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军的美术造诣到底有多高?

艺屿EYESVOT

冷军是中国当代超写实油画的标志性人物。

超写实油画到底有没有艺术性?它的艺术性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它对油画的发展起到了哪些作用?如果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了,进行权衡和对比后,是打开冷军美术造诣的钥匙。

冷军超写实油画

一个无法忽视的事实就是,油画所有的创造都来自欧洲,欧洲之外的油画家若对油画表现出崇拜倾向,只能以“拿来主义”的方式,借用欧洲先辈的技法和理论。

若借用的好,也可能成为油画届的风骚人物,若借用不当,只能成为西方艺术的傀儡,掉进鹦鹉学舌的陷阱而无法自拔。

冷军作品

庆幸的是,冷军有着清醒的头脑,他没有一味的克隆西方那些成熟技法。

当代中国超写实油画第一个标志性人物是罗中立,创作于1984年的《父亲》,代表了罗中立的最高水平。

如果说罗中立给超写实油画加入了中国式的乡土味和亲情味,让油画变幻出中国特定时代下的人文关怀与伦理道德,代表了一个时代对血脉思想的崇拜意识。

冷军作品

那么,超写实在冷军笔下,则生发出了忧伤的时尚气息,以及女性对韶华渐行渐远的无限缅怀,这种缅怀是带有中国古典式的哀愁和叹息。

冷军笔下的女性,无一例外以脉脉含情的眼神瞅着纷杂而浮华的世界,流露出李清照式的哀婉和矜持,这是中国女性含蓄美的本色。

冷军在他作品前

冷军用油画这个舶来品承接了中国女性身上那种千百年来所特有的心灵隐秘,让作品散发出浓烈的古典美和诗意美。可以说,他依靠“借尸(以西方油画为尸体)还魂”,完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华丽再造,让油画朝着民族化、本土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这个意义是冷军超写实油画最突出的亮点。

冷军作品

如果用成语来形容冷军超写实作品风格的话,那就是清新自然或者安谧娴静,这种美学特征来自冷军对国画意境美的融会贯通

从技法层面和艺术价值来讲,超写实绘画技术含量并不高,是匠人精神的具体呈现,若没有持之以恒的定力,则很难弄成这个事。超写实油画是众多优化创新方式的一种尝试,是过去式的画法。


鸿鹄迎罡

作为一个在前英国读完某美术专业的博士、后任博士生导师的我,我是否有资格评判冷军的绘画?我认为首先是冷军无资格进入我的评判体系里。

在国外,尤其是在西方世界里,所有请我评画的均先要向我支付一笔广告宣传费,画家的经纪人还得向我说一大堆理由。就像我对博士生的考试题目及撰稿的论文是否能通过我的一票一样,必须在理论上赢得我的青睐。

既然题主发来提问,我呢!就当作消愁解闷,我先讲:冷军的画,比刘海粟画得好,比历代中央美院及全国、解放前至当代所有画家画的绘画在技术上好13亿万倍,但是,如果讲油画技术?他的绘画作品比前面提到的一切又落后了13亿万倍不止,为什么?因为冷军没有掌握西方世界绘画的最基本概念:透视和绘画面;立体空间感的景物如何表达;人的高度;人的形体;被画对象的比例;体积感;这在冷军的绘画里几乎为零。

因为此人没有受过最基本的职业技能训练。冷军更不懂配景和配物;方形景物的平行透视;方形斜面景物的俯视和仰视;圆形、曲线形景物的透视;更不懂油画中的阴影;日光阴影;灯光阴影;反影:水面反影;镜面反影等等。这是西方世界油画技术的基本规律,当然,从解放后至当代中国也只有两位画家达标:一位在上海;另一位在北方。卢浮宫、凡尔赛宫、大都会等泰斗级艺术史撰稿人现已把中国这两位画家写入了史册,当然,冷军再过50万年也不可能被写入西方艺术史上的世界艺术史或东方艺术中,这就是原因之一,因为在西方欲成为名家,先得让行家写文章认可。冷军的绘画,不能称油画,无油画"肆意雕琢"的技法与技能,实质?或:本质?它的画就是照像馆里、上个世纪30年代画死人像的,或称匠人画像。

西方行家看了看冷军的画:皆为新平面化的不知冷暖色及补色的民间画照片的手艺人之画。再讲的明白一些:冷军用原色画画,而油画的色彩表达是三色配合,产生新的色彩关系。这种画法,冷军不懂,也不会。所以,冷军不能称为艺术家或油画家,至于中国哪两位画家,入选西方人撰写的世界艺术史中,今天暂且不表。







杨晓东藏王

此超写实非彼超写实,昏鸦已经论述过超写实的前世今生了,这里着重说下以冷军为代表的所谓超写实有何意义和特点。

油画真正到中国不过一百多年时间,这么短促的时间里艺术家们所作的任何尝试与模仿皆是有意义地积淀。

从五、六十年代清一色的前苏联批判现实主义到八十年代后各种艺术思潮风起云涌,以靳尚谊、杨飞云、杨逸飞等为代表的具有古典倾向的写实主义以一种带有中国情怀和审美特色的形式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冷军的人体。

罗中立先生的《父亲》开了超写实第一枪,在当时也是意义非凡的另类尝试,随后几乎不见了超写实的踪影。九十年代冷军先生创作的超写实静物先后获得了几次全国性展览的大奖,多年在此领域地执着与坚持获得了一定的成就也在情理之中。

