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科交會今日開幕

深挖科技創新“富礦”,推動產學研深度合作

文/陳驍鵬 李海嬋 圖/王磊

彙集350家高校、1萬餘項科技成果,推介項目8200餘項,重點項目路演100項……25日上午,中國高校科技成果最大規模的集中展示和交易活動———第二屆中國高校科技成果交易會(以下簡稱“科交會”)在惠州開幕。

當前,廣東肩負著“四個走在全國前列”

的新使命,創新驅動被提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實施方案中,惠州被賦予了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基地的功能定位。在惠州舉辦科交會這一高端盛會,恰逢其時又名副其實。

在科交會上,眾多高校與名企將同臺競技交流,激發創新靈感。實踐證明,產學研的有機結合能產生“富礦”,推動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今年的科交會又將帶來哪些重大項目,對惠州、廣東乃至全國產生什麼重大影響?

即日起,金羊網連續三天聚焦科交會,敬請垂注。

第二届科交会今日开幕

第二屆科交會今日在惠州開幕,眾多高校名企將齊聚一堂

大咖建言粵港澳產學合作

相比首屆科交會,本屆科交會不侷限於某些重大科研成果的轉換,而是通過探索建設更為完善的機制,推動產學研合作向縱深發展。這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背景下,意義尤為重大。

24日下午,第二屆科交會的首場活動,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教育協同發展高端論壇舉辦。國家、省教育和科技部門領導,海內外重點高校專家,大灣區“9+2”城市代表等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大灣區科教協同發展新模式,共話產學深度融合。

廣州市副市長王東認為,粵港澳大灣區“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的特色格局,導致創新人才等要素流動存在一定障礙。他建議,應該先搭建類似科交會的平臺,“平臺先行,加大要素流動,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教育協同發展”。

現場,加拿大聯邦政府創新顧問、哥倫比亞大學第十三任校長、多倫多大學名譽教授阿爾溫德·古普塔表示,在閱讀粵港澳大灣區的相關資料後,他驚歎於大灣區內名校與企業的創新發展能力。他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將成為世界領先的創新之地。同時,他坦言:“大灣區在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遇到傳統企業升級創新受阻、科技成果與經濟發展聯繫不密切等挑戰。”如何應對挑戰,在科技創新上取得成功?他建議建立一系列高效的連接器、產學合作中心、關鍵技術的實驗室、孵化器和加速器以及產業集群。

除了高端論壇之外,當天四場“藍火大講堂·院士報告會”也在惠州各地同時展開,且同樣大咖雲集。如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特尼·普爾茨、中國工程院院士夏佳文等專家學者,圍繞新能源、新材料、先進智能製造領域作相關的主題報告。

名校入駐惠州為創新加持

科交會帶給惠州的變化不止於此。

去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喬治·斯穆特參加科交會並做主旨演講時,曾表示“惠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關鍵是建更多的大學”。如今,這一建議正通過科交會變成現實,更多高校資源加速落地惠州。如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與惠州市政府簽約共建“潼湖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實驗區”大學創新園項目,總投資350億元,規劃面積1平方公里。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屆科交會開幕式上,還優選了數所高校正式舉行高校入駐教育部“潼湖·大學創新園區”簽約儀式。隨著多所名校的入駐,惠州將補齊高等院校和高端人才的短板,為未來的創新驅動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此次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教育協同發展高端論壇上,香港城市大學常務副校長任廣禹表示,藉助惠州地域廣闊、交通便利等優勢,香港城市大學落戶惠州,將在惠州建設校園項目。他透露,香港城市大學有望把碩士、博士教育和頂尖科研、技術轉移的經驗都帶到惠州來,未來也準備將動物病理診斷中心和食品安全檢測中心帶到惠州來。

可以預見,未來將有更多的創新人才到惠州、廣東創業發展,更多的創新思想在惠州、廣東迸發交流,更多的創新成果在惠州、廣東落地開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