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三本合并了,那上一年的三本还算什么?

蜕变1675153

有很多高中生以为二本三本合并了,自己达到了二本线,那自己就是二本学生了。

同学,你可以清醒一点了,三本就是三本,独立院校就是独立院校。

为什么会有一本二本三本之分?这是高考在录取时进行的划分。第一批次录取,那就是一本;依次而论。现在,二本三本合并,也就是说之前的第二批次和第三批次合并录取,只有一个二本分数线。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二本线会降低,基本降到和往常年三本的水平。但是,你的分数不会变,对于高分考生来说,是很好的,可以填报多几个志愿。对于低分考生,还是只能报之前的三本院校。当然,也有侥幸的可以到二本学校,但这个几率是很小很小的。

录取批次再怎么合并,学校还是那个学校,实力还是那个实力。即使你是按二本录取的,在大众的眼中,还是三本的学生。这种现象还是会持续一段时间的,并不会因为录取批次的合并而有所变化。


科研界的小学生

一本、二本、三本大学,分别指高考招生录取期间本科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招生的学校。曾几何时,一本大学几乎就是重点大学的代名词,一本和二本及三本大学之间的鸿沟,无形中将高校分成了三六九等。  考上一本的看不起考上二本的,考上二本的看不起考上三本的……这种鄙视链条存在于家长攀比、就业认可等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高校本身也沉浸其中,一些重点大学教授不屑和三本学校教授相提并论,名校校长开会不愿和普通大学校长坐一排。  公众形成了三本即末流的印象。  同时,很多高校在不同省份的录取批次不一样;民办院校无论实力强弱,均被戴上三本的帽子……  大人们开始意识到,不再区分一本二本三本,似乎更好一点。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发布《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未来逐步淡化“一本、二本、三本”的划分。  近两年,多地合并录取批次陆续进入实施阶段。目前,全国已有山东、山西、天津、浙江、福建、湖北、河北、广西、四川、江西等省市,将本科第二批次与本科第三批次合并录取。上海市率先从2016年起,在高考录取中取消一本、二本的划分,所有本科院校平等竞争,成为全国范围内第一个取消本科录取批次的省市。  随着越来越多的省份陆续宣布合并高考本科录取批次,这一无形的录取枷锁正在被逐渐打破,高考只分本科和专科录取批次,所有本科院校同批次录取的时代来了!  

上海率先合并本科录取批次

  上海是新一轮高考改革的试点省市,2015年,上海率先宣布2016年高招完全合并高考本科录取批次,不再区分一本二本,所有本科院校同时录取,平等竞争,上海也成为了全国第一个取消本科录取批次的省市。  

山东和海南快速跟进

  其他各省开始陆续效仿上海的做法。山东省和海南省相继宣布高考一本二本合并(两省没有三本批次)。  山东宣布自2017年起,山东高校录取不再分一本二本;海南省也宣布从2017年起,将本科第一批和本科第二批合并录取。从2020年起,海南省录取批次仅设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  

其他各省市逐步改革

  在完全合并高考本科录取批次之前,很多省份先从取消三本开始尝试,天津、浙江、湖北、河北、广西、四川、江西等省,陆续开始将本科第二批次与本科第三批次,合并为本科第二批次进行录取。  河北省:从2016年起,将本二、本三批合并,进一步优化高考录取批次和志愿设置;  广东省:从2016年起广东高考招生录取将合并二本的A线和B线,合并后会适度增加二本批次的志愿数;  辽宁省:从2016年起,取消一批本科A、B段的设置,统一为一批本科;三批本科合并到二批本科;  湖北省:从2016年将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本科调整为两个批次,为今后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积累经验、创造条件;  江西省:从2016年起,合并文史、理工类本科第二、第三批次,合称为本科第二批次;2018年起,合并艺术、体育类第二、第三本科批次;从2020年起,进一步减少录取批次,优化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办法。  天津、浙江、四川、广西、内蒙古五省市区,2015年已经将本科第二批次与本科第三批次合并。(内蒙古取消本科二批C)  除了这些省份,山东、山西、福建等省早在2011年就已经开启了二本和三本的合并,随着越来越多的省份陆续推进高考改革,高考本科录取批次的合并已是大势所趋。  恰逢改革年代的高考生及家长,志愿填报势必会受到影响  对2016年的上海考生来说,今年不会再有一本线和二本线了,只有一个本科线。其他省市,当三本合并到二本录取,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本二批次的分数线会降低。学生选择余地更大,机会也更多了,但志愿填报的难度加大。特别是对今年“取消三本”省份的考生。

