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酒量全國第四,南陽酒量河南第一,南陽人到底有多能喝?

在前陣子公佈的“全國酒量調查”結果中,咱河南不負眾望的排到了全國第四。而河南省最能喝酒的地方又非南陽莫屬。

凡是來到南陽的外地人都會被彪悍的酒文化給嚇到。在喝酒這件事上,南陽有著五花八門的喝法和勸酒技巧,凡此種種,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把人喝倒。為什麼非得是南陽呢?其實這跟這片土地大有關係,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漢朝,就已經有了堪稱嚴厲的“勸酒制度”,而不拘一格,豪爽自在的南陽人頗有上古飲酒遺風。

河南酒量全國第四,南陽酒量河南第一,南陽人到底有多能喝?

王小米 | 文

各地酒風大不同

相同點只有一個就是海量

“一兩二兩才漱口。三兩四兩沒喝夠。五兩六兩神抖擻。七兩八兩還在吼。九兩一斤扶牆走。斤半牆走我不走。”這是南陽人在勸酒時的順口溜。

眾所周知,河南好酒,能喝,而在河南,最能喝的地方又非南陽莫屬。

早在2014年的時候,南陽的一個“六斤哥”橫空出世,直到現在還一直是一個傳說,酒鬼們崇拜的對象。

“六斤哥”這個稱號由來是一個視頻,視頻中,南陽“六斤哥”的一個朋友告訴他有人可以喝5瓶,不服氣的“六斤哥”說可以整6瓶。倒了一碗半大海碗的白酒,這個哥7分鐘喝完了。自此變成江湖中的人物,南陽人難以超越的記錄。

河南酒量全國第四,南陽酒量河南第一,南陽人到底有多能喝?

平常喝酒白酒打圈,啤酒一口兩聽,一晚上三四個人能喝幾百聽,甚至,早晨吃早餐,一碗普通的窩子面,也要配上一瓶不那麼烈的勁酒。

在南陽各個地方,喝酒的狠勁相同,表現形式卻不一樣。

南召方言中的“幹呲兒”,就是不用準備下酒菜而喝酒。這種喝法,只有三五個”對勁”的朋友在一起吃飯後、或者一般的幹活人閒暇無事時的喝法。

主人把酒瓶拿出來,有的話再倒上茶水,遞上香菸,就算準備齊全了。眾人猜枚划拳,盡興而罷。這種喝法,沒有“基本功”是萬萬不行的。

西峽人喝酒的習俗也很有意思。聽朋友講,“記得西峽老闆第一次請我吃飯時,我見主家坐著敬酒。

覺得有點奇怪,興許是雙方身份相差太懸殊的緣故吧。酒滿上後,人家還說:“來,兄弟大老遠從桐柏跑到咱西峽來,老哥我給你倒個酒,喝!”

我慌忙站起,端著酒一飲而盡,人家卻嘿嘿一笑,又倒上了,嘴裡還說,喝了這杯酒有話對我說,我站起來喝了。乖乖兒啊,我連喝了三杯他還沒有對我說話,我有點暈!

河南酒量全國第四,南陽酒量河南第一,南陽人到底有多能喝?

(圖片來自“匯圖網”)

人家只好如實相告:咱西峽有個規矩,叫“屁股一抬,喝了重來;身子一站,喝了不算。”我的媽呀,下次再去西峽喝酒時,咱也裝的跟大老闆似的,只端著盅坐著一飲而盡,決不在吃著啞巴虧了。”

在內鄉人們常說:螞蚱酒量,不敢聲張。意思是說,肚裡不能裝半斤白酒的人別想坐桌。

淅川民間有俗語“賭博越賭越薄,喝酒越喝越厚”,這個“薄”和“厚”,是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幾個人在一起賭博,賭來賭去,贏者與輸者之間反目成仇。而在一起喝酒的人,由於接觸頻繁,;感情越來越深,關係越來越近,即使平時不善喝酒的人,如果猜枚輸了,則一反常態,果斷端起杯子,一飲而盡。

河南酒量全國第四,南陽酒量河南第一,南陽人到底有多能喝?

凡此種種,為啥南陽人離不開酒?為啥要喝那麼多?

一句爛大街的話:感情深。南陽人豪爽好客的性格似乎與生俱來,生活中無論啥事都要喝兩口。

無論啥事都要喝兩口

勸酒是南陽人的熱情體現

南陽人無論大小事都有個宴席,有宴席就必定喝酒,紅白喜事、開業慶典、添丁進人、喬遷之喜、逢年過節、重要來客、好友相逢等一些值得慶祝的日子,都要備宴備酒待客。

在酒場上,最厲害的還是南陽本地的勸酒技巧。

早在2009年,一位上海大學副教授在南陽受到一系列飲酒“禮遇”之後,寫下了《河南歸來不喝酒》一篇文章,文章中這樣說:“南陽人善飲,這是眾所周知的。這些天來,我們便親見其酒桌上的海量與風範了。南陽人不但善飲,而且善勸,其勸酒的水準達到了一種藝術的高度,卻是我們意外的發現了。不諱地說,南陽人的勸酒已駸駸乎形成一套精緻且精湛的技藝了。這種技藝只有親臨南陽並親炙其味的人,才能窺其纖毫,併為之嘆為觀止。”

河南酒量全國第四,南陽酒量河南第一,南陽人到底有多能喝?

