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單身人數超過了2億,如果繼續下去,到底會發生什麼事情?

趣問街訪

這裡指的2億單身,是20歲——59歲之間符合結婚年齡要求的人。這個數字是可怕的,這個現象是令人擔憂的。

如果不改變這種狀況,長此以往繼續發展下去,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對我國的發展是不利的。

那麼,到底會發生什麼呢?

1、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

法律規定結婚才能生子,單身人數持續增加,勢必會導致新生人口急劇下降。

儘管國家放開了二胎政策,但已婚家庭中能生的起二胎的並不多。多數家庭都擔心生的起養不起,所以乾脆不生,以免給家庭經濟帶來壓力。這些客觀現實的原因,使得未來的接班人數量減少。

2、適齡勞動力人數減少

由於出生人數降低,加上現階段一部分適齡勞動力正在逐步老去,失去勞動能力。適齡勞動力正在以兩頭削減的態勢發展,未來符合勞動年齡的人數必定會大幅減少。雖然我國正一步步進入高科技的時代,但依然沒發展到一個人養活百人、千人的地步。勞動力數量銳減,必然會影響國家整體的發展。

3、進入老年社會

如今,60年之前出生的人,正逐漸邁向老年行列。而由於我國60年以前是不限制生育的,正步入老年群體的這些人,在我國現今人口總數中,佔了不小的比重。因此,我國即將面臨步入老年社會。勞動力減少,產出減少,需要養老的人增多,可能會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

由於單身人數不斷增多,造成以上惡性循環的不利局面,很可能導致國家、社會發展失衡。問題嚴重,不容忽視。

而造成單身人數增加的最大原因,是經濟問題。

如今,大多數男性單身的主要原因,並非不想結婚,是經濟條件所致,結不起婚。而一大部分女性單身的原因,是由於對男方的經濟要求過高。真正符合她們經濟要求的男性數量有限,而女性死守著標準不降低,所以只能單著。

造成單身的另一個原因,則是離婚率過高。在離婚者當中,不少依然是由於經濟問題。

總之,錢是造成單身人數增多的一大罪魁。

要想解決單身人口問題,必須調整好經濟槓桿,控制房地產等市場價格的惡性增長。

否則,單身人口的增多,絕對不利於我國未來的發展。


龍族社

目前,中國20歲到59歲的單身人口已接近2億。機構和媒體總結了幾個原因,包括男女比例因歷史原因導致嚴重失衡,離婚率持續增長,經濟要求越來越高,女性受教育程度越來越高,兩性擇偶觀念差異(女性對配偶年齡的敏感度明顯低於男性,男性相對更喜歡比自己小的女性)。

性別比例失衡嚴重有著歷史原因,中國人傳統的重男輕女觀念碰上計劃生育政策,導致獨生子女一代的男性比例嚴重偏高。按照國家統計局的數據,70 後到90 後這三個代際,非婚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共計多出 2315 萬,“被動光棍”這個群體因此而龐大。

但即使拋開這個因素,單身社會也是一種必然。換言之,男女比例失衡,乃至各種擇偶要求,都只是問題的表象,算不上核心原因。

在機構和媒體總結的幾個原因中,唯一跟核心原因沾邊的只有“女性受教育程度越來越高”這一條。根據數據,高學歷女性的結婚比例相對更低,同時,高學歷群體中,女性佔比已經高於男性。這一數據跟美國一致,雖然美國並不存在嚴重的男女比例失衡問題,但在高學歷群體中,女性佔比同樣高於男性,同時高學歷女性的結婚比例也更低。

高學歷未必等於高收入,但顯然更容易成為高收入人士。高收入意味著更高的自主權,有個美國地產協會的數據很有意思:美國有21%的新房被單身女性買走,是僅次於已婚夫婦的第二大購房群體——你沒看錯,單身女性超過了單身男性。

不過,之所以認為“女性受教育程度越來越高”僅僅跟核心原因沾邊,是因為男性並未落後太多。獨立看男性婚姻數據就可以發現,結婚比例越來越低,高學歷群體的結婚比例尤其之低。在網絡化時代,這個比例的增長速度明顯加快。

所以,答案應該是這樣的:隨著教育的普及,資訊的發達,社會的開放,人們越來越不愛結婚了。越是高層次群體,越不喜歡結婚。

如果僅僅將“不愛結婚”視為觀念問題,那也是觸及皮毛。我們更應該搞清的是,婚姻到底是什麼。

亦舒有句話:“婚姻仍是最體面的制度”。這句話說明了婚姻在社會生活和人生當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體面”二字。但同時,她用的是“仍”,隱含著人類意圖擺脫婚姻的慾望。更重要的是“制度”二字,婚姻的本質是一種社會制度。與性愛不同,它並不是一種自發的天性行為。

