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酒量全国第四,南阳酒量河南第一,南阳人到底有多能喝?

在前阵子公布的“全国酒量调查”结果中,咱河南不负众望的排到了全国第四。而河南省最能喝酒的地方又非南阳莫属。

凡是来到南阳的外地人都会被彪悍的酒文化给吓到。在喝酒这件事上,南阳有着五花八门的喝法和劝酒技巧,凡此种种,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人喝倒。为什么非得是南阳呢?其实这跟这片土地大有关系,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就已经有了堪称严厉的“劝酒制度”,而不拘一格,豪爽自在的南阳人颇有上古饮酒遗风。

河南酒量全国第四,南阳酒量河南第一,南阳人到底有多能喝?

王小米 | 文

各地酒风大不同

相同点只有一个就是海量

“一两二两才漱口。三两四两没喝够。五两六两神抖擞。七两八两还在吼。九两一斤扶墙走。斤半墙走我不走。”这是南阳人在劝酒时的顺口溜。

众所周知,河南好酒,能喝,而在河南,最能喝的地方又非南阳莫属。

早在2014年的时候,南阳的一个“六斤哥”横空出世,直到现在还一直是一个传说,酒鬼们崇拜的对象。

“六斤哥”这个称号由来是一个视频,视频中,南阳“六斤哥”的一个朋友告诉他有人可以喝5瓶,不服气的“六斤哥”说可以整6瓶。倒了一碗半大海碗的白酒,这个哥7分钟喝完了。自此变成江湖中的人物,南阳人难以超越的记录。

河南酒量全国第四,南阳酒量河南第一,南阳人到底有多能喝?

平常喝酒白酒打圈,啤酒一口两听,一晚上三四个人能喝几百听,甚至,早晨吃早餐,一碗普通的窝子面,也要配上一瓶不那么烈的劲酒。

在南阳各个地方,喝酒的狠劲相同,表现形式却不一样。

南召方言中的“干呲儿”,就是不用准备下酒菜而喝酒。这种喝法,只有三五个”对劲”的朋友在一起吃饭后、或者一般的干活人闲暇无事时的喝法。

主人把酒瓶拿出来,有的话再倒上茶水,递上香烟,就算准备齐全了。众人猜枚划拳,尽兴而罢。这种喝法,没有“基本功”是万万不行的。

西峡人喝酒的习俗也很有意思。听朋友讲,“记得西峡老板第一次请我吃饭时,我见主家坐着敬酒。

觉得有点奇怪,兴许是双方身份相差太悬殊的缘故吧。酒满上后,人家还说:“来,兄弟大老远从桐柏跑到咱西峡来,老哥我给你倒个酒,喝!”

我慌忙站起,端着酒一饮而尽,人家却嘿嘿一笑,又倒上了,嘴里还说,喝了这杯酒有话对我说,我站起来喝了。乖乖儿啊,我连喝了三杯他还没有对我说话,我有点晕!

河南酒量全国第四,南阳酒量河南第一,南阳人到底有多能喝?

(图片来自“汇图网”)

人家只好如实相告:咱西峡有个规矩,叫“屁股一抬,喝了重来;身子一站,喝了不算。”我的妈呀,下次再去西峡喝酒时,咱也装的跟大老板似的,只端着盅坐着一饮而尽,决不在吃着哑巴亏了。”

在内乡人们常说:蚂蚱酒量,不敢声张。意思是说,肚里不能装半斤白酒的人别想坐桌。

淅川民间有俗语“赌博越赌越薄,喝酒越喝越厚”,这个“薄”和“厚”,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几个人在一起赌博,赌来赌去,赢者与输者之间反目成仇。而在一起喝酒的人,由于接触频繁,;感情越来越深,关系越来越近,即使平时不善喝酒的人,如果猜枚输了,则一反常态,果断端起杯子,一饮而尽。

河南酒量全国第四,南阳酒量河南第一,南阳人到底有多能喝?

凡此种种,为啥南阳人离不开酒?为啥要喝那么多?

一句烂大街的话:感情深。南阳人豪爽好客的性格似乎与生俱来,生活中无论啥事都要喝两口。

无论啥事都要喝两口

劝酒是南阳人的热情体现

南阳人无论大小事都有个宴席,有宴席就必定喝酒,红白喜事、开业庆典、添丁进人、乔迁之喜、逢年过节、重要来客、好友相逢等一些值得庆祝的日子,都要备宴备酒待客。

在酒场上,最厉害的还是南阳本地的劝酒技巧。

早在2009年,一位上海大学副教授在南阳受到一系列饮酒“礼遇”之后,写下了《河南归来不喝酒》一篇文章,文章中这样说:“南阳人善饮,这是众所周知的。这些天来,我们便亲见其酒桌上的海量与风范了。南阳人不但善饮,而且善劝,其劝酒的水准达到了一种艺术的高度,却是我们意外的发现了。不讳地说,南阳人的劝酒已骎骎乎形成一套精致且精湛的技艺了。这种技艺只有亲临南阳并亲炙其味的人,才能窥其纤毫,并为之叹为观止。”

河南酒量全国第四,南阳酒量河南第一,南阳人到底有多能喝?

