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公交游北京之14路 尽显大西城风情

北京14路公交,从北京三十九中学到角门南站,南北穿过西城,共18站。这条公交线路看似很普通,却能带领我们领略大西城独特的风情。

跟着14路公交,能欣赏到哪些景点呢?

景点一:西什库教堂

跟着公交游北京之14路 尽显大西城风情

西什库教堂,本名救世主教堂,俗称北堂,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什库大街33号,是一座天主教堂,1703年开堂,曾经长期作为天主教北京教区的主教座堂,是北京最大和最古老的教堂之一。

西什库教堂是一处中西合壁的建筑,教堂的主体建筑为一座三层哥特式建筑,顶端共由11座尖塔构成,建筑平面呈十字形,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高16.5米钟楼尖端高约31米,曾经是北京内城最高的单体建筑,教堂建筑的正面有三个尖顶拱券形入口,入口拱门之间雕刻有圣若望和圣保禄等四圣像,建筑正立面上的门窗均用汉白玉石刻装饰,正门中央主跨上有一扇瑰丽的圆形玫瑰花窗,礼拜堂四周则有大小不一的80面玻璃花窗。

景点二:府右街(西城最美的街道之一)

跟着公交游北京之14路 尽显大西城风情

从府右街的开辟到现在,不过八十多年的历史。从前,府右街南半部为皇城,北半部为中南海的一部分,是不能通告的。如今成了沟通北京南北城交通的主干线之一。马路两侧的便道上,国槐茂盛,绿树成荫,是一条美丽而安静的街道。府右街路东,为中南海西围墙,北墙南半段为红墙,为明清两朝皇城西墙的一部分。红墙高一丈八尺,顶上覆盖首金黄琉璃瓦。从灵境胡同东口以北的围墙是民国以后重修的。

明陆钱《病逸漫记》载:“京师有妖尼,上遣内官汪直出主灰石,孰鞫之后,即以灰厂为西厂。”引文中的汪直,是明代有名的大太监,同主持东厂的大太监魏忠贤臭名相齐,东厂和西厂都是当时的特务机构,有秘密捕人、杀人之特权。引文中的“灰厂”即今之府右街。

景点三:厂甸

跟着公交游北京之14路 尽显大西城风情

厂甸的最大特点是书,因而庙会上的书摊也就占了较大比例。纸质的、电子的,琳琅满目。要说规模最大的还是在中国书店院内,就是老厂甸那儿。院内摆满了书,精装的、平装的,品类繁多,而且都可以打七折。书架前站满了人,特别是看书的老人特有琉璃厂的味道。

琉璃厂文化街形成的主要标志就是大量书肆的出现,古玩字画铺面超过图书,但这里的的书店至今还是京城较大和最集中的。从单体上讲它与图书大厦和王府井书店不能同日而语,但要说文、史、哲、艺术图书那可毫不逊色。中国书店是1952年在北京设立的第一家国营古旧书店。1958年,古旧书肆经过公私合营,全市111家古旧书店合并为中国书店一家,继续着古旧书业的发展。中国书店是全国最大的古旧书店之一,其新印古籍和研究古籍的有关图书是一大特色。它还收集历代古籍、碑帖、拓片、旧书、旧报、旧杂志等。装订修补古籍也是它的业务。文化遗产书店更像个博物馆,在这儿还能看到珍贵的善本书,逛一逛能增长不少见识。现在的华彩音乐艺术公司是原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在1958年可是京城最大的书店。文物书店在琉璃厂是再合适不过了,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毫无老态龙钟之感,它们或一字排开,或遥相呼应,是图书集萃传统的最好实证。

景点四:纪晓岚故居

跟着公交游北京之14路 尽显大西城风情

纪晓岚故居是一所两进四合院,紧临晋阳饭庄。故宅中旧物有前院的藤萝,后院的海棠,均为纪晓岚亲手栽种的。据说海棠树还记录了主人公的一段恋爱史!走进阅微草堂,最引人注目的是陈列在展柜里的那杆长长的旱烟袋锅。人所共知,纪晓岚吸烟成癖,烟瘾奇大。他的旱烟袋锅是特别订做的,一次能装三四两烟丝,编纂《四库全书》时,他从槐西老屋走到圆明园,只吸完一半,于是就落下了一个“纪大烟袋”的绰号。

景点五:陶然亭公园

跟着公交游北京之14路 尽显大西城风情

陶然亭公园,位于北京市南二环陶然桥西北侧,是一座融古代与现代造园艺术为一体的、以突出中华民族“亭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新型城市园林。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首都北京最早兴建的一座现代园林,有“都门胜地”之誉。

陶然亭公园内有胜春山房景区、华夏名亭景区、陶然佳境景区、陶然佳境景区、潭影流金景区等各具特色的景区。其中著名的陶然亭位于湖中央岛的陶然佳境景区,陶然亭周围,有许多著名的历史胜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