(圖片來自“匯圖網”)

“東風吹,戰鼓雷,今天喝酒誰怕誰! ”

“酒肉穿腸過,朋友心中留! ”

“酒壯英雄膽,不服老婆管 !!! ”

這樣的豪言壯語一出,又加上猜枚,酒司令,魚頭酒等等花樣,外地的朋友往往不知所措,一臉懵逼地不停喝了,真真一個酒場就是豪氣沖天,愛吃愛耍的南陽人的天下。

南陽人有個原則,對待客人要喝得勁,而對待朋友要喝“美氣”。

在沒有宴席待客的時候,自己也喝,或叫上三五好友,就能開喝了。

早晨喝,中午喝,晚上喝,南陽真是這麼喝酒的,我的女性朋友曾經調侃地說南陽男人,“幾個人吃個爛涼菜夜市攤子也能撐起一個酒場。”

南陽人早晨喝的牛肉湯,都是為了“醒酒,養胃”的。

河南酒量全國第四,南陽酒量河南第一,南陽人到底有多能喝?

這麼猛的酒文化讓我非常好奇,為啥就南陽人喝酒勸酒恁厲害?周口人也是出了名的能喝,但並沒有這麼多花樣的勸酒風俗。

其實,南陽的酒場,精髓在好客和熱情,敬酒有悠久的歷史,只不過中原尚留古代遺風,絕無欺負之意。

5000年前南陽人就會釀酒

漢朝勸酒甚至要殺頭

南陽人愛喝酒是有歷史淵源的。1959年春,在鎮平縣城西北三十公里的塚上寺遺址出土了一件精製灼黑陶杯,充分說明早在距今約五千年的新石器時代南陽就有了以穀物為原料釀造酒的歷史。

依據方城境內仰韶文化、屈家嶺文化、龍山文化和西周文化遺址中出土的大量新石器時代文物看,早在5000年前,方城已經出現釀酒業,夏帝少康封次子列曲與此建立繒國後,釀酒技術日趨完善。 

河南酒量全國第四,南陽酒量河南第一,南陽人到底有多能喝?

春秋時期,方城屬楚,楚人尚鬼,尤重祭拜,酒作為祭祀禮儀中重要的祭品,受到人們普遍重視,婚喪嫁娶、迎來送往等重要場合,都要用酒來招待客人,

故鄉在南陽的張仲景,受這種酒文化的影響,在他的著作《傷寒雜病論》中,也用到了清酒、白酒、苦酒等。

在現存南陽漢畫館的“投壺飲酒圖”中可以看到,畫面中有一個壺,旁邊有一個酒樽,上面放一個勺子。壺左右各一人全神貫注,執矢投壺。左邊一人似乎是司射。左邊的一個人已經酩酊大醉,被侍者攙扶離席。

南陽是漢文化的發源地,漢代時候,飲酒之風盛行,貴族都喜歡開宴席唱歌跳舞喝酒吃肉。而勸酒在那時就已經出現了,而且是非常嚴格的那種。

漢代酒宴上專設有酒吏,職掌是監督客人飲酒。據《漢書·高五王傳》說,齊悼惠王次子劉章,是個剛烈漢子,辦事認真果敢。有一次他侍筵宮中,呂后令他為酒吏,他對呂后說:“臣為將門之後,請允許以軍法行酒”,呂后未加思索便同意了。

河南酒量全國第四,南陽酒量河南第一,南陽人到底有多能喝?

所謂以軍法行酒,也就是要說一不二。酒酣之時,呂后宗族有一人因醉逃酒,俏悄遛出宴會大殿。劉章趕緊追出,拔出長劍斬殺了那人。他回來向呂后報告,說有人逃酒,我按軍法行事,割下了他的頭。呂后和左右聽了,大驚失色,但因已許劉章按軍法行酒,一時也無法怪罪於他,一次隆重的筵宴就這樣不歡而散。

劉章此舉,固然有宮廷內爭為背景,但酒筵上酒吏職掌之重,確實也能看出些名目來。

而在擁有如此深厚酒文化的南陽,我更好奇的一點是每逢佳節,急診是不是很忙?交警是不是也很忙?

有人總說中國式的勸酒是道德綁架,但拋開這種層面不講,南陽人勸酒則是本地的風俗之一。俗話說得好:孬酒不算孬。一個人在喝酒上孬一點,其實是無傷大雅的。

那句魔性的廣告怎麼說的?××雖好,可不要貪杯。

豫記,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