(图片来自“汇图网”)

“东风吹,战鼓雷,今天喝酒谁怕谁! ”

“酒肉穿肠过,朋友心中留! ”

“酒壮英雄胆,不服老婆管 !!! ”

这样的豪言壮语一出,又加上猜枚,酒司令,鱼头酒等等花样,外地的朋友往往不知所措,一脸懵逼地不停喝了,真真一个酒场就是豪气冲天,爱吃爱耍的南阳人的天下。

南阳人有个原则,对待客人要喝得劲,而对待朋友要喝“美气”。

在没有宴席待客的时候,自己也喝,或叫上三五好友,就能开喝了。

早晨喝,中午喝,晚上喝,南阳真是这么喝酒的,我的女性朋友曾经调侃地说南阳男人,“几个人吃个烂凉菜夜市摊子也能撑起一个酒场。”

南阳人早晨喝的牛肉汤,都是为了“醒酒,养胃”的。

河南酒量全国第四,南阳酒量河南第一,南阳人到底有多能喝?

这么猛的酒文化让我非常好奇,为啥就南阳人喝酒劝酒恁厉害?周口人也是出了名的能喝,但并没有这么多花样的劝酒风俗。

其实,南阳的酒场,精髓在好客和热情,敬酒有悠久的历史,只不过中原尚留古代遗风,绝无欺负之意。

5000年前南阳人就会酿酒

汉朝劝酒甚至要杀头

南阳人爱喝酒是有历史渊源的。1959年春,在镇平县城西北三十公里的塚上寺遗址出土了一件精制灼黑陶杯,充分说明早在距今约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南阳就有了以谷物为原料酿造酒的历史。

依据方城境内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和西周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大量新石器时代文物看,早在5000年前,方城已经出现酿酒业,夏帝少康封次子列曲与此建立缯国后,酿酒技术日趋完善。 

河南酒量全国第四,南阳酒量河南第一,南阳人到底有多能喝?

春秋时期,方城属楚,楚人尚鬼,尤重祭拜,酒作为祭祀礼仪中重要的祭品,受到人们普遍重视,婚丧嫁娶、迎来送往等重要场合,都要用酒来招待客人,

故乡在南阳的张仲景,受这种酒文化的影响,在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中,也用到了清酒、白酒、苦酒等。

在现存南阳汉画馆的“投壶饮酒图”中可以看到,画面中有一个壶,旁边有一个酒樽,上面放一个勺子。壶左右各一人全神贯注,执矢投壶。左边一人似乎是司射。左边的一个人已经酩酊大醉,被侍者搀扶离席。

南阳是汉文化的发源地,汉代时候,饮酒之风盛行,贵族都喜欢开宴席唱歌跳舞喝酒吃肉。而劝酒在那时就已经出现了,而且是非常严格的那种。

汉代酒宴上专设有酒吏,职掌是监督客人饮酒。据《汉书·高五王传》说,齐悼惠王次子刘章,是个刚烈汉子,办事认真果敢。有一次他侍筵宫中,吕后令他为酒吏,他对吕后说:“臣为将门之后,请允许以军法行酒”,吕后未加思索便同意了。

河南酒量全国第四,南阳酒量河南第一,南阳人到底有多能喝?

所谓以军法行酒,也就是要说一不二。酒酣之时,吕后宗族有一人因醉逃酒,俏悄遛出宴会大殿。刘章赶紧追出,拔出长剑斩杀了那人。他回来向吕后报告,说有人逃酒,我按军法行事,割下了他的头。吕后和左右听了,大惊失色,但因已许刘章按军法行酒,一时也无法怪罪于他,一次隆重的筵宴就这样不欢而散。

刘章此举,固然有宫廷内争为背景,但酒筵上酒吏职掌之重,确实也能看出些名目来。

而在拥有如此深厚酒文化的南阳,我更好奇的一点是每逢佳节,急诊是不是很忙?交警是不是也很忙?

有人总说中国式的劝酒是道德绑架,但抛开这种层面不讲,南阳人劝酒则是本地的风俗之一。俗话说得好:孬酒不算孬。一个人在喝酒上孬一点,其实是无伤大雅的。

那句魔性的广告怎么说的?××虽好,可不要贪杯。

豫记,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