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長沙要帶頭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望城區喬口鎮田心坪村,連片荷葉隨風起舞,這裡結合實際,引導產業結構由傳統單一的水稻種植向湘蓮、蔬菜和魚蝦等特色農業種養項目轉變。烏蘭詳細瞭解蓮藕、龍蝦、泥鰍等農產品種植養殖情況,詢問產業項目與農民的利益聯結機制。她指出,要在調結構中打造特色高效品牌農業,持續增加農民收入。

靖港鎮蘆江社區高標準龍蝦養殖基地、銅官街道鄉里裡手農業科技公司發展綠色養殖,養殖水排放達到三級飲用水標準,不僅大大增加了每畝田的產值,還探索形成了新的漁業生態養殖模式。烏蘭要求相關部門要系統謀劃、協同推進、精確指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烏蘭還來到省農科院長沙縣高橋試驗基地,察看辣椒、茄子、豆角、獼猴桃等優質農作物品種選育情況。她說,要堅持科技興農,加強產學研合作,研究制訂適合各地土壤特點的農作物清單,引導農業產業結構優化調整。

調研中,烏蘭指出,產業結構調整要堅持規劃先行、因地制宜,走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之路,多途徑增加農民收入。要發揮科技對農業的支撐作用,在穩定糧食生產能力的前提下,積極探索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好做法。要加強技術指導,拓寬銷售渠道,讓產業對接市場,充分調動農民調結構的積極性。要從實際出發,選擇好產業方向,“宜林則林”、“宜糧則糧”、“宜漁則漁”,發展特色農業,推進產業結構調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