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班主任要做好3件事(快快准备起来吧!)

四月,班主任要做好3件事(快快准备起来吧!)

最美人间四月天,山清水秀花满园。在这美丽的四月,班主任该做些什么呢

愚人节 —— 让学生知轻重、懂分寸

四月一日是愚人节。对这个舶来的节日,成年人大都没有兴趣,孩子们却非常喜欢。

对学生过愚人节这件事,我认为班主任不要反应过度,既不要大张旗鼓地鼓励,也不要小题大做地禁止,只要多留心、多提醒,遇到问题及时出手就可以了。

为什么要多留心、多提醒呢?原因有三。第一,学生们对愚人节所知不多,很多人认为愚人节就是整人节,整人就是撒谎、欺骗、捉弄人。在这种认识之下过愚人节,很容易背离初衷,做出不当之举。第二,在中国,愚人节还算是一个小众节日,形不成相应的节日氛围,很多学生对此不感兴趣,甚至根本不知道哪一天是愚人节。如果有学生贸然地和这些“不在节日状态”的同学开玩笑,就可能产生误会甚至矛盾。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学生们心智不成熟,不懂得轻重,如果把握不好分寸,玩笑开得太大,就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当然,如果班主任利用班会时间,给学生们讲讲愚人节的相关知识,提醒学生们文明过节,快乐过节,也未尝不可。不过,一定要告诉学生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把握分寸,不要把“节日游戏”延伸到日常生活之中。

清明节 ——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清明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踏青赏春、追思怀远、缅怀先烈是清明节的重要活动。这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家国情怀的契机。如何让节日发挥应有的作用呢?

对学校统一组织的大型活动,很多老师认为,听将令、随大溜、上传下达就可以了,不需要深入思考和详细规划,我不赞成这种观点。我认为越是统一组织的大型活动,班主任就越要精心谋划。因为,学校是从宏观上进行设计的,不是针对具体班级的。班主任必须结合自己班级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思考,订出活动计划,才能让活动落地生根,取得实效。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提前准备

每次带领学生到华北军区烈士陵园扫墓之前,我都要提前开班会做动员。一是讲明扫墓安排,提出各项要求,如集合时间、地点、携带物品、着装要求、参观纪律等;二是讲解清明节的相关知识和本次活动的目的,让学生带着知识、带着思考、带着任务去参加活动,远比一无准备、大脑空空地去参加活动要有成效。

注重过程

我校距离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大约五公里,学生们步行前往,我就和学生一起步行。看着整齐的队伍、年轻的脸庞和飘扬的团旗,我的内心也会激情澎湃。到了烈士陵园之后,我和学生们一起参加公祭仪式,聆听先烈们奋斗牺牲的故事,举行新团员入团宣誓活动,重温入团誓言。因为全程和学生在一起,对学生的情绪变化了如指掌,能够适时点拨,及时引领,使教育变得自然而然、深刻有效。

跟进反思

学生最喜欢的是活动,学校最容易开展的也是活动。但很多时候,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力气搞活动,预案做得很完备,过程做得很完美,报道做得很及时,轰轰烈烈,气势夺人,却收效甚微。为什么?因为忽略了跟进反思这个过程,致使活动如旋风掠过水面,风过水无痕。

为了让活动深入人心,起到深刻长久的作用,扫墓归来,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写感想,在班会上交流分享;以“缅怀先烈,做合格中学生”为主题办板报、墙报;讲烈士的故事,看爱国主义题材的影视作品,举办以“和平时期,我们怎样爱国”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这一系列活动把清明扫墓活动引向深入,使学生认识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可能您会问:“活动前一个班会,活动后一个班会,一个清明节把整个四月份都占满了,其他事情怎么办?”在我的教育计划中,四月和十月就是“爱国主义教育月”,我相信,当“爱国”这份情感在学生心中深深扎下根的时候,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当然,节日有很多种过法,教育应不拘一格。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多样,到烈士陵园扫墓仅是其中一种而已。

呵护心灵——让春天成为读书天

有一首打油诗说:“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虫冬有雪,收拾书包好过年。”春天为什么不是读书天呢?诗中没说,我们不妨分析一下。

第一,春天万物萌生,人也精力充沛,春心萌动,青春期的学生更是如此。随着春天的到来,户外活动增多,学校的大型活动更加频繁,如果不加注意,学生很容易出现早恋风潮,进而影响学习。所以,在组织活动时,班主任要全面思考,精心设计,少组织一些小团体一对一的活动,多组织一些参与度高的集体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释放能量,增进友谊,形成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

第二,春天美丽而又短暂,这急剧的变化很容易引起人的情绪波动,使人感时伤事,顾影自怜,见落花而伤怀,临暮春而伤感。林黛玉含泪葬花、杜丽娘游春伤怀就是绝好的例子。所以,有人说春天是心理疾病多发的季节。

中学生正处于多愁善感的年纪,尤其是初三、高三的毕业生,繁重的学业、单调的生活、频繁的考试,已使他们焦头烂额;而那一地落花、满城飞絮有可能成为引发不良情绪的导火索。周一的早晨,校园的樱花落了一地,一个值日的女生,拿着笤帚站在树下,自言自语地说:“多美的花呀,扫了太可惜了!”她郁闷地蹲下身子,用手把脚下的落花慢慢地归拢到一起,望着那随风翻飞的花瓣,黯然神伤。

看着她痴痴的样子,我想,如果她手里拿的不是笤帚而是花锄,那不就是现代版的林黛玉吗?我走过去,对她说:“落花很美,扫了的确可惜。别扫了,把废纸捡走就可以了。”她很高兴,笑着走开了。

我始终坚信,人类是不断进化的,今天的孩子心思之敏感、情感之细腻,既不输给成人,也不输给古人。对于学生的苦闷、焦虑,我们不要简单地归结为“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而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察学生的内心,帮他们抚平心灵的褶皱,打开心灵的千千结,让他们的心丰盈、灵动而又宁静、祥和。果能如此,春天就是读书天!

四月,班主任要做好3件事(快快准备起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