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完成一项太空超级工程,拿下百亿市场,美军也得租用中国卫星

最近有个大新闻值得和大家伙聊聊,那就是我国自主卫星电话商用放号。新闻越短事儿越大,这次中国电信面向商用市场放号,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我国已经进入到卫星移动通信的“手机时代”,而且过去多年依赖国外提供卫星电话移动通信的历史也彻底结束了。

卫星电话也可以算作手机的一种,和手机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并不与地面上的基站连接,而直接与卫星交联。对于日常使用的手机来说,要想拥有高质量的信号必须得依靠几公里一个的密集地面基站提供支持,而一个通讯卫星差不多就能覆盖一小半地球将近几千公里的区域了,而且地面基站也只能在人口相对集中、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铺设,而卫星电话就不用考虑这个问题,可广泛应用于海洋、荒漠、山区这类人迹罕至、建设难度大的地区,在地震、洪水等极端自然灾害情况下实现及时、无障碍通信并准确定位。

中国完成一项太空超级工程,拿下百亿市场,美军也得租用中国卫星

伴随着这次放号,国产首款全网通+卫星手机也已经向公众发布,今后您只要拥有这款智能卫星电话即使走到天涯海角也能实现和家人朋友的实时无障碍交流。据预测未来十年我国卫星电话用户将超过300万,以每台卫星通讯终端10000元的价格计算,这个超过300亿元的超大市场就将彻底回归到了我们中国人手上。当然这只是终端费用,更大头还在随后的通讯费用上。对于天通卫星电话的资费情况,中国电信表示说现阶段每月只需要缴纳100块就能享受长达60分钟的国内通话,超出部分也才1.6元/分钟左右。这个费用放眼全世界也是白菜价啊,这个价位仅仅相当于目前国际行情的10%不到。虎哥看来不光是庞大的国内市场,凭借如此低廉的通讯费用去国际市场大赚美钞,让外国人再次见识下什么叫做发达国家粉碎机也未尝不可。

中国完成一项太空超级工程,拿下百亿市场,美军也得租用中国卫星

今天我们的卫星电话完全可以去争取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但如果我们返回到十年前的2008年,别说卫星电话卖到国外了,就是自己救灾也不得不租借外国人的卫星电话。10年前汶川地震后,整个震区地面通信网络一度全面瘫痪,由于当时我们并没有自己的移动通信卫星系统,要搞到最全面、最准确的震区信息,只能花重金租用国外的卫星电话。据统计在整个救灾期间,先后有国内外20多颗卫星参与其中,在这20多颗卫星中完全属于我们自己的也仅仅只有7颗不到。汶川地震救灾结束后,有感于我国在卫星移动通讯领域的落后,国内知名航天专家孙家栋、沈荣骏院士开始联名上书中央,呼吁加快自主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建设。三年后的2011年,我国首个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天通一号项目才正式启动。也就是从那一天开始,中国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才迎来了全面的发展。在其后的芦山地震、鲁甸地震、九寨沟地震等多次地震救援当中,包括高分系列在内的多颗陆地观测卫星便在震后第一时间对灾区成像,为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了巨大帮助。

中国完成一项太空超级工程,拿下百亿市场,美军也得租用中国卫星

上面说的卫星移动通讯技术对于填补我国技术空白,弥补和国外的差距意义非凡,但这和我们普通人的意义不是十分大。那么我国集中力量、大规模发展通讯卫星对于我们普通人到底有何用呢?在飞机、高铁、船舶上随时随地、无限高速上网刷朋友圈是不是很爽呢?2017年我国成功发射中星16号就将这个构想变成了现实,今年早些时候在国内部分航空公司上已经可以手机实现在天上的无线高速上网了。依托着我国在高通量通信卫星技术的成绩,很快我们无论是身处万米高空的飞机、高速飞驰的高铁,还是茫茫大海的轮船上都可以实现实时高速的畅快浏览网络和实时视频通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