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世界500强员工的修养

论500强员工的修养

今天看朋友圈,有一个同事在朋友圈转发了一个小文章,说要读吴晓波的文章,我觉得比较好玩,就在下面写了一个评论:平生不读王小波,纵缆(吴)晓波也枉然,当然是一个玩笑,说说就过去了。 最近我迷上一些所谓经典的东西,如杂文、如电影; 杂文我最近就比较喜欢看王小波的文章,以前也没有觉得写得有多好,现在看看王晓波的文章写得特别有意思; 还有经典电影,如我又看一遍《霸王别姬》。

论世界500强员工的修养

对于《霸王别姬》这部电影,我还是非常熟悉,喜欢其中情节故事,以及张国荣的入戏十分表演,所以重看这部电影,就很喜欢看电影当中一些细节,深入当中细节而不是能自拨,例如葛优演的民国四公子的老戏骨,在看《霸王别姬》霸王出场就批评演员:别人演霸王出场都是走6步,为什么你演霸王出场是走4步,可以看出来葛优的作为一个演员的修养是多么高深。

可能我不太懂京剧,实在是搞不懂霸王出场走6步和走4步有什么差别,或是造成舞台效果有多大差别,估计民国大部分京剧爱好者和我一样,也不会看出来有什么差别,因为《霸王别姬》当中只有葛优演的老戏骨在质疑,大部分群众演员都在叫好,而没有注意6步和4步差别。难道是走6步就是虎虎生风,走4步就是草莽英雄,看不懂。

很多时候,不仅是戏剧舞台是这样,我们的生活当中也是处处是这样,远的不说,若论500强员工修养其中之一就是要写胶片(PPT),如果有一个员工说他没有写过胶片或是评过胶片,估计这样的员工在500强公司比熊猫还国宝; 也就是说在500强的绝大部的员工都经历过写胶片,如果写的不好,轻的要打回去重写,或是得到一个评论:没有战略思维的结论,得到没有战略思维的结论,这个员工在500强公司的职业生涯就麻烦了; 如果写的好,有二个结果:升官发财,升到评胶片的评委,或是成为领导的枪手,专职写胶片,总之写的好肯定是好事。

论世界500强员工的修养

总之写胶片在500强公司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特别每年三次胶片:SP胶片,BP胶片, 还有一个是领导述职胶片; 写这些胶片的时候,一般会成立一个小组,小组成员数目可大可小,小组成员一般来自各个子部门,首先是讨论是胶片的框架,这点还好,公司一般情况下会给一个框架,然后就讨论写的内容,这个也还好,因为业务总连续性,2017的业务一般情况下和2016年不会有什么跳跃性的变化,问题最大就是文字和配图了,文字的描述既要简洁也要让领导能听懂,有时候为了选择文字来表述一个问题,我们要翻来覆去修改几十回合,还要迎合不同领导的风格; 就如同:妻子这个表述,我们字句思考是用:内人,妾身,孩子他妈来适应不同领导的风格; 还有就是配图,是用方块、天上云、或是图形加文字来表述; 总之胶片就是在这反反复复修改十几遍之后,终于到了给领导汇报的一天,一般情况下, 小领导在汇报, 大领导带领一批人在听汇报; 我喜欢看大领导在听汇报的时候,他们注意什么样的内容,可能是500强的领导都不太领风情,都没有感受我们咬文嚼字的良苦用心,只是关注数字,我心里感叹领导太无聊了,也太不领风情了,也太无视我们的反反复复修改的成果了。

论世界500强员工的修养

当然有时候,领导也不是这样太无聊、也不是这样太不领风情,有时候领导还是喜欢看到一些描述的性的东西,如:在做服务器商务申请时候,特别在当期项目盈利不好的时候,领导要看到后续怎么改进,服务器是一个通用产品,把服务器项目玩成花,那可不是一件容易事情; 但是你一定要写,哪怕你真的不知道如何去盈利,你也要装成知道如何去盈利,其实这个就如同你如果说不出霸王为什么6步,而不是走4步的理由,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演员一样; 作为一个进行商务申请的员工,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去写后续如何盈利,就不是一个合格员工。

当然经典还是要读的,王小波在《欣赏经典》写了一个故事,说美国有一个派往到苏联当外交官几年当中,因为往来应酬,一共看了三百多场的《天鹅湖》芭蕾,前100场看是经典的芭蕾舞剧,看到第200场的时候,就看到一些演员在舞台上跑来跑去,看到第300场的时候,人已经就崩溃了。

论世界500强员工的修养

我不知道500强领导的心理活动的,但是防止领导因为频繁评审胶片和项目而心理崩溃,应该是我们这些写胶片的员工的基本修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