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泰国克拉运河项目是否已经开工,一旦建成对新加坡有影响吗?

大东北的小豆包

打开地图我们可以看到,连接泰国南部与马来半岛的克拉地狭,其纤细程度让人恨不得用手拦腰掐断,而事实上,它最窄的地方也只有区区50公里!


用肉眼来看,如果在克拉地狭开挖一条运河,可直接贯通印度洋与太平洋,来往船只可以不用绕道马六甲海峡,用安达曼海与南海之间的直线距离来吸引船只,往小里说,如果该运河开挖成功,将给泰国带来直接的航运红利,甚至可以成为泰国的长期“提款机”,往大里说,这条运河如果开通,将全面改变东南亚的经济格局,其影响力甚至能辐射整个亚洲乃至全球,从战略上来讲,泰国军舰从此可以免去长途奔袭的负担,,,然而,这一切也只能是地理层面上的假设!

早在明朝万历年间,泰国国王那腊宣大帝就曾打算开挖这条运河,但几百年后的今天,这个规划仍然是一个不置可否的难题摆在泰国政客的桌面上,每次研讨此事的时候都会遭遇这么几个难题:

有可能导致民族矛盾!

泰国的主体民族是泰族,占比75%,而克拉地狭南部边境地带则是马来族群体,信奉伊斯兰教(他信执政期间,曾因重提开挖运河之事,险些发生南北暴乱),如果开挖运河,等于人为地挖开了一条心理鸿沟,这种割裂会加剧南方马来族的分裂倾向,这种影响还会蔓延至马来西亚以及身边的缅甸狭长带,,,

环保问题


不要看泰国经济水平不怎么样,但泰国的环保确实不错,也许佛教的心理抚慰教会他们:宁愿干净的清贫,不愿肮脏的富有,如果开挖运河,必定破坏脆弱的海洋生态环境以及沿岸的风景旅游区,不要说打破生态环境的运河工程,泰国政府想发展个煤电厂,深水港之类的工程,都会遭到民众的抗议,,,

耗资巨大

设计中的克拉运河,全长102公里,400米宽,水深25米,双向航道运河,按照有关机构的预算,共设计了10个河道的方案,但绵延的普吉山和銮山,增加了施工难度,就算选择最合理的一条开挖路线,工期耗时最少10年,耗资需280亿美元,这都不是泰国长期动荡的政局和孱弱的经济能力所能负担的,泰国短暂的执政周期,让历届政府都不敢轻易尝试工期过长的工程,一条轻轨铁路的改建,花了10年时间都还没完工,更遑论如此巨大的“世纪工程”,即使有意投资的国家和财团,也会对泰国的政经现状望而生畏,,,

收益不大

表面上看,如果取道克拉运河,与马六甲海峡相比,到东亚港口的航程可以缩短1200公里,节省2-5天,可别忘了,马六甲海峡作为国际航道,是不收费的,新加坡只挣港口服务的钱,说白了就是个加油站,如果克拉运河收费过高,船只还是会选择走马六甲,如果克拉运河想留住船只,就必追加对港口的建设投入,但无论如何也跟不上新加坡成熟而可靠的港口贸易

,如果收费低了,资本的回笼遥遥无期,更是不划算,,,

谁反对?谁赞成?


如果运河开通,马六甲海峡的诱惑将褪色不少,新加坡不会善罢甘休,长期受益于马六甲海峡的马来西亚和印尼等国必将遭到冲击,如果该运河开通,这些国家必须重新调整经济发展模式,对于东盟来说,克拉运河如果开通,东方大国虽然也会省去绕道之苦,但如果想让它开通就必须投入,但这笔无头账也许得算到本世纪末,东南亚航线再重要,也只是众多运输通道的其中一部分,如果泰国政局有变,可能连投资都会付诸东流,而该航道如果开通,最高兴的莫过于日本,资源匮乏的日本,严重依赖于海上运输,二战时期,为了打通东印度公司与日本之间的菲律宾航运路线,不惜与美国翻脸,因此,这点蝇头小利也时刻激励着善于精算的日本人,但如果是这样,那不挖也罢!

还有,想用一条运河来遏制美国军事存在的人,可以醒醒了,这个基本上没什么用!


