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帶娃沒錢,出去打工沒娃,錢和愛到底哪個才對他的未來好?

文|文兒

只要你有了孩子就永遠要面對一個選擇,是在家帶娃還是出去打工,當然,經濟良好的人不需要考慮這個問題,但是對於家庭條件一般的人,在家帶娃或者外出打工留守孩子,很兩難,出去工作給不了孩子最起碼的愛,在家帶娃給不了好的生活。如果要非要在二者中間選,為了孩子終生著想,還是要先在家帶娃更好。

孩子在3歲前,身邊的人很重要

老人常說,3歲看大,7歲看老,這是祖祖輩輩驗證過的真理。3歲前對孩子到底有多重要?這樣說吧,他一生的安全感,行為性格,和這段時間有至少80%的關係在。而有的孩子,3歲的時候,很多性格特徵以及心理意識,一旦形成,終生難變。所以我們才要格外重視,孩子3歲前他身邊的人。

在家帶娃沒錢,出去打工沒娃,錢和愛到底哪個才對他的未來好?

既然是家庭一般,如果要外出,孩子只能留給家裡老人來帶,而這樣的家庭,老人一般文化水平不高,可能三觀正很善良,但是更多是讓孩子吃飽,對於科學育兒、早教什麼的,壓根不關心,他們也沒有太多的意識在。有人說太矯情了,以前的孩子都是這麼過來的,但是,這不是以前的時代了,在每個孩子注重早教的時代,現在就讓他落後於這個時代的普通孩子,將來要趕超豈不是更麻煩。

陪在孩子3歲前的這個人,最好是媽媽,你能給他更好的陪伴,可能養娃不懂行,但是可以慢慢的學習和藉助老人。此外,你比家裡老人有更好的知識和修養在,能給孩子進行更好的早期教育。

孩子和你不親,你內心能承受多少?

一個朋友的故事,每每提起,都是遺憾。當初自己孩子幾個月時,有一個外出打工的機會,工資很高,機會難得,但是需要長久離家。出去吧,孩子還太小,不出去吧,高工資太眼饞,在家給不了孩子好生活。在家人慎重思考後,認為機會難得,讓朋友外出打工,孩子老人帶。最後也如願以償,憑藉這個機會,在外打工5年掙的還算可以。但是每逢過節回家時,孩子老躲著她,不讓抱不讓親的,看著別人家的其樂融融,再看自己家的彆扭冷清,再多的錢沒有感情,心裡永遠空落落的。

在家帶娃沒錢,出去打工沒娃,錢和愛到底哪個才對他的未來好?

把孩子交給老人帶,自己外出打工,你必須要考慮好兩個問題。一、老人靠譜嗎?會不會發生安全性的問題?又或者老人品性如何?是平時做好你和孩子溝通的橋樑,還是會給孩子洗腦你們不要他了?二、能和孩子時保聯嗎?長期的不接觸,電話也不聯繫,無論出於什麼原因,這都是最失敗的父母。

生而為人,我們很難,有的人在這世上是在生活,而有的人僅僅是活著就很難了。讓孩子做留守兒童,也是萬般無奈之選,但是貧窮不能作為你對孩子虧欠之理,真正為他好,要在他稍微大些時再外出,要在他出生前就努力生活。

原生家庭的影響,深遠且持久

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原生家庭是每個孩子都逃不了的坑。有的家庭沒有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而他們一生都在尋求一個叫安全感的縹緲東西,在感情中向別人索取,在工作上沒自信,因此不知道走了多少彎路。可安全感這東西,最開始的時候,是在他小時候,他的父母給予的,你們沒有給他,那好,就讓他在此後的慢慢人生路,不斷的遇人遇事,在前行中倒下在挫折中站起來,慢慢知道只能自己給。既然你們前期沒有給到他,那好,後期只能他們自己給自己。

在家帶娃沒錢,出去打工沒娃,錢和愛到底哪個才對他的未來好?

以前一個親戚要和老公雙雙外出打工,孩子6個月,我勸說他們等孩子大些再出去,這對孩子不好,親戚反問:這有啥不好,家裡人照顧他吃喝拉撒不就得了。任憑你解釋再多他們理解不了,他們始終認為這有什麼呢?

其實我們的父母輩,很多是不在乎孩子心理的,到了我們這一代,雖然表面看起來無所謂,但心理或多或少的有影響,然後暗暗發誓,要把好的教育給自己的下一代。不過現實是現實,理想是理想,我們很多情況下,還會面臨這樣的兩難選擇,在家陪孩子固然好,但是沒錢萬事為空,很多事情做不了,如果是你,是否會認為外出好?有天面臨這樣的選擇,你想如何選?

----------------------

怎麼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如何提高孩子的成績?孩子和自己的關係不親近怎麼辦?孩子愛打人是因為什麼?孩子脾氣特別大是怎麼了?孩子總愛看電視玩手機該如何引導?

如果你有這些疑惑:

世界上沒有哪所學校的教育能比的上媽媽的閱讀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