冷军的超写实绘画是带有主观审美与古典情怀的对物像之再创造。

从照相主义最初脱胎于波普就注定是为技术而技术,为客观而客观地恶搞。置身事外的冰冷和不以为然就是超写实的标签。
《肖像之相小姜》

明显不同的是我们从冷军早期的静物可以洞见到画家的某种侘傺情怀,锈迹斑斑的工业金属,染尘的水果都参杂了复杂的叙事主题。

后期的人物创作无论从选题还是技法运用都透漏出画家的设计与刻意,每一位在中国成长的艺术家都背负了太多的文化重荷,尤其是五零六零后一代。
《小罗》

局部

在技法与形式上冷军的绘画显而易见还是在传统绘画领域的范畴并未脱离。

其创作还是在写生基础上地创造,甚至于是古老的室内架上绘画的标准模式。给光上毫无疑问是取舍有度的古典规范,试图追寻的还是“以形写神”式的表现。

欣赏冷军的画,人们的眼球多是集中在类似毛发和衣物饰品等细腻的描述,相信接受过基本造型训练的人都知道那并非多么逆天的技术,人物面部光影自然过度变化才是最要命的难点。细节的刻画逼真却无违和才是难点。
发张国外的超级写实,从
初感上看和冷军的在本质上完全不同。

冷军的用光很讲究,没有过人定力和意志力是无法做到的还原,累了自己不能累了观者。昏鸦虽然无法眼见冷军整个地作画过程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基本“纯手工”的制作(据说一年一张画),照片和投影仪只不过是一种参照罢了。
把创作主体视同为机器本身(相机),相机在光学运用上都向带有主观审美的绘画靠拢了,超写实比相机还“相机”。

综上所述昏鸦将冷军定义为具有超写实主义倾向的古典写实是不框外的评价。诚然,对于“冷军粉”而言什么画派、主义、风格、技法都是浮云,喜欢才是硬道理。没毛病,昏鸦挺你!


疾飞昏鸦

冷军的油画,拓展了写实技法表现所能达到的某个度,但从艺术的维度讲,几乎不入门。

为什么这么讲呢?看看所有观众在其作品前的表现可知。所有人啧啧称奇的是毫发毕现的细节,无人能进入作品展现的精神世界,因为他的作品本身不能提供。

冷军特别欣赏忻东旺的油画,称其为画家中的画家。忻东旺的油画,是“画”出来的,冷军的油画,是“做”出来的。一个是心手相应的自然流露,关注的是大时代中被边缘化的“人”,境界很高,艺木造诣极高;一个是处心积虑地谨毛失貌(吴冠中语),人都僵成了蜡像。两相比较,高下立叛。

艺术是打动心灵的,不是无聊炫技的。

再看忻东旺的白菜和冷军的竹子。东旺的白菜中能看到清贫中对自我品质的坚守,而冷军的竹子只剩下几笔潇洒的笔触。

冷军书法第一,写意老虎第二,油画最次。

奇谈怪论,提供另外一个角度。


天马行空郭大侠

冷军超写实作品欣赏,简直细致入微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fd39ec34cea675674da8e585cce9c2fd\

QU视频

有绘画之功,无油画之味。中国的油画创作走了两个极端。一是太“照片”化!过于写实。二是太了草的所谓“抽象”。连作者自己都看不懂的抽象画,甚至是草图,涂鸦,油漆工味!看近十年来的某拍卖行的油画专场专集便知!甚至有刊物也发了类似垃圾的“作品”。古人云“过之不及也”。......看了有人晒出的冷军画的图片,我以为风景画比人物肖像更有点油画味!这里仅就此问答所发的三图片而言。(其中一幅是中国画。).........。靳尚谊先生的画写实,但有油画味。王沂东比靳先生走的远了,冷军又比王沂东走的更远!只差“底片与冲洗”的流程了。总以为超写实 的画很“牛逼”(我在这儿使用了一个时尚词,😁)。超写实的画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现于美国。超写实能说明你的水平更高?还是为了忽悠那些买家,让他她们从腰包里拿出更多的钱来?😁我的观点。并非美术评论!仅仅回答编问而已。


墨之客江南烟云1

所谓艺术,艹乙,(艺)字有花草,木、(术)字木字多了一点,说明树木配合花草表达景物,画出一道风景展现出它们的美,才能算艺术,单独一个人或某样东西,不能表达什么!只能说是画像!


曾经最美194473738



不能不承认,在当今中国的画家群里,冷军是一个姣姣者。他的超写实主义油画受到很多人的喜爱。特别是他对人物刻画至纤毫毕现的细腻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初次接触冷军的油画,有一种疑为天人之作的感觉,因为其画作的形象逼真度甚至已经超越了摄影!可见冷军的功力深厚和在画作上的精耕细作的创作态度。



但后来,陆续看到一些世界的经典油画,与冷军的画作比较,渐渐地悟出了其中的差别。总觉得冷军的画缺了点什么?缺了点什么呢?缺少了油画所特具的气质和神韵,缺少了厚重感。以致使人们在欣赏冷军画作的时候,常常会以为不是在看一幅油画,而仿佛是在看一幅摄影作品。不免产生一种淡淡的遗憾。



应该说,冷军的美术造诣很深,对绘画的理解也相当透彻。但他在油画的创作上与其说是创新,不如说是探索。我们看到,近年来冷军的油画正在从细腻逼真向揭示人的心灵和精神层面侧重,看上去比之早些时候的画作凝练,厚重,更具张合力,更富有底蕴,当然也更加耐看了。





油画真正进入我国还不到一百年的时间。画家们一直在摸索中前进,冷军便是这其中特别努力成绩斐然的一位画家。

谢谢冷军!


谁怜一灯影

单从画作的角度来评价,艺术气息清新高雅,写实的造诣很到位,犹如一股清流,让人耳目一新,真正的作品让人看后,心无杂念。如淡淡的荷香,让人可以在心灵中升腾起美的享受。才是达到艺术创作的灵魂。










夜钓荷塘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