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志願填報,這8件事考生家長必須提前準備好!

2018高考志願填報,這8件事考生家長必須提前準備好!

高考很痛苦對嗎?對!

不過比高考更痛苦的是志願填報!

2018高考志願填報,這8件事考生家長必須提前準備好!

俗話說“七分高考,三分報考”。考得好,報得好叫不遺憾;考不好,報得好叫逆襲。

但高考並不是考生一個人的戰役,而是一家人的戰役。孩子在為即將到來的高考努力拼搏著,作為家長,不妨先幫孩子做好高考志願填報的準備工作!

“學霸天”為大家整理了一些歷年高考志願填報需要注意的事項和避免的誤區,讓你成為孩子的“智囊團”,幫助孩子進入理想的大學。

2018高考志願填報,這8件事考生家長必須提前準備好!

一、把高考志願填報模式理清楚。

高考志願填報,首先要了解本省的志願填報模式是什麼樣的!志願模式是“綱”,只有抓住了這個“綱”,才能做出更好的投檔選擇。目前,志願模式可分為兩大類:順序志願和平行志願。

?順序志願指在同一個錄取批次設置的多個院校志願有先後順序,如第一志願、第二志願等,每個志願只包括一所院校。投檔原則為“志願優先,從高分到低分”,把考生的高考志願作為錄取投檔的第一要素,最大程度地滿足考生的志願要求。

選好第一志願院校。可用前三年高校錄取平均分數線與省控線差平均值作為參考標準,將自己的分數線差與目標院校平均分線差對照。

第二志願拉開梯度。分析一下什麼樣的院校會進行二志願招生,可根據過去至少三年的錄取數據,篩選出常常第一志願錄不滿的院校、偏遠省(區、市)的部分院校、部分偏冷的行業特色明顯的大學等。

特別注意:千萬不要不重視第二志願,很多同學會胡亂填報,一旦被高校錄取,沒有特殊的情況,學校是不會退你檔案的,這樣你就沒機會到下一個批次投檔了。

?平行志願就是一個志願中包含若干所平行的院校,投檔原則為“分數優先,遵循志願”。對同一科類分數線上未被錄取的考生按總分從高到低排序進行一次性投檔,並根據考生所填報的院校順序,投檔到排序在前且有計劃餘額的院校。

注意專業與院校的交叉突破。如文科考生報考理工科院校的文科專業,理科考生報考文史類院校的理科專業。報考的人數相對較少,考生能夠以較低的分數被錄取。

充分注意文理兼招的專業。某些文理兼招的專業易為一些競爭力不強的考生所突破,像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教育學、法學等學科門類下邊的絕大多數專業都能實行文理兼報。

注意院校分差。梯度主要是由排序在第一的院校A志願所制約,如果A志願是衝高的院校或專業,其排序在後的志願之間梯度可適當大一些。如果A志願是力保的理想院校或專業,其餘各院校或專業之間的梯度就要小一些。

2018高考志願填報,這8件事考生家長必須提前準備好!

二、孩子去哪裡上大學好一些?

城市決定學校水平,這是目前我們國家的一個現實,這一點必須承認。選大學,可優先選擇經濟發達的城市,這些城市對人才的需求和容納能力都比較大,就業情況相對較好,大學師資資源也較好,如北京、上海、廣州及周邊經濟帶地區。

但這些地區的錄取分數也相對較高,很多考生難以有條件選擇,不得不去其他地方。此時,可以選擇各大地區的首府城市。如華中地區的武漢、西南地區的成都、西北地區的西安、東北的瀋陽等。同時,這些地區的副中心城市,如東北的大連、東南的廈門、山東青島等,還有重慶、深圳等有發展潛力的城市,也是不錯的選擇,這些地方通常是好大學聚集的地方。

2018高考志願填報,這8件事考生家長必須提前準備好!

三、選專業還是選學校?

其實無論是選專業還是選學校,最重要的一條是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需要做出選擇。如果將來沒有就業壓力或家裡有條件,只要是名校就可以,可以優先考慮學校。

如果有明確的專業方向,就要對開設這個專業的院校進行一番認真考察,並進行比較後再選擇。有些大學名氣雖然很大,卻有可能在某個專業上“輸”給學有專攻而名氣稍遜的其他大學,這時候就要優先考慮專業實力強的學校。

每年都會有一些考生和家長走極端,只考慮學校而忽視了自己是否真的適合這個專業。選擇一所有名氣的院校,的確有利於考生今後的成才和發展,但不要以選擇自己不喜歡的專業為代價。

2018高考志願填報,這8件事考生家長必須提前準備好!

