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为何不在领土最窄的地方开凿一条运河来取代马六甲海峡?

大熊130192161

这条计划中的运河名叫克拉运河,泰国也早就有了雄心勃勃的开凿克拉运河的计划。为什么可执行性不高?政治不可行。

开凿了以后可能导致国家分裂乃至内战,谁挖?

我们从图上可以看到,虽然克拉运河的总投资大概在280亿美元,航程可以减少700英里,大型游轮一趟航程可以节约30万美元,从经济的账上,自然是非常划算的;经济上可行的话,自然会有投资者愿意投资。

但是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如果克拉运河如果真的挖通了,那么泰南和泰北就该分裂了,然后就该民族区域自治,进而公投独立了。这才是泰国的核心利益,远高过280亿美元的克拉运河开凿工程以及后续收取的通行费。

还记得2014年,泰国总理英拉•西那瓦,还有她的哥哥他信•西那瓦么?泰国反对派领导者素贴的支持者就是是南部地区的居民及城市中产阶级,而英拉的支持者是国家北部农民及中产,也就是我们所知的著名占领主要街道和机场的“红衫军”。

在泰国这样一个军方多次发动政变推翻现行政府的国家,以前在泰国国王普密蓬在世的时候,老国王还可以靠威信来压制泰国的各方势力,包括执政党、反对派、军方、各族国民等等,但在普密蓬过世之后,花边新闻满身的大王子哇集拉隆功即位,这种缺乏威信和权力的国王本身就没有能力去整合国内错综复杂的各股势力,更不用说应对克拉运河周边的中国、美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等的各国利益。

在泰国这种外有境外势力争斗,内有执政党和反对派对峙,加上多次发动军事政变的泰国军方、少数分裂势力存在的情况下,开凿克拉运河,本身就是个春秋大梦!在政局不稳的情况下贸然启动克拉运河工程,第一步遇到的可能是各方势力欢天喜地去赚这280亿美元的工程费用,第二步遇到的就是分赃不均导致的利益纠缠,第三步遇到的就是地理隔绝造成的分裂势力抬头,第四步就会走到泰国分裂乃至内战的死局。

到那个时候,那艘船愿意走内战不休的泰国?当年红衫军的战斗力,难道大家都忘了?真当泰国人民都是信奉佛教等待来世的国民?想什么呢?

泰国什么时候才有能力开凿克拉运河呢?只有当泰国皇族出了一位天赋卓绝的政治家,他首先需要具有皇族的血脉以便整合民众的崇拜;然后需要具有军方的成长经历以便得到军方的内线和支持;然后需要在泰国南部执掌一省并取得经济发展以便收拢泰国南部的民心;最后还需要取得类似「高铁换大米」这样对泰国有价值的政绩以便接纳政党;只有泰国有这样一位「天命之领袖」出现,将泰国所有势力整合在自己麾下,才有可能完成克拉运河的开凿。

在那之前,泰国是绝对没有能力开凿这条足以灭国的克拉运河的。就以哇集拉隆功国王的威望和能力,这事儿绝对没戏。

开玩笑的说,泰国维持不分裂,已经用尽所有力气了,哪还有能力开凿一条分裂泰国的克拉运河?


任易

克垃地峡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一个狭长地带,如果泰国在这里修建运河,所有原本要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船就可以缩减约1200公里的航程,节约航行时间3~5天。据调查,去年马六甲通行船只达到了惊人的8.4万艘,接近最高容量。

1、泰国南部分裂势力猖獗,建造运河或造成分裂

目前,泰国政局复杂,军政府和民选政府轮番上台,政策不确定性太大,而且在南部存在着分裂势力,如果开凿大运河,可能会导致当地居民产生心理分界,最终给了分裂主义兴风作浪的机会。

再者说,泰国军方对南部反对派的还没有实现有效控制,从这个角度来看,泰国南部社会稳定是泰国政府修筑运河的政治前提。据民调显示,反对和支持开凿运河的民众比例基本各占一半,当局政府不敢冒国家分裂的风险也是能理解的。

2、泰国没能力承担运河修建,国外势力强烈反对该计划

泰国本身经济实力不强、不具备实施该计划的能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据一家香港机构的评估预算,这项计划仅开凿一项就需要280亿美元之巨,工程量基本和我国的三峡工程相当,还要修建大量配套的设施,这涉及倒融资安全性和成本问题,对此泰国政府无能为力。

