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贖》被神化了!在這十部電影前,它還是得乖乖排隊

寫這篇文章前,只看標題,我知道肯定會有很多影迷噴我,唾沫星子淹死我都有可能,我雖然會狗刨,但沒法在沼澤地裡游泳。

被噴還是好的,起碼能引起憤怒,最怕的還是被大家嗤之以鼻,不屑一顧的表情,和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一樣冷漠。我還是說說我的原因,《肖申克的救贖之所以常年霸佔各大電影排行榜首,我覺得還是個人情感成分居多,一部電影偉大的三個要素,第一故事性,這是劇本功力;第二思想性,這是導演功力;第三演繹性,這是表演功力,也是純個人的發揮,比如馬龍白蘭度可以讓平庸的《慾望號街車裡這樣一個不討喜的角色熠熠生輝,比如羅伯特德尼羅可以讓《出租車司機裡莫西幹頭成為經典,比如安東尼奧霍普金斯可以讓《沉默的羔羊》裡一個吃人的變態成為大家津津樂道最具魅力的反派。

《肖申克的救贖》被神化了!在這十部電影前,它還是得乖乖排隊

才華橫溢卻桀驁不馴,是白蘭度的主要標籤

回到主題,《肖申克的救贖劇本當然很牛叉,思想性呢,揭露司法黑暗,這一點韓國電影要徹底的多,所以就不見得高出別人多少,弘揚個人永不放棄的精神?這一點另一部越獄電影《巴比龍》更堅持更徹底更絕望,也是更牛的演員史蒂夫麥奎因和達斯特霍夫曼演的。我想這部電影常年霸佔排行榜首,更多的還是影迷的心理感受吧,那種絕望和無助最終救贖的宣洩,那種困境和欺凌下永不放棄的希望,嗯,這很勵志,安迪做了很多人想做卻不敢做,想做卻做不到的事,他成了代言人,這部電影成了永不言棄的代表。

其實好萊塢歷史上,尤其是黃金時期,有幾部電影是真正不可跨越的豐碑,我以個人卑微的觀點認為,《肖申克的救贖在這幾部電影面前,還是不敢插隊的,要排到隊伍後面去:

《肖申克的救贖》被神化了!在這十部電影前,它還是得乖乖排隊

考爾白露大腿攔車是影史經典之一

  1. 《一夜風流》(It Happened One Night)(1934)導演是大名鼎鼎的弗蘭克·卡普拉,男主角是好萊塢歷史上唯一被稱為電影皇帝的克拉克·蓋博,女主是克勞黛·考爾白。好萊塢歷史上共有兩部電影囊括了當屆奧斯卡五個最重要的獎項,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劇本、影帝、影后,第一部就是《一夜風流》,另一部是《沉默的羔羊》。這部電影有點像童話,但不論你在高峰還是低估,都能讓你看完後忘卻煩惱,會心一笑。相比不放棄的精神,快樂也能給你力量,讓你更懂得珍惜。如果說《肖申克的救贖》讓你努力爭取得不到的東西,《一夜風流》則讓你更珍惜現在擁有的。

  2. 《卡薩布蘭卡》 (C ASABLANCA )(1942 )美國式主旋律作品最早也是最著名的篇章。在裡克咖啡館中大家高唱《馬賽曲》的片段,在當年曾經鼓舞了無數為反法西斯戰爭奮鬥的人們,即使在今天,我們依然可以從這一段落感受到愛國主義的力量。與此相比,主人公間的俊男倩女式的愛情糾纏,就成了影片的小小佐料。

  3. 《教父》 (THE GODFATHER )(1972 )在我的心目中,《教父》的地位似乎應該比《卡薩布蘭卡》更高。弗朗西斯科波拉在影片中塑造的柯里昂家族史,在背叛、忠誠、愛情、親情、敵人之間輾轉掙扎,將人性的光芒與卑微闡述得如此鮮明生動,《教父》的意義已經超越了普通的黑幫人,它更應該是被視作一部史詩而具備存在的價值。

  4. 《亂世佳人》 (GONE WITH THE WIND )(1939 )好萊塢黃金時代的代表作品,斯佳麗的故事,曾經讓無數多情女子神往,雖然那一段內戰的歷史被影片有些歪曲,但烽火佳人的愛情,總是能吸引人們的目光,這部豪華鉅作,是好萊塢最傑出的愛情電影。《羅馬假日》《魂斷藍橋》應該並列第二。

  5. 《阿拉伯的勞倫斯》 (L AWRENCE OF ARABIA )(1962 )又一部史詩片,英國名導大衛·裡恩的傳世傑作,精緻的影像和浩瀚的場面,體現了這位以拍攝大作品見長的導演優秀的電影素養,英國人的品位,被他完美地體現在了勞倫斯身上。

  6. 《辛特勒的名單》 (S CHINDLER’S LIST )(1993 )前10名中惟一被選入的90年代電影。 用人文關懷來對影片作出評價似乎有些輕飄,這是一個民族在哭泣,斯皮爾伯格首先從一個人的角度,其次再是從電影導演的視野,拍攝出了這部在沉默中爆發的鉅作,在今天的好萊塢,很少有電影和導演如此深沉和深刻。

  7. 《雨中曲》 ( SINGIN G’IN THE RAIN )(1957 )與偶爾出現的《辛特勒的名單》相比,這才是好萊塢擁有的本色。作為一部經典到不能再經典的歌舞片,《雨中曲》向我們解釋了什麼叫真正的歌舞昇平,從影片裡我們感受不到思想、哲理一類的東西,有的只是娛樂、娛樂、還是娛樂。金·凱利的歌舞,給人們帶來了歡樂,他當然是傑出的,但人的一生不可能只有歡樂,而美國人把本片選進前10位,充分暴露了他們享樂主義的本質。

  8. 《生活多美好》 (IT’SA WONDER FUL LIFE )(1946 ):美國人過年必看的電影。詹姆斯斯圖爾特的電影,此人也是好萊塢歷史上的一個傳奇,屬於幹啥啥都行的人,二戰時放棄鉅額收入去參加空軍,開飛機參加戰鬥,然後一步步做到將軍。這部電影同樣是生活中不斷有意外,好多人早就放棄了,而他以常人無法想象的樂觀堅持到最後,並且笑到了最後。

  9. 《熱情似火》 (S OME LIKE IT HOT )(1959 ):這部電影只要兩個名字就夠了,比利懷爾德、瑪麗蓮夢露。

  10. 《彗星美人》 (ALL ABOUT EVE )(1950 ):妙語連珠,巧舌如簧,這八個字是對電影的高度概括,好萊塢史上最偉大的女演員,一直在貝蒂戴維斯和凱瑟琳赫本之間競爭,這部電影是貝蒂戴維斯的代表作,還有初出茅廬的瑪麗蓮夢露。

《肖申克的救贖》被神化了!在這十部電影前,它還是得乖乖排隊

人們都認為夢露性感,但其實還有傻白甜的嫵媚

也可能我這個人比較懷舊,這十部電影選了兩部70年代後的,其他都是好萊塢黃金時期作品,那個時期無論男女演員,身上散發的魅力真是不可阻擋,作品同樣是。其實從這個角度看,肖申克的救贖靠後排排隊也不會沒法接受。沈從文的《邊城》被認為近代文學史排名第一的著作,甚至超過了我心目中的第一錢鍾書的《圍城》,但沈從文自己不敢和曹雪芹的《紅樓夢》比吧,也不敢和司馬遷比《史記》吧!

所以,要說1990年後電影中,《肖申克的救贖》排第一是沒毛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