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圖書房」《漫畫經濟學》

「少图书房」《漫画经济学》

「少图书房」《漫画经济学》
「少图书房」《漫画经济学》「少图书房」《漫画经济学》

圖外借三室新書架(F),歡迎借閱

內容簡介:

《漫畫經濟學》特意將複雜的經濟學解釋轉換成簡單易懂的結構示意圖,便於你的理解。雖然我們很親切,但我們也保證很好不錯。漫畫的形式並不會降低我們對經濟學闡釋的深度和力度,所以聰明的你不必擔心自己“拜錯師門,誤入歧途”。我們使用的保證是靠前通用的經濟學標準語。

與單調無趣的經濟學讀本優選的不同就是——漫畫。這裡只有好玩又簡練的語言,你保證不會因為繞口的解釋而頭昏眼花以致迷失。

無須在此贅言,精彩就在文中。還是跟著貓老師一起開始經濟學之旅吧。

· 作者 ·

武敬敏 田萍

「少图书房」《漫画经济学》

精彩書摘:

理性經濟人,又稱作“經濟人假設”,即假定人思考和行為的目標都是理性的,專享試圖獲得的經濟好處就是物質性補償的優選化。

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的一段話對理性經濟人有較為清晰的闡述:“我們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飲料,不是出自屠戶、釀酒家和麵包師的恩惠,而是出於他們自利的打算。我們不說喚起他們利他心的話,而說喚起他們利己心的話,我們不說我們自己需要,而說對他們有好處。”亞當·斯密的這段論述向我們表明:人和人之間是一種交換關係,能獲得食物和飲料,是因為商家們要獲得自己優選的利益。

隨後的大衛·李嘉圖提出了經濟人的流氓假設:社會是由一群無組織的個人所組成的;每個人以一種計算利弊的方式為個人的利益而行動;每個人為達到這個目的,儘可能地合乎邏輯地思考和行動。

在經濟學家的眼裡,千差萬別的活生生的人都是理性經濟人,即不懈地追求自身優選程度地滿足的理性的人。顯然,經濟人都是自利的,以自身利益的優選化作為自己的追求。當一個人在經濟活動中面臨若干不同的選擇機會時,他總是傾向於選擇能給自己帶來更大經濟利益的那種機會,即總是追求優選的利益。

因此,理性經濟人是自利的,但自利並不接近等於自私。舉個例子說,一個人幫助了另一個處在危難之中的人,當被救者心存感激的時候,施救者也會慶幸自己沒有袖手旁觀而遭到良心的譴責——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的行善是自利的,但並不自私。

無論個體的行為是成功地為自己帶來正的經濟利益的流入,還是帶來了負的經濟利益的損耗,在作出決策時個體都是理性經濟人。在社會以及經濟活動中,人人都是理性經濟人。比如說買一件商品時,都希望買到的是“物美價廉”的商品,絕不會希望買“物次價高”的商品,因為在經濟活動中他會保持優選的自利。也許在結果上他買了“物次價高”的商品,但絕不改變他是理性經濟人這一假設事實。

可以說,理性經濟人是經濟學的很基本概念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