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假性亲密关系是一种防御机制?

我爱你871123

说到假性亲密关系,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假性自体,其实这两者是有关系的,都反应着某种人际现象。说的通俗点就是讨好,这种讨好总让人觉得不够真实,疏远。这和虚情假意要区别开来。虚情假意是刻意为之是为了某种目的刻意表现的很亲和很亲密,而假性亲密关系是一种一以贯之的人际模式,深印在人性格深处,无论何种场合都会如此。这样的人看上去很随和很亲和,甚至可以在他面前比较任性,他自然保持着客气和微笑,即便内心里已经极度的不舒服,甚至常常因为别人的眼光会“牺牲”自己的需要。一般由于外在威胁常人会委曲求全,但是他们常常无论什么场合都会表现的“委曲求全”。其实就内心世界而言,他们是极度自卑的,缺乏价值感,觉得只有讨好别人才能获得存在感和价值感。把别人需要看的很重,把自己的需要看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而潜意识里是赋有敌意的,他们总会把他人放置在自私的角色上,所以你看不到他们的真实面目,他们真实的所思所想。他们的关系都是利用与被利用的性质,他们的关系性质和其本人一样都带有匮乏感。这都源于小时候的关系模式。一般非独生子女容易塑造成这样的人际模式。家里兄弟几个或者兄妹几个,往往都会形成竞争模式,毕竟父母不能面面俱到,孩子们为争取到父母的关注和重视常常会过早的学着做懂事的孩子。在我们的文化里也容易塑造成这样的性格,就是懂事的孩子才值得他人羡慕和夸奖。所以孩子从小的生存方式就是如何的迎合他人。所以孩子们的真实需要往往会被忽略,孩子们的自我价值感会被削弱。

答者:暖心理咨询师刘思辰


暖心理

假性亲密关系(irrelationship)不是一个严肃的心理学术语,但这个词却相当生动地描绘了一种常见的情景:一方面,两个人的生活或许已经非常紧密地关联在一起,一切日常活动都围绕着彼此安排,住在同一个屋檐下,经营着婚姻或家庭生活;另一方面,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两人之间开始有了越来越多无法探讨的话题、不敢表达的情绪,以及难以掩饰的不信任和不安全感。

当两人看似亲密地长期相处,但是情感问题一直存在,却无法被察觉和解决时,假性亲密关系就产生了。这样的关系中有很多双方小心回避的禁区,也有很多被忽略的盲区,让本来可以更加亲近的关系止于小心翼翼和心照不宣。

如今,伴侣之间的假性亲密关系是非常普遍的。相恋数年却不了解彼此的成长经历,即将走入婚姻却并不了解彼此的婚恋观念,尤其是夫妻之间,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却貌合神离的例子比比皆是。我相信没有人愿意在这样的关系中度过余生,我也相信那些未婚的人更希望提前做好准备以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

过去的几年中,我以心理咨询师和人际关系培训师的身份帮助许多伴侣们克服关系中的障碍,建立更亲密的感情。他们中有很多人,都带着对爱的真诚渴望建立起亲密关系,也曾一度感到与爱人非常亲近,并因这种亲近的感觉而组建了家庭。可是赚钱养家令人疲惫,日复一日的相处让人产生惰性,他们的关系停止成长,一轮又一轮的挑战和矛盾让亲近的感觉开始消退。亲密感成了昨日的美好记忆,而对于未来的关系发展,只剩下越来越多的迷茫和担忧。

我们的社会,对于什么是亲密关系已经做出了非常多的描述和界定。周末的烛光晚餐,忐忑不安的表白,羞涩的牵手和初吻,情人节的巧克力和玫瑰花,雪白的婚纱和盛大的婚礼……似乎当两个人经历了这些过程,关系自然会变得十分亲密。可事实上,合乎普世价值观的仪式并不能保障深入持续的亲密感。

