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华为麒麟在这么短时间比肩联发科MTK?

wo圊偆z樣慯慯乄

你好,其实每一个成功,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都需要投入巨大的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才能完成,华为自研芯片海思麒麟当然也不例外!



其实事实上,华为早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初就已经走上了自研芯片的道路。

1991年华为成立了ASIC设计中心;2004年华为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成立;到了2006年华为正式开始启动智能机手机芯片开发!

在2009年,华为发布了其首款智能手机芯片海思K3V1,这款处理器当初并未商用。不过到了2012年,推出了一款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四核处理器,海思K3V2并且搭载在了方面华为推出的旗舰手机,华为P6,我想大家都还记得这款手机,方面可是非常火爆的,十分成功,也使得海思K3V2迈入了千万级商用处理器的俱乐部。作为华为首款商用处理器达到这个级别,已经非常成功了!

时间到了2014年,华为首次将基带集成在处理器中,推出了支持LTE Cat4的麒麟910处理器,这款处理器在很多的华为手机和华为平板上使用;

仅仅过了半年,在2014年6月份的时候华为又率先推出了全球首款支持LTE Cat6标准的处理器,麒麟920;而到了2015年,又推出了麒麟930和935处理器,这两款处理器我想大家应该跟熟悉了,mate7如此成功的手机,也正是搭载了麒麟935这一款处理器!

2015下半年,华为又发布了全球首款商用的16nm FinFET Plus技术的智能手机芯片麒麟950。此时华为就已经迈入了能够自研真正的旗舰SOC的俱乐部!
到了2016年,我想我不说大家也应该清楚了,华为推出了以打造更加快速,更加流畅,更加安全
的安卓体验为目标,全球率先在处理器中集成了内置安全引擎inSE,达到了金融级别安全的手机芯片,麒麟960。而且这款处理器的实际性能已经追赶上了当时高通的旗舰处理器高通骁龙820和821。


到了2017年,华为又推出全球首款再硬件上集成人工智能芯片(NPU)的旗舰SOC麒麟970。而且其性能配置也是赶超了高通同级别的高通骁龙835处理器!

至于麒麟970的具体参数,配置什么的,我想大家也看到了很多,这里我就不在多做赘述了,总之,这一次华为确实厉害了!

华为的成功不是偶然,也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这里我想说下题主的问题,华为并不是很短的时间就赶上来的。那时候不像现在什么技术都是开放的,可以买来的,华为开始自研芯片的时候是一穷二白的时候,是华为经过数十年的努力,花费了最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所得来的!

还有,华为现在并不只是可以比肩联发科。可以这么说,华为在处理器上的造诣和技术已经可以超越联发科,比肩高通了。


科技粹

其实早在2004年的时候,华为海思就开始研发手机处理器了。到2009年,华为海思首款手机处理器K3正是问世,虽然这款芯片并未商用,但是却为2012年上市的海思K3V2打下的基础。K3V2也成为了华为首款应用到自家手机上的处理器。

2014年初,华为正式推出了首款麒麟910处理器,此前华为的多款手机和平板也都采用了这款芯片。随后,在短短的半年多的时间,华为麒麟处理器快速迭代,2014年6月,麒麟920问世,9月麒麟925也正式发布,其中采用麒麟925的华为Mate7在当年还成为了最为火爆的一款3000元价位的国产高端产品,全球大卖750万台。

时隔一年之后,2015年11月,麒麟950发布,这款产品也是备受外界关注,其是全球首款采用ARM Cortex-A72内核的处理器,并且还首次集成了华为自研的双核ISP。

随后的麒麟955、麒麟960也成功助力华为P9/P9 Plus、Mate9系列大卖.。

今年9月,麒麟970的发布更是将华为麒麟处理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虽然CPU并未有大幅提升,但是10nm制程工艺、下行速率最大1.2Gbps的基带芯片、首次集成NPU人工智能处理器,这些都使得麒麟970成功进入了世界一流行列,甚至达到了与高通比肩的高度。而这其中,特别是华为基带芯片的突破,可谓是功不可没。