显然,泰国是可以引进中国、日本、韩国以及其他国际社会的投资和技术,毕竟该运河对于这些国家都具有重大意义。不过这样一来,马六甲海峡沿岸国家的利益就会遭到侵蚀,它们自然会反对,特别是控制着马六甲海峡的美国。

3、美国:有种你就建,泰国官方被迫放弃

马六甲海峡已经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海运通道,被国际社会称作“生命线”。正因为如此,新加坡以一个弹丸之地一跃成为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东南亚最大的船舶修造基地、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世界第四大港口、第五大航空港、第一大燃油供应基地。

除了财路被断掉外,作为国际航运通道,马六甲海峡附近分布着美国海军基地,一旦发生战事,美国就可以快速掐住这个咽喉要道,占据战略主动。如果修建了该运河,美国的军事战略梦岂不是泡汤!

因此,泰国政府不敢得罪美国,要不然恐怕还没建好,美国的经济和贸易大棒就砸下来了,到时候真是欲哭无泪。值得一提的是,泰国军方和美国关系密切,泰国王和泰政府也不敢得罪军方。照此看来,想要开凿这条运河无异于纸上谈兵。

2018年再度连任的普京能否挽救俄罗斯经济?几百万印度女犯人为何与男子关在一起?关注“金十数据”,我们给您提供更专业的解答!

金十数据

我想题主说的应该是克拉地峡运河吧,据我所知,泰国不是不想开凿,而是狠想狠想!


克拉地峡位于泰国南部马来半岛上,两头连着太平洋与印度洋,地峡最窄的地方不足50千米,最宽处150千米,如果在此开凿一条海运通道,那么,过往的船舶可由中国南海经泰国湾,再穿运河,入安达曼海,出印度洋,也就不必绕行马六甲海峡,航程至少缩短1100公里,可节省2-5天航行时间,节省的费用也相当可观。



据不完全统计,马六甲海峡每年大约有十万艘船舶、全世界一半的油轮打此通过,这里成为了世界上最繁忙的海运通道,日本人把这里称作“生命线”。也正因为如此,新加坡以一个弹丸之地一跃成为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东南亚最大的船舶修造基地、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世界第四大港口、第五大航空港、第一大燃油供应基地。可以说,马六甲海峡里每天流动的那不是海水,而是黄灿灿的金子!这怎么能不让泰国垂涎三尺?

在国际贸易迅猛发展的今天,尤其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世界经济中心向亚太转移,克拉地峡运河计划又被人们热议起来。目前,关于克拉地峡运河有两个方案。一个是中国方案,一个是日本方案。


克拉地峡虽然很窄,但是却有山脉阻隔,而且最低
的山口也在海拔100米左右,其他200米以上;但南部与马来西亚交界处地势平坦,最高海拔70米左右,开凿船闸运河成本较低。如果开凿成无船闸运河,建设成本会增加不少。中国的方案就是北线计划,在拉廊和春蓬的地峡处,西侧就是缅甸;日本方案是南线计划,在宋卡和沙敦间,南面是马来西亚。



至于这两个方案都迟迟未实施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是泰国国内因素。一方面泰国国内政治复杂,红衫军、黄衫军两大势力斗争激烈,导致政局不稳,军政府和民选政府轮番上台,政策多边。他信、阿披实、英拉等都属于“短命”政府,政策连贯性不强,像“大米换高铁”等对泰国有益的计划都很难推进。另外一方面泰国的经济实力不强,没有能力单独实施该计划。据一家香港机构的评估预算,这项该计划仅开凿一项就需要250亿美元之巨,这是泰国自己无力承担的,需要借助中国、日本以及其他国际社会的共同投资。还有就是泰国国民本身对此兴趣不高,据民意调查,支持度还不到百分之三十。此外,泰国对南部分离主义势力的担心,以及投资方对泰国内部贪腐问题、工作效率问题也不无担忧。



二是国际及地区因素。该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对地区国家,对世界地缘政治因素也会产生巨大影响。首先第一个反对的就是新加坡,原因你懂得,动了它的奶酪,甚至断了它的财路,相关参与国不能不考虑与新加坡的双边关系和感受问题。其次是东盟各国,马六甲海峡不仅仅是新加坡受益,还有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他们跟新加坡持有相同的反对立场也就不奇怪了。第三是美国的反对,目前马六甲海峡虽然是国际航运通道,但美国在新加坡樟宜有军事部署,美国的最先进的濒海战斗舰就部署在新加坡,一旦有战事,美国就可以快速掐住这个咽喉要道,占据战略主动,想想过去围绕巴拿马运河的战争就会明白个中原因了。



