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馳會是下一個倒下的造車新勢力嗎?

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曾坦言,“知道造車得燒錢,沒想到這麼燒錢。”沒錯,在極度燒錢的汽車行業中,雖然造車新勢力擁有超強的融資能力,只是錢來的快花的也快。

綠馳會是下一個倒下的造車新勢力嗎?

憑藉全新的汽車商業思維,造車新勢力從ppt造車的質疑聲中,在國內外收穫了百億體量的鉅額投資。依靠這股資本支持,2014-2015年來陸續出現的蔚來、小鵬、威馬、雲度等首批造車新勢力代表,開始著手自建整車生產基地,並陸續推出旗下量產車型。

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看好造車新勢力的商業模式,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卻公開“炮轟”:“互聯網公司造車就是一天到晚在瞎忽悠老百姓。”

部分業內人士也認為新勢力就產品來說,噱頭大於實際,並沒有給行業帶來更新的具有顛覆性革命的東西,甚至說在傳統車企面前並不具有競爭力。

此話雖然有誇張嫌疑,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業界對新勢力的質疑從來沒有停止過。

綠馳會是下一個倒下的造車新勢力嗎?

上個月剛剛結束的北京車展算是新勢力的一個集體亮相,威馬汽車EX5和蔚來ES8均進入了量產銷售階段,小鵬首款量產車G3也在北京車展前進行首秀。前途汽車也發佈了量產版K50超跑。

對於這些新興企業來講,首款產品至關重要,這決定了整個車企後續產品規劃以及能否生存下去。同時,這也預示了造車新勢力在未到市場爆發期前,就提前進入了市場洗牌期。誰能先人一步能能站得先機。

綠馳缺席北京車展

然而之前在日內瓦車展上大放異彩的綠馳汽車卻令人意外的缺席了此次北京車展。

綠馳會是下一個倒下的造車新勢力嗎?

綠馳此前在日內瓦車展上展出了全新四門電動車型Venera。無論從外形還是性能參數,均可吊打一群電動車型,可與特斯媲美。這樣一款無論從顏值還是性能均可稱頂級的新能源車,為何缺席家門口的車展讓車市君百思不得其解。

不知道是不是產品距離量產尚需時日,想避開新勢力獨角獸的鋒芒。不過,最近一系列負面消息爆出讓人覺得事出蹊蹺,不僅為綠馳深深捏了一把汗。

拖欠2700萬歐元 綠馳其實很缺錢

綠馳會是下一個倒下的造車新勢力嗎?

綠馳自2015年12月成立以來,從未有公開融資的消息但。是近期內的一則消息,戳痛了不少持幣觀望的投資者。

看似不缺錢的綠馳汽車,拖欠意大利I.DE.A公司款項達2700萬歐元。如今,I.DE.A公司對綠馳所有的工程項目都已停止,生產工廠也沒有完成購買流程。

綠馳會是下一個倒下的造車新勢力嗎?

據稱,綠馳汽車委託I.DE.A公司開發A00級轎車的項目從今年1月開始,開發費用為2700萬歐元。綠馳汽車除了委託I.DE.A公司開發產品外,還與該公司簽訂了收購合同,雙方約定由綠馳汽車收購I.DE.A公司70%的股份,並且委託I.DE.A公司購買一座工廠,計劃用於未來的生產製造,但這些合同目前都出現拖欠款項的情況。

綠馳汽車也曾回應稱確實存在未付款的情況,正在走財務流程,但其承諾4月底付清的欠款,卻至今都沒有支付。

資金不到位,最受傷的肯定是旗下產品無法進行正常的研發升級。

綠馳會是下一個倒下的造車新勢力嗎?

目前來看,綠馳汽車尚未完成工廠的收購,金星的量產化開發也未完成,業內人士稱,在這種情況下,綠馳汽車2019年推出首款產品的可能性很低,即使可以生產,也是機械化程度很低的小規模生產。

此前,綠馳汽車方面曾在公開場合宣佈,“金星”超級轎跑預計將於2019年底起在意大利接受定製生產,而且綠馳汽車已經規劃了三大產品平臺,分別是S-Platform (超級平臺)、CC-Platform (城市車平臺)和M-Platform (主流平臺)。

原始股積累造車資金 騙局?

此前曾有媒體對綠馳的融資模式做過深度報道,結果發現馳汽車背後真正的金主中能東道集團長期以來靠出售“原始股”吸納社會資金。

綠馳會是下一個倒下的造車新勢力嗎?

按照中能東道員工的說法,除了中能東道為綠馳汽車提供的天使輪融資外,綠馳汽車已經獲得了3億元的A輪融資,即將獲得4.5億元的A+輪融資。這組數字資金數字在造車行業裡來說仍是杯水車薪。

綠馳會是下一個倒下的造車新勢力嗎?

後經調查發現,中能東道極其下屬多家公司靠出售“原始股”吸納社會資金已經不是首次,中能東道自身在出售原始股時,向投資人士稱即將在香港借殼上市,但從2015年至今仍未有結果。

事實上,中能東道、中能萬源(綠馳汽車的銷售公司)、綠馳汽車、綠馳出行(新能源共享汽車)等多個項目都已經或者正在進行以出售原始股的方式套取資金,涉及資金不明。

綠馳會是下一個倒下的造車新勢力嗎?

對於綠馳出行這種吸納社會資金的方式,相關法律人士表示,向社會不特定人公開募集資金,屬於變相吸收公共存款,綠馳出行具有非法集資的嫌疑。

綠馳會是下一個倒下的造車新勢力嗎?

雖然目前還無法判定其真面目,但如果最終露出“本性”,那想象中“餡餅”最終也只是個大陷阱。

車市君:

作為造車新勢力的新成員,綠馳汽車雖然向我們展示了其與眾不同的造車理念,但是想要在激烈的競爭中利於不敗之地沒有兩把刷子可不行。揚言要打敗特斯拉的綠馳口號喊的震天響,然而量產車遲遲不見蹤影,融資又陷入麻煩,這種的狀態車企車市君覺得是否能撐到最後都是個問題。

從“造車新勢力”企業本身來看,魚龍混雜現象十分嚴重,量產車少有落地。已經有專家預言,“互聯網造車”企業即將在今年迎來“洗牌”。未來,能夠存活下來的“造車新勢力”企業也許只有個位數。這麼看來,綠馳得好好加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