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大棚和冷藏技术,冬春两季都吃什么?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尤其是大棚、冷藏技术,以及物流业高速发展以后,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北方人能吃上南方的水果,南方人也能吃上北方的蔬菜。特别是在冬春季节,人们餐桌上的蔬菜也是丰富多彩,很多只有夏季才有的蔬菜和水果也出现在冬春的餐桌上。

我们都知道,不论是大棚和冷藏技术,还是快速发展的物流业都是近现代的产物。那么,在古代没有这些技术的情况下,人们在冬春季节都吃什么呢?

事实上,在古代虽然没有现在的种植冷藏运输技术,但是人们的餐桌上同样不单调。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的人们总能吃上味美又健康的食材。

荠菜

古代没有大棚和冷藏技术,冬春两季都吃什么?

春天吃野荠菜,是古已有之的民俗。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就有关于荠菜的描述,“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荠”指的就是荠菜。

对于荠菜的味道,很多诗人更是大加赞美,比如清代的郑板桥说“三春荠菜饶有味,九熟樱桃最有名。”而北宋豪放派大词人苏轼更是认为“君若知其味,则陆八珍皆可鄙厌也”。据说在唐代的长安和洛阳,春天吃荠菜是很流行的事情。

韭菜

古代没有大棚和冷藏技术,冬春两季都吃什么?

每年韭菜最早的一茬是在农历2月,立春以后的韭菜味道鲜美可口。《本草纲目》对于韭菜的记载是,“春香、夏辣、秋苦、冬甜”。可见,韭菜是一年四季都有的蔬菜。苏东坡这个吃货,不仅仅喜欢吃猪肉,吃荠菜,更喜欢韭菜,有诗为证“渐觉东风料峭寒,青篙黄韭试春盘” 。怪不得年过半百的苏东坡还能娶如花似玉的王朝云。

蓼菜芽

古代没有大棚和冷藏技术,冬春两季都吃什么?

蓼菜种类甚多,以香蓼口感最好,其形状、味道如现在的芦笋,质地鲜嫩,风味鲜美,柔嫩可口。

古代文人多喜欢结社交游,吟咏诗词,这一天欧阳修与一众好友在洛阳郊外踏青,此情此景,众人无不想作诗一首。于是欧阳修做了一首后世闻名的《浪淘沙》:“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而当时一起游玩的另一个文人,梅尧臣则祭出《和挑菜》诗:“中圃本膏壤,始觉气候偏。出土蓼甲红,近水芹芽鲜。挑以宝环刀,登之馔玉筵。僻远尚含冻,安占春阳前。造物非有意,地势使之然。”诗中提到多种蔬菜,除芹菜外,还有蓼甲,也就是蓼菜芽。

荞菜

古代没有大棚和冷藏技术,冬春两季都吃什么?

荞菜与荠菜一样,都是春天里的一种野菜,在古文中写作“薤(xie)”。最著名的挽歌《薤露》中:“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还落复,人死一去何时归?”陆游在《蜀都赋》更是详尽描写了荞菜的做法,“东门买彘骨,醯酱点橙薤”。

荞菜的时间很短,只出现在清明前后的那几天。用荞菜搭配清明祭祖时用的烧猪肉,炒一盘“荞菜炒烧肉”,味道最美不过。

芽菜

古代没有大棚和冷藏技术,冬春两季都吃什么?

芽菜在古代被称为“种生”,常见的有豆芽、香椿芽、姜芽等。古代文人墨客笔下不乏对芽菜的赞美。唐朝苏颂写道:“椿木,皮细肌实,嫩叶甘香可茹”,赞美香椿的甘甜可口。苏东坡的诗句“春社姜芽肥胜肉”,说的是春天的姜芽肥硕鲜嫩,可与肉媲美。

马齿苋

古代没有大棚和冷藏技术,冬春两季都吃什么?