真正的亲密,是由两个人关系的质量、情感的联结、沟通的深度以及对彼此的理解和信任来决定的。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建立和维护关系的能力,在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普遍比较缺失,很多人并不懂得具体要怎么做,所以只能观察、模仿一些流程化、仪式化的东西。

真爱为什么会掺假

首先,他们并不真正了解自己。许多人不清楚自己为什么恋爱、结婚,也不确定自己希望从感情中获得什么。当我问他们“你能想象的最好的感情是什么样的”,他们往往一脸茫然。替代他们做出婚恋决定的,往往是家人或世俗的压力,“糊里糊涂先把婚结了再说”是常见的心态。

其次,很多伴侣并不完全了解彼此。他们虽然在形式上非常亲近,甚至习惯了彼此的存在,但是并不了解对方对于情感、性、金钱、生育、精神追求等问题的看法。很多人是糊里糊涂地走进婚姻的,并没有意识到作为夫妻,他们需要达成怎样的默契。而当关系出现问题、两个人不得不坐下来谈谈时,才会意识到“他(她)居然是这样一个人”,于是进退两难。

最后,很多人自身的心理问题阻碍了亲密关系的发展。他们的原生家庭和成长经历从负面影响着他们与他人的相处方式。亲密关系中情感的表达、信任的建立、矛盾冲突的处理,都会受到个人心理问题的影响。随着相处时间的增多,这些问题会愈发明显。

理想的关系,应该是不断成长和成熟的。但是由于这些原因,很多亲密关系很早就停止了成长,伴侣之间为了避免矛盾,谨慎地回避着一些重要或者敏感的话题。两个人对彼此的了解、接纳和信任并没有随着交往时间渐长而增多,相处也仅仅依赖于习惯、义务和责任。

假性亲密关系怎么破?

我在情感和心理咨询工作中发现,一方面很多人对自己的情绪模式缺乏觉察和思索,另一方面,在遇到矛盾时,两个人缺少寻求专业帮助的意识。因此会反复在一些琐碎事务上争论,却忽略了对错背后往往隐藏着更深层的匮乏和不满足。情感交流不畅、了解和信任的缺失感被放大,导致误解和错误的表达,才是问题的根本。

要避免出现这种状况,最关键的一点是要重视建设高质量的关系。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成年人,性格和情感表达方式一定有很多差异,需要有效的沟通、理智的探讨和积极的表达,共同面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容易被生活的琐事分心,或者太忙于工作。重视关系意味着无论多忙,两个人也会安排时间,专注于让关系成长的事情。

如何沟通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关于沟通,应该不仅仅关注具体的事件,更应该关注两个人在关系中的角色、期待、评价和感受。对于反复出现的问题,下次如何共同解决;久未表达的想法,是否可以在此刻和盘托出等等。只有不断地反思和探讨,才能铸就高质量的关系。

如果两人已经过多地相互伤害,彼此都伤痕累累、疲惫不堪时才寻求帮助,恐怕连专业人士也无能为力了。


知性社

防御机制的定义已经相对深入人心了,它是指人的潜意识为了维持情绪、能量上的稳定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常见的防御机制有否认、合理化、升华等。但从更宽泛的角度上来说,只要是不为自己意识所认知的、为防御负面心理冲击而采取的措施,都可以称为防御机制。因此,

从理论上来说,人可以做的几乎所有的事也许都可以成为防御机制。有本近几年知名度颇高的书《一百零一种防御机制》,阐述的便是这个道理。

那么,什么是假性亲密关系呢?