  1、志愿数减少

  本科合并录取,意味考生能填的志愿也减少了。往年上了二本线的考生可以二本填写6个平行志愿,三本填写6个平行志愿,今年就只有6个志愿可以选择了。往年这部分考生即使没被二本院校录取,也还有三本院校作为保底,而今年这样的保底不再存在,考生需要慎重考虑,照顾到两个层次的学校。

  2、参考数据减少

  本科录取合并,原来的一本线、二本线、三本线三条线变成一条线或者两条线,缺少了往年二本线的参照。很多考生、家长以往年填报数据为依据进行比对。如:一本线上多少分可上××学校;二本线上多少分可上××学校。今年这一招得慎重了。

  3、二本生压力变大三本生选择变多

  取消三本,三本批次分数段的考生进入了二本分数段,原来二本线上的考生竞争更为激烈。对处于三本批次省控线上下的考生而言,选择余地更大,机会也更多了,原来可能只能读三本学校,现在也有机会读二本院校了。既可以选二本院校,也可以选特色三本。  在操作层面上,考生和家长要认真了解合并后的报考政策及数据,避免“低分高报——滑档,高分低报——乱报”的现象。  合并本科招生批次,也不是招生“一窝蜂”“一锅粥”,长远看,高校要用办学特色、真正的实力和不同的功能定位来吸引生源,原来的一本高校不能高枕无忧,有特色的二本、三本院校则有希望借势崛起,“二本学校”比某些“一本学校”录取分数还高的尴尬再也不会出现;不少特色不明显、收费较高、就业较窄、位置较偏的民办院校将遭遇“零投档”的难堪局面。  总之,高校招生录取将进入更为平等竞争的时代。这对考生来讲是真正的幸运!


千叶先生

首先,弄清楚这件事。所谓的二本三本合并,只是高考录取批次第二批次和第三批次合并一起录取,第三批次学校不用等到二本录取后再录取那些剩下的“学渣”了。

比如,一个考生以前填一二三三个档次志愿。七月份一本淘汰了,八月份二本录,二本再淘汰了,九月份三本录取了。现在改成,八月份二本三本一起择优录,不用等到九月份了。

所以,只是入学录取顺序和时间改一下而已。别的东西依旧没变。你是蓝翔毕业,毕业证依旧是蓝翔的毕业证,不会变成北大!不会变成北大!不会变成北大!你若是民办学校还是是民办学校,你若是不入流学校还是是不入流学校,你若是热门专业还是热门专业,你若是十大名校依旧是十大名校。你的成绩和专业不会有任何改变。学校的科研排名也不会因此有任何改变。就像北大和清华,在7月10招生开始录取时是全国第一,录取时间改成7月5号或者15号,它依旧是全国第一名校。招生录取时间改变一下,不会对它的科研水平教育实力国际声誉有任何改变。同样,你蓝翔毕业依旧是蓝翔毕业。不会因为录取批次提前一下,就能翻身超越中科大哈工大上交大了。

------------------------------

产生这个疑惑的原因,是人们经常以“一本二本三本”这个“录取批次”来代指大学排名。所以有人说“二本三本”这个“录取批次”合并的时候,不明真相的人以为是“大学排名里二本和三本”合并了,以为三本大学排名改变了。

做什么梦呢!

