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和英國聯合研製的協和式超音速客機為什麼退出運營?

航空視界

協和飛機退出現役的直接導火索還是2000年7月25日,法國航空公司AF4590號“協和”飛機發生事故導致上百人喪生,此後英國和法國的協和飛機全部停飛,直到2003年退出運營。但是,耗資巨大、寄託英法兩國超音速民航夢想的這款飛機最終停飛,而沒有繼續原計劃的“協和-B”型升級改進,不僅僅是由於航空事故,還有經濟性、環保因素、技術水平限制等諸多因素。

超音速客機的前世今生

協和式飛機是由英國飛機公司和法國宇航公司聯合研製的中程超音速客機,與蘇聯圖波涅夫設計局研製的“圖-144”超音速飛機,一同作為世界上最早投入商業運營的的超音速民航,成為民航史上的一座豐碑。

1962年,法國和英國達成協議,共同開發一種超過兩倍音速的新型客機,根據英法兩國估計,這款被命名為“協和”的飛機將成為世界上第一架超音速民航客機,同時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客機,將大大縮短飛行時間,獲得廣闊的市場。令人沒有想到的是,1968年底,蘇聯研製的“圖-144”超音速民航成功首飛,比“協和”飛機的首飛提前了3個月。1975年,“圖-144”超音速飛機正式執飛莫斯科至阿拉木圖航線,比協和飛機正式運營又早了一個月。

災難重重的超音速民航

於1973年正式投入批量生產的“圖-144”飛機,在參加巴黎航展時發生墜機事故,機上人員全部罹難,這起超音速客機的第一次空難嚴重影響了“圖-144”的交付使用時間,經過各種調查研究和改進後,1975年“圖-144”才正式投入運營,不久之後,這型飛機又因為嚴重故障而停飛,1982年蘇聯正式停產該型飛機,並於1年後終止該項目。1976年正式運行的“協和”飛機命運比“圖-144”要好的多,一直運營到2003年。協和飛機在2000年於戴高樂機場起飛兩分鐘後機翼起火墜毀,在起飛時該機因碾壓到一架美國麥道客機掉落的金屬部件而起火,在緊急迫降過程中又接連撞毀多架飛機,最終導致113人喪生,這給當時本就處境困難的協和飛機致命一擊。

協和式飛機的缺陷

雖然,協和飛機僅發生過一起事故,但是也許時運不濟,在當時整個大經濟環境下,最終導致了該型飛機的退役。雖然在當時看來,協和飛機技術先進,並且具有相當的前瞻性,但是畢竟只能代表上世紀60年代的技術水平,因此存在一定的技術缺陷。首先,協和飛機的經濟性比較差,這款大型客機最多可攜帶95噸燃油,但每小時卻要消耗20.5噸,燃油消耗量太高。油耗高德主要原因是該機採用了4臺“奧林普斯-593”渦噴發動機。雖然設計人員都明白渦噴發動機是“油老虎”,也考慮過採用渦扇發動機,但是由於技術條件限制,直徑較小的渦噴發動機,有利於減小飛行阻力,更容易達到超音速狀態,所以最中心選擇了渦噴發動機方案。較高的燃油消耗率,使得協和飛機的最大載重航程僅有5000多公里,只能勉強跨大西洋飛行,對於跨太平洋航線和許多洲際航線都無能為力,嚴重影響了該機的銷售市場。同時,該機往返倫敦和紐約之間的票價高達19000美元左右,在2000年以後受美國911事件影響而萎縮的航空市場令人難以接受。

其次,協和飛機的噪聲汙染極其嚴重,突破音障時產生的音爆甚至會震碎周圍建築物的玻璃,所以許多國家限制協和飛機的起降,並且規定該機在陸地上空時不得進行超音速飛行,因此也大大影響了這款飛機的使用。同時,該機在飛行過程中存在嚴重的環境汙染隱患,也受到環保組織的嚴厲批評,也是其最終停飛的原因之一。

無奈退役的協和

由於以上種種原因,雖然英法兩國計劃改進升級協和式超音速客機,例如英國已經開始計劃研製噪聲更低、燃油經濟性更好MK622發動機,將其用於航程更大、技術更先進的“協和-B”式超音速客機。但是,除了英法兩國,幾乎沒有獲得其他訂單的協和客機項目,在承受一連串打擊,以及英法經濟能力有限的情況下,只能無奈退場。

隨著,技術進步,超音速客機的夢想還遠遠沒有結束,美國多家公司已經再次悄然開啟超音速客機的研製,預計2025年將正式投用。


衛青點兵

協和超音速飛機雖然速度快,但是卻有著因為速度快而導致的三個較大缺點:

第一,經濟性差。

協和式飛機的商載能力為100座,航程5500km,可以單程超音速飛躍大西洋,但是相比於當時其他客機而言,如波音707、DC-9、L-1011等,其燃油消耗量實在是太大,為了飛行5500km需要消耗燃油90噸,而相比之下波音707(商載180人)不過區區50多噸就可以了,也就是說,協和式飛機的燃油成本幾乎比其他飛機要高一倍有餘。

此外,協和式飛機的採購成本相當高,相當於5-6架波音737客機的採購成本,而波音737也能夠商載100人飛越5500km。正因為如此,當時很多航空公司都不願意購買這種飛機,最後之後英國和法國的國有航空公司進行了採購和商業運營,但是採購數量也是大幅削減,截止到協和退役,總共只生產了20架飛機,相當之低。


正式運營後,從紐約到巴黎的單程機票高達九千美元(1970年),雖然當時很多人以乘坐協和號飛行為時尚,但是畢竟成本高昂,不可能成為大眾化的出行首選方式。這就暴露出了航空運輸界的一個法則:“

效率第一、速度第二”(一家之言),相比之下,波音公司更為明白這個道理,一直都是致力於發展運營效率更高的亞音速客機。

第二,噪音高。

由於是超音速飛機,音爆的存在導致協和式飛機在空中飛行,尤其是起飛階段,在機場上空周邊地區飛行時,傳播到地面的噪音相當之高,達到120分貝,讓附近居民苦不堪言。

第三,安全性也存在問題,畢竟是上個世紀60年代設計的產品,發動機還是渦噴發動機,因此,雖然當時集先進技術於一身,但是過於先進的技術堆積而成的產品,本身可靠性相比於其他同類產品而言,還是要弱一點。

最後,不可否認,協和式飛機是一種劃時代的航空科技產品,飛機外形也是相當優美的,但是回到商業運營上來,總不能用“瑪莎拉蒂跑車”去跑長途客運,對吧?雖然很拉風,但是,不賺錢啊!——這才是問題所在


OK,關於問題就回答到這裡吧。😊

獲取更多軍事、航空知識,請關注“老鷹航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