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和美國歷史上的哪位總統最相似?

喵嗚oO

這個很難進行對號入座,因為特朗普的個性非常鮮明,顛覆了很多人心目中美國總統的形象。假如現在剛記事的小孩,在熒幕中看到美國總統竟然是這樣的形象,恐怕也會影響他們對於美國的基本認知。

我相信很多人會將特朗普和里根劃等號,但這兩人還是大有不同的,因為里根總統雖然也不是職業政客出身,但沒有在美國社會引起巨大的社會波瀾,恰恰相反,美國人將整個1980年代稱作“里根時代”。總的來看,里根雖然也很有個性,但他的個性是有限度的,而且在任期間,不斷的像此前的職業政治家學習,越來越穩重,尤其是在處理與蘇聯的關係方面,可謂是手法嫻熟,由此可見里根雖然手握美國最大的權力,但依然喜歡納諫,因為他知道自己不是職業政客,有很多專業方面的不足,因此還是要靠很多專業人士幫忙處理一些棘手的事務,自己只管決策。

因此,里根雖然不是職業政治家,但是具備了職業政治家的素養,也在美國的政治圈廣受好評,這對於一個圈外人士來說,是非常不簡單的,因為美國的政治圈是出了名的“矯情”,想贏得那幫大老爺們認可可不容易。里根在任期間,還遭遇了刺殺事件,比較有趣的事,刺殺里根的精神病患者竟然也跟演藝界有著關係,這的確是個天大的玩笑。

其實我在此前的問答裡提到過,美國總統並不是想當就能當的,有些人是“生下來就要當總統”的類型,比如說肯尼迪,還有些人是“被逼無奈的當上了總統”,比如說杜魯門、林登約翰遜,就屬於這種類型,總統不能正常履行職務了,只能由副總統接任。在電影中也多數是這種類型,比如說總統被外星人抓走了或者被綁架了,副總統都要出來代替總統,將全部的壓力都集中在自己身上。但也有些人,比較奇葩了,屬於“歷史選擇了此人當總統”,這基本上就在美國社會處於矛盾尖銳期的時候,比如說有著嚴重的階層對立了,有著嚴重的社會矛盾了,人們已經忍無可忍了,需要一個有新鮮感的人上臺執政,以抒發大家的不滿情緒。這種情況,美國曆史上總共就發生了五次,第一次是1860年林肯當選總統,那是美國共和檔第一次執政,接下來南北戰爭就爆發了;第二次是1933年小羅斯福當選總統,美國人民期望他帶領美國走出經濟危機;第三次是1952年艾森豪威爾當選總統,將軍入主了白宮;第四次是1980年裡根當選總統,演員入主了白宮;第五次,應該就是2016年特朗普當選總統,土豪入主了白宮。

如果真的要將特朗普與此前的總統類比,我覺得他跟里根的吻合度大概只有百分之50,這都取決於特朗普和里根在當總統之前就是名人,而且都跟娛樂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屬於家喻戶曉的那種。但是還有一個人,就是艾森豪威爾,這位前五星上將,他當總統的時候,和特朗普的情況是非常類似的。我特此梳理了以下幾個相似點:

1.艾森豪威爾當總統前沒有任何從政經驗,但是有著豐富的軍隊管理經驗,在自己的領域屬於頂尖人物,曾經被授予五星上將軍銜,曾擔任二戰時期西線盟軍總指揮,指揮諾曼底登陸,二戰後擔任北約總司令,然後憑藉自己的聲望當選了總統。特朗普也是類似的情況,雖然年輕時上過軍校,但是最終選擇了從商,雖然沒有任何從政經驗,但有著豐富的企業管理和商業運營的經驗,屬於營銷界的傳奇人物,在自己的領域也是頂尖人物。

他跟艾森豪威爾差不多,競選總統用的是此前幾十年積累的人氣,而不是臨時抱佛腳。

2.艾森豪威爾入主白宮後,內閣基本上全都是富豪,都是財團的代表,因此艾森豪威爾內閣也是名副其實的“土豪內閣”,這和特朗普內閣的情況別無二致。

3.艾森豪威爾沒有從政經驗,但是本人較為強硬,將軍隊的管理經驗帶到了白宮裡面,讓很多人都不適應,感覺他好像還是在當將軍。特朗普的情況也差不多,沒有任何從政經驗,但是本人非常強硬,非常有主見,將企業的管理經驗帶到了白宮,讓很多人不適應,感覺他還是在當老闆。