清华北大和安徽大学安徽师范都是一本大学。全国人民听说过后面的俩学校吗。安大和安师大因为和清华北大一样是一本,就排名全国第一世界闻名了吗。

想的真美!

所以,三本还是三本。不要想那么多没用的东西。

---------------------------

张三改名叫李四了,只是名字变了而已。还是张三那个人和以前没区别。

你改名叫马云,马化腾或者王健林,你依旧还得和以前一样是个穷逼。不会因为你改了名字,飞上枝头变凤凰,取代了真马云,一下子你自己就变成全国首富了。


对于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自知之明”,换句话说就是,“得要脸”。一本二本三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认清自己的位置做好自己的工作。像评论里面那两个人,就是典型的臭不要脸,脸皮赛城墙。这个题目,一看也是他们俩那种人提问的。没有二本的分数,还做事十大名校的美梦。一脸的青春痘,还想去选世界小姐。真是呵呵哒。要点脸怕什么。


小六先生

网友一:

1、二本和三本合并,不是学校合并。是录取批次合并,取消三本批次,并入二本批次,一并招生。三本是民办学校,毕业证还是原来的毕业证,没有变化。

2、二本,即本科第二批(又称本科二批),是指放在中国高考录取招生的时候在本科层次第二批次招生的学校,录取线一般要达到本科线。学年制通常为4—5年,学生毕业后颁发本科学历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书。

本科二批院校通常包括部分地方所属高等院校(包括部分地方所属的重点大学和一般高校)和少数实力较好的民办院校。部分省市的高考志愿已经将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合并共同招生。

3、三本,即第三批本科,是指中国大陆高等教育本科层次录取批次和录取顺序排在第三批次。三本院校的招生是根据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录取的方式进行的。 三本属于“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系列,学制为四年,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都是“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证书,“第三批本科”录取院校为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

网友二:

首先,弄清楚这件事。所谓的二本三本合并,只是高考录取批次第二批次和第三批次合并一起录取,第三批次学校不用等到二本录取后再录取那血剩下的“学渣”了。

比如,一个考生以前填一二三三个档次志愿。七月份一本淘汰了,八月份二本录,二本再淘汰了,九月份三本录取了。现在改成,八月份二本三本一起择优录,不用等到九月份了。

所以,只是入学录取顺序和时间改一下而已。别的东西依旧没变。你是蓝翔毕业,毕业证依旧是蓝翔的毕业证,不会变成北大!不会变成北大!不会变成北大!你若是民办学校还是是民办学校,你若是不入流学校还是是不入流学校,你若是热门专业还是热门专业。你的成绩专业不会有任何改变。学校的科研排名也不会因此有任何改变。

网友三:

一本二本三本并没有改变。现在来说一批次的填一本学校,二批次的填以前的二本和三本学校,你分数考的少,还是只能填以前三本学校而已,记住两句话,一是将二批和三批录取分数线和并,而不是将二本学校和三本学校和并,所以并没有任何改变,三本学校还是学费高。二是毕业证书上并不会显示几本学校,只会区分本科和专科,所以不管考的是一本还是二本还是三本,都只会填本科两个字。

网友四:

其实一直没有一本二本三本的定义,这只是高考录取批次只是录取那段时间的称呼,只是大家习惯用它们来判定学校层次而已并且长期用来称呼学校好坏,现在二本三本合并,学校还是那个学校学校,教学质量和学费不变,只是批次变了,毕业证上是不会写几本的只会写本科,但是以前面试官一般看学校名字判别几本,现在虽然合并了面试官照样知道哪个学校好,因为学校名字不变。但是话说来现在社会上理工专业二本三本(旧称)区别不会太大,就业区别不大。

网友五:

