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回望,汶川重生!與你一起,尋覓別樣的“十年”故事

十年回望,汶川重生!与你一起,寻觅别样的“十年”故事

十年回望,汶川重生!与你一起,寻觅别样的“十年”故事

坐落在北川新縣城安昌河畔的禹王橋

“歲月浮生還未老,一片初心未敢忘”

講述你的“十年”故事

十年前,“5·12”汶川特大地震突襲北川,老縣城16.4萬人全面受災,14.2萬人無家可歸,2萬餘名同胞遇難,舉國悲痛!

一方有難,八方馳援。整個汶川接受了來自黨中央和全國人民的援助!

十年中,汶川人奮發圖強,艱苦創業,人均收入從2000多元,增長到去年的1.2萬元!

十年後,北川新城已是另一番新景象:城市佈局卻井井有條,一座座建築風格各異、羌味濃郁,車輛來來往往,道路旁綠樹成蔭…

今天的北川,早已走出地震的陰霾,正向著又好又快的方向加速發展,努力建成“大美羌城、生態強縣、小康北川”。

一個十年,可以重建一座城市卻難忘一份傷痛。

彈指十年,有悲有喜,有奮鬥有淚水,

小到個人、家庭,大到城市、國家,甚至整個世界,

都可能隨著時間或是靜水流深,或是煥然一新,

對於經歷過的每個人,這十年都意義重大,

時間在變,環境在變,事態在變,但故事中的“人”是永恆的主角。

我們有醇厚的“時間美酒”,你有故事嗎?

人民網強國論壇、人民微博聯合發起“十年故事”徵集活動。邀你講述“你知道,你經歷,你關注”的好故事,有關汶川,或有關其他。即使有些回憶讓我們不願提起,也希望能在鼓起的勇氣中去思考、去緬懷。回望過去,是不忘初心,是汲取前進的力量。

曾參與汶川大地震災區援建時親身經歷過的往事,彷彿就在昨天曆歷在目!

故事一:地震災區什邡市師古鎮分管文教工作的柳姜副書記,將產後不滿50天的嬰兒託付給公婆帶到成都避難,自己卻全身心投入抗震救災和重建家園戰役中不分晝夜協助我們援建過渡校舍和幼兒園的工作,難以忘懷!

故事二:地震災區什邡市不知姓名的三位大姐每天騎自行車到什邡市方亭鎮的援建過渡校舍工地,為援建施工人員做一日三餐。當援建單位負責人要支付報酬時,三位大姐說“你們要支付報酬我們立刻就走,再也不來啥。只要你們能喜歡吃我們做的飯,為孩子們早日建好過渡校舍,我們就心滿意足了。”

——人民微博網友@訪藍2372368

十年前,20歲的蔣雨航在汶川地震中被埋5天5夜,最終上海消防救了他。10年後,蔣雨航成為上海消防一員。穿上橙色搶險救援服那一刻,他圓夢了。他說:“不是我創造了生命的奇蹟,是可愛的消防官兵們創造了生命的奇蹟。”

——人民微博@白銀公安

十年前,正在上高三,汶川地震,傷勢慘重,全員停止緊張複習,都到操場上靜靜默哀。十年前,正值18歲,青春無敵,有些事情敢想不敢做;十年後,結婚生子,有些事情不敢做也得做。十年前的人,很多都十年未見,但提起來,瀰漫著一種青春的味道,大概不見也忘不掉了。

——強國論壇網友“我是溫溫”

近年來,北川縣的基礎設施建設與十年前相比增長了20多倍,四通八達的交通,安昌河原生態的自然環境,北川茶葉、北川山臘肉、名貴中藥材、蘭花之鄉等美譽特產促進了旅遊業的發展。中國羌城、大禹河畔、巴拿冾街等名勝景區遊人絡繹不絕,一年四季每天都像過節一樣熱鬧,人民群眾的生活正在穩步走向小康。

——人民微博網友@寇元林新聞攝影

——強國論壇網友“關一天”

——人民微博網友@山崴子

十年前我在深圳招商,當時我十分羨慕那裡的發展、羨慕那裡的工資、羨慕那裡汽車洋房......以至於產生不想回鄉的念頭。十年後,家鄉的發展突飛猛進,當初的夢想已變現實。雖然晚了十年,追求的夢想畢竟實現了!致敬中國共產黨!致敬英明領袖!加油中國!發展中國!強國夢一定會實現!

——強國論壇網友“人間大道無垠”

十年間,並非度日如年,也不是彈指一揮間。十年,不長也不短,因為人生沒有多少個十年。有的人在十年之內,春風得意,功成名就;有的人十年之內仍在努力奮鬥,找不到歸宿。我的最近十年卻在被世界改變——從滿頭青絲,到兩鬢染霜;從領導有事喊小王,到同事見面叫老王。歲月無情,滄海桑田。

——人民微博網友@頁每

10年彈指一揮間,對人生可是不太短。10年內我退休,爹走了,孩子們出息了,人人歷練成學科骨幹。10年內,我沒有完成的心願:讀學士、碩士、博士,在孫子的努力中正在如願。10年工資翻兩番,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心裡比較甜。10年內變得是容顏,長得是工資。要問啥沒變:忠於祖國、忠於黨的心不變。

——強國論壇網友“齊魯情未老”

我轉入現在的單位也已經十年了。這十年,從一名不見經傳的詩人,轉為音樂詩人,這是一種別樣的跨越。在做好本職工作之餘,能有這樣的音樂成就,首先是感恩師友、親人!接著是感謝社會給我一片創作的空間,一片寧靜!人不一定要活著多耀眼,但一定要對社會有所奉獻!中國夢,人人有好夢。

——人民微博網友@草亙

大家都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