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去学习”只是白费口舌,正确的方法是陪伴!

“快去学习”只是白费口舌,正确的方法是陪伴!

如果限制孩子看电视、玩游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才能增加孩子的学习时间呢?为了了解父母参与孩子学习的具体情况,我们以有小学低年级孩子的家庭为对象,做了以下调查:设置四个项目,让父母根据实际情况为自己打分,每项最高2 分,总分最高8 分,最低0 分。

  • 确认孩子是否在学习

  • 在一旁陪伴孩子学习

  • 帮助孩子制定并严守学习时间

  • 催促孩子学习

调查结果显示,母亲的平均得分是5.89 分,父亲的平均得分是2.69 分。这表明,在参与孩子学习方面,比起父亲来,母亲的作用较大。

下图表明了父母对孩子学习的参与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时间。其结果十分有趣。

“快去学习”只是白费口舌,正确的方法是陪伴!

① 简单、轻松的参与方式一般没有效果

父母一起督促孩子说“快去学习”,这样的方法是没有用的。甚至母亲对女儿这样说,还会起到反作用。

虽然这样的督促对父母来说非常容易,但是一般没有什么效果,有时甚至还有反作用。这种督促只是白费口舌,所以还是放弃比较明智。

与此相反,“在一旁陪伴孩子学习”或者“帮助孩子制定并严守学习时间”这样的方式往往效果比较好,虽然父母不得不牺牲一些自己的精力和时间。

② 儿子更适合父亲、女儿更适合母亲管教

虽然在家庭教育中父亲没有母亲的存在感高,但绝不是说父亲就没有发挥自己作用的地方。其实同性家长与孩子沟通效果往往更好,所以父亲在男孩的教育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最近的研究也表明,孩子不擅长的学科,往往也是性别相同的师生组合学习更为有效率。看到这里,说不定很多父母都会感到沮丧。

“教育孩子怎么这么费事啊!仅仅限制他们看电视、督促他们学习还不行,还必须陪着他们学习、帮助他们制定并遵守学习时间,真是太麻烦了。”而且,随着父母双方都有工作的情况增多,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学习的父母也越来越多。

“快去学习”只是白费口舌,正确的方法是陪伴!

不过,我想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的研究发现,如果祖父母、兄弟姐妹或者亲戚等其他住在一起的人能陪着孩子学习、帮助他们制定并遵守学习时间,那么取得的效果基本上和父母陪伴所取得的效果是一样的。

2000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芝加哥大学赫克曼教授曾在接受采访时说道:“如果父母双方因为工作等无法安排出充足的时间的话,一方面要尽其所能挤出时间,另一方面可以找一些人帮助自己填补不足的时间。这样也许会带给孩子一些与父母所带来的不一样的刺激,这不仅对孩子有好处,对社会也有好处。”(日经商业网2014 年11 月17 日)

我认为,父母没有必要将教育孩子的工作全部压在自己身上,有困难的时候可以向周围的人求助,比如学校、补习班的教师,家庭教师等。

“快去学习”只是白费口舌,正确的方法是陪伴!

用物质奖励来鼓励、诱导孩子学习不可行吗?

对孩子应该采用鼓励为主的培养方式吗?

看电视、玩游戏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吗?

应该何时对教育进行投资?

给基于个人经验的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

数据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让孩子成长的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