上一年的三本就变成了我们心中比较差的二本了。简单来说就是提高了三本的身价,降低了二本的质量,但是我发现同学们分数高一点的报考二本都会避开以前是三本大学。

二三本合并,拉低了二本分数线,总的来说还是对超“假性二本线”0-15分的考生冲击大。如果二、三本没有合并,这些考生就可以报二本院校,或者好一点的三本,合并之后,鱼龙混杂,使得考生难以把握,增加考生志愿规划难度。

但是对于上假性三本线的考生就比较好了,可以选到二本大学了。

网友六:

三本院校大多数为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说白了它就像一个公司一样,开设是盈利、赚钱的,就算并入二本录取,学费同样会很贵。公办的大学有补贴,完全是公益性质的。民办的大学没有政府补贴,自负盈亏,只有提高学费,民办大学才能从中赚到钱,所以学费相对较贵,而且是由各高校制定。

三本差不多都是独立院校跟民办学校。一本二本有大量府补贴。三本有吗?一个学校不单单只是运行教学方面,还有管理层,后勤各部分,三本院校没有政府支持,这些钱从哪里来?目前来看三本得到的是招生面扩宽,生源有提高,别的方面没变化。


英文主播皮卡丘

只要你未毕业,你专业又在里面,那你合并后的毕业证就是二本毕业证了。

首先要恭喜这样的同学了,本来是三本,但是突然合并,学校升为二本学校,那你爽歪歪了,最起码,本来出来是三本毕业证书,现在变成二本本科证书,就算没什么卵用,但是感觉也不一样啊!

还有啊,我要普及一下,虽然,你的学校升为二本了,但是你的专业没有变化,如果是你的专业升为二本了,那同学就不一样了,你懂吗!证明你的专业很强,有岗位竞争力,比学校升二本强多了!


你要是毕业了,不要意思了!

对于前脚走,或者已经走很久的同学来说,学校升了档次,只能说,以后你们可以回来看看,因为你们的毕业证书确实属于当时的三本证书!

但是不要紧,报家门的时候,学校已经升了档次,效果是一样的,这个没有什么好担心的,真的!

所以,也不要觉得痛心什么的。


少侠很忙

上面许多人都讲到了,现在二本和三本被称为普通本科。广义上,二者区别不大,都属于本科这个区间,但是您想要深究,这东西多了去了。

首先是学校性质,二本多是公办类的综合性大学,学生的专业选择相对丰富。三本我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私办的,一种是公办类大学的一个学院。说到学院,尝尝有人问是不是带学院二字的就是三本呢?当然不是。本人在浙江,举例浙江科技学院,虽然名字是学院确实一本大学,也是不错的学校!绝大多数情况如果名字是xx大学xx学院那么一般是属于三本,这里不敢说绝对。

第二点是学费,我一向认为越好的学校学费就越便宜,除个别私办又牛逼的。周围的情况,学费差不多是这样的。私办〉公办,专科〉本科,三本〉二本〉一本。

第三点学习环境。您问这个问题,不知是不是在不知选择哪个学校或者怕选到不好的学校而迷茫?您不妨多做功课,将想要选报的学校认真查询一下。如果您的区间已经是在普通本科中了,那么什么学校对你的文凭是没有影响的,专业对你的影响更大。一个好的专业。是你四年后进入社会的叩门砖。查询一下你喜欢的专业在这个学校的实力,这个不难。这个属于小的学习环境。那么难道还有大的学习环境一说?当然有!既然是浙江,我举例两个。一个是杭州师范大学钱江校区,一个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东岳校区。这两个细分,是属于三本的,学费也在万把块,但是它们有个优点就是学习环境和普通的二本甚至一本学生是一样的,公用一个校区,同住相同规格宿舍楼,你也是整个学校的一份子,只是说你的专业选择相对少而已。那么在这种条件下,你的大学习环境可以说是比较良好的。

最后,无论你考了什么成绩,都希望您平常心对待。希望你坚信,选什么大学不重要,不过是在哪个地方打游戏而已。(开个玩笑)

大学一定要好好学点实用的东西,不要虚度了光阴,否则你一生最牛逼的时刻就要留在高三了。好多人撑过了高考,却没撑过高数,不是说高数多难,而是大学里上课玩手机,下课打游戏,你让他拿什么考试,意念考试吗?