冷兵器TILLLINDEMANN

克拉运河是一条设想中的一条运河。

它将横贯泰国克拉地峡,连接西太平洋与印度洋。这条运河的开通,将使东北亚各国通向欧洲的海上航程缩短1200公里以上,从经济角度上看是非常划算的。

正如我们最开始所说,它目前还只是一个设想,到目前为止只是民间在讨论,泰国政府没有就在此地开挖运河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论证,更不用说开工了。

既然它能带来好处,为什么泰国政府迟迟不付诸行动呢?原因如下:

一、工程难度空前:

克拉地峡从泰国湾的Ao Swi的一个小海湾到泰缅界河入海口,

最短距离只有约44公里,从经济角度上看这是个最短距离。然而由于这条叫做湄塞河-南鲁瓦克河以及河中小岛存在领土争端,所以设想中的运河不能选择这个最短路线。

同时克拉地峡并不是一马平川,它的中间是普吉山脉和蒂迪旺沙山脉,这两条山脉相交汇的地方最低海拔也有近200米。

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开挖难度和开挖土方量,需要选择地势尽量平坦的线路,这样我们会发现,这条运河最终的长度达到了80公里!

这不是挖80公里长的小河沟,运河建起来是要过船的。我们知道目前的超大型运输船舶的宽度达到了60米以上,30万吨级油轮吃水深度达22米,而巴拿马运河拓宽之后的宽度也只有50米深度也只有十多米,许多超大型船舶都不能通过,必须绕道南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随着东北亚经济的快速发展,超大型船舶越来越多,为了能使这些大船双向通行,克拉运河的宽度至少也要达到150米、水深达到25米以上。

这是什么概念?克拉地峡这条线路的平均海拔约80米,你要先把海平面以上这80米刨掉,再向下挖至少25米,总共105米,你在你附近找一栋三十多层的楼房看看,它差不多就是这个深度。因为这个河道它的横截面是倒梯形的,所以上面宽度要大于150米。这意味着开挖这条运河至少需要搬走15亿立方米的土石,它相当于整个三峡工程土方量的10倍!

如此浩大的工程量和工程难度决不是泰国这个东南亚小国可以完成的,必须咱中国企业来帮忙。

二、工程投资庞大。

我们知道,三峡工程总投资超过2000亿人民币,克拉运河以如此巨大的开挖量计算,其总投资最保守也要达到7000亿人民币的级别,约合1000亿美元吧,这个数字对于2016年GDP只有4069亿美元的泰国来说是不可能承担的。

三、经济效益有限。

与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不同,通过设想中的克拉运河只比绕行马六甲海峡短1200公里。目前大型集装箱船的经济航速大约是20节左右,也就是大约36公里/小时,1200公里大约需要34小时。

我们知道目前巴拿马运河船只通过的时间大约需要15-20小时(这其中包括一些准备时间),即便是克拉运河运行效率更高,它的通过时间最快也不会少于10小时,因为大型船舶在如此狭窄的水道航行必须要由拖轮牵引,它的速度不能可快到哪去。

这么算下来轮船选择通过克拉运河最多可以节省下一天的时间。

轮船公司愿意为节省的这一天时间支付多少钱?

巴拿马运河在拓宽前每天的通行量大约是40艘,2015年马六甲海峡每天最高通过量是222艘次,我们就算克拉运河每天能通过80艘大船。

(大型散货船通过巴拿马运河)

大型集装箱船每天大约要烧掉10万元人民币的重油,就算是船东为了节约时间把这10万块钱全都交付运河的费用吧。克拉运河最多每天可以收入800万元人民币,约相当于127万美元,全年4.6亿美元。

这个收入减去必须支付的运营成本,其盈利与千亿以上的巨额投入以及由此产生的贷款利息相比实在是不多。

有人说了,人家大型集装箱船通过巴拿马运河要交10万美元啊,你怎么给克拉运河才算10万人民币?朋友,你要知道那船如果不走巴拿马运河就要多绕路6000海里要多跑13天的路。而船舶走马六甲海峡是不交钱的,你也才节省一天的时间,所以巴拿马运河多收钱是有道理的。

四、政治因素复杂。

这个问题我以前回答过,在这里简单讲一下。

泰国之所以一直没有动手规划克拉运河,除了它自己力不能及之外,最主要的考虑还是政治因素。对于国内,泰国南部一直有宗教分离主义的倾向,泰国政府不希望因为运河地理上的分隔给南边以闹事的机会(这个理由有点勉强,只是民间常有这种说法)。对于国际关系来说,泰国搞了一条大运河,就等于新开辟了一条重要的国际航道,而美国作为全球霸权是一定要控制所有的重要航道的。

很早以前美国在泰国就设有军事基地,越战结束后撤掉了,后来美国人要求租借曼谷东面150公里的梭桃邑(SATTAHIP)海军基地和乌塔保(U-Tapao)空军基地,泰国人没答应。如果泰国真要搞了运河,美国人是说什么也要挤回来的,这将严重影响泰国的主权。