假性亲密关系指的是,两个人之间其实并没有产生真正的亲密连结——他们只对对方是否能满足自己的需要感兴趣,却不真正了解对方是怎样的人,也不关心对方

。他们也许会给对方承诺,但实际上内心却并未想过要去认真恪守,那么这样的关系便可称之为假性亲密关系。


可以说,假性亲密关系就像是一场两人合谋的表演,双方不约而同地演出亲密互动的表象,但内里却缺乏真实的情感交流。

人为什么要维持这样一种假性亲密关系?很多时候是为防御痛苦

这种痛苦可以是具体的:失恋的苦,工作、生活上承受巨大压力的苦,也可以是抽象的:孤独、无意义、与他人没有真正的连结所产生的苦。

如果心无法连在一起,那么身体靠得很近也能制造出一种幻象:我们是在一起的,这样痛苦与焦虑就能暂时得到某种程度的缓解

这样的防御机制也许能运行很长时间,但内里空空如也的本质可能始终无法改变。

作者简介: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实践超千小时,主擅领域包括婚恋情感、人际交往、两性心理、人生规划、家庭关系等。自2011年开通新浪微博以来,粉丝六万多人,坚持定期回复私信,无私为近六千名求助者提供咨询,咨询解答超千万字。《婚姻与家庭》杂志特邀专家,多家媒体签约撰稿人。欢迎关注我的个人自媒体(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知乎、头条号)。

心理咨询师曹怀宁

假性亲密关系是指表面看起来在一起,但实际上却不断回避真正的亲密关系。在情侣关系中,这样的状况非常多见。很多的情侣和夫妻并没有亲密的感受,他们彼此的关系更像是一种责任,也像是一种表演。两个人约定好规则,按规则做事,努力不去犯错误。所以,看起来两个人是在一起的,但实际上彼此之间是没有情感沟通的,也不愿坦诚和接纳对方。

那为什么说这是一种防御机制呢?心理防御机制是我们为了抵御外界刺激,以免对我们心理造成创伤形成的一种保护机制。在假性亲密中,两个人通过这样的方式回避了真实的情感碰撞,将复杂的两性关系简单化。两个人之间保持着距离,毕竟没有接触就不会有伤害。

有时候维持一段假性亲密关系,也是因为害怕被抛弃。很多家长经常劝说孩子,“谈恋爱一定要留个心眼儿”,“不能陷入太深,谁认真谁就输了”之类的话,听起啦是对孩子的一种保护,但背后传递的想法就是对关系破裂的焦虑和恐惧。这样的想法无形中会让关系破裂后的两性有种被抛弃感,觉得自己输了。所以,很多人就再心理竖起来高高的心墙,与其被抛弃,不如不要接触好了。

所以,真正的亲密关系不应该是一种防御机制,而应该是支持。在亲密关系中,双方都可以获得成长,学会亲密的相处方式,让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的人。奉劝仍旧处于假性亲密关系中的朋友们,适当的打开自己,也主动去了解对方,相信对方会对自己温柔相待。


鹈鹕心理陈小康

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流派提出来的,是说个人在精神受到干扰时,用以避开干扰,保持心理平衡的心理机制。

而假性亲密,是指关系双方虽然形式上很亲密,但实际却在回避真正亲密地在一起。也就是说,我们可能在和最亲密的人相处时,虽然不离不弃也不争吵,但在这段关系中你可能感受不到一种深刻的情感链接,总是感到差点什么,却又说不清楚。

比如,当你和你的另一半说起自己身体可能出了某方面的问题,但对方却没有表现出惊慌或者担心,没有表现出可能会失去你的本能的情绪反应,这会让你认为,平日里的亲密究竟是不是真实的。

为什么说假性亲密关系是一种防御机制?

假性亲密关系是两个人一起防御那种需要双方一起努力形成的真正亲密关系。

通俗来说,因为投入到一段真正的亲密关系中,需要消耗你的精力和情感,为此你还要承担得不到回报的风险,有句话说,“认真你就输了”,所以为了避免在感情中受伤,避免在情感中的焦虑和恐惧,就会建立起“假性亲密关系”,让我们觉得在这样的关系中,是安全的,是不会受伤的。