早在2009年10月,华为推出了业界首款支持TD-LTE的多模终端芯片“Balong 700”。

2012年巴塞罗那MWC大会上,华为发布业界首款支持LTE Cat.4的多模LTE终端芯片Balong 710,下行速率达到150Mbps,并整合在麒麟910系列处理器中。

2014年华为又推出麒麟920,整合基带Balong 720,全球率先支持Cat.6 300Mbps。此后的麒麟950也依然沿用的是Balong 720。

2015年,华为展示了Balong 750,全球范围内第一个支持了LTE Cat.12、Cat.13 UL网络标准,理论下载速率高达600Mbps,而上传也达到了150Mbps,与高通的骁龙X12相当。去年发布的麒麟650和麒麟960搭载的正是这款基带,同时还告别祖传的55NM外挂基带,真正实现了则全网通(开始支持CDMA)。

而今年9月发布的麒麟970则更是令人意外,其基带可以支持LET Cat.18(4.5G,Pre 5G),支持5载波聚合,4×4 MIMO以及256QAM,能够将数据的传输效率最大化,超过了高通去年推出的千兆级基带芯片骁龙X16,达到了与高通最新发布的骁龙X20一样的1.2Gbps的下载速率。

此外麒麟970还支持双卡双4G双VoLTE,并内建TEE和inSE安全引擎,拥有更高的安全性。

看完上面的介绍,我们再来回答题主的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从华为开始研发第一款手机处理器,到上个月的麒麟970的正式发布,已经有了13年左右的时间。可以说,华为麒麟970不论是对于联发科还是高通的比肩或者超越,都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没有什么成功是随随便便的一蹴而就,特别是在科技领域,技术的积累非常重要。正因为如此,相对于在芯片领域历史更为悠久、技术积累更加深厚的高通和联发科来说,华为麒麟仍需保持清醒,因为目前的比肩/超越只是暂时的。

华为与联发科和高通的商业模式不同,麒麟是专供华为自己的手机使用,而联发科和高通则面向的是众多的智能手机厂商,所以这也决定了他们的产品是为了满足各类市场和客户的需求而设计的,而不是为了体现技术领先而去设计产品,他们首先考虑的问题是自己设计的产品谁会来用。而华为麒麟则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所以华为可以毫无顾忌的将新技术快速应用到自家处理器上。 这也正是华为能够后来居上的优势所在。


芯智讯

我是非常反感华为出现在新闻上的,因为动不动就是“令国人沸腾”、“让美国人害怕”、“任正非又”之类的新闻,但是华为本身是很伟大的,足够让人尊敬的。

麒麟处理器逆袭之路,是国产手机,甚至国货崛起之路的缩影。

华为手机的研发实力,在国产手机中首屈一指

在华为mate7之前,国内测评机构视频中是看不到华为手机的。


那时候的华为和荣耀手机都用的是落后一年的K3V2这些弱处理器,华为mate7那一年,925开始赶了上来,虽然距离那年旗舰处理器801有不少差距,但是华为mate7那年超大屏幕+金属机身+超长续航+指纹识别,好像是苹果之外唯一一家按压指纹识别!

华为mate7:


三星note5那年的滑动指纹识别+塑料机身,口碑严重下滑,给了华为机会,华为mate7之前,华为和中兴、酷派、联想等传统手机厂商严重的冲击,mate7 那一年线上线下供不应求,一度加价到2000以上。


华为口碑彻底逆转,不再和酷派之流同流合污了,开始走上了“自主研发+超长续航+商务”的形象定位。


而麒麟处理器也逆转了“华为祖传K3V2处理器”的口碑,跟上了联发科的步伐,但是距离三星Exynos和高通骁龙有不少距离,跟苹果A系列处理器的差距更是还不能对比。


但是华为麒麟处理器有自己的特色,那是三星、苹果、联发科都没有的,那就是信号好!


