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白酒企業沒有釀酒設備卻能不斷地為市場供貨

中國作為一個傳統的白酒消費大國,每年的白酒消費量巨大的。請看下圖的生產和消費數據,2016年的數據比2009年的數據幾乎翻了一倍。這當然和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關,更說明了人們對這種糧食酒的迷戀是與日俱增的。

為什麼有些白酒企業沒有釀酒設備卻能不斷地為市場供貨

我們今天不討論國酒之類的知名品牌,單講講市面上的雜牌酒。這些酒的名氣不大,口感也不錯,但是出處卻大有可疑。因為有些商標明顯帶有地方特色的酒其實根本沒有生產車間和貯存容器,一個地方品牌在地方上沒有酒廠,這聽上去很不合常理啊。那麼這些酒是不是假酒呢?不是的,酒也是好酒,純糧食釀造。既然這些酒不是當地釀造,那麼到底來自何處呢?

其實這些白酒的產地是四川,四川自古就很富庶,號稱天府之國,物產豐富,有著悠久的釀酒歷史。釀酒除了對原材料和水的要求比較嚴格外,還受產地的溫溼度等自然條件影響。有一種說法是北緯28度左右是條出產好酒的黃金帶,而川酒的幾個產地正好處在這條緯度附近。在四川的邛崍和宜賓等地方就有著各種大大小小的酒廠,他們出產各種品級的白酒來供應全國客商的市場需求。邛崍,號稱中國最大的原酒基地,而宜賓則被稱為酒都,都是產酒的好地方。

為什麼有些白酒企業沒有釀酒設備卻能不斷地為市場供貨

為什麼有些白酒企業沒有釀酒設備卻能不斷地為市場供貨

根據我的調查發現,這些酒廠大都不經營自己的品牌,可能是因為自營品牌需要投入太多的營銷成本,比如廣告,參展等活動就需要鉅額投資。他們主要通過為外地客商提供貼牌代加工或者定製等服務來盈利,也就催生了一批前面提到的沒有酒廠的白酒品牌。客商們會帶著樣酒前來考察酒廠,讓川酒廠家根據樣酒的口感生產,灌裝後運回。如果有自己的酒瓶和印刷設計,可以直接將加工好的瓶子運到酒廠進行清洗灌裝。

散酒的價格根據客商需要的品質,從幾元到幾十元一斤不等,至於成品酒的市場零售價則要根據酒液的等級和外包裝來決定。人靠衣裝酒靠包裝,普白料的玻璃瓶包裝加紙標籤肯定賣不上價,但如果是噴塗成紅色或者藍色的異形瓶,外加包裝禮盒,就可以賣個好價格。禮盒裝的酒因為售價高,因此基酒的檔次會高一些,畢竟一款高檔酒被人家品出幾塊錢的口感對品牌的負面影響是巨大的。

在當今的物流條件下,從四川往全國各地發酒已經不是問題,品質不俗的川酒得以源源不斷的供應著全國各地的消費者。川酒,今天你喝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