马齿苋是杜甫的最爱,其在《园官送菜》中写到:“苦苣针如刺,马齿叶亦繁。青青佳蔬色,埋没在中园。”宋代文学家陆游也喜欢吃马齿苋,他在诗中写道:“菹有秋菰白,羹惟野苋红。何人万钱筋,一笑对西风。”古人称马齿苋为“长寿菜”,是一种古籍上早记载的对人类有贡献的野生佳蔬。它叶青、梗赤、花黄、根白、子黑,故又称五行草。由于它鲜食干食均可,作草当粮都行,而且有着很好的医疗作用。

“马齿苋”被记载在《本草纲目》、《中国药植志》、《中国药植图鉴》等典籍中。近代编写的大型巨著《中药大辞典》也记载了“马齿苋”的异名。

宋代文学家陆游喜欢用马齿苋煮粥作羹,他在诗中写道:“菹有秋菰白,羹惟野苋红。何人万钱筋,一笑对西风。”

古代没有大棚和冷藏技术,冬春两季都吃什么?

中国是吃竹笋最早的国家之一,在很早的时候就被人们所喜爱,据说唐朝的皇帝唐玄宗就很喜欢吃竹笋,还专门开了“竹笋宴席”,而且喜欢跟大臣们一起吃。

《四时幽尝录》中,对竹笋也是大加赞美:“每于春中笋抽正肥,就彼竹下,扫叶煨笋至熟,刀戳剥食。竹林清味,鲜美无比。人世俗物,岂容此真味。”

榆钱

古代没有大棚和冷藏技术,冬春两季都吃什么?

榆钱是榆树的果实,术语叫做“翅果”。以前有一首诗如此描述榆钱的形状“轻如蝶翅,小于钱样”,因此得名。

在古代,食物缺乏,每年在榆钱树开花的时候,每家每户都会吃几天榆钱饭。春天吃榆钱饭这种事情,在当下的很多农村依旧存在,甚至很多城市人也开始喜欢上了这种食材。明代诗人吴宽在《咏榆》中说:“生钱闻可食,贫者当果蓏。”

蕨菜

古代没有大棚和冷藏技术,冬春两季都吃什么?

在古代,蕨菜被称为“吉祥菜”。因蕨菜是筵席上高档菜肴的原料,所以一直深受人们的青睐。《诗经》中的“陡彼南山,言采其蕨”,描绘的就是人们谈笑风生,成群结队在南山采蕨的情景。在后来的诗词中,对蕨菜的描写也是俯拾皆是。李白写道:“昔在南阳城,唯餐独山蕨”;陆游更是对蕨菜钟爱有加,有诗为证:“箭笋蕨芽甜如蜜”,“墙阴春荠老,笋蕨正登盘”等等。

香椿

古代没有大棚和冷藏技术,冬春两季都吃什么?

自汉代起,就有食用香椿的记载了。它有独特的香气,不接受的人觉得是恶臭,喜爱的人则认为这就是春天的味道。香椿能燥湿清热,收敛固涩,具有食疗作用,主治外感风寒、风湿痹痛、胃痛、痢疾等。

苋菜

古代没有大棚和冷藏技术,冬春两季都吃什么?

野菜,古时候人们就已经常食用,味道淡淡的,有鲜甜味。《神农本草》将苋菜列入上品。唐朝大诗人杜甫在诗中写道:“登于白玉盘,藉以如霞绮。苋也无所施,胡颜入筐篚。”遇到好吃的,总会有苏东坡的身影,苏东坡有诗云:“赤苋亦谓之花苋,茎叶深赤,根茎亦可糟藏,食之甚美”。

芦蒿

古代没有大棚和冷藏技术,冬春两季都吃什么?

只要是关于吃的,基本上都拉不下苏东坡这位诗人里面的美食评论大家。芦蒿具有非常独特的香气,口感脆嫩,清凉抑肝火,苏东坡曾写诗:“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