人類所有的制度,都是一種利益關係的妥協,婚姻當然如此。作為一種制度,它是早期人類磨合與協作的產物。如果只是需要繁衍後代,只需要性愛就夠了,但為了生存,為了抵禦各種社會風險,婚姻就顯得更加靠譜,畢竟多了一個長期合作伙伴。

所以,人類越是弱小,社會發展越慢,大家對婚姻就越為看重,無論時代還是個體,都是如此。通過婚姻改變命運或者階層,也是人類自古以來的常態。

但在經濟高度發展的當下,人類所能依託的資源越來越多,尤其是通訊的發達,使得人類即使宅在家裡也能生存時,單身(或說獨居)就會成為許多人的選擇。目前獨居人口排在前幾位的國家是瑞典、挪威、芬蘭和丹麥,獨居者高達50%,而這幾個國家恰恰是世界上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國家。同樣居高不下的還有美國和日本,都是高度發達國家。

換言之,單身是發達國家的特徵,也是經濟發展的產物。在我們有生之年,婚姻制度肯定不會消亡,但再往後,也許就難說了。


葉克飛

第一,男性,現在是個笑貧不笑娼的時代,咱中華五千年的傳統已經沒有金錢對人的約束力大了,思想的解放是好事,那麼缺乏資本積累的社會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就成了必然,其實這就是自然,優勝劣汰,弱勢的雄性是沒有交配生育權的,所以什麼房子,車子,票子,這些都是表象,社會變成了叢林,沒有童話,只有現實。那麼在這樣一種規則下體現男性力量的最直接方式就是經濟實力,這樣勢必會淘汰一批男性,這些男性是被動的被淘汰,因為這個叢林就那麼點資源,沒有與你實力匹配的資源,單身就成了必然,對於國家來說意味著什麼?多了一些金字塔最低層的噴子而已,相對全國男性比例來說還不算什麼,無傷大雅,所以,就男性這一塊來說,確實沒什麼影響。

第二,女性,自從開始有了女權主義思想以後,咱中國女性地位是與日俱增,從夫為妻綱到男女平等再到現在的多半邊天,一百年時間不到,中國女性地位實現了三級跳,這固然有中國歷史原因和傳統原因推波助瀾,但這就是事實,物以稀為貴,人同樣如此,關鍵就這樣稀缺的一種資源還有許多不婚族,這和男性是兩個極端,男性是被動的不婚,而女性是主動的不婚,男性是因為力量的弱小,而女性卻恰恰是因為力量的強大,女性力量的體現不僅僅是金錢,還有智慧,以及能力,所以往往女強人單身的多,為什麼?因為沒有可以駕馭她們的男性。用叢林法則來說,男性被淘汰是因為自然規律優勝劣汰,那麼女性卻是劣勝優汰,完全不符合自然規律。咱老祖宗說女子無才便是德如果從這個角度看,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那麼對於國家來說意味著什麼?其實影響也不大,作為稀缺資源存在的中國女性,女強人的比例相對女性總體比例比起男性單身比例更低,對於國家的影響可以用微乎其微來形容,有影響麼?

咱中國人口真的很多,說出來單身人數幾千萬好像挺嚇人,其實結婚這事還是個人操心比較靠譜,想想可以,聊聊也可以,但咱國家這麼大還內憂外患的,還指望國家分配媳婦怎麼滴,實話說有這功夫還不如想想怎麼趁著還乾的動多搬幾塊磚存點養老錢靠譜,命背別怪社會,想不被淘汰,先要自強!


孤遇見獨1

發生什麼?國家頭疼唄。 為了大家的婚事,國家也是操碎了心,單身買房算二套這種奇葩的規定出來了。

So?這都要欺負單身?本來一個人的收入就不高,又找不著對象,逼他結婚再買房做什麼?搞得好像結了婚就能買得起似的。 難道不是買了房才有對象嗎?