华为通讯出身,基础研发多年,也表现在了麒麟处理器身上,那时候华为手机除了超长续航和大黑边之外,还有个特色就是信号特别好、特别稳定。


麒麟处理这个特色是它能够存活下来,并被外界所认可和注重的重要原因。就像小米的性价比一样。


打铁还得自身硬

麒麟960发布之前,麒麟处理器还是一直被高通、三星处理器压制,2016年,下半年,华为mate9发布,搭载新一代处理器麒麟960。


麒麟960横空出世,号称超越高通821,相信大家都有很深的印象,那一年,三星note7炸了,安卓机皇的称号,落到了华为mate9/mate9Pro身上。


这也是安卓机皇第一次落到国产手机身上,小米note那个不算……


麒麟960有多强?

麒麟960所使用的很多技术,并不是和骁龙820、821竞争,而是和骁龙835竞争,包括cci550总线,包括g71,包括a73这些技术都是一年之内才出现,就出现在了麒麟960身上,这些技术也出现在了2017年的骁龙835 这些处理器身上。


至此,麒麟960赶上了世界移动处理器第一梯队,虽然几个月后发布的骁龙835这些很快超过了它,但是它是第一次超过那些最强的处理器,站上“第一”的位置。


就像今天的P20/p20Pro在照相机上的逆袭一样。


当然,麒麟960还有很多不足,比如GPU性能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游戏上的稳定性,还是和苹果A系列以及骁龙高端处理器有很大的的差距。


2017年下半年,麒麟970发布

麒麟970发布,率先在移动处理中加入AI“NPU”,苹果也在几个月之后发布的A11中加入了专门的AI芯片,麒麟970在AI、CPU、GPU、基带等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好几项都宣称是当时的第一。


搭载麒麟970的华为mate10是2017年的重磅旗舰机,足以和苹果8、三星S8竞争的旗舰。


总结

麒麟处理器的发布总是在之后伴随着华为新旗舰的到来,华为中端处理器相对高端麒麟960、麒麟970没有那么耀眼,可是华为的华为nova、华为畅享系列都是使用中端处理器的。


正是有这些销量巨大的手机支持麒麟系列处理器,麒麟才能降低成本,继续加大投入研发,而麒麟的不断进步,也支撑着华为手机不断向前走去。


我们面对发达国家很多已经非常成熟的技术、成熟的领域,我们还是小白,还是新手,但是就像华为在通讯领域和手机领域一样,我们正在迎头赶上,甚至在这几年还会逐步超越。


越来越多的银河一号、麒麟处理之类跨越式发展、弯道超车的领域,还会出现。


中国现在不缺钱、不缺人,不缺刻苦和努力,我们也有信心、有野心去逐步去奋斗。


麒麟处理器这些年的奋斗,是无数工程师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努力,华为财大气粗也投入无数经费。


正像麒麟处理器的飞快发展一样,很多我们没有感知的地方其实也一样在飞速地发展,当它被普通人知道的时候,可能已经是世界第一了。


比如现在非常火热的AI,现在能和我们中国竞争的,也就只有美国了。


(注:麒麟处理器不是屌丝逆袭……华为的财力和人力,并不比高通、三星他们差,而且更加努力。华为称2017年研发支出为897亿元人民币……)






月关嘉文看啥片

一方面是因为华为持续大笔的投入研发资金,另一方面是华为手机品牌打响站稳高端。联发科芯片性能不行还总被红米用在千元机上,没有高端手机采用的处理器是无法站上高端的,你看魅族在自己的旗舰手机PRO7上采用联发科处理器被喷成啥样了。

持续的研发投入和领先的基带

大家比较熟悉的海思初期的处理器是K3V2,这款处理器在当时可以说是恶评如潮。K3V2的CPU部分采用的四核Cortex-A9架构,台积电的40nm工艺制造,整体功耗比较高,GPU部分采用了比较少见的Vivante公司的GC4000 ,这颗GPU兼容性非常差,以至于在需要GPU的游戏等应用上表现非常差。此时的麒麟处理器是明显不如联发科的。