但这样,会让你处于情感的封闭状态,身心不合一,则是一种分裂。你口口声声地说着“我爱你”,在精神上却拒绝深刻的情感链接。

审视一下自己,是否在亲密关系中一直保持这样的状态。

这种表面上的“安全感”,会让人陷入长期的不易分离的假象之中,如果不修复则会带来更加严重的问题。


临床心理专家于际敬

你坐在我对面,看起来那么端庄,我想我应该也很善良

我打了个哈欠,也就没能压抑住我的欲望

这时候我看见街上的阳光很明亮

刚好这时候你没有什么主张,刚好这时候你正还喜欢幻想 刚好这时候我还有一点主张,我想找个人一起幻想

我说我爱你,你就满足了,你搂着我,我就很安详

你说这个城市很脏,我觉得你挺有思想 你说我们的爱情不朽,我看着你,就信了……

“假性亲密关系”这一话题,有些沉重,但是十分普遍。

很多时候,你以为你自己谈了个恋爱,其实不过是多打了几次炮而已。

你以为你们是在做“爱”,其实不过是各自对着一具肉体,在宣泄孤独而已。

年轻时背个假包,买个高仿,看个盗版电影,也正常。 穷嘛,用不起真的,也不知道真的,究竟好在哪儿……所以也总能一不小心,就谈了个假恋爱。

来自Yummy女性愉悦社区的cool girl——Piki分享了她的故事:

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和最亲密的伴侣在一起时,虽然不离不弃也从不争吵,却难以真正建立一种深刻的、自由的、能够互相响应的联结,总是“好像差点什么”的感觉。

这就是假恋爱、假爱情,学名是:假性亲密关系。

它不是一个严肃的心理学术语,却相当生动,在外人面前,你们是模范情侣,是理想的结婚对象,是一起赚钱养孩子的婚姻合伙人。但是一回到家里,你们之间已经有着越来越多无法探讨的话题、不敢表达的情绪,以及难以掩饰的不信任和不安全感。

虽在同一个屋檐下,但貌合神离。A sad truth……

01

我的假恋爱故事

我22岁的时候,差点结了婚,这个我身边很多朋友,都不知道,他们可能压根不会觉得我这种人,居然也想过结婚。

虽然我不觉得是段黑历史,但是也的确很少提及了。想了想幸好没结成……

说起来,和他的相遇很浪漫,是我骑着摩托车在八达岭山脚下,遇到的,我们后来一起摩托车旅行,一起开车公路旅行。他见过我所有的家人,我也得到了他所有家人的认可。

他妈妈甚至还带我看房子……一切看上去,都很美好。他比我大十岁,对我也比较照顾和宽容,我们在这个阶段没有任何争吵。

可是,那只是因为那段时间我职场上出了问题,我不想工作,所以放纵了自己。

当我们游山玩水的时候,我们并没有任何矛盾,我们可以整夜在酒店里听摇滚,看世界杯,可以在草原上,手拉着手看星星。

而当我回来工作的时候,我和他,竟然再也无话可说。他是一个无业游民,家里有房子嘛,很正常,租出去收房租挺好。而我却是一个希望通过职业养活自己的人。总之,后来我们不再有任何共同话题。

我回忆起,我当时恢复工作后,职场不顺,各种问题,终于撑不住了,央求他来看看我。他还是来了,我们一起在我公司附近的餐厅吃饭。我留了几滴眼泪,而他在对面,没有看到,因为他拿着新买的iPad在玩游戏,我当时的心,是整个冷掉的……从来没觉得他如此陌生。