四、如何選擇適合孩子的專業?

其實,高校專業本來是沒有好與不好之分的。之所以有這種“好與不好”的評價,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看一個專業的畢業生將來就業或繼續深造是不是有優勢;另一是看一個專業是不是與考生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等心理因素和其他條件相適應。

不要理所當然的以為當前的“熱門專業”將來就一定有好的就業出路,應該從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背景出發考慮可能的人才市場變化。同時,結合考生自己及家庭的擇業求職能力,作出選擇。面對新增專業,如大數據、物聯網工程、人工智能、城市地下空間工程等,可以認真研究一下,因為這些專業是國家大力支持發展的某些行業,為該行業缺乏專業人才而開設的。

興趣是最好的學習動力,無論選什麼專業,要在孩子有一定意願的情況下,一定不要太勉強。

2018高考志願填報,這8件事考生家長必須提前準備好!

五、選擇學校有哪些硬標準?

社會上的用人單位對畢業學校的評價,實際有這樣幾個硬標準,最高的是985,其次是211,再就是本科、專科等等。我們通常所說的一本二本不是一個明確的層次區別,更不是社會上的學校層次區別,只是當地招生辦為錄取而決定的一個東西。

這裡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有些985、211學校,部分專業是有二本招生的,可以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去選擇是否填報,畢竟畢業後那塊牌子還是很重要的。

從地域上來講,一般西北、東北、西南的985高校分數相對較低,學校也很不錯,比如蘭州大學、吉林大學等。

對於高校,不要簡單從名字上對其“下定義”,比如看到“交通”大學,就覺得一定與公路、鐵路相關,“望名識大學”成為選大學時最容易出現的誤區之一。

2018高考志願填報,這8件事考生家長必須提前準備好!

六、高校招生章程一定不能忽略。

招生章程是瞭解高校的一個重要窗口,只有認真讀懂招生章程,理解錄取規則,才能揚長避短,更合理地填報高考志願。注意,招生章程與招生簡章不一樣,招生章程具有很強的規範作用,既是對高校的一種約束,也為考生創造了更加公平、公正、公開的競爭環境。

看招生章程時特別要注意這幾點:高校情況、加分政策、投檔比例、非一志願錄取方法、專業錄取原則、單科成績要求、身體條件及其他要求。

各高校一般在每年4月、5月將本校招生章程上傳至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陽光高考”招生信息發佈及管理平臺公示,家長們可以查閱。

七、專業志願是否服從調劑?

對於不具備分數優勢,又不願復讀的考生,最好服從專業調劑。特別是對心儀的大學,如果它的所有專業孩子都能夠接受的話,應該選擇“服從專業調劑”。

對於專業傾向很明顯的孩子,或者所報的學校裡有孩子不能接受的專業,還是不服從調劑為好,否則一旦調劑到孩子不喜歡的專業,孩子學習起來索然無味,四年下來只是混了張文憑,也就失去了意義。這裡需要注意,不要寄希於“轉專業”,沒那麼好轉的。真正能夠成功轉專業的學生並不多,各高校轉專業管理辦法都有限定。

八、“新高考”地區如何報志願?

從去年開始,新高考陸續在各地試行,浙江省率先實施了新高考改革後的第一屆高考。由於報考準備不足,不瞭解大學、不瞭解專業、不瞭解怎麼填志願,很多600多分的考生填了三本院校,甚至出現87個一段高分生填報專科專業的現象。

因此,作為改革後繼者的我們,該做什麼準備呢?提前關注大學和專業,新高考不能碰運氣。

新高考來臨,家長和同學要在高一就開始做職業生涯規劃了,考生對自己要有一個充分的認識:我適合幹什麼?將來想幹什麼?擅長幹什麼?我將選擇什麼行業?選擇什麼職業?未來哪些行業發展的趨勢會更好?

有了大方向之後才能進行“3+3的自助餐”選擇。選科完成之後,再結合選科情況提前關注大學和專業的相關信息,包括:學校性質、學校歷史、學科建設、招生類型、就業情況、準備各類升學渠道等。

最後要特別提醒各位家長的是,不要“包辦”孩子的學校和專業。這一條,雖然每年都說,但每年還是有很多家長這樣做。未來是屬於孩子自己的,需要他們自己面對,家長能做的就是在高考這段有限的時間裡,為他們收集好有效信息,做好充足的志願填報準備。

天學網祝您與您的孩子一起打勝這場戰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