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城市一体化?

看衡水

同区域内城市的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所产生的必然结果。目前珠三角,京津冀,长三角都到了这个阶段。

城市一体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城市间的人,财,物的一体化。这涉及道路交通,人口政策,经济政策等方面。要达到人财物在城市之间的方便,快速,自由的流动。实际上就是实现一切资源的共享。才能为后面的产业一体化打下基础。

2、产业一体化。城市间产业的一体化并不是一样化,恰恰是差异化。要达到城市各施所长,相互协作。尽量减少重复建设,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优化。

以长三角为例,上海重点发展科教金融和港口贸易。宁波舟山也是以发展与港口相关的产业。苏锡常重点发展新兴制造业,南京合肥发展科教及软件业,杭州发展新兴服务业。这样的优化配置无疑是效率最高的。

而现在长三角地区的城市之间,竞争大于协作,内耗大于共赢。原因就是区域内行政区划过于散乱,互不隶属,导致城市各自为战。谁都想发展互联网,谁都想发展金融业,谁都想成为第一大港口,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在全国三个主要城市群中,长三角的这种现象最为严重。

而仅靠长三角地区城市的协商机制,是无法解决问题。需要建立更高一级的管理机关,对长三角地区进行统一协调。


猎户座火焰

刚看到这个问题,也以为作者写错了,后来想想,应该不是。我熟悉杭州,还是以杭州为例。

现在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城市扩张的路子的确在明显加快,杭州继合并萧山、余杭两个市之后,现在又相继合并了富阳、临安二市,其城市按照现在的面积计算,已经把上海远远甩到后面,在走城市兼并的路线上,貌似现在上海反而还走在后面。但这也是合情合理的,上海是直辖市,往周边,最近的是嘉兴,但嘉兴隶属浙江,完全属于两个行政管辖区,要并显然没那么容易。但杭州不一样,地区内想并那个,都自己可以做大部分主。

但合并,自然不能仅仅地理意义上的,原来,合并余杭、萧山,但这两地的市民和杭州市民在某些方面的待遇有一定的差距,后来杭州就出了政策,同城同策,政策不搞地域差异。后来,并进来的城市,也实行同城同策,城市的一体化管理,在民众上产生心理认知,虽然原来有一定差别,其实也不显著,但现在,大家认同感强大了很多。

这种城市兼并一体化,对这种周边区域的价值提升,帮助更大,不说别的,只要看看合并前后,临安、富阳的房价就知道了,房价这玩意是双刃剑,涨,买不起房子的要骂。但现在也不骂了,因为反正买不起了,就下降50%也买不起了。但对城市发展呢,好处大了。房价涨,就意味着城市财政收入噌蹭往上涨,这事情搁谁也喜欢。

扯远了。所以,城市一体化,我估摸着先一步,就是中心城市合并周边,走一体化的道路,随后怎么干?我估计,再在邻近城市之间,通过城际交通,拉近距离,网上不是早就有新闻,有北京上班的,居住在天津的么?杭州早就有,居住在绍兴,上班在杭州滨江的。如果后期,把类似公路收费站这些人为障碍取消掉,这类现象还要更多。除了利用现代交通,拉近距离之外。就是城市之间,也可以建立起来联动机制,甚至实现异城同策,比如杭州和绍兴这两个城市,杭州和湖州等城市,现在这个距离已经不是问题,未来实现异城同策,把很多资源共享起来,比如教育的资源,工业的资源,农业的资源,真正实现邻近城市的一体化,实现带状发展,这种可能,个人觉得未来一定不是不可能,或许有很多专家可能已经比大叔想到前面去了也不一定。

好吧,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让大叔享受享受真正大杭州的荣光——

其实,杭州当初提出的“钱塘时代”,应该就是一个发源地点,也是这场城市兼并,城市一体化发展的开始。


天问说人生

不是城市一体化而是城乡一体化,你问的问题的范畴太大无法实现。应该是“如何看待上海江苏浙江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情况”?

假如江浙沪三地能够实现城市一体化,相互之间无缝对接。那么在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完全可以实现让全国老百姓都容纳在这一片土地上。但资源承载能力绝对无法满足,结论是不可能。

城乡一体化是指国家二元经济基础上进行的均衡发展的一体化理论。从人类流动轨迹及城市发展变化来看,只能说均衡发展的城乡一体化是一种理想状态的空中阁楼!


  • 教育——大城市的教育绝对比小县城强多了,更别说村镇;
  • 医疗——上海、杭州、南京的医疗条件技术条件,也不是县城医院可以比较的;
  • 交通——大城市的交通,尤其是地铁,更不是小城市能有的;
  • 购物——由于物流发达,快递相对会差距小一点,但到达的时间也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城乡一体化系统里有多种元素组成,有村、乡镇、县或县级市、地级市、区域中心城市、全国中心城市、全球城市。


    未来的城市化发展方向又有什么运行轨迹?