祝君好。


大愚and弱智

首先这个问题就是错误的。一本二本三本并没有改变。现在来说一批次的填一本学校,二批次的填以前的二本和三本学校,你分数考的少,还是只能填以前三本学校而已,记住两句话,一是将二批和三批录取分数线和并,而不是将二本学校和三本学校和并,所以并没有任何改变,三本学校还是学费高。二是毕业证书上并不会显示几本学校,只会区分本科和专科,所以不管考的是一本还是二本还是三本,都只会填本科两个字。


输给了一个等字

一本二本三本实质上并没有改变。比较好的学校一样是要求高分数,如果你分数考的少,还是只能填报以前的三本学校。只是录取分数线合并,而不是学校学校合并。所以,在本质上变化不大。再者就是,毕业证书上并不会显示几本学校,只会区分本科和专科,所以不管考的是一本还是二本还是三本,都只会填本科两个字。



但是分数线合并将会带来什么问题呢?

第一,本科合并录取,意味我们能填的志愿数量也减少了。相比往年上了二本线的考生可以二本填写6个平行志愿,三本填写6个平行志愿,但是,今年就只有6个志愿可以选择了。所以,在填报志愿时考生需要慎重考虑,照顾到两个层次的学校。

第二,少了很多参考标准,以往可以看着分数线过来二本就报二本,过了一本报好点的学校。但是,本科录取合并,原来的一本线、二本线、三本线三条线变成一条线或者两条线,缺少了往年二本线的参照。很多考生、家长应该多关注更多资料。

第三,取消三本,三本批次分数段的考生进入了二本分数段,原来二本线上的考生竞争更为激烈。对于考的不好的考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相比来说,机会更多,原来可能只能读三本学校,现在也有机会读二本院校了。既可以选二本院校,也可以选特色三本。


谈晴说暧

上一年的三本和二本合了后。那三本就变成了二本了呗。不过据我了解。三本的收费还是和以前一样,没有变化。但是原来的三本还是三本。只是名字变了话,其他都没变。这可能是为了平衡家长的虚荣心。那很多人都觉得读三本就白读了。

这样的话,原来三本学校跟原来的二本学校现在是一个同一个层次了。言外之意就是贬低了那个二本院校的价值。这就造成了原来二本学生的就业上更困难。

三本。其在刚刚开始的时候是从一些一本大学独立出来的,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盈利,是为了适应1999年教育部提出来的教育产业化战略。

而现在是为了照顾一些低分段的同学,他们为了有一个本科学学历,可以给他们提供这样一个平台也就相当于说是用钱买分数的意思。


路人甲的物语

我就按湖北的来说吧,以前一本二本和专科都是公办,而三本差不多就是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其中一些民办高校里面也设有专科)

一本基本都是985和211(可培养博士)

二本就是普通公办高校(可培养硕士)

三本就像企业一样,教育是一方面,主要是为了赚钱(基本本科学历)

近些年出现了变化(其实一直都在变),一些三本陆续升为二本,原本二本升为普通一本,还有一些公办专科合并成为顶尖二本逐步升为一本。

然而这样升也似乎并没太大用,高考录取分数还是院校自主划线。跟教育部划的线并没有太大关系,不过有些特殊情况还是有用的(比如,有些高出一本几十分的大学就举办自主招生考试,如果考过了,到时候高考发挥失利,只刚过一本线,依旧能上该校)

其实不用太在乎几本几本,人家在乎的是哪个学校毕业的,而不是几本。就比如前几年某某大学升为一本,但是在别人眼中中她就是二本。

说句实在话,大学生门槛越来越低,你不是985或211,一些企业都不把你当大学生~~好好读书吧兄弟们,我继续搬砖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