后来,我还是不甘心,我们去旁边酒店开了个房。

我以为打一炮,就能解决我们之间心理的距离,而我终究是错了。

关系的亲密度,并不能以身体甚至生活中的距离,去衡量。

当时我们的关系,已经失去了成长性,已经死了。我们的地位不同,处境不同,而我们都没有为对方的处境和成长想过,我们以为爱情只是一场玩乐,不需要彼此安慰,彼此成长。

02

另一则假性亲密关系的故事

此去经年,我已经25岁了。

后来也经历了一些假性亲密关系,所以就像是一个不小心买过假耐克的淘宝少女,我已经能瞬间辨认出亲密关系中的假货,哪怕这种关系,表明上看起来,是多么完美。

我的一个男性朋友,是看起来婚姻关系比较好那种。他最近来我家找我喝酒,拐弯抹角还是说出了,想找我约炮。

我说你不是结婚了吗,而且关系不是挺好吗,为什么要找我?你老婆同意了吗?我单身无所谓,但是我要对你的亲密关系,负责任。

他回答:我和她之间,有很多问题。我们是一起买房买车,经营事业,可是我们很久不做爱了。我真是憋死了……

我说:首先,你可以让她上一下我们Yummy马上要推出的『拯救无性婚姻课』,到时

候,我可以给你一个优惠码。第二,我可以和你打个友情炮,你只要告诉她,你在外面和我约,那我可以和你上床……

他说:第一,她不会上课的,第二,我不能告诉她,和你约,她不会接受的。

我说那不好意思,这样我也不会接受的好吧,慢走不送,下次不要再提。

事后,我十分感叹:现在的假性亲密关系,真是无处不在。尤其是夫妻之间,虽在同一个屋檐下但貌合神离的例子真是多了去了。

这并不是沟通可以解决的,我们之前所有的认知是:沟通虽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

然而事实并不是,就像是我的朋友,他和他的老婆沟通过了,也提了另外的解决方案:放他自由,但是他的老婆并不同意。

这不是沟通可以解决的,是两个人在关键问题上,理念不一致,又无法形成一个双方都认同的解决方案,所以关系就进入了一个死胡同,无法向前,又无法退后。

(恩,我的朋友最近又找我聊天,说他最终只能离婚了)

03

@丑竹

我们在第六年分手了,异地时间太长而消散。痛苦,纠结,沮丧,不舍,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的负罪感一下就减到了最少,因为我明白,我们终于也不用那么累了,我们终于再也不需要,流程性的、仪式性的东西。太累了。

@ANZHE

和女朋友谈了八年恋爱,一起买房买车了,为了一起还房贷,所以就结婚了。她是一个比较黏的人,我偏偏是爱自由一些,我也不是不爱她。我很爱她,但是我总觉得,一回到家,空气都开始凝固了……

@Miss.陌:

和我初恋啊,五年时间,初二到高三。他高三把我骗出去把除了最后一步的,都做了。结果又说为了各自未来,还是分开比较好。其实他只是为了他自己的未来,我不明白他为什么那么虚伪……感觉他是有点爱无能,明明是很自私又假装为你想。和他谈恋爱真的还不如不谈。

04

假性亲密关系的成因

就像是一双假耐克背后是莆田的一个产业链,假性亲密关系背后也有一个完整链条。

以下内容有参考:知乎电子书《假性亲密关系》(作者 Steve Shi)感谢这本书,让我更加看明白了假货是如何诞生的。

假性亲密关系的三个原因:

▎1. 不了解自己

因为年轻或者无知,对自我的认知严重不足。当你连自己都不了解的时候,你怎么能知道自己在这段关系中,可以为对方提供什么,又需要对方给到你什么回应呢。

在上面的案例中,我22岁那段感情是这样的,我当时对自我的认知极度混乱。

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谈恋爱、结婚,也不确定自己希望从感情里获得什么。

▎2.不了解彼此

虽然你们的感情和身体,已经非常亲近,但是你们并没有因此而知道对方在很多问题上的看法。尤其很多人是糊里糊涂地走进婚姻的,并没有意识到作为夫妻,两个人需要在哪些问题上达成默契。而当问题出现时,才会意识到「他(她)居然是这样一个人」,于是感到骑虎难下、进退两难。

那位找我约pao的男同学就是,他匆匆忙忙结了婚,以为所有问题都能通过沟通解决。

但是他还是不了解他的伴侣,他们无法在性生活上有默契和共识。

▎3. 爱无能

很多人自己有情感上的障碍和问题,阻碍了亲密关系的成长。许多人的原生家庭和成长经历,都有些问题,这些问题未经反思和处理,也就一直影响着他们的相处方式,说的俗气点就是「爱无能」。

那个有故事的女同学Miss.陌不就是遇到了这样的初恋嘛(当然这里我不先分析她的初恋,是因为什么问题,虚伪而自私)

04

这个世界会好吗

看了这么多假货,这么多悲伤的爱情故事。那么什么是真货呢?还有真货吗?