(美国海军基地)

综合以上四点,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因为经济和政治的原因,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泰国都不会考虑在克拉地峡开凿一条运河。

最后我们再来讲一讲如果这条运河开通,会对新加坡造成多大影响。

首先,马六甲海峡是公海。

任何国家都没有权利阻断这条国际航道,否则就是交战行为。而新加坡这等小国是没有力量来阻止商业船舶通过马六甲海峡的,即便是在战时,各国舰船也有权无害通过这条国际水道。

其次,所有船只通过马六甲海峡并不需要向新加坡交一分钱。

新加坡之所以倚靠马六甲海峡发家致富,是因为它在这条国际黄金水道边上建设了目前世界第二大的货运码头,靠着国际自由港的优势和国际一流的服务为世界各地的船舶提供转口贸易的平台,它通过这个贸易环节来赚钱。

(新加坡港)

如果你只是通过它,不靠岸,不用给钱。

那些为了不让新加坡得利而刻意躲开马六甲海峡的想法显然比较荒唐可笑。

第三,“马六甲之困”其实是国民不自信的表现。

我认为根本不存在什么“马六甲之困”。就如前面第一条说的,马六甲海峡是国际航道,国际法赋予了船只的自由航行权。即使是在战时,能够有能力阻断它的目前也只有美国。

(美国双航母战斗群)

美国拥有全球最强大的海空军力量,它的军事基地遍布全球,它有能力在全球所有的航道和海洋上拦截甚至袭击敌国船只,不只是在马六甲。

即便是你走克拉运河,美国军舰依然从东边泰国湾和西边的安达曼海进行围堵。如果自己的国家实力不行海军不够强大,仅通过克拉运河不可能实现脱困。

最后我要说,摆脱所谓的“马六甲之困”,首先要树立起自信心,要相信自己能以一切手段去战胜敌人。同时要大力发展海空军事力量,让别人不敢打咱们的主意。至于说为了要惩罚谁谁为了不让人家占便宜而刻意绕过人家门口,实在是没有那个必要。你不喜欢某个饭店的老板,不进去吃饭就是了,还能连他门前的马路都不走吗?


周志宏glee

克拉运河是一条规划中的运河,目前还没有动工的消息。

克拉运河指的是在泰国克拉地峡附近挖掘一条沟通安达曼海与泰国湾的运河,若是该运河修建完成后,国际海航将不必绕道新加坡的马六甲海峡,航程至少能缩短1200多公里。这对依赖中东石油供应的东亚各国来说不啻于一件好事。

近几年来,开凿克拉运河的议题被人们重新提起。许多人建议从克拉地峡狭长地段的南部开凿动工,建成后的克拉运河全长112公里,初步测算耗资280亿美元,需耗时10年才能建成。

但是,根据泰国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只有28%泰国人支持开凿运河;33%的人未置可否。支持者认为开通运河可以为国家创收,并给国民带来就业机会还能提高让泰国国际影响力,让泰国成为海上航运的枢纽,进而带动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

也有许多人担忧,开挖运河会对破坏生态环境,并且会造成政府贪污。

克拉运河争议这么多年一直悬而未决,主要是克拉运河具有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如果开通对周边国家会造成很大冲击。

日本自始至终都热衷于该项目,日本多次主动提出帮助修建泰国克拉地峡运河,以及运用 “东盟+中日韩(10+3)”的方式共同经营管理。然后东盟内部的一些成员国则强烈反对在克拉地峡修建运河,这其中要属新加坡最为明显。几百年以来,新加坡凭借自身的地理优势,依靠马六甲海峡大力发展经济,目前已经成为国际航运的中心。因为担心克拉运河开通后不但会对新加坡的贸易带来负面影响,还将严重削弱新加坡的地区影响力,所以新加坡对于克拉运河的计划一直持反对的态度。


环球网

这是两个问题,下面分述之。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克拉运河是否已开工。这个答案很明确,不但现在没开工,而且何时开工还遥遥无期。题主之所以提出这一问题,是因为隔段时间在互联网上都会传出克拉运河动工的消息。之所以迟迟不见行动,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是资金与技术问题。虽然从地图上看,泰国南部克拉地峡很窄,似乎施工难度并不大。其实不然,要想挖成一定规模的通航运河,至少要挖100多公里长,至少要挖数百米的深度,还得有较大的宽度才能保证多数海轮的通过。这中间一是技术有难度,二是资金有难度,三是工程期太长。