海思处理器真正的赶上主流是在麒麟920/925,麒麟920集成了业内第一款支持LTE Cat6的基带,不要说联发科,这点比高通都早。以通信技术起家的华为在通信领域有非常多的积累,不要说联发科,就是三星,Intel都比不了。

到了麒麟960和麒麟970也实现了对联发科的全面超越,麒麟970还首次集成了NPU单元。此时联发科的Hellio X30高端芯片只有魅族一家使用,使得联发科干脆放弃了高端芯片,

华为自家旗舰手机的支持

手机芯片高端不高端要看芯片的性能,功耗等,另一方面也看什么手机使用,联发科另一个被诟病的就是被广大厂商用在低端手机上,比如红米。

华为在自家手机上全面采用麒麟处理器,尤其是代表旗舰的Mate系列手机。自华为Mate7开始,华为手机逐步的站稳了高端,这也使得麒麟处理器在大众消费者心中的地位提高了很多。



因为在大众消费者心中,高端产品采用的零部件都是高端的,低端手机手机采用的零部件都是次等货。


萌哈科技

当年的海思K3V2被喷的一无是处,华为手机市场份额也一般,K3V2性能短板外卖无出路,自用又碍于手机销量不是很大。只有大量用海思,才能分摊降低海思研发成本,华为似乎被逼急了,于是无论千元机还是2千元机都用上了K3V2,而且用了两代手机,结果被喷万年海思、祖传CPU。(如果是一般的公司,可能已被没有回报,只有无底洞般的研发投入给拖垮,好在华为作为世界数一数二的通讯设备巨头财大气粗撑过来了)。华为也意识到,不成熟的K3V2发热大、功耗大、工艺落后、性能差,本想千元档、2千档手机都用且大量用K3V2以分摊研发成本,木想到K3V2的缺点严重影响各档手机销量。此时高通宣布处理器以后改名400系600系800系,各攻高中低档,联发科的堆核噱头也初尝甜头。华为外有对手的步步紧逼,内有分摊导致影响销量、销量少导致影响分摊成效的恶性循环,痛定思痛,对手分档的启发,华为重制战略,外招贤纳士,内调集优势资源,加上华为一贯的狼性战斗力,海思浴火重生成麒麟,性能有了质的飞跃,620系和920系兵分两路迎战中端高端,性能一代一个大跨步,GPU也和主流厂商合作,一改海思兼容性问题,工艺也采用主流制程,解决了海思发热问题,自己擅长的通讯技术融入其中,使得手机信号速率鹤立鸡群,需要一提的是:华为在努力做心脏的时候,外观、材质、做工、优化也没落下,都在进击发展。当年的小米、联想的乐檬、魅族的魅蓝都犯过这样的问题:过渡追求发烧和性价比及拼配置,忽略了做工工艺优化,导致手机空有一颗强大的处理器,却塑料感强,握持感差,做工粗糙,外观死板,拍照泛红,卡顿严重,体验糟糕。没有设计的设计成了当年小米最大的笑话,好在小米魅族及时改正,而联想却病急乱投医。另外也不能完全归结OPPO和VIVO是高价低配,虽他俩用的CPU一般(不强但也不弱够用),但整体做工外观设计时尚元素很讨好年轻人,虽有一颗垃圾芯,但有精致灵巧时尚拍照好看音乐嗨这些他们觉得足够了。华为正是在性能外观做工系统优化材质这些做到了很好的平衡。话归正题,华为麒麟处理器刚暂露头角,时逢高通810处理器烫手导致性能阳痿及三星全球玩爆破的失误。这等于姓高的和姓三的手拉手送给华为一个大蛋糕。而联发科从山寨机时代走过来的,批发地摊CPU搞习惯了,所以高通华为这两个又有基带又有性能的基友玩高端货了,联发科傻眼了,翻箱倒柜一堆破烂货中找不出一个好玩意,单核性能不行,只能搞多核心堆核,当然也不能一竿子打死联发科,说不定哪天堆个核反应堆也挺吓人的。最后,华为的崛起有自身的努力,也有天时地利眷顾。联发科则是先天性基带残疾,性能研发也懒了,逐步落后。高通则是仰头挺胸走路惯了,乍一低头一脚踩空翻了个跟头。


