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人民慕课,广大党员干部终身学习的好课堂

近日,人民慕课拜访了原语文出版社社长、原教育部办公厅主任兼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老师。王老师为人民慕课题词,并将参加线上线下授课。

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人民慕课,广大党员干部终身学习的好课堂

人民慕课拜访原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

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人民慕课,广大党员干部终身学习的好课堂

原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为人民慕课题词

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人民慕课,广大党员干部终身学习的好课堂

原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为人民慕课题词

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人民慕课,广大党员干部终身学习的好课堂

原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为人民慕课题词

名 师 简 介

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人民慕课,广大党员干部终身学习的好课堂

王旭明

  •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求真教育实验研究院院长

  • 原语文出版社社长

  • 原教育部办公厅主任兼新闻发言人

王旭明:用语文的方法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


在2018年4月28日举办的“寻找中国好教育•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创新高峰论坛”上,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真语文专委会理事长王旭明以“用语文的方法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为题演讲,他说:“用语和文的办法实现立德树人,这应该是所有语文老师的共同追求和努力方向。”

该研讨会在上海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举办,来自全国15个省市近400名研究人员、全日制学校校长、语文教研组负责人到场交流学习。围绕立德树人的主题,王旭明以小学一年级课文《我是中国人》为例,进行了一堂风趣幽默的演讲加现场课,现场的老师都变成了他的学生。“你们在课文上看到了什么?”在与现场老师互动环节,大多数老师看到的都是文中的图画,只有一位老师举手说:“我看到了五个大字:我是中国人。”王旭明牵着这位“学生”的手走到讲台前面,说:“老师要给这位同学点一个大大的赞,因为她除了看到图,还看到了字。”王旭明指出,孩子升入小学,区别于幼儿园的看图说话,开始学习识字,如何引导学生由看图到识字?第一节课教师要结合识字进行课堂设计,渗透进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针对老师们提出的具体到语文教育教学上,语文老师应该怎样立德树人?语文课专家们各抒己见。究竟有没有标准?王旭明以国家制定的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为据回答了这个问题,“语文课就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课,只重视人文性或者只重视工具性都不符合国家标准,好的语文课和好的语文老师必须做到二者的统一。”他说。

王旭明:最好的教育就是最适宜的教育


核心素养是时下热门词语,无论其内容有多么艰深和丰富,其基础一定是教师的学科素养和学生学习某一门课程后积累的学科知识形成的学科素养,学科素养是教师最重要的业务能力标识。

学科素养的核心一定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人文性的核心内容用一个字概括,就是“德”,既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共产党的情感与意志,立德树人,首先就要立这个德;工具性则指各学科不同的知识内容和相应的素养与能力。

具有良好学科素养的教师,无论面临什么新名词、新概念和新术语,都会很快适应。

我们已经进入了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时代,这是时代的要求和历史的必然,教育必须要有新作为。这新作为决不是为新而新,也决不是一切推倒重来,而是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基础上的“新”,是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的“新”。

最好的教育就是最适宜的教育,适宜国情、区情、校情和人情,适宜时代的发展与社会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