4.艾森豪威爾競選總統前是承諾要改變美國的戰爭政策,尤其是批判杜魯門政府,認為杜魯門政府在海外花了太多錢,沒有任何意義,但是當了總統後,立馬轉變了策略,反而是支持戰爭,不再回避戰爭。特朗普的情況也一樣,上臺前是認為打仗不好,上臺後反而繼續打仗,二人都發生了這種轉變。

總的來說,特朗普總統當了才1年,因此能夠總結出的相似點,也並不是太多,如果他能像里根和艾森豪威爾一樣,當滿8年總統,也許還能找到更多的契合點,到時候再討論這個問題也不遲。


圖維坦

這個問題比較難以回答,因為特朗普自上任以來,其行事風格和種種表現,總令人琢磨不透。就拿近日對敘利亞的軍事打擊來說吧,前一刻還發推否認要在48小時內對敘利亞進行軍事打擊,可隨後導彈就落在了大馬士革。這種酷愛網絡平臺的美國大叔,能與美國曆史上的總統相似呢?

簡單來講,特朗普身上其實有許多前人美國總統的影子:

比如在對外擴張方面,有些酷似里根,當年冷戰時期,里根冒著引發世界大戰的風險,與蘇聯展開軍備競賽,可以說是有種死磕的勁頭兒;

而在對中東局勢方面,特朗普也與前任總統奧巴馬有些相似,即不惜用武力來擴張勢力,頗有種雷厲風行的感覺;

再有,特朗普雖然看起來有點愣頭愣腦,卻始終是個不吃虧的角兒,一方面不斷出風頭,另一方面又始終把盟友亡前推,從來不單獨挑大樑。這一點,堪比當時的尼克松,即學會讓盟友來分擔責任和風險。

總之,特朗普是一位富有爭議的美國總統,如今國際社會對其評價也是褒貶不一。不過,由於美國依舊是目前最為發達的超級大國,所以特朗普本身佔據著“任性”資本。至於他的前景是否明朗,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碣石樵子

這個問題對於研判美國的內外政策可以說是根本性的。然並卵,特朗普對美國以及對全世界的衝擊,甚至說他獲勝一直被當做是黑天鵝事件,是因為特朗普就是特朗普,他是一個非典型的美國總統。這也是為什麼特朗普上任一年以來,特朗普依然是新聞不斷,這個沒有完成身份和角色轉換的總統終於在媒體的混戰之中有點兒招架不住了,他在推特上說,有些指控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但是卻可以毀了一個人的職業生涯,他是因為自己的高級顧問波特被兩個前妻控告而辭職發表的感慨。特朗普總統自己也面臨著兩場豔遇的風波,當然是在他還沒有競選總統之前發生的,如果早知道自己可以當美國總統,特朗普應該會節制一點。

就美國的政策來說,特朗普也並非異類,經過一年的政治和外交的“學習”,特朗普越來越像美國總統了,而美國的總統史也給我們研判特朗普提供了一個座標系。就當下而言,特朗普的榜樣基本就是里根總統,兩人都不算是職業的政治家,但是都當了美國總統,而里根總統被認為是拖垮蘇聯的頭號功臣。里根主義包括減稅、擴張軍備、擴大總統權力、退役將領受到重用等等,現在特朗普已經做了。而在外交政策上,他的退出主義更像尼克松時期的戰略撤退,讓盟友承擔更多的職責,分擔更多的成本。在國內政治和思潮上,他像傑克遜總統,民粹主義情緒比較濃。這些做法,彙集起來可能就是21世紀共和黨的“主義”。當然,在個人生活作風問題上,可能特朗普更像克林頓, 雖然他對克林頓一家非常不屑。

孫興傑

太遠的不瞭解,近現代美國就似乎就沒有這副德行的總統,在中國就是一個下三濫邊緣人,能商業成功都屬於奇蹟,只有奇葩的美式民主,才會給他以機會。

生不逢時地想學強勢時代的里根,誰知學來學去卻狗屁不是,但與中國曾經的手下敗將——麥克阿瑟,倒有一拼,無論言過其實,還是張揚驕橫···還會+灰頭土臉?或許一切是命中註定,一切均是天意(客觀規律),麥克阿瑟的劇情,還會再次上演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