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過了四十,還能找到真愛嗎

我一直在想,如果緒方醫生沒有遇到惠太郎,幸福感會因此天差地別麼?的確,沒有誰失去誰,就要天崩地裂萬劫不復。同樣的,也不會存在誰遇到誰,就要山無稜天地合。相遇和離散,在現實裡的每個角落上演,事件的中心只有那麼一些參與者,更多的只是匆匆路過的路人甲乙丙。而誰又知道那些路過的甲乙丙,不曾有過當時在他們人生裡可以被形容為轟轟烈烈的劇情?

女人過了四十,還能找到真愛嗎

女人四十

緒方醫生只是其中之一。一個快40歲的單身女人,受過一次感情的傷,從此孤單很多年。用工作寄託情感,尋找人生的成就感,有一個溫馨的家,經濟獨立,偶爾思想單純。我唯一不滿意的,只是她充滿幹勁,企圖尋找愛情的那一段。雖然很元氣,很治癒,很積極向上,但是編劇忘記及時給她一個這只是看上去的假面具(這張面具,直到後幾話才突然出現,顯得……過於程式化,日劇也該有些突破才行啊)。這麼一說,忽然發現一個快40歲的單身女人和一個從一開始就決定做一個40歲單身女人的人物狀態是迥然不同的。

女人過了四十,還能找到真愛嗎

女人四十

只是,在我腦海裡的緒方醫生,是個堅持到了40歲都不會為了擺脫單身而四下相親的女性。她會等,但不會找。她等的何止是一個這樣的開始戀愛的契機,有時候,甚至是在等拒絕他人的機會。她該是內心有強大的信念支撐曾經受了傷從而變得在情感上刻意逃避的人,所以人生80%的外在表現得灑脫幹練精英,而剩下的脆弱只有她自己知道,所謂的外強中乾型職業女性。在一個人走的路上,擁有朋友知己(無數倒談不上),除了戀愛之外的一切娛樂活動都能讓她活的豐富精彩,然後直到有一天,等來一個能夠填補這最後一塊空白的人。劇裡此人叫做惠太郎。

女人過了四十,還能找到真愛嗎

女人四十

一個女人,當她事業有成,人生得意不用為生活勞苦奔波時,出現一個戀愛對象,尤其是精神上能夠相依相伴的人,大概就算是一種大圓滿了吧。此刻,對方就是像惠太郎這樣比自己小那麼多,都不構成任何可以繼續交往下去的障礙,年齡這麼膚淺的比較條件,在一個40歲功成名就甚至還抱著事業上的野心的女人這裡,簡直是可以忽略不計的東西。淡定那麼多年,該看開的早就看開,收拾收拾記憶裡的包袱,繼續這麼淡定的走下去,其實是件很美麗的事情。對像緒方醫生這樣的女人,惠太郎該是一個意外的收穫。不是說可有可無,而是這麼多年,一個人不好也不壞的活到現在,練就的本就是波瀾不驚的功夫,所有過分外露的情緒,潛意識裡不過是不想讓那份孤獨吞噬本就脆弱的自己。這原是一場自己對自己的戰爭,失敗與勝利,從來殃及不到無辜。

女人過了四十,還能找到真愛嗎

女人四十

所以遍體鱗傷的是自己,元氣充沛的也是自己,而對能挺到40歲的緒方醫生這樣的人來說,無疑她更願意讓寂寞的狂歡以勝利者的姿態出現。如此功力了得的人,以後的人生出現什麼都不會感到訝異,一定要說有什麼是可以讓她感到吃驚的,那唯有重新出現一個她長久以來一直為此自己與自己打架的因素,那便是愛情。這就是為什麼我堅持說這樣的女人不該是會主動出擊尋找愛情的人。惠太郎出現的效果,其實大到可以像深水炸彈,小到可以只是一粒塵埃。但無論是哪一種,對習慣一個人看風景的40歲緒方聰子而言,都是能引起注意良久的存在。極大與極小,在敏感人的眼裡,總是有它神秘的、外人不能理解的震撼。而有這個意外是好,沒有這個意外,也不會就此停止緒方聰子走下去的腳步。

女人過了四十,還能找到真愛嗎

女人四十

都說了,這個人本就是內心想要相信世界美好的單純的女人。只是因為一段舊情,而失去"戀愛"這一片天空的小角落而已。雖然這個角落在她心裡會變得無限大,但是生活越往下走,越發現,除卻愛情這片陰霾,天空還是照舊晴朗。而她要做的,就是繼續獨自等待

整部劇裡最讓我深刻的是天海說的,大概意思是我從沒有因為覺得沒有結婚而感到不幸福,我因我的工作而自豪,而幸福,這是最可靠的。女人的幸福並不只是依靠男人而得到,成為別人的妻子,只是女性人生裡的一個角色而已,我們還有很多的角色,也並不會因為沒有這個角色就痛不欲生了。我記得心理學張博士曾說過,女性應該自己有錢,然後再找一個讓自己快樂的男人。

女人過了四十,還能找到真愛嗎

女人四十

奈央只是因為沒有當上總編而隨便找個有錢男人嫁了。兩人的疏離,讓人覺得這個婚還需要結嗎?可見,錢,並不是所有,不是快樂的源泉。我覺得現實婚姻不是結束,而是真正考驗的開始,如果和一個沒有共同語言,價值觀不相同的人在一起,後果也可想而知了。婚介所的人不過是為了錢,為了業績,它是不會管你婚後怎樣的,最後面對不和諧的還是自己。

人生是屬於自己的,無論遇到什麼樣的人,或者一直單身下去,我們在短暫的生命中,感受生存是得之不易的,在有限的時間裡,充分展現自己的活著的價值,生為人的價值,讓自己內心更加豐富,更加堅強和慈悲。就像這個日劇裡的片頭是愛麗絲夢幻遊記的兔子在引領我們認識真正的自我,相信自己,也能像愛麗絲一樣,自信的,獨自一人的在眾人間唱出最動聽的那首生命之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