三是工程本身因素。
像克拉地峡这样的工程难度并不大,尤其对中国这样的基础设施建设强国来说根本不成问题。但是,一条成熟的海运通道还需要大量的其他附属设施,如来往船舶的加油、修理以及生活等辅助设施,还有完善的陆路交通设施,还有金融、海关、仓储等配套设施等等,如果这些基础辅助设施建设不到位,仅仅开凿一条水路通道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这些设施的建设,更牵扯到方方面面,牵扯到巨大的投融资安全性和成本问题,这是各方所不能也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也正因为如此,近年来,开凿克拉地峡运河的呼声此起彼伏,虽然一度传出中国民营企业有意参与投资建设该项目,事后两国官方均予以否认,甚至泰国官员还声称,不会蠢到要修一条克拉运河。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可以想见克拉地峡运河计划虽然未来前景看好,但道路会曲折而又坎坷。


无坡居士

泰国为何不在领土最窄的地方开凿一条运河取代马六甲海峡?

这个不仅是泰国人要思考的问题,还是世界人思考的问题,对啊!马六甲海峡这条黄金水道日进斗金,泰国就不眼红吗?如果是别的国家眼红,也只能干看着别人吃肉,但泰国不一样啊!泰国有着挑战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优势,这就是泰国马来半岛最最窄处的领土——克拉地峡,这个地方一旦开凿出一条运河成功,立即就可以分流马六甲海峡的物流运输,而且比马六甲海峡更具有优势——缩短货运里程,成为另一条比马六甲海峡更赚钱的黄金水道。

只要运河经营得当,新加坡等依靠马六甲海峡暴富的国家好日子也就头了,也该泰国人享受一把运河红利了。但事与愿违,直至今日,泰国都没有开凿这条运河,有钱不赚,泰国人傻吗?泰国人当然不傻,没有人是傻子,钱也人人都想赚,但由于多种原因,克拉运河就到现在都没有开凿,下面“大正”就逐步分析一下:

(一)克拉运河投资太大。

泰国克拉运河计划,有专业机构估算,预算总投资要花上接近300亿美元,对于今天不足4000亿美元GDP、经济不是十分好的泰国,实在是一笔不小的财政负担,必须到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借债甚至找外国投资商,克拉运河这是一项国家工程,一般逐利赚快钱的商人是不可能投资的,因为回收成本可能要几十年,风险太大,如果经营不善的话,可能会赔个底掉,接盘投资人只有和其利益相关大国来投资最好。

别以为运河开凿出来就可以源源不断收“买路钱”,但也需要一套专门的经营机制,经营不善,运河也是会破产的。

(二)马六甲海峡周边国家以及利益相关者的反对。

泰国开凿克拉运河可不是单单泰国人自己的事,而是影响范围覆盖到整个亚洲,甚至某方面影响地区格局的走向。首先是既得利益者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会强烈反对,特别是新加坡这个就指着马六甲海峡活着的国家,会想尽办法搅黄了修建克拉运河,毕竟“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一旦克拉运河修建成功运营,新加坡国际地位就肯定下降到难以想象的地步,原来世界“航运中心”“金融中心”会失去中心位置,新加坡也变成一个无足轻重的马六甲海峡上的小岛国。另外克拉运河虽然商业用途非常大,但也不要小看它的军事用途,它沟通两洋——太平洋(南海)和印度洋(孟加拉湾、安达曼海),战略位置重要性立即显示出来。美国在新加坡的军事基地本来能够威慑整个东南亚的,一旦克拉运河开个口子,美国军事优势将不再了,阻碍美国布局,除非泰国让美国控制克拉运河,不然会极力反对的。

印度也会跳出来反对,毕竟克拉运河西侧就事印度人认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印度洋,印度是不能容忍别人通过运河进入自己认为的地盘的,毕竟这些地方都是“南亚村霸”印度曾经“撒过尿的地方”。

(三)泰国政局不稳定。

以上两条都是外部因素,如果泰国人众志成城,非要修这条运河,还是能获得世界其他国家的帮助的,毕竟在自己国内修建运河是自己的内政问题,外部因素是能够克服的。但泰国政局不稳定却是修克拉运河最大的bug的存在,泰国自从前总理他信下台以后十几年间,天天闹运动,一会红杉军,一会黄衫军,一会军事政变英拉下台,泰国内部矛盾严重,想一想,在这样时局中,还有那个大傻蛋投资者敢投资克拉运河。

先不说能不能开凿修建,就是修建完成,泰国如果再次政变更换政府,不承认之前签订合同怎么办?那不亏大了,修建克拉运河最大风险就是政治风险。

————————

以上就是“大正”对于泰国为何不修运河取代马六甲海峡的解析,如果你有不同意见的,欢迎评论交流!


