇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這裡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有小橋流水人家的古鎮水鄉,有眾口頌傳的千年名剎,有精巧雅緻的古典園林,有煙波浩渺的湖光山色,有規模宏大的帝王陵寢,有雄偉壯觀的都城遺址,纖巧清秀與粗獷雄渾交匯融合,可謂是“吳韻漢風,各擅所長”。


叫醒不過三生

江蘇是中國的經濟強省,GDP總值全國第二,人均GDP全國第一,所以如果安徽的省會在安慶或蕪湖,那麼現在的發展會不會跟江蘇一樣,這個不敢說,但可以肯定的是,肯定會比現在的安徽好。

我們先拋開安慶不談,雖然安慶曆史悠久,也是曾經的“長江五虎”之一,但因其背靠大別山區,環境閉塞,交通不便,所以從長遠的角度來看,不適合做省會。通過這幾年安慶的發展就可以看出來了,地區發展極度的不平衡。

反觀蕪湖,自古享有“江東名邑”、“吳楚名區”之美譽,近代為“江南四大米市”之首,也是最早被開放為通商口岸的城市之一,成為近代安徽開放的先鋒,如今的蕪湖港是長江水運第五大港、安徽省最大的貨運、外貿、集裝箱中轉港,國家一類口岸,年通過能力5000萬噸,蕪湖已經發展成為安徽省第二大城市,與合肥並稱安徽雙核城市。

所以蕪湖如果作為安徽的省會,可以利用蕪湖在近現代所打下的這些先天獨厚的優勢,為安徽的發展創造條件,也可以與江蘇省會南京緊密相連,共同發展。就如同成都與重慶、深圳與香港、廣州與佛山、無錫與蘇州,以此來帶動全省發展,肯定比現在要好很多。

當時的毛主席也是出於戰略考慮,選擇合肥作為安徽的省會,這幾年合肥的發展也是有目共睹。從以前人口不足5萬的小縣城發展成為中國前十大省會城市之一。

所以在這裡希望安徽的發展能夠越來越好。


阿_木_

我看了許多老師的答題,也說說心裡話。一六六七年康熙執政,將江南省劃分為安徽,江蘇兩省,一碗水端得平,長江淮河平原陸地兩省都有,這是不爭的事實。兩省會都是五虎之一,(安徽省會安慶,江蘇是南京),兩省省會都不在本省中心,也是事實。改革開放四十年了,安徽傾力發展農業,而江蘇發展工業,以龍頭企業帶動鄉鎮企業發展,也是事實,兩省差異存在也是事實。(個人言論,僅供答題)。



關注社會情感文化

這個道理顯而已見。就是第二個江蘇!安慶省會地位的不保是戰爭原因。試問合肥的發展當初有什麼基礎直到2000以後各方面才全面超過蕪湖,安慶,蚌埠等老牌城市。那它現在的成就去比這些城市有什麼可比性。如果安慶是省會,皖江城市帶早就崛起,附帶江西九江,景德鎮將全面開花。徽州也不會變成現在黃山市。連接武漢,杭州,南京的超級城市群將是星光璀璨。整個長江中下游都是經濟發達地區!長江航道非常繁華,鐵路,公路,航空四面開花,大別山落後面貌早就將煥然一新!純屬本人猜測。如果安慶省會就是這個樣!


看星星的小牧童

整天這樣也不怕外省人笑話,安慶現在不是省會不假,但是同在長江沿線的其他城市也不是省會,為什麼人家比安慶上那麼多?不說別的,就說蕪湖吧,安慶什麼時候能和蕪湖,馬鞍山在同一個級別,那時候在出來說話吧。丟人現眼的事就少做了,被看不起看嘛呢?整天還好意思說自己是五虎六虎,那是老黃曆了知道嗎?務實點吧安慶


三界48

江蘇屬於沿海城市,沿海城市經濟都比較發達,長江三角洲地區江蘇杭州上海 都比較發達,安徽屬於中部,沒有沿海城市經濟建設的條件,安徽的省會合肥,經濟相對發達,蕪湖處在長江邊上水路發達經濟自然不差,安慶在安徽南部,其實如果換省會我們還是比不了,因為我們所處的地理位置限制了太多,沒有人家得天獨厚的環境,與是不是省會城市無關



俆正

雖然與上海幅射和帶動江浙會有差距,但差距不會象現在這樣大。安慶若保留省會,首先在國家建設層面上,與長江流域重點城市重慶、武漢、南京是平行的,獲得國家層面的資源和支持會更大,幾十年的積累與滾動發展,應是相當可觀的,並在池州銅陵蕪湖馬鞍山產生放大效應,長江經濟帶就不會在安徽段形成窪地,安徽的發展戰略也會依託黃金水道形成的產業群和江浙不具備的世界級旅遊點形成的旅遊經濟向全省幅射,安徽長江經濟帶和長三角的重要玩家,朋友圈是上海江蘇浙江湖北重慶,而不是合肥省會形成的山西河南江西湖南湖北。合肥除地理位置居中,其他如區位資源等先天不足,靠調動全省之力做大自己,己形成了一種合肥越強其他地區就越弱的尬尷局面,這種發展思路必須作調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