第二,泰国的国内制约。实际上,关于是否开挖运河的问题,泰国已做过多次论证及民意测验,大多支持的民意都不过半。可能基于以下原因考虑:一是环境的保护问题,泰国的佛教信仰还是比较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的;二是民族的分裂问题,因为泰国的穆斯林大多生活在南部,运河的开挖是否会加重其分裂倾向;三是成本与收益问题。如前所述,由于前期投资较多,运河开通后的收益多少快慢就成了国民关注的问题。


第三,外部的制约因素。运河开通后,许多船只将不用经过马六甲海峡而直接从泰国湾进入安达曼海,大约可以少走1200公里。这样中日韩三国是比较期待的,而东盟中的马六甲海峡沿岸国就会反对,比如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与新加坡等,这些国家与泰国又同在东盟之内,泰国当然要虑及它们的感受。

第一,当然有不利影响。因为在一定时间内,在太平洋与印度洋航线上的船只数量是基本稳定的,而运河的开通必然会吸走一部分船只,这就会影响到经过新加坡的船量;


第二,这一影响不会太大。一方面克拉运河不可能满足所有船只的通过,大型舰船还得过马六甲海峡;另一方面,克拉运河如果收费高、通过速度慢的话,很多小吨位船仍会选择经过马六甲,因为它是不收通行费的。


姜运仓

【克拉运河示意图】

1、开工问题。可以预见的未来,恐怕难以开工。主要两个难点,地峡所在国泰国一没钱、二没技术,自己无法开凿运河。资金技术都可以从外国引进,外国投资也要考虑风险和盈利,工程量很大,以后怎么收“过河费”,这个需要精算,减少绕行1000多公里,不是好望角和苏伊士运河那样的地理距离,有没有那么大的航运成本差距。以西伯利亚铁路为例:如果走满洲里-哈尔滨-绥芬河-海参崴距离更近,不这么走,绕行黑龙江北岸河谷也能接受。

【新加坡文化产业】

2、对新加坡的影响。对该国的影响主要是经济方面,所谓政治影响,诸如“新加坡理应亲近东亚新兴大国、是应该照顾的国家、离开驶往北方的过境船只就无法生存”云云,真的是“想多了”。没有苏伊士运河的时候,大小船只都走好望角,有了苏伊士运河,好望角没饭吃了吗?显然不会。万一哪天修通了克拉运河,新加坡自然会想出应对策略。

【鱼尾狮】

3、马六甲困局。好多小伙伴整天担心,“一旦开战,美帝封锁马六甲海峡,石油运不进来,我怎么开车”云云,马六甲海峡那么宽都能封锁,克拉运河不是更好封锁?能封锁就能打开,枪杆子就是钥匙。退一万步,美帝不封锁海峡和运河,船在往前走就是安达曼海,阿三的群岛在前边等着,一样还得枪杆子讲理。

综上,克拉运河项目可以慢慢考察调研,新加坡也有大把时间制定策略,保不齐哪天新加坡主动投资克拉运河,确保挣到所有过路船只的钱。


吴下阿蒙毋忘在莒

这是一条完全没有必要开挖的运河,这条运河的资金预算是多少?这条运河的管理权在谁的手里?多少年能够收回成本?

显然目前考虑的不是这个,也没有给出这方面的信息。那么为什么不给出这样的?这个不得而知!也许开挖这条运河能够赚不少钱,就施工而言!

看看美国有多重视中东,一条克拉运河能够解决问题?

那么有人就要反驳了,这是战略举措,什么战略举措呢?可以绕开马里加海峡,可以不经过新加坡,因为新加坡是美国的盟友,有美国驻军。但是要知道,波斯湾也有美国驻军。

仅仅是为了恶心一下新加坡而做出这样的决定,显然是不明智的!不过要是以战略目标为理由,去做发横财的梦也许是真的!

这条运河能够起多大作用,显然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目前美国在全球都有军事基地,中东地区就是重中之重,能源要地,你开挖一条卡拉运河就管用了。伊朗宣称能够封锁波斯湾,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力量不能够封锁波斯湾吗?

笑话,一条运河能改变战略格局?这个决定一定是某个人拍脑袋想出来的,要不就是用脚后跟想出来的。


飞狐一刀

这个问题其实分为两个层次:其一克拉运河是否已开工?其二克拉运河一旦建成对新加坡有影响吗?

先解答第一层次的问题——克拉运河目前没有动工,也没任何消息显示近期内会有动工的迹象:克拉运河是指在泰国克拉地峡附近挖掘一条沟通安达曼海与泰国湾的运河,若是该运河修建完成后,国际海航将不必绕道新加坡的马六甲海峡,航程至少能缩短1200多公里。从经济角度上看自然是非常划算的,然而迄今为止这还仅仅只是一条存在于民间讨论中的运河,没一丝一毫的开工迹象。既然它能带来好处,那为什么却迟迟无法动工呢?