大正看世界

在泰国克拉地峡修筑运河联通中国南海与印度洋,从经济上是可行的,之所以许多年来一直未有行动,主要是政治原因。



最早泰国是想修运河的,但他们自己没钱没技术,只好作罢。

后来有人要投钱,泰国又犹豫了。因为首先美国基于它的全球利益,必定会控制世界上所有海运咽喉,没有克拉运河泰国平安无事,一旦修了运河美国势必插手,泰国也必然变成大国角力争夺的战场,到时候泰国的主权将受到威胁。巴拿马的命运就是前车之鉴。

之前美军在泰国是有军事基地的,美军曾经在泰国的乌塔堡拥有一个亚洲最长跑道的机场,它可以起降B52等战略轰炸机。在希拉里提出重返亚太后,美国人一直积极与泰国沟通,试图重新获得这个基地,并谋求在泰国建设一个大规模的海军基地。



其次,泰南部一直都有分离主义势力在活动,泰国政府担忧如果开辟运河造成地理分割将助长分离力量,影响政局稳定。

之前只要一提起克拉运河,就有人联想起“马六甲之困”,似乎这条运河一开通南边的航运通道就豁然开朗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克拉地峡如果要修运河,它只会在带来经济上好处的同时夹带着政治上的麻烦,正如我上面所说,霸权国家不可能容忍如此一条重要的通道失去控制。更何况它的东边是越南西边就是印度。如果我们一味宣传泛亚铁路和克拉运河将来给中国带来的种种好处而忽略它能为泰国经济的腾飞插上一对有力的翅膀,这条运河最终的结局就是修不成。

克拉运河不会取代马六甲,它会分流一部分船舶,并且给泰国带来不小的经济利益。当然它需要中国的投资与合作。

我想,随着我们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也许数年之后,泰国应该会找我们谈运河的开发计划吧。


周志宏glee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6fae0015236d596d9e3e\

一亩地的遐想

您说的是开凿克拉克地峡呀,综合考虑的要素很多,包括资金、技术、管理、民意、维护等等,现在时机不成熟,谢谢。






风雪吹野

翻开地图就可以看到,如果在泰国开凿克拉克运河,东北亚出入印度洋就会节省1000公里以上,大量节约海运成本,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中国、日本、韩国、台湾地区、澳门地区、菲律宾、越南、缅甸、老挝等国,都希望运河开通,促进本国的经济建设。这么好的项目,相近国家支持,为什么泰国不开凿呢?

第一,泰国的政治环境决定的。

开凿克拉克大运河,是泰国的大事,关乎民族根本利益的大事件,泰国政府不会贸然决定修筑运河。在克拉克地区以南主要是泰国的分裂势力。目前泰国南部的分裂势力由于种种原因,分裂主义倾向严重,如果开凿大运河,由于地理分界导致心理分界,那就因经济而失去民心。同时泰国的军队对南部反对派的还没有实现有效控制。某种意义上,泰国军方对南部地区的有限控制是泰国政府修筑克拉克运河的政治前提。

第二,泰国的经济力量决定的。

修筑克拉克运河,对于泰国来说是世纪工程。关乎泰国千秋万代的大事业。所以泰国政府谨慎行事,最希望运用自己的力量完成任务。但是开凿大运河是个烧钱的工程,短期内不可能收回投资,泰国政府开凿克拉克运河,必须融资,争取外国力量的帮助。如果外国力量帮助又没有附加条件,泰国政府最希望得到的。所以泰国政府三思而行的同时就有点畏缩不前了。

尽管对比感兴趣的国家,签订一定协议,泰国可以不用投资,但是泰国政府害怕主权丢失,也是前怕狼后怕虎,优柔寡断。

第三,地缘政治影响了泰国政府的决策。

开凿克拉克运河,对马六甲海峡的还做来说,减轻了压力。可能作为海运中心、仓储中心、物流中心的新加坡,就会基于自身利益考虑,会出面坚决反对泰国修建克拉克运河的行为。因此从地域政治上说,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恐怕最为反对。世界各国国家的态度,考验着泰国政府的抉择,左右着泰国政府的决心。

