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智慧蛊卦第十八

易经的智慧蛊卦第十八

蛊卦:大吉大利。有利于渡过大江大河。在甲日前三天的辛日准备,在甲日后三天的丁日出发。

初六:纠正父辈的弊乱之事,这说明儿子可以依靠,即便父辈去世也无灾害。即便有危险,结果还是吉利。

九二:纠正母辈的弊乱之事,是不能勉强行之。

九三:纠正父辈的弊乱之事,稍有悔恨,无大的过错。六四:慢慢纠正父辈的弊乱之事,前面肯定有困难

六五:纠正父辈的弊乱之事,受到赞誉。

上九:不侍奉君王诸侯,将自己的行为看得很高尚。

注解

①蛊卦:巽下艮上,象征积弊日久,必须救弊治乱。“蛊”字本义为腹中之虫,这里引申为蛊惑。

②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甲子从十天开始。十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一个月三个十天,一旬正好十天。如果将十天排列成一个圆,那么甲的前面就是癸、壬、辛,即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就是乙、丙、丁。

③干父之蛊:匡正其父辈之弊乱。④贞:正,引申为勉强。

⑤裕:这里是宽容、宽缓的意思。⑥用:因为,因而。誉:称誉。

⑦不事王侯,高尚其事:第一个“事”作动词,侍奉的意思。第事”作名词,行为的意思。

易经的智慧蛊卦第十八

蛊卦赏析

面对乱世,有志之士,不可坐以待毙,而应该有所作为,何况乱世也正是英雄豪杰施展抱负、厉行改革的大好时机呢?但改革必定要触犯一些保守者的利益,因此每一行动,都应该有周密的安排,先计而后行,并做好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革除毒瘤要刚柔相继,既不能姑息养奸,也不能过于刚烈。选贤任能,打造一支破旧立新的精兵强将。只有这样,才能扶大厦于既倒,重新开创新的世界。

明朝嘉靖年间,佞臣严嵩祸乱朝纲,致使明王朝政治腐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1562年,严嵩的政权倒台,徐阶接任首辅,因为张居正是徐阶的学生,加上张居正的能力,使他受到朝廷的重用,张居正也竭尽全力帮助徐阶主持朝政,得到了不少的锻炼。

1566年,张居正升任宰相,并肩负着教育小皇帝万历皇帝的任务张居正励精图治,不仅使朝政有了很大的改观,而且教会了万历皇帝很多治理天下的策略和道理,在太后的帮助下,万历也逐渐变得英明了。对此,张居正感到非常高兴,因为没有万历的支持,他就不可能放开手脚进行一系列的政治改革。

由于张居正目睹了“庚戌之变”,所以他对军队素质非常担心,从接任宰相之位时他就开始筹划着整顿边防。他大胆地任用了一批智勇双全的将领,奉行“一时才臣,无不乐为之用,用必尽其才”的用人方针。经他亲手提拔并任用的谭纶、戚继光、李成梁、王崇佑、方逢时等都是智勇双全,而且又有着超群才华的人。经过张居正的几年整治,扭转了长期以来边防破败的局面,战守力量不断得到增强,蒙古兵没敢再次来犯。为了加强防御力量,张居正总想着积极改善蒙汉之间的关系,他命令沿边将帅抓住一切有利时机,积极发展与蒙古的友好关系。这些举措当时在蒙古地区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改变了自明朝开国以来一直与蒙古的敌对关系与战争状态,促进了双方的友好往来。

张居正任内阁首辅之后,针对朝中一些空谈阔论、不务实际的现状进行了吏治的改革与整治。万历元年(1573年)十月,张居正向宋神宗上疏了请行考成法,神宗批准了他的要求。张居正的这种改革从根本上肃清了明朝的吏治。

张居正为了扭转吏治腐败的局面,非常重视对吏治的改革,制定了考核官员的办法,其考核内容主要有两条:首先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属官员应办的事情规定完成期限,并分别登记在三个记账本上,一本留部院做底本,一本呈送内阁,一本送科道,六部和督察院按照登记本,逐月进行检查,如果没有按期完成,必须如实上报,六科亦根据登记账本,稽查六部的执行情况。这样层层检查,循环往复,最后由内阁总其成,于是内阁成了名副其实的政治中枢。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员,张居正都要严格考核,那些一心为民秉公办事的官员,在考核中被列为上等,而那些专门靠花言巧语骗取信任的官员,被列为下等,还有许多专拿薪水不管事的官员,被张居正裁减出了官员队伍。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吏治体系。根据检查的结果,对官员进行惩罚与奖励,这样官员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办事效率也大大提高了,而且贪污腐败等行为也从中得到了抑制。

张居正在当政期间,裁减的不合格官员约占官吏总数的百分之三十。另外,张居正还广泛搜罗人才,把他们放在重要位置。他打破了论资排辈的偏见,不拘一格地任用人才。于是,明王朝的吏治出现了一种较为清新的气象。政治清明,人民才能安居乐业,但名目繁多的杂税依然困扰着千千万万的老百姓。针对赋税繁重的现象,张居正又提出了“一条鞭”法。所谓“条鞭”法,就是把田赋、徭役及其他名目繁多的杂税,统统合为一体,按照各家各户的具体情况重新核实编订,将有丁无田的编为下户,将有丁有田的编为中户,将田多丁少和丁田俱多的编为上户。总数确定之后,按照丁田比例,将所有的赋、役摊派到丁、田里边。“一条鞭”法的施行,简化了征税的手续,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富人的逃税。为了推行“一条鞭”法,张居正责成吏部丈量田地,限三年完成,除御赐的田地外,一律按地办纳粮差,不得优免。

清丈田地的工作触及到了官僚、贵族、豪强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张居正不畏强权,下令对阻挠丈量田地的官员无论是谁都要严肃查处。清丈田地的工作终于突破了种种阻力,取得了实际的效果。“一条鞭”法的实施,整顿了赋税,缓解了明朝的经济危机,稳定了明朝的统治,产生了积极而重大的影响。

正是由于张居正能够循序渐进、宽猛结合、执着不懈,他的改革才取得了重大的胜利,挽救了明朝日益衰微的国势,张居正也因此成为彪炳千秋的政治家。

改革的过程是没有先例可循的,历史上的改革都没有现成的理论指导。毋庸讳言,改革的过程必然是一个充满问题、充满矛盾、充满曲折的过程。摸着石头过河,难免会有划破脚的痛苦、打湿衣服的烦恼和摔倒在河中的惊险,这些都不可怕。如果我们因为改革的过程中有问题、有错误,就放弃改革,否认过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再过河,那河对岸的风景就永远只能是隔河相望,可望不可即。有一句非常富于哲理的名言,说的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不犯错误,才是最大的错误。

易经的智慧蛊卦第十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