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克星”是薏仁吗?一定要炒熟吗?

黑压压4



中医认为薏米有利水渗透湿,性燥除湿。健脾益胃,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痹癌肿等。



薏米的炒制方法很简单,将薏米的杂质及坏薏米去掉,倒入锅内,不用放油,开小火不停的翻炒,待到薏米局部变成金黄色尝一下熟了就行了。整个时间大约10分钟左右。



薏米祛湿的最佳组合是于红豆同煮,这里的红豆要选赤小豆,而不是食用红豆。两者同煮具有相互辅佐的功效。是祛湿健脾的佳品,祛湿健脾效果更好。具有健脾胃,清热祛湿,利水消肿,利尿,减肥,美容,补心,增强肾功能的功效。


我是平哥


在《本草纲目》里提到薏米具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清热止泻等功效。但是很多人自己在家煮薏米红豆粥,湿气不降,反而更重了是什么情况呢?因为最好的去湿气克星,并不是白薏米而是红薏米,为什么呢?白薏米性属寒凉,伤脾伤胃,另外,薏米不用文火炒熟根本起不到去湿的效果!另外除了薏米还有非常棒的祛湿神物,那就是芡实,下面就给大家普及一下我们平常祛湿的几个误区:


生活铿锵谈

  薏米是入脾的,可以健脾除湿。按药材的性味,中医里的祛湿药,或是辛香温燥,或是甘淡渗利。辛香温燥的如陈皮,可以燥湿化痰,这就好比架起火把水烘干。这样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湿除得快,坏处就是“火”若大了,很有可能把壶烧干。

  薏米则味甘淡,渗利即利水渗湿,像疏通水道一样将水排走。一般性属寒凉,和作为果实、种子及质重的药物多为沉降药,沉降则能渗利。薏米性凉而沉降,是常用的利水渗湿药。

  正如《本草正》里说:“薏苡,味甘淡,气微凉,性微降而渗,故能去湿利水。”相比燥湿,薏米的特点就是渗湿、安全。最重要的是,湿邪表现各异,应对它们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但薏米在祛湿除湿上应用更为广泛。

  薏米祛湿最好是用炒薏米泡水或者煮汤喝。炒薏米是取净薏米用文火炒,至微黄色、鼓起时取出,放凉,略有焦斑,微香。中药的泡制方法里,还有一种是将药物与麦麸拌炒,即麸炒薏米。锅热后先撒入麦麸,用量为薏米的十分之一,加热到冒烟时,加入净薏米,炒至表面呈黄色鼓起时取出,筛去麦麸后放凉,略有香气。

  简单说下这个香气。根据中药炒制程度的不同,一般分为把药炒黄、炒焦和炒炭。而炒黄就是指用文火炒到药材固有的香气,或鼓起、爆裂时为度。炒黄能缓和药的过偏之性,同时散发的香气,还有理气解郁的作用。

  吃薏米的注意事项薏米营养价值丰富,是常用的中药,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那么吃薏米的注意事项都有哪些呢?

  吃薏米应注意哪些?

  1、因为薏米会使身体冷虚,虚寒体制不适宜长期服用,所以怀孕妇女及正值经期的妇女应该避免食用。

  2、薏米所含的醣类黏性较高,所以吃太多可能会妨碍消化。

  薏米可以祛湿吗?相信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大家已经有所了解。由以上内容可知,薏米具有比较好的祛湿效果,如果大家有食欲不振、夜间睡觉流口水或者大便糖稀的时候可以吃薏米祛湿。

  那些还被湿气困扰出现食欲不振,皮肤起疹子的朋友们,赶快看过来,一起多为自己煮点薏米,不但可以有效祛除湿气还能做出美味来。


有朋自远方来211350748

薏米性寒味甘,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薏米因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促进新陈代谢和减少胃肠负担的作用,可作为病中或病后体弱患者的补益食品,经常食用薏米食品对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症也有效果。

正因为薏米性寒,所以对于一些脾胃虚弱的人群来说,会加重脾胃的不适,故而应炒熟后再行食用。炒制方法如下,将薏米放入铁锅内,不放油,用小火,待到薏米局部变成金黄色,尝尝熟了就行了。整个过程大概20分钟。注意炒制过程中要不停翻炒,不然很容易炒糊。


手机用户66223729092

薏仁米确实对祛除湿气有作用,但是需要分清楚水煮的和炒熟的作用是略微不同的,水煮的薏仁米偏向于对滋润皮肤和利水排水的多一些,而炒的微黄的薏仁米则对健脾祛湿的效果更好一些,所以身体湿气重我还是推荐用微火把薏仁米炒制微黄然后放凉,然后泡水喝或煮汤喝。


顺其斐然


身体有湿气的时候大家首先会想到说,煮薏米红豆粥,却不知道方法不对,白费不说,身体还会出现其他症状!因为薏米有寒性,正确的方法是把薏米进行炒制,去除寒性后才能做到祛湿利尿,还不伤脾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