第四,害怕卷入国际政治的漩涡中。

泰国与中国也十分友好。中华民族复兴辐射世界各国,中国也是泰国搬不走的邻居,所以泰国政府非常重视与中国的友好关系,期望得到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切实帮助。

美国是当今世界的超级大国,是新加坡的盟国,如果泰国开凿克拉克运河,客观上抢走了部分新加坡的生意,美国一定会阻碍泰国修建克拉克运河。如果阻碍不成,美国还会转过来支持运河开凿,只是一定要控制运河,甚至主导泰国政府的行为,同时也是泰国及其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从世界两大条著名的大运河看对运河管理的争夺权始终是大国博弈的核心之一。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的巴拿马运河,美国为了争夺主导权,派部队武装入侵巴拿马,并逮捕了时任巴拿马总统,最终控制了巴拿马运河。连接大西洋与印度洋的苏伊士运河两岸战火不断,动乱不安,人民颠簸,流离失所,其实质也是美国想控制中东控制运河的历史写照。

目前大国博弈正在激烈的时候,泰国政府不愿意夹在中间,既不选边站队,也不得罪任何一方;既不偏向美国,也不给美国掺和泰国内政提供借口。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唯有中国可以为泰国开凿克拉克运河提供的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资金技术。所以随着形势发展,泰国政府开凿克拉克运河指日可待!


锦绣中华一捧土

这个问题是老问题了,就是所谓开建克拉运河的问题。

纯粹从泰国经济的角度来说,总体而言是划算的。克拉地峡运河若是开通,预计能比从绕道马六甲海峡节省1200公里,总投资预计280亿美元,能分流马六甲海峡目前已经几乎超负荷的运量的一部分的话,就还是划算的。

投资虽然不小,但一来是容易找到外部投资,二来是成本是可望收回的,三来能极大提高泰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所以明智来看,泰国政府有魄力的话应当下决心。

新加坡就是一个最好的现成的例子,想想新加坡港靠着在马六甲海峡建设运营新加坡港是怎么崛起的。如果克拉地峡运河凿通建设的话,这两者绝对不会有太过不同的故事。对泰国大有利是显然的,其地缘政治上的重要性更会陡然急遽上升。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这条克拉地峡运河的建设,恐怕就不是新加坡与马来西亚所喜闻乐见了,尤其是新加坡。虽然即便克拉地峡运河开通之后,事实上大型船舶依然还是得绕道马六甲海峡,克拉地峡运河不可能完全取代马六甲海峡的作用,但是这是抢生意,有威胁还是显然的。

所以,在东盟国家里,泰国恐怕会引发一些矛盾。

此外,由于若是克拉地峡运河开通之后,马六甲海峡的地缘重要性将会下降,这就不那么方便美国、印度等国在安达曼海即缅甸海(印度在此有个安达曼-尼科巴群岛飞地,有军事设施)等处进行锁脖子的动作了。

试想想,第一是距离缩近了1200公里,第二过了从安达曼海直接过了克拉地峡运河之后,立刻就到了泰国湾了。所以,这条克拉地峡运河,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还是有很大的军事战略价值。想一想军舰过马六甲海峡与过克拉地峡相比,两者的风险相差有多少倍?

在这种情况下,各国之间特别是大国之间,明里暗里会产生多少政治博弈呢?而国际上的博弈,其实也都会显现到泰国自身的政局上。

只要泰国自身内部政局不稳,像克拉地峡运河建设这么大一个动作,怎么可能稳定决策并实施下来呢?连建个高铁都要喘个半天,更别说这种牵涉到印太地区国际战略格局的大动作。

然而不管怎样,其实克拉地峡运河从立足于泰国本身的实际来看,利益极大,如果泰国政治家是有足够魄力的,应该勇于排除干扰,担当起来。


建章看世界

每当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估计所有国人都有想替国家慷慨一回的感受,只要泰国同意开凿,我们中国可以跟他合作,钱不是问题等等的想法。

如今的中国南海与印度洋之间仅有马六甲海峡唯一一条通道,这条漫长的通道为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三国的经济繁荣和世界地位,带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ae8a7a23b8021d4e5c5efe671999f7d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