说实话,其实我见过这样的爱情,A和B是一段开放性婚姻,他们的关系不被所有人看好,但是我觉得是真正的亲密关系。

他们结婚7年了,没有要孩子,经济独立,两个人一直定期旅游,定期学习成长,在他们婚姻的第三年,他们甚至参加交换伴侣的聚会,彼此分享对方的艳遇和对其他人的性欲望。在其他人看来,这是出轨和不忠,但是在他们自己眼中,是玩乐的方式。他们的心理和思想,完全契合……他们两个人绝对透明坦诚,所以其他偶尔的艳遇,并不是问题。

真正的亲密关系,是你与另一个人之间深刻的、自由的、相互回应的联结。不是义务责任、不是委曲求全,不是一时贪图共同玩乐,不是为了共同利益的共同努力。

它应该是不断成长和成熟的,像一株植物,可以不断开花。

而不是,大家普遍认为的「爱情最终都会变亲情」,这是错把假性亲密关系当作了感情必然的归宿。

欢迎你来Yummy,和有故事的女同学们一起探讨。

这里是Yummy,专注于新女性的欲望管理,帮助每一位女性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愉悦方式。


Yummy女性愉悦社区

假性亲密关系是说两个人情感的融合处于很浅表的状态,而且这种状态有一直持续下去的趋势。好的亲密关系是两个人对彼此都感到安心、信任、安全,互动过程和情感的流动都很顺畅,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两个人在一起“很舒服”。

假性亲密关系表现为两个人能够一直相处,从表面看,两个人是亲密的,但实际上两个人的关系里有很多“雷区”,一踩就会爆发战争,发生战争又不能得到一个两全其美的结果,于是两个人都小心地回避这些“雷区”,为了避免战争而尽力维持和美的表面关系,而实际上两个人都没有获得自己满意的亲密情感。

举个例子:一位全职太太,最近发现丈夫每天回家很晚,太太很担心丈夫有外遇,终于有一天憋不住“埋雷”了:她对丈夫大声斥责:“你是不是在外面有人了!整天不着家!”其实丈夫是在单位加班赶进度,一听太太这态度这话完全不理解自己的辛劳,丈夫很伤心,但他只是一声不吭地转脸儿头也不抬地看手机,这就更惹恼了太太,于是暴风骤雨一路追加过来......结果可想而知,当两个人精疲力竭地结束战争的时候,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反倒是两败俱伤。于是两个人默契地撤退,各自从“雷区”后退一步,太太再不提丈夫晚回的事,丈夫该加班还是加班,但是,一股淤堵的寒流从“雷区”升腾出来,慢慢在这个家庭中弥漫开来......

走进这些“雷区”会发现,这里充斥着两个人对关系的愤怒、冷漠等等情绪,而实际上,在这些情绪的背后是我们生命成长的早期曾体验过的被父母或其他抚养人抛弃或忽视的经历所带来的恐惧和伤痛感。我们用愤怒来掩盖了恐惧,用冷漠来掩盖了伤心,是在后来的生活经验的影响下自发形成的防御机制,为的是避免焦虑,维持心理平衡。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这种防御机制一直跟随我们,保护我们免受伤害,自然也带入到亲密关系中。正是这样的“雷区”的存在,阻碍了两个人获得更安全、更亲近的关系,使我们的亲密关系流于表面、假象。而这些“雷区”的产生,都是我们的防御机制在其中作祟。

