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图书房」《漫画经济学》

「少图书房」《漫画经济学》

「少图书房」《漫画经济学》
「少图书房」《漫画经济学》「少图书房」《漫画经济学》

图外借三室新书架(F),欢迎借阅

内容简介:

《漫画经济学》特意将复杂的经济学解释转换成简单易懂的结构示意图,便于你的理解。虽然我们很亲切,但我们也保证很好不错。漫画的形式并不会降低我们对经济学阐释的深度和力度,所以聪明的你不必担心自己“拜错师门,误入歧途”。我们使用的保证是靠前通用的经济学标准语。

与单调无趣的经济学读本优选的不同就是——漫画。这里只有好玩又简练的语言,你保证不会因为绕口的解释而头昏眼花以致迷失。

无须在此赘言,精彩就在文中。还是跟着猫老师一起开始经济学之旅吧。

· 作者 ·

武敬敏 田萍

「少图书房」《漫画经济学》

精彩书摘:

理性经济人,又称作“经济人假设”,即假定人思考和行为的目标都是理性的,专享试图获得的经济好处就是物质性补偿的优选化。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一段话对理性经济人有较为清晰的阐述:“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我们自己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好处。”亚当·斯密的这段论述向我们表明:人和人之间是一种交换关系,能获得食物和饮料,是因为商家们要获得自己优选的利益。

随后的大卫·李嘉图提出了经济人的流氓假设:社会是由一群无组织的个人所组成的;每个人以一种计算利弊的方式为个人的利益而行动;每个人为达到这个目的,尽可能地合乎逻辑地思考和行动。

在经济学家的眼里,千差万别的活生生的人都是理性经济人,即不懈地追求自身优选程度地满足的理性的人。显然,经济人都是自利的,以自身利益的优选化作为自己的追求。当一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面临若干不同的选择机会时,他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经济利益的那种机会,即总是追求优选的利益。

因此,理性经济人是自利的,但自利并不接近等于自私。举个例子说,一个人帮助了另一个处在危难之中的人,当被救者心存感激的时候,施救者也会庆幸自己没有袖手旁观而遭到良心的谴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的行善是自利的,但并不自私。

无论个体的行为是成功地为自己带来正的经济利益的流入,还是带来了负的经济利益的损耗,在作出决策时个体都是理性经济人。在社会以及经济活动中,人人都是理性经济人。比如说买一件商品时,都希望买到的是“物美价廉”的商品,绝不会希望买“物次价高”的商品,因为在经济活动中他会保持优选的自利。也许在结果上他买了“物次价高”的商品,但绝不改变他是理性经济人这一假设事实。

可以说,理性经济人是经济学的很基本概念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