    从前先年向北上广深全球城市集聚的力度正在明显降温,人流去向真正向杭州、南京等国家中心城市汇流。未来这种趋势还将进一步加剧。


    而上海巨型城市的周边苏州、南通、嘉兴聚集人口会越来越多。


    高铁、地铁时代也正在改变这个世界的城市变迁!


    政府明确在未来80%以上的主城区人口超100万的城市实现高铁通车,还有在主城区300万以上的城市容易获批地铁建设。100万和300万也是二个城市变迁的转折点,看看你的城市主城区人口数量,未来的机会就在这里。


    像宁波、温州、无锡等等地也将成为这次人口分流中的收益之地,时间很快就会证明。


    最后,建议大家要谨慎投资城区人口在25万以下的城市,这是一个国际公认的人口有效与低效的分界点。


    未来是个城镇化的过程,每年最少有1000万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而人口的流动是有规律的,我们要在这变化的世界里中找寻最有价值的地方。


鞅论财经

一体化这不太可能发生的,只是优势互补,各取所需。现在的很多大企业,总部注册在上海,但生产企业却都在附近两个省。


上海是亚洲金融中心,所承载的主要是总部经济。毕竟土地资源紧缺,用地成本高,这也造成了相当一部分企业只是把总部和销售这种放在上海,而把需要大量土地资源的厂房设施放到土地使用成本相对低廉的临近两省。

所以我们看到的大部分在江苏的外资企业的总部都在上海,究根结底,还是一个生产成本问题。浙江嘉兴一带,由于跟上海接壤,上海很多企业都将生产基地放在能使成本降低的嘉兴。其实这种现象在其他地区也存在。

所以说浙江和江苏是承接实体经济,对上海溢出的企业进行接纳消化。

就拿近几年,很多日本企业开始布局缅甸、越南这些国家,将生产基地从我国搬迁到那里,其目的就是看到了,当地生产成本低廉,这包括人工工资福利待遇。

城市一体化,往大了说,就合作共赢,资源共享,往小了说,就是成本问题。


金华爆料

长三角城市一体化势在必行~

上海是处于长三角区域的核心,同时也是全国的经济核心,因为东面邻海所以总的开发面积是一定的,再加上上海外来人口众多,教育,资料等资源无法完全匹配,所以有了将上海人口控制在两千五百万,不少人才已经外流进入杭州苏州南京等地~

近期南京出台的落户等政策也能看出时为吸引高素质人才群制定,这一定也是以后长三角的趋势,各大一线城市争夺从上海流出的高素质人才~

从交通的部署与建设也可以看出,上海与昆山的s1线,与嘉善的城际铁路,这些项目都是有利于上海非核心功能行业得疏导。


特睿斯


难得糊胡

我们国家就喜欢生搬硬套,90年代让好企业吞并烂公司,结果把好企业也整黄了。现在这个长三角地区的提法没有意义,其实带动作用不大。真正符合经济规律的区域划分首先要以文化来划分,苏锡常是吴文化,杭嘉湖绍是越文化,吴越文化相通加上上海就是合理的长三角地区。像南京,和安徽文化接近,所以对安徽的辐射作用反而比江苏要来得多。还有宁波压根儿不属于吴越文化区,更有点偏向浙南的思维方式。这几年下来,接触的江浙老板太多,有个感受,吴越地区适合搞实体,而浙南适合做贸易。


熊二其实并不笨

江浙沪是长三角三个最重要的省市,而长三角又是全国最富庶的区域。江浙沪等地城市一体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区域经济之间既合作又分工的客观需要。中央对此也高度重视。江浙沪等地城市一体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区域一体化首先表现在交通方面的一体化,以快速公路、城际地铁、高铁为主要载体,给人们往来、出行提供便利。长三角一体化首先从打通省或交界的断头路开始,上海规划部门已明确打通由上海嘉定通往江苏太仓的城北路这条断头路,城北路打通后,上海嘉定与江苏太仓两地的来往将更加便利。





在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对老百姓来说,也有投资机会。江苏、浙江靠近上海的地方,将是江浙沪等地城市一体化过程中首先受益的区域。靠近上海的昆山、太仓、嘉兴、南通等地,将是上海人及新上海人优先考虑买房改善居住的地方。谁能把握这个机会,谁就会在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获得相应的利益。


徐国良律师

随着经济发展的阻力越来越大,投资有效拉动GDP的概率越来越低,地域互补城市合并组成多个庞大的城市群已经是大势所趋。就说上海市,上海本身要再扩展可能性比较小,那么上海可以专攻自由贸易港和世界金融中心、技术研发中心的功能,周边苏锡常组成一个特大城市群,专司技术转化和服务升级,既能有效提高经济发展效率,更能补充上海的产业链的不足,还能有效缓解上海城市建设的压力。同时南京提升为直辖市,江苏省会迁泰州,更能提高苏北地区的发展速度,再造一个苏南。


紫光阁厨房清洁工

实际上城乡一体化没有珠三角做得好,这个主要是面积太大了,没有珠三角那么集中,难度也会大很多,再加上长三角城市数量多,分散了很多人口,总体上江浙沪的城乡一体化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