不過,人口單身數量過大的確是一項隱患。

一直以來,我國都是人口紅利中發展的,這是我們對抗西方發達國家的一項重要武器,因為現如今的我國不具備美國那樣吸引全世界人才的能力。而現在我們國家正在考慮如何把人口大國轉變為人才強國,雖然我國的本科以上學歷受教育者也才5%左右,但人口數量決定了這方面潛力。

再加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簽署了《瓦森納協定》一直對我們進行技術封鎖,來限制中國和其他非協議國家。

所以,作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才強國戰略勢在必行。

但是單身人口大幅度增加,那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社會不穩定和人口出生率的降低。

而這一後果帶來的影響是連鎖的。人口出生率低就可能改變我國的人口結構,新生人口降低可能造成人口增長乏力,消費結構單一,年輕勞動力人口降低,社會老齡化加劇以及社會未來的社保危機,市場平衡和稅收降低,以及影響商品進出口等等。

也就是說,這就可能降低了我國內在的發展動力,與之相近的俄羅斯,人家生小孩都發國家功勳獎章了。

而對個人來說,個人的幸福感也是持續降低的,人的孤獨感增強,對於人生活積極性也有較大影響。

所以千萬別小瞧單身,你可能會影響到國家戰略和發展,但我們實數無奈,很多人有心無力,要不排隊發個對象先?


席越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46d000041540b99de782\

趣問街訪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想問下這兩億單身狗中有多少會談戀愛這個技能?從出生到長到適婚年齡我們能接觸到多少適合的異性?以及從小到大我們有多少時間去接觸異性?

先不說現在的00後和10後已經很超前的脫單了,我總覺的這些案例不算是真正的脫單吧,雖然整天把愛情掛在嘴邊,可我還是覺得很可笑。

我想應該有這麼一批人是以下這種情況吧,小學的時候什麼都不懂,6年級到初一初二時由於發育開始意識到性別的差異,然後17,8歲左右可能算是初戀最青澀美好單純的時候吧,大概如此。

而事實是初一初二週邊的大人說努力讀書初三不辛苦,初三的時候說努力讀書考個好高中,然後好不容易畢業,有些學習好的算是擠進所謂重點高中,然後男女生不能同桌,在校園裡男女生不能太親近,否則算早戀,教導主任請喝茶,順便叫家長。這裡還不說文理分班導致的性別比例差。

那熬過高中又如何?到大學真的算是解放了嗎?大專的我不瞭解不說,就說說本科。絕大部分本科學校都有其特色專業和強勢專業,而這些專業有個很鮮明的特點就是文理偏向很極端,理科工科裡女生永遠是少數,文科裡男生比例也不怎麼高,我現在還記得大一軍訓隔壁機電專業跑操的口號是想搞基來機電。

大學畢業後,大多數人都忙著努力工作養家餬口,混的不是很好的,連自己都只是溫飽線,我說相對較獨立不想麻煩父母的那部分人。

誰來告訴我在以上情況下,單身狗怎麼脫單?別跟我說種東西不需要人教,也許有些東西是在本能中有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當你從小到大的圍追堵截,後天訓練下,什麼本能都可能遺忘,同樣的什麼樣不可思議的習慣都可能通過後天調教給孩子附加上。

我不認為那2億人都是單身主義,但我想肯定有很大一部分不懂怎麼表白。

很多文章都在分析2億單身對社會及國家未來發展有沒有什麼影響,我覺得不如研究下,那2億單身狗對這樣的成長經歷抱有什麼看法吧。

我想沒人希望一輩子就真的一個人過,這麼說的人不是嘴硬,就是被傷過,或者沒經歷過。總是有人哭著說自己怎麼被人渣欺負,但是有那麼一部分人還什麼都沒經歷過,並且羨慕著你,至少你曾經擁有過,而它們真的一無所有,哪怕是一絲一毫的記憶。


這個宅男有點貳

中國單身人數超過了2億,如果繼續下去,到底會發什麼事情?這個問題牽涉面較廣,對社會的發展會造成比較大的影響:既有利也有弊,長遠來看,弊大於利,需引起社會和國家的重視和關注。現談幾點淺見:

1、影響人口結構和社會單元的構成。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家庭單元由三代四代同堂之數十人,十幾人轉變為幾口人,三口人之家,以後的家庭成員可能就是單身1人,其家庭元素:人,住房及其他要都具備,不論你承不承認,長此以往,你都要把它作為一個社會單元去看待。他(她)有住房,有戶口等,對社會的影響就以一個家庭式在。其需求與一般家庭無異,但又有差異,社會不能無視單身家庭的存在。要研究它在的必然性,合理性,需求性。