假使丈夫能够意识到太太愤怒背后的恐惧,太太能看到丈夫冷漠之后隐藏的伤心,情形就会大不一样。丈夫会放下自己的伤心,先安慰太太因为工作有点忽略她,再讲讲最近工作的困难和进度要求等等;太太也会放下自己的愤怒,体贴丈夫为家庭担当的辛劳,没准马上下厨煨两个热气腾腾的荷包蛋端到丈夫手上。真正的亲密关系就从这一刻开始了。


心理专家刘爱民

什么是假性亲密关系呢?在我们周围,朋友,父母,邻居,甚至我们自己,常常看到夫妻过了十几或几十年,每天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为一些小事争吵或者没什么争吵,但各自有各自的心事,习惯了伤心自己的伤心,烦恼自己的烦恼,看似平静无波的生活却像少了些什么味道,看似很近,其实很远。我们往这样的亲密关系叫做假性亲密关系,利用形式上的在一起,来回避真正的在一起。

这样一种假性亲密关系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分别在不同的原生家庭里长大,我们的父母或抚养人给了我们最基础的情感生长的土壤,可能幼小的时候我们曾经感受到被抛弃或可能被抛弃,所以我们会在自己的亲密关系里产生焦虑和回避,而这个焦虑和回避的本质是我们对被抛弃的恐惧和伤痛的感觉,恐惧和伤痛是如此让人难受,以致我们会自发地用一些更有效和看起来更有力量的情绪来代替它们,比如冷漠和愤怒,我们长久地使用这样的方式与人互动,以防我们付出自己的真情后受到伤害,也就形成了我们面对亲密关系时的一个防御机制,与其被抛弃,与其面对那么复杂的局面,不如保持距离。


一直依赖这样的直觉防止自己受到伤害,却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获得一份充分理解,接纳,被关注,欣赏,相互信任忠诚的亲密关系的机会,是不是有一种捡到芝麻,丢了西瓜的感觉呢?

那么如何才能打破这个防御机制,获得理想中的亲密关系呢?首先我们要看到自己真正的需要,看到自己情绪的来源,理解了自己,才会更好的理解和接纳对方,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关系里,与自己的关系是最重要的一个。然后,还需要增加一些勇气,试着与TA分享更多你内心的真实感受,尽管那恐惧感依然存在,不向前迈步,就会永远停留在原地。而你的真实与勇敢,相信也会触动TA,影响TA,也会给你们的关系增加营养。最后,给您一个建议,如果你在自我成长与改善亲密关系的路上遇到困难,请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获得帮助。


月亮树飘香

假性亲密关系irrelationgship,是一种双方形式上在一起,本质上却在回避真实的亲密关系的一种亲密关系。正常的亲密关系中,双方是互相信任、互相依赖的关系,对彼此开诚布公,能深入交流。可是在嘉兴亲密关系中,彼此虽然在形式上是在一起的关系,可实际上是是避开了双方自愿为这段感情的付出,所以是一个彼此双方互相防御的状态,两个人都在避免自己付出真实的感情,避免真正在一起的的亲密状态。

为什么在原本应该是亲密的关系中会出现假性的亲密关系呢?这和关系中双方的相处模式有着很大的关系。比如吵架,女生说:你为什么那么做,为什么伤害我?男生说:你斤斤计较,有完没完。即使是争执双方也都在回避问题的本质,不对对方的问题做出积极的回应,处在一种互相职责、推诿的状态,并且这种互相伤害和不直面问题的状态持续很久,就会容易形成假性亲密关系。

很多时候,恋爱中的双方会有不自信的时候,因为害怕失去,害怕在感情中付出后被无视,所以干脆什么都不做,严重的更是完全不作感情上的回应,把自己的内心和真实想法关起来,双方不自觉的达成了一种共识,你不惹我,我不惹你,但是我内心的禁地,你也不能进来。这是一种既想在一起,又不知如何在一起的矛盾的心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