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記——穿越時間的迷惘

時間是什麼?數千年來,眼看日升日落、斗轉星移,目睹花開花落、物是人非,人們如白駒過隙一般迅速從呱呱墜地到呀呀學語、從垂髫少年到風華正茂、從花前月下到娶妻生子、從日漸蒼老到黃土一杯。多少帝王的永生之夢都終究作了古,時光冷酷的單向性和對芸芸眾生的平等性,無人能夠抗拒。時間,成為人類數千年來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迷惘。

1905年,彷彿冥冥中註定是人類文明史上最為燦爛輝煌的一年:瑞士專利局一名26歲名叫愛因斯坦的三級技師,在物理學中三個重要領域——電磁學、量子力學和統計物理學中發表了3篇驚世駭俗的論文,創建了相對論學說,完全顛覆了人類社會傳統的時空觀,直接作用於核能、電子計算機等多項重大發明,徹底改變了20世紀的人類歷史。

在相對論中,時間不再是一成不變、冷酷前行的東西。它與速度密切相關,兩個物體的相對速度同樣會使時間具有相對性,在不同速度、不同引力的空間中,時間也如同一種物質一樣會變得粘稠緩慢,會循環往復滯如旋渦,會在時間維度發生跳躍、因果顛倒,會凝結冰凍瞬間永恆,當速度等於光速。

小記——穿越時間的迷惘

愛因斯坦究竟因為什麼樣的經歷產生了石破天驚的靈感,他那比普通人大1/3的大腦溝回中究竟如何靈光一現就完全顛覆了人類傳統的時空觀,至今早已無從知曉。但這並不妨礙後人進行揣測和猜想,並對某些不同尋常但基於科學嚴密推理的人類社會眾生相進行想象和描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一位名叫艾倫•萊特曼的物理教授,在他的中篇小說《愛因斯坦的夢》中就進行了這樣的遐想:文中,萊特曼為愛因斯坦設置了在1905年中數十個夢境中的奇景。文章的目的不是科普,而是想喚醒人類對短暫生命的本質意義進行深入思索,反省在蕪雜繁華的表象之下,究竟什麼是生命的本真。

在一個世界裡,時間如同飛速旋轉的大圓盤,速度取決於半徑的大小。在時間的中心,時間凝結,瞬間成為永恆:雨點凝於大氣之中,鞦韆晃至半空巋然不動,父母凝視稚兒酣睡時天使般的面容,密密的睫毛下,沉沉的夢境是他自由飛翔的世界;美麗小女孩微笑的剎那成為永恆,臉頰的桃紅永不會褪去,不會起皺不會衰老不會受到欺騙和傷害;樹影下年輕的情侶深情相擁互相凝望永不分開。但一旦偏離時間中心,時間便開始流動,半徑越大,速度越快:孩子飛快成長,遠離父母,難得一見;情侶反目成仇,漠然分手,孤獨老去。有的人不願停留在時間的中心,因為沒有時間,就沒有生命;有的人寧願選擇那固定的永恆,即使這種永恆之美如同櫥窗中釘住雙翅的蝴蝶。

在一個世界裡,時間的流逝取決於高度,居住在高處的人時間流逝比低處緩慢一些。人們為了得到一點時間的差距使自己老得慢一些,情願忍受稀薄的空氣和寒冷的氣溫,為搬遷到較高的地方甚至不擇手段,向高處搬家成了自己生活唯一的目標,並且奇怪地把高度當作地位,看不起居住在低處的人們。然而,人們似乎都忘了搬到高處的初衷,在稀薄的空氣裡享用著味道鮮美卻危害身體的食物,最終在還不該老的時候紛紛老去,甚至比當初一同在鳥語花香、氣溫適宜的平原平凡生活的人們更加蒼老、更早地死去。人類在盲從中忘記了生命的本質和自己的初衷,最終迷失了自己,挾裹在登高的人群中不遺餘力。

小記——穿越時間的迷惘

在一個世界裡,時間在黑洞巨大引力的作用下出現了彎曲,彎曲的時間與直線運行的時間出現了多個交點,事情發展的因果開始變得紊亂。也許,因總在過去,果長在將來,但過去和未來卻糾纏不清。對軍火嚴厲打擊1個月後,街區發生了空前的惡性犯罪,青天白日下行人被槍殺、博物館被洗劫,是罪行時間上錯了位,還是新法令成了肇事者?少女在植物園漫步,突然之間心兒飄、臉發燒、步履浮躁、無由狂喜,1個月後在原處遇到一個小夥子並愛得死去活來,是錯亂時序還是顛倒因緣?

科學家的新理論全成了舊發明的馬後炮,過去對現在和未來的影響根本說不準。既然因與果不定誰先誰後,那就用不著三思而後行。人們都學會了只為現在而活。群體利益與己何干,努力與回報沒有聯繫,貪慕虛榮追求享樂,醉生夢死如世界末日。僅只是幻想麼?當現實中的社會功能出現某些紊亂,我們很容易從身邊發現因果倒置上演的一幕幕活劇。

萊特曼以極富跳躍性的筆觸引領我們進入一個個夢境:時間不斷重複的夢境,時間停止的夢境,時間黏滯的夢境,沒有記憶的夢境,一日即一生的夢境,快慢由人感覺的夢境……。是否真的日光之下,並無新事,人生如夢,夢如人生?閱讀過程中我幾乎忘記了呼吸、忘記了思維,在思維中穿越時間背後的迷惘,卻在自以為有所心得的時候更加迷惘。

小記——穿越時間的迷惘

夢境只是一種假設,萊特曼只是對人們習以為常、視而不見的時間流轉中,引發人們去思索在時空中那些流動的情感究竟如何。畢竟世界除了滄海桑田、斗轉星移,對人類更重要的還有人類的思想。我想:人類的思想和情感也許僅對人類自己才有意義,時間也僅對擁有思想的人類才有意義。

地球數十億年的生命歷程中,有沒有一個三葉蟲、一條魚、一隻恐龍或是一個吃飽後悠閒曬著太陽的猩猩考慮過時間是什麼?生命的本質,也許就是碳氫氧化合物從聚合到分解在無始無終的時間長河中游歷的那短短一瞬,而這一瞬之間,每個生物的感受僅僅只有自己能夠知曉和體會。生命對於每個人的意義,也許就是自己大腦溝回中,詳細記載了自己一生喜怒哀樂的那些曾經。

愛因斯坦的大腦浸泡在充滿了防腐劑的玻璃瓶中已經接近半個世紀,時間對於玻璃瓶中這一堆曾經改變人類歷史的有機物已經變得沒有任何意義。我在離地面50米高的長窗中遠眺城市夜色中的萬家燈火,我想這世界有多少人此刻和我一樣任思緒飛翔漫無目的地遐想。我凝望夜空中的點點繁星,努力去拼湊一張上帝微笑的臉龐。因為他們說: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

小記——穿越時間的迷惘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