2、對社會經濟發展結構的影響。隨著越來越多單身人口的出現,經濟發展的結構自然而然地發生變化:經濟發展的目的就是不斷滿足社會的需求,社會單元構成變了,需求也隨之變化。有的行業可能因需求增加而市場變得更大,例如,以後,單身人士受教育程度越來越高,經濟狀況越來越好,不需要撫育子女,關注自身的發展,娛樂,生活追求。那麼,小單套間住房需求會更大,更多;旅遊需求會更旺,但有結構變化,揹包客,自助遊,體驗式旅遊等增長較快;文化娛樂:電影,遊戲等有更多需求;網購,海淘,奢侈品需求更旺;等等。相反,嬰兒消費品會減少。

3、隨著單身人口的增加,將帶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首先,社會總人口會不斷降低,勞動力人口也隨之不斷減少,這直接衝擊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甚至影響到國家的安全!這不得不引起社會和國家的高度重視!這方面,日本等外國已出現徵兆便是證明。二、對社會養老事業結構的衝擊,以後的單身孤寡老人更多,如何保障老齡社會的幸福,穩定?註定將是一個大的社會問題。

三、單身人口的增加,對社會傳統文化和倫理道德關係的衝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等中國傳統孝文化會受到強烈衝擊,伴隨之其他的儒家文化觀念也越來越式微;另外,社會戀愛,婚姻文化受到強烈衝擊影響,人們只戀愛,不結婚,甚至同居現象會越來越多,也會產生更多的社會矛盾。色情,網絡色情和暴力等矛盾會增多且難以介定,也更嚴重衝擊社會家庭和倫理關係。等等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和矛盾不得不引起我們關注和重視。


楚湘閣主

按最新的統計,中國現在有單身男女近2億人。

其實,這並不奇怪。在整個世界範圍內,單身獨居現象已經成為一種大趨勢,可以說,人類已經進入單身時代。

在美國,每7個成年人中就有1人選擇獨居。在曼哈頓,有一半以上的人選擇獨居。在北歐,單身的比例更高。瑞典是世界上獨居比例最高的國家,首都斯德哥爾摩的獨居比例高達60%,家庭形式正在解體。

在日本,20多歲的年輕人中,超過74%的人不在戀愛狀態。40%的單身人士表示“根本不想找對象”,因為“談戀愛很麻煩”,或者“更願意花時間在自己的愛好上”。

當然,獨居人口達到一定比例,社會構成和養老服務模式都會隨之發生變化,按原來的思路肯定是不行了。

我們來看看瑞典是怎麼做的,可以給正在面臨獨身潮的中國有一定借鑑意義。

在斯德哥爾摩,很多住宅樓宇都改造成了適合單身人士居住的小戶型住宅,這些住宅面積雖小但功能齊全。在市中心的昆舍爾門區,建造了以一居室、二居室為主的公寓樓,樓裡面配備了一間餐廳,餐廳配備了小型升降系統,可以把飯菜送到每一個單元;一間洗衣房,這裡有可以把髒衣服送到樓下付費洗衣房的傳送帶;一間託兒所,可以為單身母親和其他單身男女提供服務。

有一種針對獨居人群設計的 “一起擁抱人生旅程”社區,是專門為40歲以上、家裡沒有子女、有興趣下半生一起體驗獨居生活的人們設立的。這裡跟你常看到的養老院模式不同,他們是全職工作的中年人和退休人士住在一起。這裡有大型的餐廳和開放的廚房,可以供大家集體用餐;還有一間圖書室和電視室,一間電腦房,一間洗衣房,一個編織區,一間木工間,一間興趣小組活動室,還有公共花園和休息區,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做自己喜愛的活動。

獨居,和結婚一樣,只是一種生活的可選項,並不是通往重塑自我和個性的唯一途徑。它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不應該受到排斥和歧視,相反社會應該為獨居人群做好服務和保障。


迷樓

問題裡提到的兩億單身,應該是包含了青年裡面正在找伴侶但還木有找到的一大群人。他們現在單身是很正常的,畢竟在這個年齡總是要不斷學習成長,不斷去經歷各種生活,暫時的單身不能說明什麼。

真正需要值得注意的,是那些因為各種原因被迫單身的“3000萬單身漢”和自己主動選擇的各種剩男剩女、單身貴族了。我個人覺得,單身的人這麼多,繼續下去會造成以下問題:

1.人口縮減問題

這個在近兩年已經被人大代表在各種會議上反覆的提出,並且已經得到了國家的重視。從單獨二孩到全面二孩的放開,說明國家也認識到問題的嚴峻。雖然二孩的釋放緩解了部分人口出生減緩的問題,但是2017年的新生人口1723萬,不但從總數上較2016年少了60多萬,一孩數量更是隻有724萬,比2016年少了近250萬人。