克拉地峡并不是一马平川,它的中间是普吉山脉和蒂迪旺沙山脉,这两条山脉相交汇的地方最低海拔也有近200米。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开挖难度和开挖土方量,要选择地势尽量平坦的线路,这样一来这条规划中的运河最终的长度将达到80公里!经初步测算需耗资280亿美元,耗时10年才能建成。仅仅只是这一巨大的成本开支就足以令泰国政府望而却步了,然而这还不是导致这一工程迟迟无法开工的全部原因所在。根据泰国的民意调查显示:只有28%泰国人支持开凿运河;33%的人未置可否。支持者认为开通运河可以为国家创收,并给国民带来就业机会还能提高让泰国国际影响力,让泰国成为海上航运的枢纽,进而带动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至于巨大的成本开支问题可以通过和中、日、韩等东亚国家合作解决,毕竟一旦这条运河建成对东亚各国的对外贸易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尽管如此,反对者也提出了诸多现实的客观问题:开挖运河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构成一定影响,泰国的佛教信仰又相当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泰国人担心政府以及有官方背景的财团会在运河工程中趁机中饱私囊侵吞公款,从而加重泰国的贪腐问题;表面上看从印度洋过克拉运河进入太平洋的确比走马六甲海峡缩短了不少距离,但船舶要在如此狭窄的水道通行就不可能保持高航速,所以其实克拉运河即使建成也只能比走马六甲海峡减少一天时间而已,然而马六甲海峡属于国际公海,任何国家的船只都可以自由通行,克拉运河是在泰国领土上这意味着过往船只需向泰国交纳费用,很显然仅仅缩短一天的航程是不足以让过往船只支付高额费用的,所以对泰国而言克拉运河的经济价值并不高;泰国南部同马来西亚交界的地区是穆斯林聚居区,这里一直和泰国中央有一定的离心倾向,所以泰国也担心一旦运河建成而造成的地理上的相对隔绝会不会加剧这一离心倾向,从而增加民族分裂的危险。

除了泰国自身的各种担忧之外,国际局势的复杂性也使这条运河难以马上动工:美国一直牢牢控制着国际贸易和能源运输的关键航线,马六甲海峡恰恰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一旦克拉运河建成,那么这里就将成为新的国际贸易和能源运输的关键,届时美国势必要将自己的势力想方设法挤到这里,这显然是对泰国的主权独立不利的。

至于说到克拉运河对新加坡的影响当然是客观存在的——尽管马六甲海峡是公海,本来世界各国的船只从此通过都不需要向新加坡交一分钱,但新加坡在这条国际黄金水道边上建设了目前世界第二大的货运码头。如果过往船只仅仅只是从马六甲海峡经过自然不必向新加坡交钱,但如果要享受新加坡码头提供的各种服务那就得另算了,毕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正是靠着国际自由港的优势和国际一流的服务为世界各地的船舶提供转口贸易的平台,新加坡才能坐地生财发家致富。如果各国都不从马六甲海峡过,那么自然会对新加坡造成一定影响。其实即使同样还是走马六甲海峡,如果马来西亚的皇京港一旦建成也将对新加坡构成一定影响。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虽然可以近一点,但与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相比,其意义显然不可同日而语。再考虑到收费问题,许多船可能宁愿绕道,这样,这条劳民伤财的运河的意义也就非常有限了,这也是为什么我国政府一直对此事持非常慎重态度的原因。


Srici

没听说开工一说。

真建成了,对新加坡影响太大了。因为从泰国湾进入南海,路程据说能缩短一千公里。任何一个商家无不考虑经济利益,克拉运河建成之时,必是新加坡从此一蹶不振之日。

但是开凿这一运河,没十几二十年之功和强大资金及国家支持,是不可能的。

假如真有此一说,也是敲打新加坡呢!叫他不要做美国人的狗🐶。


煤城飞将

从战略上和经济上都没有意义,经济上自然不用说了,从战略上讲认为可以绕开马六甲海峡的说法实际上是幼稚的,因为整个航线的不安全和不确定性并不在马六甲,而是在波斯湾,如果美国想搞破坏,不会选择在马六甲,而是挑起波斯湾地区的政治经济甚至军事动荡,那必将对亚洲能源供给造成重大破坏,给全球经济沉重打击。只要美伊或者沙特和伊朗发生冲突,波斯湾航道必受影响,所以花巨资修那个运河只能是书呆子的幻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