天帝40344477

华为不知拆了多少高通芯片才摸仿出芯片,性能远差高通,价格却上了天。oppo和vivo用的高通6系中端芯片,但流畅,上网速度,玩游戏,拍照等,在三仟左右价格的手机比华为七、八仟的手机还稍好,如果OV用高通顶级处理器的话华为更差,华为有世界一流的神优化海思都比不过高通…展开


手机用户55140084493

我可以理解成作者是高级黑?还是你压根就不懂这些?不懂没关系,但能别问出这么可笑的问题吗?麒麟的soc和高通都已经不存在代差,同时代的产品只是在gpu上比高通稍微弱一点,cpu比高通还要强,和联发科这样只有中端soc的芯片厂商根本没有可比性知道吗?

我曾经也是联发科的粉丝,但它这两年的表现真的是让我粉转黑了。2016年之前,高通的芯片性能强大,是行业里的领头羊,而联发科则靠着物美价廉的优势占据着中低端市场,但这时候的麒麟才刚刚步入正轨。我本以为这样的芯片市场格局会持续很多年,直到2016年高通的几款芯片出现了严重的发热问题,导致销量急剧下降。麒麟就是把握住了这一次机会,开始崛起,慢慢的走到今天这一步。而联发科还在作者中低端芯片市场之王的黄粱美梦,只是出了helio这个敷衍用户的品牌,最后的结果大家也能看得到,只能用一个惨不忍睹来形容。

说实话,任何芯片厂商想要真正获得用户的青睐和信任,终究还是要靠过硬的科技实力和足够的诚意,而不是一味的打嘴炮忽悠用户,打嘴炮和吹牛批最终只能落得联发科这样的结局。


SMLJOKER

华为与联发科使用的都是由arm研发的架构,简称公版架构如麒麟970a53 a73,华为本身不具备研发cpu能力,但是有自己的基带,但是能组装出来其实也不易,麒麟芯片目前看来能效比不高,gpu是短板,970有着55亿晶体管高通的835则为33亿,苹果a10则为43亿,去除苹果不谈970理论性能可以说等于835,但是实际情况下却低的多,在于能效比太低 晶体管过多发热功耗远超835,发热直接导致降频,而联发科这么多年都是更多核心,但是缺少一个强力的基带,而高通强的一部分就是有着目前最好的基带,而且在早期工艺落后的情况下追求过多核心,发热降频严重,可以说一核有难,九核围观,体验不好,时间长了自然市场逐渐下降了,另一个方面也是高通对联发科的打压,主要体现在6系列芯片上,而联发科目前也确实跟不上节奏了,错过了最好的时机,在早期联发科芯片可以说是跟高通是并排的,当然很遥远的时候了。


丨子不语

都是用的公版架构,华为麒麟和联发科其实都差不太多,至少在指令集或者说Soc层面差距不大,那么华为麒麟和联发科到底有何区别?

首先是华为强在基带,这一点华为很厉害的,比肩高通骁龙也是不虚的,再就是其实华为研发CPU最高可以追溯到2004年,其实也是经历了漫长的研发周期的,记住,没有任何事情是可以随随便便成功的。


EmacserVimer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任正非不是常人,是中国经营之神,十几万华为人一条心,还有什么困难是过不去的。

华为的成长史就是一部长征史,多少人看衰华为,看空华为,看不起华为,最后结局如何?

一个几十人的民营小公司,从小到大经历过多少磨难,只有华为人心里明白。

正因为与美欧大企业过招,才培养岀华为坚韧不拔的个性,不畏强敌的血性,不会跪下要饭的品格。

中国有太多民营国营企业都毁在了接班人,联想,中兴就是找不到好的接班人才衰落才被制裁。

任正非心里员工第一,客户第二,没有自己,没有投资者,没有房地产,才有今天华为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