人口的縮減,社會的老齡化所帶來的問題和影響是比較複雜的。首先就是勞動力缺失,這個在歐洲發達國家就有不同程度的體現。法國、芬蘭、瑞士等都通過各種生育補貼,生育假期等福利估計民眾生孩子;德國更是吸引大量的難民來填補國內勞動力的不足。離我們比較近的日韓也已經開始通過政府福利來估計民眾生育了。再次就是消費力不斷的下降。我們知道現在消費佔到gdp的比重還是比較好的。人口減少所帶來消費能力下降,就會直接的導致國家經濟的下滑。而且人口問題是一個長期性的,所產生的問題自然一是長期的,這就讓其導致的經濟萎縮很難在短期沒止住,更別說反彈了。我覺得國家不但要從開房二孩這些直觀手段上入手解決人口問題,而是應該從民生福利,房價,醫療,教育等方面進行著手,從根本上解決民眾不願生育的問題。

2.對生活觀念的改變

我認為這個問題具有蔓延性的。中國兩千年來的封建制度,造就了我們成家立業,傳宗接代等很傳統的生活觀念。但隨著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速度的加快,各種社會問題造成的生活壓力加大,都讓追求輕鬆生活的單身人群越來越多。就像在上世紀末還讓大家不理解的“丁克”,現在已經成了很普遍的現象了。因為大家都已經開始認識到,高質量的單身生活也是一種很不錯的生活方式。這個思維方式如果繼續蔓延下去的話,就會想燎原之火,造成很大的影響。到時年輕人和適婚人群都不願意結婚了,更別提生孩子什麼的。



3.消費的縮減

這裡提到的是比較直觀的生活消費了。單身的人很多都還是會比較喜歡維持較好的生活質量的,但這同樣比婚戀人群的消費要少。而很多對飲食和個人娛樂沒有太多要求的單身人事,他們在這方面的消費就更低了。這些當然都不及結婚後生孩子所帶來的消費了。現在一個孩子從出生到成年的各項投入差不多在百萬左右,其對社會消費經濟的功效可想而知。



以上為個人看法,歡迎大家參與討論。


天天有囧圖

1、人口銳減: 兩億人結不了婚的後果是人口銳減,按一對夫婦一個孩子計算,要少生一億個孩子。

2、住房需求多: 兩億人不結婚,每個單身的男女,仍然要每人買一套住房,多出來一億套住房,讓住房尤其緊張,造成房價居高不降,甚至房子裡的傢俱一樣不少地增加需求。

3、治安隱患多: 光棍多、信息氾濫的社會,勢必造成三角戀愛多,感情糾葛的案件一多,給社會治安造成隱患就大起來。

4、感情糾葛多: 感情糾葛越多、治安案件越多,就讓單身(尤其女性)越恐懼找對象,形成下一大批不想結婚的人群,進入新的惡性循環。

5、色情服務多: 年輕的單身越多,躁動不安的因素就越多,給色情服務提供長盛不衰的生意機會,給國家治安管理帶來極大的麻煩。

6、疾病傳播: 單身男女越多,以戀愛為由的試婚、閃婚的人就越多,今天和他在一起,明天就可能與另一個人在一起,這樣就大大地增加了傳染病(艾滋病)的傳播速度。

7、麻煩事增多:單身一多,不計後果,不負責任的花花事都會頻發的,如:同性戀增多會造成更嚴重的男女比例失調,單身多,有如:異性戀生了孩子後沒人撫養的實例會多起來了。

8、找下一代結婚: 單身的人多起來,同齡人找對象的競爭壓力增大,優秀的人、條件好的人成為搶手的了,逼得一部分人找不到同齡人結婚,只能找比自己年齡小的下一年齡段的人結婚了,造成下一年齡段的男女性別比例的再次失調,加深惡性循環,同時,找比自己年齡小的人結婚就意味著結婚費用會更高。

9、一切向錢看: 戀愛結婚的競爭壓力大,導致大家清一色一切向錢看,這就勢必早就一大批現實主義者(短視),久而久之目光短淺的人會與日俱增,社會自然就會風氣江河日下。

10、文化挑戰: 單身的人多,找不到對象的人,被逼無奈的情況下會考慮涉外婚姻的,這樣,未來的中國社會中混血兒會多起來。中國傳統的文化理念、道德觀念全部會受到衝擊的。甚至有很多人沒有家庭的觀念了,遊戲人生的人多了!

國家應該對這一現象引起足夠重視,因為,這將改變中華民族血統膚色、文化理念等的未來走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